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山行》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山行》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山 行
杜牧
导入
秋季的美景
诗人简介
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朝文学家,世称“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诗文均有盛名。
代表作有《泊秦淮》、《赤壁》等。
杜牧(803—853)
解题
山 行
在山中行走。
写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诗人的一次远山旅行,诗人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山林美景中,于是创作此诗。

hán
寒冷
寒气
走进生字

xié
斜线
倾斜
风霜
霜叶
石径
直径

jìnɡ

shuānɡ
初读
自由朗读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初读
初读
节奏划分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节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解诗意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山石铺成的小路。
斜:指弯弯曲曲。
翻译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生:产生,生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解诗意
坐:因为。
枫林晚:枫林的晚景。晚,傍晚。
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赏析
远景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近景
看到的山中的景致
停车欣赏的原因
赏析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斜”字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寒”字点明深秋时节。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思考
秋季。
“寒山”“枫林”“霜叶”。
2.《山行》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思考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3.《山行》中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思考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4.《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眼里深秋的红叶有什么特点?
思考
红的鲜艳、红的旺盛、红的有生命力。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所见所感,寒石、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再次朗读
拓展积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清照《夜雨寄北》
描写秋天的诗句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山行》。
2.正确书写生字。
3.收集描写秋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
近景
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
枫林+霜叶
对秋天的喜爱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