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走向全面小康 【学习目标】1、明确我国目前的小康现状;2、知道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含义;3、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重点】小康现状、全面小康最关键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一、【情景导入】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城镇最高收入户的收入水平相当于最低收入户的5.4倍。(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一百名之后,不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30。(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二、【自主学习】1、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哪两条原则?2、关于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是社会主义的 ,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2)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 ,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劳动和 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 。(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坚持 ,促进人的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 。3、关于小康社会(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 、 的小康。(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在 、 、、 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年比2000年翻两番。(3)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经济更加 、 、 、、 、 。三、【课堂演练】1、下面一组漫画所蕴含的寓意是( )A.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B. 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三步走” D. 社会主义根本目标是同步富裕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A.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确保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C.到2020年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3、“千年等一回,种田不纳税。走进新农村,就有新感觉。吃穿不再愁,网络处处有。盖起安居楼,骑着摩托到田头。带着手机去放牛,政通人和乐悠悠”。这首民谣是十七大人大代表一辽宁省张鸿从家乡带来的。这首民谣反映出( )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B.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C.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建设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D.我国已消除贫富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四、【合作探究】材料一:2015年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十八大以来,我国又有5000万人口摆脱了贫困,共享发展成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2)国家重视扶贫工作,倡导共享发展成果,这样做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3)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社会、贫困地区的人们分别应做出哪些努力?(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