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级高三校际联合考试
地理
2025.0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身生务必将自巴的姓.名、背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里。
2.国答进择题时,选出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聚标号涂黑。如
需改劝,用橡'坡旅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聚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站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万年衍,古松辽湖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最终演变成松辽平原。白城位于松辽
平原西部,年降水量400mm,年蒸发量达1340mm,湖泊星罗拱布,被称为“旱地之泽”,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下图示意白城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29
1249

16°
降水(mm)
气温(℃)

30


150
月亮泡。

图例
20

00
山味
I00
10
入9河、湖
0
查干湖
50

、,季节河
10

主要城市
0
J-20
00
1月
7月
12月
科尔沁草原
一气温
降水
1.白城“旱地之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与蒸发不平衡
B.凌汛频发,河水泛滥
C.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D.古湖遗存,地势低平
2.白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最严重的季节是
A.盐碱化春季
B.沙漠化夏季
C.水土流失秋季
D.土壤污染冬季
我国某直辖币2023年常住人口1364万人人口密度1144人/平方千米,出生率4.47%0
死亡率7.04%0,城镇化率85.5%。下图示意该市1990~2023年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万
下列各题。
万人
1600r
一--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1200
800
400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年份
3.该直辖市为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4.2016年以后,该市常住人口下降的哇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
B.死亡率高
C.生育政策变化
D.逆城市化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同温度和气压下饱和空气中水汽质量的比值。在水
汽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显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达理雅博依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腹地克里雅河下游。下图示意该地2015年1月和7月份气温(℃)与相对湿度(%)的
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80r
35
25



9
40
10
30
0
20
10
-0
50
4812162024
1216202406
5,表示该地1月相对湿度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与丙相比,丁曲线数值较俄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水汽多
C.风力大
D.白昼短
7.与甲相比,乙曲线最低值出现时间滞后,主要影响因素有
A.降水量
B.日出时间
C.相对湿度
D.植被覆盖率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D 2.A 3.B 4.A 5.C 6.A 7.B 8.A 9.C 10.D
11.D 12.B 13.C 14.C 1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共 12 分。
(1)吸引人才和企业集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工业附加值高,促进
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6 分)
(2)上海市机器人产业链更完善;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多,人才富足,科技水平高;上海
拥有发达的信息网络。(6 分)
17.共 16 分。
(1)2.2 亿年前,海洋中物质沉积形成石灰岩,覆盖在变质岩上;后期随着板块挤压,该地
区隆起抬升形成陆地;石灰岩逐渐被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难以被水溶蚀的变质岩出
露,形成孤岛。(8 分)
(2)与周边地区相比,变质岩难以溶蚀,形成高大山地,抬升水汽,降水丰富;岩石坚硬,
下渗少,地表水源充足;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自然带丰富;高山峡谷,成为气候变化时
期物种的避难场所;地形陡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8 分)
18.共 13 分。
(1)固定作用;从大气中吸收养分及水分。(答对一项得 1 分,全部正确得 3 分)
(2)火山岩分布广,矿物养分丰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石斛生长;石斛价格高,
经济效益好。(6 分)
(3)生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修复等;社会: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提升
乡村知名度等。(每条 2 分,必须涉及到生态与社会两个方面,共 4 分)
19.共 14 分。
(1)从上向下风化壳化学风化作用变弱,分解、释放的稀土元素依次减少(2 分);上层淋
溶作用作用强,稀土元素随地下水下渗迁移,并在风化壳中部富集,稀土含量自上层向中部
逐渐增加(3 分);中部以下,接受表层稀土元素迁移逐渐减弱,加之化学风化作用减弱,
含量逐渐减少(3 分)。(特点 2 分,原因 6 分)
(2)山顶水热条件差,化学风化作用弱,释放稀土元素数量少;山顶海拔高,流水侵蚀和
重力作用导致地表风化产物易流失;山谷有河流发育,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风化产物少。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