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2.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4·宁夏中卫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读“加拿大人口分布图”,完成3~4题。3.图示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很不平衡B.集中分布在西南部C.沿海人口密度大、内陆人口密度小D.地势低平地区人口多4.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C.气温 D.降水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5~7题。5.据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粤 B.湘 C.闽 D.鄂6.图中N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河流 C.光照 D.土壤7.提高M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措施是( )①增加外来人口迁入的数量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面积增加耕地,多种粮食 ④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山东地理)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8~9题。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2024·广西贵港联考)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下图为“2016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图”。据此回答10~12题。10.统计显示该年( )A.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占比最小B.老年人多数倾向于回乡养老C.青壮年目的地居留意愿最强D.年龄越小继续流动意愿越强11.影响30~50岁年龄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的主要因素是( )A.婚姻状况 B.就业机会和收入C.子女教育 D.养老保障12.我国各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的根本措施是( )A.放松落户限制 B.落实保障住房C.推行普惠医疗 D.促进产业发展读“影响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国家中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 )A.日本 B.南非 C.丹麦 D.新加坡14.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 )A.秦汉时期B.唐宋时期C.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D.2020年以后读“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完成15~17题。15.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由东向西减少 B.沿海多、内陆少C.北部多、南部少 D.西北多、东南少16.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气候 B.气候、植被C.植被、土壤 D.地形、土壤17.图中M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原因是( )A.经济落后 B.人口密度小C.矿产贫乏 D.水资源短缺(2024·甘肃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学生留学目的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较完整的对称结构(下图)。目前非洲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比例达5.8%,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而是留在留学地。据此完成18~20题。 18.2018年非洲留学生目的地呈对称结构,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来南美洲部分地区( )A.交通条件改善 B.经济发展较快C.劳动力较缺乏 D.农业规模扩大19.法国成为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推测是因为法国( )①教育设施完善 ②留学政策严格 ③环境质量优良 ④距非洲较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易导致非洲( )A.高端人才流失 B.人口数量减少C.性别比失衡 D.人口容量降低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2024·河南平顶山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堪察加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半岛上地热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半岛上火山众多,简述火山对人口分布的有利影响。(4分)(2)简述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6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情况图。(1)说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原因。(4分)(2)针对数量较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简述中、西部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3)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的原因。(4分)23.(2024·湖北武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泛珠三角”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1/3、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长期以来,“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经济交往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下图为“泛珠三角”区域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1)简析“泛珠三角”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6分)(2)说明云南、四川、贵州人口承载状况≥2的主要原因。(4分)(3)简述人口的流动对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利影响。(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问卷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4分)(3)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4分)答案精析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小,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大,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确。第2题,人口分布相对数越大,人口分布越密集。故选D。]3.A 4.C [第3题,由图可知,加拿大的南部人口密度较大,其余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很不平衡,A正确,B、C、D错误。第4题,加拿大纬度位置高,气候较寒冷,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的南部地区,所以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C正确;地形、海陆位置、降水等都会影响人口的分布,但不是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5.A 6.A 7.C [第5题,由材料可知,与湖南、福建、湖北三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最大,说明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A正确。第6题,N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气候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A正确。河流、光照、土壤不是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第7题,M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经济发展水平低,难以支撑过多的外来人口,①错误。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②正确。当地耕地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绿洲地区,大面积增加耕地,多种粮食会造成生态破坏,③错误。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当地增加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利于提高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④正确。C正确。]8.C 9.A [第8题,由材料可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房和荒地现象,该现象是由于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城乡收入差距大造成的。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农村空心化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不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会造成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10.C 11.B 12.D [第10题,该图表示流动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不是各年龄段人数占比统计,不能显示出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占比,A错误;图中60岁以上超过50%的人愿意目的地居留,B错误;青壮年一般指19~59岁人口,图中显示该段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大都超过50%,特别是30~34岁人口居留意愿最强,C正确;图中继续流动人口占比最大的是60岁以上人口,D错误。故选C。第11题,30~50岁年龄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很强,该年龄段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就业机会和收入是该年龄段目的地居留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第12题,各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的根本措施是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为劳动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才能吸引流动人口迁入,D正确。]13.B 14.C [第13题,读图可知,影响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等。其中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对其影响较大,B正确;日本、丹麦、新加坡的土地和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因此与题意不符,A、C、D错误。第14题,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均较小,因而对应的时期可能是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是我国工农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因此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影响较大,C正确;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主要是农业社会,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大,但是矿产资源的影响较小,A、B错误;2020年以后为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最大,D错误。]15.B 16.A 17.D [第15题,据图可知,美国本土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B项正确。第16题,据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本土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第1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区域位于美国本土西部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故M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18.B 19.B 20.A [第18题,2000年以来,南美洲逐渐成为非洲大学生的留学目的地,说明南美洲部分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带动作用,B正确;教育的发展与交通条件、劳动力、农业规模关系不大,A、C、D错误。第19题,非洲大学生多前往法国留学,说明法国教育设施完善,留学政策较为宽松,①正确,②错误;留学主要看重当地的教育发达程度,环境质量对留学目的地影响较小,③错误;法国距离非洲较近,使得法国成为非洲留学目的地的主要选择,④正确。故选B。第20题,留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学成未归国,易导致非洲高端人才流失,A正确;非洲人口自然增长快,学成未归国的留学生人数较少,不易导致非洲人口数量减少,留学生中有男有女,对非洲性别比失衡影响很小,B、C错误;人口容量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有关,与留学生学成是否归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1.(1)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2)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22.(1)经济发展水平低,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人口基数大,儿童人口多;农村人口较多,人地矛盾较大等。(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地就业机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福利保障等。(3)农村经济发展,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等。23.(1)位于纬度较低的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较高;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区,工农业基础雄厚等。(2)云南、四川、贵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贵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较差等。(3)人口数量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资源消耗增大,区域资源数量减少,导致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24.(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2)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增加较多。(3)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缓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共48张PPT)单元检测试卷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A C A A C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B D B C B A题号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A对一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1)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2)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1)经济发展水平低,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人口基数大,儿童人口多;农村人口较多,人地矛盾较大等。(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地就业机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福利保障等。(3)农村经济发展,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1)位于纬度较低的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较高;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区,工农业基础雄厚等。(2)云南、四川、贵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贵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较差等。(3)人口数量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资源消耗增大,区域资源数量减少,导致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2)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增加较多。(3)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缓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答案读图可知,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小,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大,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确。(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河流 D.土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选择题√答案人口分布相对数越大,人口分布越密集。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2.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是A.① B.②C.③ D.④√(2024·宁夏中卫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读“加拿大人口分布图”,完成3~4题。3.图示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分布很不平衡B.集中分布在西南部C.沿海人口密度大、内陆人口密度小D.地势低平地区人口多√由图可知,加拿大的南部人口密度较大,其余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很不平衡,A正确,B、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加拿大纬度位置高,气候较寒冷,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的南部地区,所以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C正确;地形、海陆位置、降水等都会影响人口的分布,但不是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宁夏中卫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读“加拿大人口分布图”,完成3~4题。4.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海陆位置C.气温 D.降水√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5~7题。5.据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粤 B.湘C.闽 D.鄂√由材料可知,与湖南、福建、湖北三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最大,说明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N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气候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A正确。河流、光照、土壤不是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5~7题。6.图中N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 B.河流C.光照 D.土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5~7题。7.提高M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措施是①增加外来人口迁入的数量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面积增加耕地,多种粮食 ④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外界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M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经济发展水平低,难以支撑过多的外来人口,①错误。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②正确。当地耕地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绿洲地区,大面积增加耕地,多种粮食会造成生态破坏,③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当地增加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利于提高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④正确。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山东地理)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8~9题。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材料可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房和荒地现象,该现象是由于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城乡收入差距大造成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上题分析可知,农村空心化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不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会造成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山东地理)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8~9题。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2024·广西贵港联考)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下图为“2016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图”。据此回答10~12题。10.统计显示该年A.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占比最小B.老年人多数倾向于回乡养老C.青壮年目的地居留意愿最强D.年龄越小继续流动意愿越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该图表示流动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不是各年龄段人数占比统计,不能显示出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占比,A错误;图中60岁以上超过50%的人愿意目的地居留,B错误;青壮年一般指19~59岁人口,图中显示该段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大都超过50%,特别是30~34岁人口居留意愿最强,C正确;图中继续流动人口占比最大的是60岁以上人口,D错误。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广西贵港联考)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下图为“2016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图”。据此回答10~12题。11.影响30~50岁年龄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的主要因素是A.婚姻状况 B.就业机会和收入C.子女教育 D.养老保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0~50岁年龄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很强,该年龄段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就业机会和收入是该年龄段目的地居留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广西贵港联考)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下图为“2016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不同年龄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统计图”。据此回答10~12题。12.我国各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的根本措施是A.放松落户限制B.落实保障住房C.推行普惠医疗D.促进产业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各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的根本措施是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为劳动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才能吸引流动人口迁入,D正确。读“影响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国家中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A.日本 B.南非C.丹麦 D.新加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读图可知,影响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等。其中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对其影响较大,B正确;日本、丹麦、新加坡的土地和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因此与题意不符,A、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读“影响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13~14题。14.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A.秦汉时期B.唐宋时期C.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D.2020年以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均较小,因而对应的时期可能是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是我国工农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因此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影响较大,C正确;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主要是农业社会,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大,但是矿产资源的影响较小,A、B错误;2020年以后为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最大,D错误。读“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完成15~17题。15.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由东向西减少B.沿海多、内陆少C.北部多、南部少D.西北多、东南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据图可知,美国本土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读“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完成15~17题。16.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气候B.气候、植被C.植被、土壤D.地形、土壤√据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本土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区域位于美国本土西部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故M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读“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完成15~17题。17.图中M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原因是A.经济落后 B.人口密度小C.矿产贫乏 D.水资源短缺√(2024·甘肃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学生留学目的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较完整的对称结构(下图)。目前非洲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比例达5.8%,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而是留在留学地。据此完成18~20题。18.2018年非洲留学生目的地呈对称结构,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来南美洲部分地区A.交通条件改善 B.经济发展较快C.劳动力较缺乏 D.农业规模扩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00年以来,南美洲逐渐成为非洲大学生的留学目的地,说明南美洲部分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带动作用,B正确;教育的发展与交通条件、劳动力、农业规模关系不大,A、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甘肃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学生留学目的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较完整的对称结构(下图)。目前非洲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比例达5.8%,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而是留在留学地。据此完成18~20题。19.法国成为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推测是因为法国①教育设施完善 ②留学政策严格 ③环境质量优良 ④距非洲较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非洲大学生多前往法国留学,说明法国教育设施完善,留学政策较为宽松,①正确,②错误;留学主要看重当地的教育发达程度,环境质量对留学目的地影响较小,③错误;法国距离非洲较近,使得法国成为非洲留学目的地的主要选择,④正确。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甘肃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学生留学目的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较完整的对称结构(下图)。目前非洲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比例达5.8%,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而是留在留学地。据此完成18~20题。20.部分非洲留学生学成未归国,易导致非洲A.高端人才流失 B.人口数量减少C.性别比失衡 D.人口容量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留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学成未归国,易导致非洲高端人才流失,A正确;非洲人口自然增长快,学成未归国的留学生人数较少,不易导致非洲人口数量减少,留学生中有男有女,对非洲性别比失衡影响很小,B、C错误;人口容量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有关,与留学生学成是否归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1.(2024·河南平顶山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堪察加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半岛上地热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当地人烟稀少,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半岛上火山众多,简述火山对人口分布的有利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火山多,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火山土肥力较高,利于农业生产等。(2)简述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答案 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情况图。(1)说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经济发展水平低,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人口基数大,儿童人口多;农村人口较多,人地矛盾较大等。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情况图。(2)针对数量较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简述中、西部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地就业机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福利保障等。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902万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图为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情况图。(3)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农村经济发展,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等。23.(2024·湖北武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泛珠三角”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1/3、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长期以来,“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经济交往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如图为“泛珠三角”区域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简析“泛珠三角”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答案 位于纬度较低的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较高;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区,工农业基础雄厚等。(2)说明云南、四川、贵州人口承载状况≥2的主要原因。答案 云南、四川、贵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贵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较差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简述人口的流动对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利影响。答案 人口数量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资源消耗增大,区域资源数量减少,导致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问卷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回流前增加较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答案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缓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试卷一.pptx 单元检测试卷一(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