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学习目标】综合思维:学习并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护技能。地理实践力:掌握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导航】学习活动一: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1.地震与地质灾害的 很强,因此位于灾害高发区的人们,需要提前确定 的位置、安全撤离线路、临灾撤离信号等。同时,还需要做好必要的 储备,如地震应急包等。此外,还应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2.以滑坡灾害的避防为例,滑坡发生前可能出现以下征兆:斜坡上有明显的 ,裂缝近期 ;坡体上的房屋出现 、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 频繁等。滑坡发生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救:向滑坡方向的 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 ,注意保护好头部。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合作探究】地震与地质灾害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图1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见课件11页) 图2 图3(1)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按类型属于 (气象/地质)灾害,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地震带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 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3)地形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第二与第 级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4)人类活动与泥石流: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 )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突降强暴雨 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⑤耕地的扩展 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迁移应用:(5)图2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M点,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其中最安全的是 。(6)防灾减灾工作特别重要,图3所示的避灾方法,适用于 (选择填空)。A.台风 B.火山喷发 C.地震 D.寒潮学习活动二: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1.气象与洪涝灾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 提前获知,因此应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2.以洪涝灾害的避防为例,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如下准备:关注 ;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 ,储备逃生物资等。3.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山坡、屋顶等 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 ,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 或被电线缠绕。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 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合作探究】我国气象与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见课件第10页)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台风多来自 洋。(2)我国受寒潮影响次数大致从 向 递减。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第 级阶梯。(3)台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①滑坡 ②崩塌 ③泥石流 ④水灾 ⑤房屋倒塌A.①②③ B.①④⑤C.①②④ D.②③⑤(4)台风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A.向地势低处跑B.迅速跑到开阔地方C.关闭门窗在室内D.减少饮水量(5)成都和武汉纬度相近,但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请分析原因。【学后反思】【达标训练】1.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台风天气出海捕鱼B.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C.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D.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躲在小开间的墙角2.据报道:2020年6月27日,位于我国横断山区的凉山持续强降水。该地最有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泥石流 D.台风3.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地震 B.滑坡 C.台风 D.泥石流4.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地震 B.沙尘暴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5.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洪涝 C.泥石流 D.工业污染【参考答案】学习活动一: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突发性 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物资裂缝 加长加宽 开裂 垮塌 两侧 固定物体【合作探究】地震与地质灾害(1)地质 (2)印度洋 (3)一 (4)D (5)② (6)C学习活动二: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灾害预警气象预报 逃生线路 高处 下沉 触电 消化道和呼吸道【合作探究】我国气象与洪涝灾害(1)东南沿海 太平(2)北 南 一(3)A (4)C (5)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周边有高山的阻挡。【达标训练】(1)地质【解析】泥石流发生在岩石圈。(2)印度洋【解析】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最近(3)一【解析】横断山脉是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4)D【解析】考察泥石流发生的条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植被减少,水土保持力度下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引发地质条件发生变化都可能引发泥石流等灾害。(5)②【解析】往斜上方逃跑最好。(6)C【解析】躲在较小的空间(厕所)墙角处,墙壁支撑力度较强,用物品护住头部等关键部位,能尽可能的降低损伤。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1.学习并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护技能。2.掌握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教师:同学们,每个月学校都会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教师:掌握必备的防护技能可以在保护自己或他人安全时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走进第6章第二节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板书)学习活动一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1.地震与地质灾害的 突发 性很强,因此位于灾害高发区的人们,需要提前确定 应急避难场所 的位置、安全撤离线路、临灾撤离信号等。同时,还需要做好必要的 防灾物资 储备,如地震应急包等。此外,还应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 2.以滑坡灾害的避防为例,滑坡发生前可能出现以下征兆:斜坡上有明显的 裂缝 ,裂缝近期 加长、加宽 ;坡体上的房屋出现 开裂 、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 垮塌 频繁等。滑坡发生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救:向滑坡方向的 两侧 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 固定物体 ,注意保护好头部。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合作探究]地震与地质灾害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读图1、图2,结合教材P50中国滑波、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图1图2(1)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按类型属于 地质 (选填“气象”或“地质”)灾害,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地震带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 印度洋 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3)地形与泥石流: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势第二、第 一 级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4)人类活动与泥石流: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的有( D )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突降强暴雨 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⑤耕地的扩展 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迁移应用](5)图1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M点,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安全的是 ② 。 (6)防灾减灾工作特别重要,图2所示的避灾方法,适用于 C (选择填空)。 A.台风 B.火山喷发 C.地震 D.寒潮学习活动二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自主学习]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1.气象与洪涝灾害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 灾害预警 提前获知,因此应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2.以洪涝灾害的避防为例,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如下准备:关注 气象预报 ;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 逃生线路 ,储备逃生物资等。 3.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山坡、屋顶等 高处 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 下沉 ,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 触电 或被电线缠绕。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 消化道和呼吸道 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合作探究]我国气象与洪涝灾害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见课件第10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地区,台风多来自 太平 洋。 (2)我国受寒潮影响次数大致从 北 向 南 递减。地势三级阶梯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第 一 级阶梯。 (3)台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A 。 ①滑坡 ②崩塌 ③泥石流 ④水灾 ⑤房屋倒塌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4)台风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C 。 A.向地势低处跑 B.迅速跑到开阔地方 C.关闭门窗在室内 D.减少饮水量(5)成都和武汉纬度相近,但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请分析原因。参考答案: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周边有高山的阻挡。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教学中,通过视频展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防护技能的重要性,学生积极性较高且能掌握部分技能。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演练过程中,部分学生态度不够认真,对技能细节把握不准,后续需加强纪律要求与精准指导。同时,教学资源整合还不够丰富,可多引入一些灾害亲历者的经验分享,使学生更深刻体会灾害防护要点。此外,应增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助力学生将所学技能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教学质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第六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学习目标】综合思维:学习并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护技能。地理实践力:掌握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01课堂导入同学们,每个月学校都会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01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1.提前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2.安全撤离线路、临灾撤离信号等。3.做好必要的防灾物资储备,如地震应急包等。4.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01活动:探究学习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近期加长加宽;坡体上的房屋出现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等。1.滑坡发生前有何征兆?01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1.关注气象预报;2.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3.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1.以洪涝灾害的避防为例,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哪些准备?01活动:探究学习2.滑坡发生时应该怎么快速自救?1.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注意保护好头部。3.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01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1.及时向山坡、屋顶等高处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保持冷静,等待救援;2.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绕;3.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2.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什么?课堂小结(共20张PPT)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自主·预习案主题·探究案进阶·训练案自主·预习案知识点一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1.提前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 、安全撤离 、临灾撤离信号等。 2.做好必要的 物资储备,如地震应急包等。 3.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4.在汛期等地质灾害易发时段,个人应提高警惕,尽量远离危险区域。5.通过辨识一些地质灾害的 ,做好应急准备。 6.灾害发生时,应保持沉着冷静并根据环境选择正确的逃生线路与方式。7.灾后则应尽量远离灾害区域,避免二次受灾。位置线路防灾征兆知识点二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1.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2.洪涝灾害的避防(1)关注 预报。 (2)掌握相关技能,学会划船、游泳、 等。 (3)熟悉 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 (4)学会 。 (5)需要注意 、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气象人工呼吸逃生自救水主题 洪涝灾害的避防[自主探究]2024年4月份,全国发生8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全国主要江河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6成,11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珠江流域北江、东江、韩江共发生6次编号洪水,北江及其支流连江发生特大洪水。江西、广东、广西等省级行政区发生山洪、城镇内涝和地质灾害,广东韶关、清远等地受灾较重。主题·探究案(1)江西、广东、广西等省级行政区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要做好哪些准备 参考答案:关注气象预报;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2)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山坡、屋顶等高处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绕。(3)洪涝灾害发生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染病,需要注意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安全。[合作探究]夏季暴雨诱发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如何选择逃生线路和避防措施 参考答案: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迁移应用]夏季暴雨诱发滑坡发生时,应该如何自救 参考答案: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注意保护好头部。1.(2024江门一模)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下列关于防震减灾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B.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和防震演练C.设置应急避难的场所D.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传播D进阶·训练案 (2024南阳二模)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据此回答2~4题:2.从泥石流示意图推测云南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②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且暴雨日数多③山高坡陡,地表崎岖④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开荒和过度放牧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3.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A.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B.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C.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4.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B (2024广东)[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年平均降水量约2 500毫米。2024年5月以来,其北部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24日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重大损失。据此回答5~6题:5.本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 )A.地表崎岖 B.暴雨集中C.土质疏松 D.植被稀疏B6.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有( )①迅速避让和撤离 ②优先抢救财物 ③及时报警求救 ④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D7.(2024安徽)2024年5月,重庆某山地景区遭遇暴雨天气,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地理知识引导游客积极应对,化解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游客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有( )①狂风暴雨时,应防范悬崖高处的碎石跌落②电闪雷鸣时,应远离大树,防止遭到雷击③若洪水来袭,应快速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④若泥石流发生,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 (2024肇庆期末)2023年9月7日凌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发生地面塌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地面塌陷是广州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下图示意该市10年间地面塌陷灾害的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频率。读图,回答8~9题:8.地面塌陷灾害在5—7月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原因有( )①汛期降水丰沛 ②广布的溶洞地层 ③剧烈人类活动 ④地下水位变幅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防治广州市地面塌陷灾害的正确对策是( )A.对岩土体进行扰动B.减少集中供水设施C.避免过量抽取地下水D.增加人类工程活动DC10.(2024佛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受气候异常影响,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期较短,6—9月多省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湖水位持续退落,枯水期提前到来,部分水库蓄水不足,流域内耕地受旱面积6 632万亩,500万人、92万头牲畜因干旱供水受到影响。为应对持续的极端干旱,国家两次启动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做到了极端干旱无大灾。(1)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具有影响范围 (填“大”或“小”)、持续时间 (填“长”或“短”)等特点。 (2)分析长江流域干旱事件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大长参考答案:季风气候不稳定,水旱灾害多发;气候异常,梅雨期较短,降水少;极端高温天气,蒸发强。(3)概括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对长江流域造成的影响。参考答案:水库水位不足,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用水受限,影响粮食等安全;航运能力和发电量降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河湖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4)简述应对长江流域干旱事件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参考答案:加强研究和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建立防灾救灾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区域协调,实施调水工程;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习题课件.pptx 6.2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导学案.docx 6.2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教案.docx 6.2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中图版地理.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