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下册Unit 4 B Let’s talk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PEP人教版 年级 六年级单元名称 Unit 4 Then and now单元主题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单元课时数 6个课时单元整体分析单元设计理念 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设计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评”一体化 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单元内容分析 (一)单元语篇分析及纵横知识联系分析 1. 单元语篇分析 本单元是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 Then and now,围绕“Changes”这个话题展开,属于“人与自我”的“做人与做事”范畴、“人与社会”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范畴、“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范畴,涉及“自信乐观,悦纳自我,有同理心”;“校园与社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改变生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内容。 本单元Part A部分介绍学校学习环境的变化,Part B 部分介绍个人成长变化,Read and write部分介绍周围人物的变化,Part C Story time部分介绍了生活环境和人类地球的变化。本单元的每个语篇的核心知识点都是使用动词的过去式与一般现在时来描述事物的变化。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点为通过各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学习环境的变化、个人成长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地球的变化,从而学会了解身边环境的变化,感受时代的变迁,悦纳个人的变化,找到成长的力量,并且勇于探索世界的变化,热爱生活,承担责任。 纵横知识联系分析 单元Unit 1Unit 2Unit 3Unit 4话题ComparingLast WeekendHolidaysThen and now语言核心知识点Use comparatives to talk about personal information.Use past tense to talk about weekend activities.Use past tense to talk about the trips.Use present tense and past tense to talk about changes of the school, people and the earth.从横向来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运用形容词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来描述事物的变化与差异;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谈论周末计划;第三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谈论假期旅行的经历,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运用动词的过去式与一般现在时来描述事物的变化。综上所述,本册教材的一、二、三单元都为第四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纵向来看,小学阶段与本单元“变化”主题相关的词汇与句型在四、五、六年级都有涉及,具体如图表所示: 三、单元学习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 (一)单元学习核心语言知识 学习内容词汇dining hall, grass, gym, ago, cycling, go cycling, ice-skate, badminton, years ago, months ago, last year, last month句型There was/ were ... Before sb was/ were/ could/ had.... Now sb is/ are/ can/ have/ has...语法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转换(二)单元学习核心技能与策略 学习内容学习策略要点Part A Let’s learn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用...years ago, ...months ago, There was / were...There is / are...来描述和询问学校过去与现在变化。Part A Let’s talk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运用There was / were...There is / are...谈论或描述学校、家乡的今昔。 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Part B Let’s learn结合图片阅读,将语篇信息补充完整。 基于思维导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Part B Let’s talk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展示等方式对比Wu Binbin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感受个人的成长。 基于思维导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Part B Read and write理解并思考阅读文本,了解情节发展脉络,匹配故事发展图片。 概述文本大意,讨论并阐述梦境种类和理由,交流自己的梦境并分析做梦缘由,阐述后续行为。 将书本中的梦进行小组创编和个性化演绎,能个性化地演说自己的梦境。Part C Story time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信息,梳理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变化。 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并表达自己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 用发展的眼光预测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三)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 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按照学校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未来生活的变化逻辑顺序,将教材模板进行整合梳理。四、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 (一)了解身边环境的变化,感受时代的变迁。 1. 通过对话和文本的学习,感受身边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会谈论学校和居住地的今昔对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二)悦纳自我与身边人的变化,找到成长的力量。 1. 通过运用重点词汇与句型谈论和描述自己和同学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变化,形成结构化的逻辑思维。 2. 学会将自己成长的烦恼、恐惧讲述给朋友、父母与教师听,释放内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三)探讨世界的变化,热爱生活,勇于承担责任。 1. 通过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获取信息,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2.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为共同生活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单元教学评价 本单元的大任务是以“最美的变化”微视频大赛的形式呈现。各课时的评价任务链如下图所示: 第一、二课时第三、四课时第五课时第六课时学生作为学校宣传大使,制作学校宣传海报。学生制作个人成长纪念册。学生制作“My dream”绘本。小组合作制作有关地球环境的翻翻书。单元大任务:以“最美变化”为主题,制作微视频,参加学校微视频大赛评选。(一)单元过程性评价: 1.随堂评价语言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倾听,使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对小组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 2.任务单评价表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课时内容和活动的不同,课前设计评价表,及时给予反馈。 3.特色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了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制定评价表,及时给予评价。 (二)单元终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分工合作能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完成每课时任务,配合默契,沟通顺畅。资料提交能按照要求提交各课时学习单,书面整洁,书写规范。项目成果所创作的成长记录册、学校宣传海报、绘本、翻翻书、微视频内容充实,有创意,语言表达得体。交际能力能在表演和介绍过程中,自信表达,语言得体规范,有礼貌。思考能力能对各课时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并及时调整策略。Light Bulb Scale: Brilliant! 4-5 lights Good! 3-4 lights Not bad! 1-3 lights评价主体自评互评师评分工合作资料提交项目成果交际能力思考能力总点赞数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B Let’s talk)语篇研读 (一)What: 教材通过John, Chen Jie两人看Mike老照片的情景,引导学生寻找Mike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并运用“Before.... Now....”句型描述自身、亲人、朋友的变化。 (二)Why: 通过寻找Mike和John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与他人的变化,悦纳自我,不断成长。 (三)How: 本课时通过对话形式,从四方面来描述Mike和John的变化,建立起语言支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变化和介绍同学的变化,强化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表达逻辑,在具体的话题和情景中对比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情分析 (一)学习经验 六年2班的学生英语基础为中等水平,班级学生较为安静,喜欢思考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经过将近六年的英语学习,课堂上基本能够听懂老师的提问,能够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文本内容、能进行较为简单的对话及表达。 (二)语言水平 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使用大量动作词(组)、形容词。同时,通过Last weekend和Where did you go 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了形容词比较级以及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本节课为第四课时,经过本单元前三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式的用法,大部分学生能将两种时态放在一起对比呈现。 (三)话题熟悉度 本单元主题为Then and now,通过事物、人物的今昔对比,呈现不同的变化。学生能描述人物、环境、自然,但他们较少去观察其中的变化,以及挖掘变化的原因。教学目标 (一)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运用思维导图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读后问题。(学习理解) (二)能运用核心句型“Before...Now...”从外貌、喜好、性格、能力四大方面谈论自己和同学的变化,创编新的对话。(应用实践) (三)能写一份关于“学校的变化或顺德的变化”的观察报告并汇报,学会发现变化、享受变化。(迁移创新)教学评价五、教学策略: (一)情景教学法:本课创设参观“旧照片展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描述自身和同学的变化、学校的变化、顺德的变化、国家的变化。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活动。 (三)合作探究法:本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下创编、表演新对话。六、教辅手段: 视频、音频资源 ;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效果评价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运用思维导图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读后问题。 (学习理解) 了解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创设参观“旧照片展览”的情境。 观看教师变化的视频,观察教师图片,运用核心句型描述教师的变化。 构建描述人的变化的思维导图。 听对话,把握对话大意,回答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听对话,关注细节,回答问题:How did Mike change 圈出正确答案。 听对话,完成思维导图:How did John change Let’s chant. 朗读课文。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清晰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对旧知的熟悉度。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观察图片,获取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猜测。 判断学生是否能听录音,正确回答问题,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完成思维导图的填写。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根据评价标准朗读对话。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聚焦在学习理解层面,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对话内容,学习对话中的词汇和核心语言,学会描述课本人物的变化。能运用核心句型“Before...Now...”从外貌、喜好、性格、能力四大方面谈论自己和同学的变化,创编新的对话。(应用实践)小组内参观同学的“老照片展”,创编并表演新对话,描述个人成长变化。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评价标准表演新的对话。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聚焦在应用实践层面,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和表演新对话,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运用中习得新知。能写一份关于“学校的变化或顺德的变化”的观察报告并汇报,学会发现变化、享受变化。 (迁移创新) 分小组参观“学校新老照片展”和“顺德新老照片展”写一份观察报告并汇报。 观看视频:中国的变化。思考如何变得更强?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能观察发现并描述学校的变化、顺德的变化,通过视频感受国家的变化。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聚焦在迁移创新层面,通过观察“学校旧照片”“顺德旧照片”,让学生描述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国家的变化,国家的强盛。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意图: Retell the dialogue: 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Make a growing up card: 学生通过制作个人成长记录册,观察自身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在制作的过程中再次学会运用本课核心句型:Before...Now...描述自身变化。 Make a micro-video: 学生课后发散思维,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化,拍摄微视频记录变化,Part A生活环境的变化和Part B人的变化融合,拓展更多的词汇和句型表达。 Read the picture book: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加深学生对“change”的理解。九、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