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卖油翁》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卖油翁》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说课稿)

资源简介

13《卖油翁》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卖油翁》位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课文所选课文主要是写平凡的小人物,或是保姆、小商贩、或是拉车的车夫、或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如空气中的一粒尘,微小却折射着光芒。《卖炭翁》中的卖油翁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他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劝诫了骄矜、傲慢的陈康肃,也告诉了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本篇课文是本单元的唯一一篇文言文。放到本单元,除了契合单元主题之外,本课在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上,也是很好的载体。
单元目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对于语句的理解还缺乏细读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卖油翁》这篇文章,故事性极强。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故事的大意,也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但缺少对文章中人物细节行为、言语的揣摩,得出的人物形象也是轮廓式的、标签式的。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加强文本细读的功夫。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往往是单一,缺少发散性,也缺少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学生阅读思维的短板,需要给予指导和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品质。
语言运用: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思维能力:揣摩语句,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大智慧,从中获得启发。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要求,上这篇课文,本人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说学法:
这是一篇课文注重熟读精思,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想——议——得——写”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道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翻译原文。
2.串讲故事。请你讲讲欧阳修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故事)
古代有一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擅长射箭,并以此为傲。某天,一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并未对他的箭法感到惊奇,因此他十分生气,并询问卖油翁原因,卖油翁以自己的沥油本领来展现“惟手熟尔”的道理,最后陈尧咨苦笑着让卖油翁离开。
(二)内容理解
1.第一段分析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
明确:善射;自矜(在讲到“当世无双”时可以用“举世无双”、“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进行对比)。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2)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
(3)小结:这一段简介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陈尧咨对自己的箭术的评价和卖油翁对他的评价明显有差距,有矛盾。
第二段分析
(2)这段文字从冲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回合?请简要分析。
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续发问,咄咄逼人,表现出强烈的自矜、自傲。而卖油翁沉着招架,淡淡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却底气十足。
第二个回合:卖油翁轻描淡写的话更有损陈尧咨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陈尧咨忿然作色:“尔安敢轻吾射!”火冒三丈,出语狂敖。而卖油翁心平气和,用自己数十年的练就的绝技来教育陈尧咨。从“我亦”二字中可以看出,卖油翁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满自夸。
第三个回合: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服输了。由“忿”到“笑”,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所认识。
(2)小结:“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跃然纸上了。
(三)合作探究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明确: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明确:“俄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3.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明确: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4.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明确:“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5.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明确:熟能生巧的道理。
6.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
(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四、写法梳理
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
明确:
(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 自矜 大巧若拙
态度: 浮躁 从容、沉着
(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五)课文总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不仅如此,同学们还不敢于怀疑前人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六、说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
(略) (详)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自钱扎入而钱不湿,堪称绝技)
自矜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态度 安敢轻吾射、忿然、 取,置,覆,(徐),酌,沥
急躁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13 《卖油翁》导学案
(无答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品质。
语言运用: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思维能力:揣摩语句,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大智慧,从中获得启发。
学习重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本文节选:________,作者:____,___政治家、文学家,字___,号___,晚年又号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积累字词。
(1)注音。
咨( ) 矜( ) 圃( )  睨( )  矢( )
颔( )  忿( )  酌( )  覆( )  杓( )
(2)解释字词。
善: 矜: 尝: 释:
睨: 去: 颔: 精:
汝: 但: 忿然: 安: 酌油:
置: 覆: 徐: 沥: 遣:
(3)一词多义。
射:陈康肃公善射( ) 吾射不亦精乎( )
以:公亦以此自矜( ) 以我酌油知之( )
以杓酌油沥之( ) 以钱覆其口( )
之:睨之( ) 酌油沥之( ) 笑而遣之( )
二、初步感知文意。
1.范读课文,小组自读,通过阅读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层次阅读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3.重点句子翻译: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
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译:
三、探究研读课文。
1.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
2.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3.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
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5.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
6.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13 《卖油翁》导学案
(无答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品质。
语言运用: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思维能力:揣摩语句,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大智慧,从中获得启发。
学习重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本文节选:《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积累字词。
(1)注音。
咨(zī)、矜(jīn)、圃(pǔ)、睨(nì)、矢(shǐ)、颔(hàn)、忿(fèn)、酌(zhuó)、覆(fù)、杓(sháo)
(2)解释字词。
善:擅长。 矜:夸耀。 尝:曾经。 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颔:点头。 精:精湛。 汝:你。
但:只,不过。 忿然:气愤的样子。 安:怎么。
酌油:倒油。 置:放置。 覆:盖。徐:慢慢地。
沥:下滴。遣:打发。
(3)一词多义。
射:陈康肃公善射(射箭);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本领)
以:公亦以此自矜(凭借);以我酌油知之(凭借);以杓酌油沥之(用);
以钱覆其口(用)
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酌油沥之(指代油);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
二、初步感知文意。
1.范读课文,小组自读,通过阅读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讲述了陈尧咨擅长射箭,自认为本领高超而骄傲自满,卖油翁却认为这只是手熟罢了,并以自己倒油的技能让陈尧咨认识到熟能生巧的故事。
2.分层次阅读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介绍陈尧咨擅长射箭并因此自矜,以及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时的表现。
第二自然段:
写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话,卖油翁用倒油的技艺让陈尧咨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陈尧咨最后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3.重点句子翻译: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卖油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译: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
三、探究研读课文。
1.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
“善射”“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
2.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睨” 和 “颔”。“睨” 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艺不在意的态度,“颔” 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认可,但只是觉得不过如此,并非十分赞赏。
3.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评价是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凭借自己多年倒油的经验,深知熟练就能掌握技巧的道理,所以作出这样的评价。
5.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
主要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倒油两件事。陈尧咨的性格特点是骄傲自满、傲慢无礼,但能在卖油翁的启发下有所领悟;卖油翁的性格特点是沉稳谦逊、技艺高超、不卑不亢,用自己的方式让陈尧咨明白道理。
6.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勤奋练习,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熟练度,才能掌握技巧,把事情做好。比如学习乐器,刚开始可能困难重重,但通过反复练习,就能越来越熟练,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