5《黄河颂》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黄河颂》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黄河壶口瀑布









地理中的黄河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古诗中的黄河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
2.把握黄河的外在特点,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重点)
3.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难点)
学习目标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1年入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作词者简介
作词者简介
光未然塑像
《黄河大合唱》手稿
作曲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创作背景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光未然到武汉、鄂北等地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在途中,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这使得冼星海大受触动,于是抱病写作,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作曲。
作品概况
《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便是其中的一个乐章。
一读:读准字音
山巅 澎湃 狂澜 哺育 气魄
臂膀 屏障 滋长 九曲连环
我来读黄河
diān
pénɡ pài
lán


bì bǎnɡ
pínɡ zhànɡ


二读:自读感悟
自读诗歌,小组内自主设计朗读形式,展示风采。让我们和着诗人自豪的脉博,用自己的声音感受黄河的伟大,体会民族的坚强!
《黄河颂》
小组朗读比赛
学法指导一:读诗题,抓诗眼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词?从中你读出本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学法指导二:抓关键,理结构
1.阅读本诗,画出能够提示诗歌层次的关键词句,并简单概括每层内容。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我来读黄河
三读: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二:抓关键,理结构
1.阅读本诗,画出能够提示诗歌层次的关键词句,并简单概括每层内容。
我来读黄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学法指导二:抓关键,理结构
2.“颂黄河”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我来读黄河
颂黄河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我来读黄河
学法指导三:批注阅读法
*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指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标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结构层次、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
我来读黄河
*常用的批注类型:
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或者收获。
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
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章以外的知识。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的文字。
疑问式批注:即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
学法指导三:批注阅读法
无论哪种类型的批注,都要努力做到心有所感,言简意赅,生动传神。
自读课文,按以下问题自主批注学习。
1.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写出赏析。
(提示:可从修辞、动词、叠词、高频词、数量词、标志声音、色彩的词、标点等角度赏析)
2.作者通过什么抒情方式来赞颂黄河和中华民族?画出标志抒情方式的词语,说说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我来颂黄河
我来颂黄河
本诗的抒情方式是怎样的?
重点学习:直接抒情
含义: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将心中的感情毫不掩饰地倾吐出来,而不寄寓于景、物、事等。
特点:句式上:语句短促,节奏急迫,多为感叹句。
内容上:往往有直接表露情感的词,感情袒露无遗,气势奔放热烈。
手法上:往往采用呼告的修辞,以第二人称“你”相称。
我来学黄河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伟大的黄河,伟大的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
黄河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让我们秉承黄河精神,团结奋斗,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寄语
弘扬黄河精神,筑梦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