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趣味拼音岛(10 分)
1. 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不过这次要把词语写在对应的“小房子”里哦。(每空 1 分)
zhuāng shì shǎn shuò wèi jiè máo yán fèng xiān
tǎng ruò qīng tíng ruì lì hé xié mǐn jié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每小题 0.5 分)
(1)住宿(sù xiǔ) (2)冠军(guān guàn)
(3)率领(shuài lǜ) (4)慰藉(jiè jí)
(5)应和(hé hè) (6)卜落卜落(bǔ bo)
二、词语魔法屋(15 分)
1. 比一比,再组词,不过这次你要把新组成的词语变成一个有趣的短语哦。(每小题 2 分)
例:赖(依赖)——依赖父母
(1)蔬( )——( )
(2)帐( )——( )
(3)谐( )——( )
(4)谈( )——( )
(5)捕( )——( )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每空 1 分)
( )( )地阔 高楼( )( ) ( )( )袅袅
依( )傍( ) 鸡犬( )( ) ( )( )相闻
(1)傍晚,村庄里( ),那是家家户户在做晚饭呢。
(2)我喜欢乡村生活,那里( ),空气清新。
三、句子变身秀(20 分)
1. 按要求改写句子,但是要让句子变得更生动有趣哦。(每小题 3 分)
(1)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改为反问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加点词造句)
孩子们在屋里聊天。(把句子写具体,至少两处)
2.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照样子写一写。(每小题 3 分)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仿写: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仿写:
四、课文智慧树(15 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 1 分)
(1)《乡下人家》按照( )顺序和( )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 )、( )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 )之情。
(2)《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 )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的( )和( )。
(3)《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 ),文章把三月桃花水比作( )和( ),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 )和( )之情。
2. 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思是( )
A.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B. 儿童急忙走过去追黄蝴蝶,蝴蝶飞进菜花地里就不见了。
(2)下列对《清平乐·村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
B.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C. 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D. 词中“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亡赖”是指小孩顽皮、不听话。
五、阅读欢乐谷(20 分)
(一)课内阅读(10 分)
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 这段话描写了乡下人家的( )和( )这两种景物。(2 分)
2.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中的“它们”指的是( )、( )、( )、( )。(2 分)
3.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探出头来”可以看出作者把笋当作( )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笋( )的特点。(3 分)
4.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 分)
(二)课外阅读(10 分)
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②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
①( ) ②( )
2. 作者是按( )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4 分)
3.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美?用“﹏﹏”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 分)
六、写作魔法棒(20 分)
乡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是一幅画,是一首诗。请你选择乡村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
要求:1. 题目自拟。
2.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字数不少于 350 字。
100
200
300
400
参考 答案
一、趣味拼音岛
1.
zhuāng shì: 装饰
shǎn shuò: 闪烁
wèi jiè: 慰藉
máo yán: 茅檐
fèng xiān: 奉献
tǎng ruò: 倘若
qīng tíng: 蜻蜓
ruì lì: 锐利
hé xié: 和谐
mǐn jié: 敏捷
2.
(1)住宿(sù √)
(2)冠军(guàn √)
(3)率领(shuài √)
(4)慰藉(jiè √)
(5)应和(hè √)
(6)卜落卜落(bǔ bo √)
二、词语魔法屋
1.
蔬(蔬菜)——新鲜蔬菜
帐(帐篷)——搭建帐篷
谐(和谐)——社会和谐
谈(谈话)——促膝谈话
捕(捕捉)——捕捉昆虫
短语示例:依赖父母的新鲜蔬菜、搭建帐篷的和谐时光、促膝谈话的捕捉趣事。
2.
天高地阔 高楼大厦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阡陌相闻
(1)炊烟袅袅
(2)天高地阔
三、句子变身秀
1.
(1)那小小的天窗难道不是你唯一的慰藉吗?
(2)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妈妈都会准时来接我。
(3)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宽敞明亮的屋里聊着天南海北的话题。
2.
(1)拟人 仿写:春风轻轻拂过,柳条儿欢快地跳起了舞。
(2)比喻 仿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四、课文智慧树
1.
(1)空间 时间 自然 和谐 喜爱
(2)小小 欢乐 慰藉
(3)散文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喜爱 赞美
2.
(1)A
(2)C
五、阅读欢乐谷
(一)
1. 花 竹
2.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3. 拟人 人 生机勃勃
4. 描写了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和屋后种竹的景象,展现了独特的农家风光。
(二)
1. 比喻 拟人
2. 空间 远处 身边的山坡 山坡上的景象
3.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傍晚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示例:```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 理由: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稻田随风起伏的美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写作魔法棒
题目示例:乡村的夏夜
作文:
乡村的夏夜,总是那么宁静而美好。每当夜幕降临,我总会搬出一张小凳,坐在院子里,仰望那满天繁星。
乡村的夜空,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一片漆黑和闪烁的星光。星星们像是撒在黑色天幕上的钻石,一闪一闪的,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月亮也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洒下柔和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在这样的夜晚,我总是喜欢听爷爷讲那些古老的故事。爷爷坐在我身边,摇着蒲扇,一边驱赶着蚊虫,一边用他那沙哑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讲述着那些神奇的传说。我听得入了迷,仿佛也跟着爷爷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除了听故事,我还喜欢在乡村的夏夜里捉萤火虫。那些小巧玲珑的萤火虫,在田野里、树林里飞来飞去,像是提着灯笼的小精灵。我会拿着一个小瓶子,轻轻地靠近它们,然后迅速地把它们装进瓶子里。看着瓶子里那些闪烁的荧光,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乡村的夏夜,总是那么让人难以忘怀。它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宁静和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