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博野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届河北省博野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疆和田建设了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在其植物工厂内,采用垂直立体多层空间无土栽培技术和人工LED补光技术的水稻“住上了楼房”,这里的水稻采用了快速繁育技术,育秧时间15天,将水稻秧苗定植到立体栽培槽之后,整个生长周期只需要60天,亩产超过1000kg。该项目最早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试验成功。下图示意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植物工厂内水稻的生长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与普通水稻繁育技术相比,水稻的快速繁育技术关键在于精准控制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肥料
2.与成都相比,新疆和田建设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的优势主要有
①热量丰富 ②日照时间长 ③科技水平高 ④土地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采用立体多层空间无土栽培技术的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主要在于
A.提高粮食品质 B.增加粮食产量
C.增加就业岗位 D.高效节水节碳
住房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下图示意2021年部分发达国家的住房空置率。据此完成4~5题。
4.英国住房空置率极低,与之无关的是
A.住房建设管控 B.建设审批严格
C.购房门槛较高 D.老龄化程度高
5.快速降低日本住房空置率的合理举措有
A.吸纳移民 B.鼓励生育
C.新建高层住宅 D.缩小家庭人口数量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北边缘,地势西高东低,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下图示意贵州省耕地利用各因素变化造成的碳排放量与前一年相比的变化(正值表示各因素变化所增加的碳排放量,负值表示各因素变化所抑制的碳排放量)。据此完成6~8题。
6.2011—2021年贵州省耕地利用碳排放量变化的特点是
A.先增加后减少 B.持续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持续增加
7.对贵州省碳减排作用最大的耕地利用因素是
A.化肥施用量 B.农业经济水平 C.农业生产结构 D.农业生产效率
8.2011---2021年贵州省耕地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1年 B.2016年 C.2017年 D.2021年
“退耕还林”就是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2023年以来,“退林还耕”的话题持续在网上引发热议。“退林还耕”实际上就是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的土地恢复种粮,即“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据此完成9~10题。
9.目前在我国最有可能实施“退林还耕”的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10.东北地区“退林还耕”风蚀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是在粮食作物的
A.青苗期 B.收获期 C.播种期 D.成熟期
2024年10月1日,我国北方某城市突发降雪,1小时降雪量为0.9mm。下图示意9月30日12时到10月1日11时该城市气象要素实况数据曲线。据此完成11~13题。
11.推测图中风速最大的时段是
A.9月30日15—16时 B.9月30日19——20时
C.10月1日09—10时 D.10月1日10--11时
12.图示时段,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13.该市最可能是
A.海南 B.天津 C.青岛 D.大同
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浅层含盐地下水持续上升至土壤表层,而后盐分在表面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相互聚合,阻塞土壤孔隙,形成盐结皮。在室内模拟试验盐结皮土壤的热通量动态变化,前期对土壤进行处理后,形成普通土壤和含盐土壤。感热通量是由于湍流运动从地面向大气传输的热通量,其变化与土壤表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下图示意室内模拟试验中盐结皮土壤和普通土壤的感热通量动态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14.影响盐结皮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蒸发 B.植被 C.光照 D.地形
15.据图推测,在室内模拟试验中,形成盐结皮土壤大约需要
A.1天 B.2天 C.4天 D.6天
16.盐结皮土壤的特点是
A.反射率高,土温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 B.反射率低,土温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低
C.反射率高,土温低,土壤微生物活性高 D.反射率低,土温高,土壤微生物活性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某石灰岩景区研学,同学们沿着游览线路行进,沿途有“峭壁悬珠”、含珠洞、擎天柱、泉谷栈道等景观。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泉水是人工抽水到山顶再顺着山谷流下,形成泉水叮咚景象。下左图为景区及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拍摄的泉谷栈道、“峭壁悬珠”照片。
(1)指出泉谷栈道适宜修建在甲、乙哪一区域,并说明理由。(4分)
(2)推测“峭壁悬珠”的形成过程。(6分)
(3)说明该景区仅靠大气降水难以形成溪流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国三峡水电站2009年全面建成,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装机容量第二位的是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为1400万千瓦,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截至2020年,我国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建成了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三大水电站,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下图示意1996—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下表是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相关数据的对比。
三峡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正常蓄水位落差(m) 110 118
水库蓄水量(亿m3) 393 290
河流年径流量(亿m3) 9600 7250
最高、最低流量(万m3/s) 7、0.2 6.5、0.245
河流枯水期 11一次年4月 8—9月
(1)比较2004—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6分)
(2)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约是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但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请给出合理的解释。(6分)
(3)推测近年来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增长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冲积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以旱作农业为主,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冬小麦(生长周期约为250天)、玉米和棉花等。下图分别示意清代、20世纪80年代的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积温和作物熟制空间分布及面积占比。
(1)推测清代的华北平原中南部临河低洼易涝地区冬小麦播种、收获的月份,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部分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自然原因。(4分)
(3)与清代相比,说明20世纪80年代华北平原作物熟制的变化及社会经济原因。(8分)
2025届河北省博野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
地理参考答案
1.C【解析】由材料“人工LED补光技术”可知,科学调控光配方,实现精准补光,大幅缩短了水稻的繁育周期。故选C项。
2.C【解析】与成都相比,新疆和田日照时间长,土地成本低,②④正确。成都热量更丰富,科技水平更高,①③错误。故选C项。
3.B【解析】由材料可知,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的水稻亩产超过1000kg,推广后能够大大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B项正确。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不能提高粮食品质,A项错误。增加就业岗位、高效节水节碳不属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C、D两项错误。故选B项。
4.D【解析】英国住房建设管控和审批严格,新建的住房数量少,住房空置率低,A、B两项错误。房价高,购房门槛较高,不易造成住房空置,C项错误。老龄化程度高,对住房需求小,会导致住房空置,D项正确。故选D项。
5.A【解析】鼓励生育不能直接且快速消化空置住房,B项错误。新建高层住宅,房屋增多,可能导致住房空置率升高,C项错误。缩小家庭人口数量不属于合理举措,D项错误。吸纳移民,安置移民需要住房,A项正确。故选A项。
6.A【解析】由图可知,2011—2015年碳排放量变化正值大于负值,2016年正值等于负值,2017—2021年正值小于负值,碳排放量变化的特点是先增加后减少。故选A项。
7.C【解析】由图可知,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造成的碳减排总量最多。故选C项。
8.B【解析】由图可知,2011—2015年化肥施用量变化表现为正值,2016年为0,2017—2021年为负值,可推出2011-2021年贵州省耕地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故选B项。
9.B【解析】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绿洲农业,盆地边缘的林果业既可以防风固沙,又能够获取经济效益,A项错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最有可能实施“退林还耕”,B项正确。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宜“退林还耕”,C项错误。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强,D项错误。故选B项。
10.C【解析】东北地区春季多大风,粮食作物播种期耕地表土疏松,作物根系少,保持水土能力弱,最易产生风蚀。故选C项。
11.C【解析】10月1日09时到10时气压变化最大,风速最大。故选C项。
12.B【解析】由图可知,图示时段整体气温降低,气压略有升高,符合冷锋的特点。故选B项。
13.D【解析】该市气压为900hPa以上,则海拔约为1000m以上,大同位于黄土高原,符合海拔要求。故选D项。
14.A【解析】由材料“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浅层含盐地下水持续上升至土壤表层,而后盐分在表面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相互聚合,阻塞土壤孔隙,形成盐结皮”可知,影响盐结皮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蒸发。故选A项。
15.B【解析】图中第二天之后感热通量数值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形成盐结皮土壤大约需要2天。故选B项。
16.A【解析】盐结皮土壤表面是盐分的结晶,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高,土温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故选A项。
17.【答案】(1)乙区域。(2分)
理由:乙区域为谷地,易发育泉水和溪流。(2分)
(2)地层隆起抬升形成山地;(2分)在内外力作用下产生裂隙;(2分)山顶的石块在风、流水及重力作用下掉落到裂隙中,恰好卡在裂隙,形成“峭壁悬珠”。(2分)
(3)河流流域面积小,汇水量少;(2分)石灰岩地区,地表水易渗漏;(2分)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季节变化大,谷地水量小且不稳定。(2分)
【解析】(1)泉谷栈道应修建在有泉水、溪流的山谷地区。
(2)“峭壁悬珠”的形成过程从该区域的石灰岩形成开始,石灰岩多为海相沉积固结而成,地层隆起抬升形成山地;之后在内外力作用下产生裂隙;接着山顶的石块在风、流水及重力作用下掉落到裂隙中;最终这一石块恰好卡在裂隙,形成“峭壁悬珠”。
(3)该景区仅靠大气降水难以形成溪流的原因从流域面积、石灰岩性质、气候特征、谷地水量等方面入手。
18.【答案】(1)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波动上升,伊泰普水电站波动下降(先上升后下降);(2分)三峡水电站发电量变化幅度较大(2008年之前变化幅度较大,2008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伊泰普水电站整体变化幅度小;(2分)2017年以后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伊泰普水电站。(2分)
(2)三峡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枯水期时间长;三峡水电站水库蓄水量、河流年径流量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三峡水电站汛期前放水腾库容,防洪造成发电量减少;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要牺牲一部分发电量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加强天气预报,流域水、雨情精准预报能力提升;上游建成多个大型水电站,进行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合理利用小型洪峰,将其分散库容,变下泄洪水为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优化库区水资源,库区水资源发电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据图比较2004-2020年三峡水电站和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变化,首先对比两者的变化趋势,之后比较两者的数值。
(2)由表格数据可知,三峡水电站河流枯水期长;水库蓄水量和河流年径流量均未达到伊泰普水电站的1.6倍;三峡水电站首要作用是防洪,其次才是发电,汛期前放水腾库容,防洪造成发电量减少;三峡水电站还要考虑生态保护问题。
(3)近年来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增长的原因从加强天气预报、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合理利用小型洪峰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入手。
19.【答案】(1)9月底10月初播种,次年6月收获。(2分)
理由:受季风气候影响,华北平原降雨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低洼地区易遭受季节性水灾侵袭;(2分)该地冬季气温较高,适宜小麦越冬。(2分)
(2)山东省多为山地丘陵地区,土层浅薄贫瘠;(2分)热量、水源相对不足。(2分)
(3)变化:由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为主,变为一年两熟为主。(2分)
原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化肥施用量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由图可知,清代的华北平原中南部临河低洼易涝地区作物熟制主要是一年一熟,小麦可能是秋种,次年夏收。清代的华北平原中南部临河低洼易涝地区降雨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低洼地区易遭受季节性水灾侵袭,积水及秋才能消退,小麦在夏季很难生长;冬季气温较高,适宜小麦越冬。
(2)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部分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自然原因是山地丘陵地区土层浅薄贫瘠;热量、水源相对不足。
(3)与清代相比,说明20世纪80年代华北平原作物熟制的变化及社会经济原因,首先对比两图,描述变化,然后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优良品种、机械化水平、化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