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开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宜居带是距离恒星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状区域,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宜,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2024 年 10 月 15 日,我国发布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将“宜居行星”探测列为五大科学主题之一。读太阳系宜居带分布图(此图未按真实比例绘制,图中阴影区域为宜居带),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2.宜居带内的行星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①存在液态水资源②与太阳距离最近③体积和质量最小④有可呼吸的大气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我国进行“宜居行星”探测的意义不包括( )A.开拓新的领域,保障人类未来的发展 B.缓解人口老龄化状况C.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 D.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318”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吸引了无数自驾游爱好者。下图为“318”国道某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和某骑行爱好者在“318”国道某处骑行并顺着骑行方向拍摄的一张照片。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5.骑行爱好者拍摄照片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6.骑行爱好者拍完照后继续前进,他的感受最可能是( )A.缺氧,空气稀薄 B.低温,雪花飞舞七年级地理 第 1 页 共 7 页C.下坡,比较省力 D.上坡,比较费力北京时间 2023 年 8 月 24 日中午 12 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日本核污染水影响的海域有(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所有海域8.日本排放核废水会直接影响( )A.海底地形 B.海洋生物 C.陆地地形 D.海陆分布土耳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2023 年 2 月 6 日,土耳其发生了 7.8 级地震。图为世界板块局部分布图和手机电子地图,完成下面小题。9.小华通过手机地图可以查到土耳其地理位置,手机地图的优点是( )A.信息量小,不易查询 B.比例尺小,清晰度低C.内容更新较慢 D.使用便捷、效率高10.土耳其是地震频发国家,因为该国处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11.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下列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阿尔卑斯山脉海拔将不断降低 B.地中海面积将不断扩大C.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将不断升高 D.红海面积将不断缩小近年我国各地城市环保部门纷纷购置如下图所示的“雾炮车”,该车负载的大型雾炮可喷射 120米远、70 米高的水雾,将飘浮在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迅速逼降地面。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七年级地理 第 2 页 共 7 页12.该车主要用于下列哪种天气( )A. B. C. D.13.下列场景适用此车的是( )①建筑爆破 ②消防灭火 ③煤炭堆场 ④火力发电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影响。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15.丁国最可能位于(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 D.撒哈拉以南非洲16.下图为人口总数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七年级地理 第 3 页 共 7 页A.①—砍伐森林 B.②—草场退化 C.③—人口快速增长 D.④—水土流失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南亚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西亚贝都因人,居住在帐蓬,过着游牧生活;北亚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东南亚达雅克人,聚居在高脚屋内。下图是不同地区住房、服饰等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图片对应正确的是( )A.甲—孟加拉人 B.乙—贝都因人 C.丙—达雅克人 D.丁—雅库特人18.影响雅库特人传统生活方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森林资源丰富,居住木屋 ②气候寒冷,身着毛皮服装③降雨较多,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④动物种类多,以捕鱼为生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9.贝都因人喜欢穿宽大的长袍,主要原因是这种服饰( )A.保暖 B.防晒、易通风 C.防蚊虫 D.防雨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旱极”,但这里每年有 200 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缓解当地用水问题。下图为沙漠位置图和捕雾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阿塔卡马沙漠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七年级地理 第 4 页 共 7 页21.能反映阿塔卡马沙漠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22.阿塔卡马沙漠呈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23.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的人们利用捕雾网收集水汽( )①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特征②缓解了当地用水紧张问题③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④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智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部分大洲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且黑种人集中分布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关于丁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四周濒临四大洋C.全部位于北半球 D.面积最大的大洲26.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脉下图为亚洲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七年级地理 第 5 页 共 7 页27.图中可知,亚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东向西流 B.自四周向中部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中部向四周流28.据图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中部低四周高29.东亚地区的河流多注入(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30.《动物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该影片中在非洲草原上一般不会出现的动物是( )A.狮子 B.斑马 C.袋鼠 D.长颈鹿二、综合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31.【探究学习分析因素】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为了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甘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七年级地理 第 6 页 共 7 页【探究一:气候对聚落的影响】(1)根据图 1 判断,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类型为 ,当地“A”形茅屋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屋顶以茅草覆盖。结合气候说说这种设计的优势是什么?(6 分)【探究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2)土耳其洞穴民居处于亚欧板块与 板块及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发,在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中,利用高原地形依势而建。 (2 分)【探究三:河流对聚落的影响】(3)图 2 中①处的山体部位是 。这里的聚落沿河分布的原因是 。(8 分)【保护与发展】(4) 张坝古村落位于西秦岭与蜀川之间,不仅是陇南地区典型的乡土聚落,也是甘肃省聚落形态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古村落建筑群之一,我们中学生能为保护张坝古村落做些什么? (任答 2 点即可)(4 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 分)材料一 南非西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被称为“野生多肉植物王国”,这里大部分时间干旱、荒凉,但只需几场小雨,地面就像施了魔法一样,无数绚丽的花朵不约而同绽放。七年级地理 第 7 页 共 7 页材料二 中国连续 9 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南非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以矿产品、造纸和纺织原料为主,中国向南非出口的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品为主。材料三 图 1 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图 2 为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图 3 中①为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②为好望角气候资料图。(1)请描述出非洲的海陆位置。(6 分)(2)图 1 中 A 河主要流经 盆地,注入大西洋;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 海。(4 分)(3)纳马夸兰位于五带中的南温带,主要为__________气候,该地多肉植物鲜花盛开主要集中在_____(选择)。(4 分)A.1、2、3 月 B.4、5、6 月 C.7、8、9 月 D.10、11、12 月(4)中国与南非进行互助合作被称为“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2 分)(5)试说明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 分)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练习(2 月)七年级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30 小题,共 60 分)。)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答C D B B B D A B D A C C C B B 案七年级地理 第 8 页 共 7 页题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号答D B C B C B B D B D A D B A C 案二.综合题(每小题 20 分,两小题,共 40 分)31.(1) 热带雨林气候 ①全年高温多雨;②屋顶坡度大,有利于雨水迅速流下,避免雨水滞留导致屋顶腐烂。(6 分)(2)非洲(3) 鞍部 提供水源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灌溉和交通便利 (8 分)(4)我们中学生可以①通过宣传张坝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其保护意识②参与相关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分)32.(1) ①非洲东临印度洋,②西濒大西洋,③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6 分)(2) 刚果 地中 (4 分)(3)热带沙漠 C (4 分)(4)南南合作 (2 分)(5)①增加就业岗位,②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③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④促进经济发展。(4 分)七年级地理 第 9 页 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