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 47 第二【分析】用第二组跳绳的总个数除以第二组的人数,即可求出第二组平均每人跳的个数;再与第一组平均每人跳的个数相比较即可,平均数越多,表示成绩就越好。【详解】282÷6=47(个)47>46所以第二组平均每人跳了47个,第二组成绩好些。2.89【分析】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逆用公式,用81乘3即可求出语文、英语和体育,这3科的总分,数学成绩公布后,李明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由此可知此时李明4科的平均分是83分,83乘4可以求出李明这4科的总分,最后用4科的总价减3科的总分即可求出李明的数学成绩。【详解】81×3=243(分)(81+2)×4=83×4=332(分)332-243=89(分)李明数学考了89分。3. 10 36【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个人踢毽子,笑笑踢了36个,淘气踢了10个,奇思踢的个数比笑笑少,但是比淘气多。这三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该大于10小于36。【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4. 折线 条形【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详解】要反映法库昌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要表示全校各年级的人数,最好绘制条形统计图。5.13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首先根据总数÷次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次数,求出3次的总数,130乘3等于三次的成绩和,再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成绩,即等于第三次跳的下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笑笑练习跳绳,她第一次跳了135下,第二次跳了120下,第三次要跳135下,才能使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130下。6.93【分析】用平均分乘3,求出3次检测的总成绩,再减去前两次检测的成绩和,求出第3次检测的成绩。【详解】90×3-(92+85)=90×3-177=270-177=93(分)他第3次单元检测的成绩是93分。【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平均数×份数=总数量。7.300【分析】用1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表示60人,5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就表示5个60人。【详解】60×5=300(人)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表示60人,用5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可以表示300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数据表示方法。8.7【分析】在一组数据中,用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详解】(7+7+6+8)÷4=28÷4=7(个)平均能投中7个。【点睛】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9.71【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个数,所以平均数×个数=一组数据的总和。由题意得,可以先用30乘5算出五个数据的总和,再减去前三个数,即可得到最后两个数的和。【详解】30×5=15023+25+31=79150-79=71所以最后两个数的和是71。10. 87 120 102【分析】平均数是一组大大小小数据的平均,平均数会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用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数。【详解】(99+87+120)÷3=(186+120)÷3=306÷3=10299、87、12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比87大,比120小,它们的平均数是102。11. 118 119 120【分析】用三个自然数之和除以个数,即可求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所以中间数与它左、右的两个数相差的1正好互补,那么就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等于中间数的3倍,那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数,再根据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为1,进而求得其它的两个自然数,据此作答。【详解】357÷3=119119-1=118119+1=120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118、119、120。12.×【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数量。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详解】根据解析可知,平均分是87分,则有人成绩可能比87分高,也有可能比87分低,也有可能正好是87分,原题表达错误。故答案为:×13.√【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分是96分,一组数据中的分数有比96分高,有比96分低,所以,这次考试可能有不及格的同学。【详解】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平均分是96分,这次考试可能有不及格的同学,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它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处于最高数据和最低数据之间,所以小河平均水深1.4米,最深处可能比1.4米深,甚至比1.6米深,所以小明身高1.6米,他穿过这条小河,可能有危险。据此判断。【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身高1.6米,他穿过一条平均水深1.4米的小河,可能有危险。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分析】游泳池平均水深0.9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小于0.9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等于0.9米,也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0.9米很多,甚至超过1.5米,所以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0.9米,可能有的地方超过小军身高1.5米,他在这个中学游泳游泳池中学游泳,可能会有危险。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16.×【分析】水池的平均水深是1.1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小于1.1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1米,甚至超过1.4米,所以下水游泳不一定没有危险,据此判断即可。【详解】在平均水深1.1米的水池中,可能有的地方超过小明身高,则小明学游泳可能会有危险。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17.D【分析】根据对平均数的理解,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用前6位成绩的平均数加上1即可解答。【详解】135+1=136(个)所以第7名队员至少要跳出136个。故答案为:D18.C【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大于75分小于91分,四个选项中只有81分大于75分小于91分,所以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可能是81分。故答案为:C19.D【分析】用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乘3,求出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总分,再用三科成绩的总分依次减去数学和语文的成绩,即可求出英语成绩。【详解】89×3=267(分)267-86-90=181-90=91(分)所以英语是91分。故答案为:D20.D【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由分析可知,可以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这周气温变化趋势,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可以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这周哪天气温最高,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可以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这周哪天气温最低,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可以从折线统计图中不可以看出气温变化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A【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可能大于20分钟,也可能小于20分钟,还可能等于20分钟,原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可能大于20分钟,也可能小于20分钟,还可能等于20分钟,原说法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可能大于20分钟,也可能小于20分钟,还可能等于20分钟,原说法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可能大于20分钟,可能是40分钟,也可能小于20分钟,还可能等于20分钟,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22.5.4 ;9.6 ;7.7 ;10.37 ;30 ;0.042 ;10【详解】略23.13.82;16.08 ;23.18;【分析】小数之间的减法计算: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减起,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结果点上小数点。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时,列竖式时将它们的尾数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忽略小数点,同整数乘法一样),最后将积点上相对应的小数点即可(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点几位)。小数之间的加法计算: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加起,满十进一……结果点上小数点并化简。【详解】20.2-6.38=13.82 6.7×2.4=16.08 15.6+7.58=23.18 24.8.1;0.64;10【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a+b=b+a,把7.01-2.9+3.99变成先算7.01+3.99-2.9,然后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把0.32×7.3-0.32×5.3变成0.32×(7.3-5.3),然后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3)先将32写成8×4,即1.25×(8×4)×0.2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把1.25×(8×4)×0.25变成(1.25×8)×(4×0.25),然后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详解】7.01-2.9+3.99=7.01+3.99-2.9=11-2.9=8.10.32×7.3-0.32×5.3=0.32×(7.3-5.3)=0.32×2=0.641.25×32×0.25=1.25×(8×4)×0.25=(1.25×8)×(4×0.25)=10×1=1025.y=23;m=9;x=3【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7+2y=53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7,再同时除以2即可;7m÷3=21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3,再同时除以7即可;3x-4.9=4.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9,再同时除以3即可。【详解】7+2y=53解:7-7+2y=53-72y=462y÷2=46÷2y=237m÷3=21解:7m÷3×3=21×37m=637m÷7=63÷7m=93x-4.9=4.1解:3x-4.9+4.9=4.1+4.93x=93x÷3=9÷3x=326.210次【分析】根据题意,用壮壮的平均成绩乘3,先求出壮壮的总成绩,再减去可可前两次跳的结果即可。【详解】根据分析计算如下:208×3-217-197=624-217-197=210(次)答:他最后一次挑战至少要超过210次。27.(1)乙的平均成绩高。(2)会选乙班级代表参加比赛,因为他的平均成绩高。(答案不唯一)【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首先要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总数量÷次数=平均数量求出平均成绩。(2)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比赛,一般会选择平均成绩高的同学。【详解】(1)(100+86+72+95+70+81)÷6=504÷6=84(个)(89+90+86+92+77+88)÷6=522÷6=87(个)84<87答:乙的平均成绩高。(2)答:我会选乙班级代表参加比赛,因为他的平均成绩高。(答案不唯一)28.(1)见详解(2)4;四;一;(3)108【分析】(1)统计图中横轴表示年级,纵轴表示人数,每格单位长度表示4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找出一至六年级参赛人数的位置,确定直条的长度,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并标出对应的数据;(2)学会看统计图来,明确每格单位长度表示4人,再根据直条长短分辨参赛人数最多和参赛人数最少的人数。(3)用加法求出六个年级的人数和。【详解】(1)(2)统计图中1格表示4人,四年级参赛人数最多,一年级参赛人数最少。(3)一共有108人参赛。29.(1)见详解(2)六;一;170(3)175【分析】(1)每一格表示20本,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即可。(2)由统计图可知:六年级捐书最多,一年级捐书最少,相差多少本用减法计算;(4)把六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据此解答。【详解】(1)(2)因为90<110<180<200<210<260,所以,六年级捐书最多,一年级捐书最少。260-90=170(本),相差170本。(3)90+110+180+200+210+260=1050(本)1050÷6=175(本)答:平均每个年级赠书175本。30.(1)条形;(2)见详解;(3)185;步行;(4)见详解【分析】(1)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非常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的反应变化情况。(2)图中1格表示5人,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3)把每种出行方式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调查的人数,再根据(2)中的统计图,哪个条形柱最短,那么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的人就最少。(4)由图可知现在选择开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考虑环保,可以从低碳出行方面来给出建议。【详解】(1)想要清楚的看出每种出行方式的具体人数,应绘制条形统计图。(2)(3)20+74+55+36=94+55+36=149+36=185(人)淘气一共调查了185人,选择步行出行方式的人数最少。(4)答:步行的人越来越少了,建议居民路程短的可以步行或者骑车,特别远的也可以选择坐公交车,这样比较环保,非常远的就选择开车出行。答案第12页,共15页答案第13页,共15页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两个小组跳绳比赛,第一组5人,平均每人跳了46个。第二组6人,一共跳了282个。第二组平均每人跳了( )个,( )组成绩好些。2.李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英语和体育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李明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李明数学考了( )分。3.三个人踢毽子,笑笑踢了36个,淘气踢了10个,奇思踢的个数比笑笑少,但是比淘气多。这三个人踢毽子的平均数应该大于( )小于( )。4.要反映法库昌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要表示全校各年级的人数,最好绘制( )统计图。5.笑笑练习跳绳,她第一次跳了135下,第二次跳了120下,第三次要跳( )下,才能使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130下。6.笑笑3次单元检测的成绩平均分是90分,前两次检测分别是92分、85分,他第3次单元检测的成绩是( )分。7.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1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表示60人,用5厘米长的长方形直条可以表示( )人。8.一分钟投球比赛中,笑笑前后4次分别投中7个,7个、6个、8个,她1分钟,平均能投中( )个。9.如果5个数的平均数是30,其中前三个数是23、25、31,那么最后两个数的和是( )。10.99、87、12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比( )大,比( )小,它们的平均数是( )。1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57,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 )、( )、( )。二、判断题12.四(2)班垃圾分类知识答题比赛中的平均分是87分,就是每个同学实际都得了87分。( )13.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平均分是96分,这次考试可能有不及格的同学。( )14.小明身高1.6米,他穿过一条平均水深1.4米的小河,可能有危险。( )15.小军身高1.5米,在平均水深0.9米的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危险。( )16.小明身高1.4米,在平均水深1.1米的水池中学游泳没有危险。( )三、选择题17.跳绳队前6名同学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是每分钟135个,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那么第7名队员至少要跳出( )个。A.133 B.134 C.135 D.13618.一次考试中,四位同学的成绩从低到高分别为75、a、b、91,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可能是( )分。A.72 B.75 C.81 D.9119.淘气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9分,数学是86分、语文是90分,英语是( )。A.88分 B.89分 C.90分 D.91分20.从记录某城市一周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的是( )。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C.这周哪天气温最低 D.气温变化的原因21.妙想经常做家务,她6月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妙想6月可能有一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够20分钟B.妙想6月一定有一天做家务的时间是20分钟C.妙想6月每天做家务的时间都是20分钟D.妙想6月不可能有一天做家务的时间是40分钟四、计算题22.直接写得数。13.4-8= 5.6+4= 10-2.3= 0.55+0.45=0.6-0.23= 7.5×4= 0.06×0.7= 0.125×80=23.用竖式计算。20.2-6.38= 6.7×2.4= 15.6+7.58=2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7.01-2.9+3.99 0.32×7.3-0.32×5.3 1.25×32×0.2525.解方程。7+2y=53 7m÷3=21 3x-4.9=4.1五、解答题26.四(1)班举行“1分钟跳绳挑战赛”,每人挑战3次,取平均数为最终成绩。壮壮的最终平均成绩为208次,可可前两次跳的结果分别是217次、197次。可可如果想赢壮壮,他最后一次挑战至少要超过多少次?27.以下是甲乙两个同学6次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单位:个)。甲同学 100 86 72 95 70 81乙同学 89 90 86 92 77 88(1)甲、乙两同学中,谁的平均成绩高?(2)如果从甲乙两人中选一个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比赛,你会选谁?为什么?28.2024年6月6日是第二十九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学校举行关于保护眼睛的知识竞赛,下面是一至六年级参赛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不完整)。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人数 8 13 23 25 18 21(1)补全条形统计图。(2)统计图中1格表示( )人,( )年级参赛人数最多,( )年级参赛人数最少。(3)一共有( )人参赛。29.杨河学校向山区小朋友赠书情况统计表如下。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本数/本 90 110 180 200 210 260(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图中每格代表( )本。(3)( )年级赠书最多,( )年级赠书最少,相差( )本。(4)平均每个年级赠书多少本?3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盐湖区政府多措并举奋力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倡导市民做节能减排的守护者,做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做低碳出行的带头者,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全民同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首善之区”。淘气调查了幸福小区居民的出行方式,并制成了统计表。出行方式 步行 开车 坐公交 骑车人数/人 20 74 55 36(1)想要清楚的看出每种出行方式的具体人数,应绘制( )统计图。(2)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3)淘气一共调查了( )人,选择( )出行方式的人数最少。/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4)根据上面的调查情况,请你对居民的出行方式提出建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答案第14页,共15页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原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