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色阳光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色阳光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金色阳光一2024一2025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原意并非商人引入外国思想,而是贸易本身)
2.B(材料二有明确判断,郑和航海有促进对外贸易的意义)
3.C(D项,意在维权)
4.材料一观点先行,主观臆测。选择性忽略了郑和巡航本身的客观事实与意义。材料二客观全
面,基于事实。与西方航海探险家进行对比,具体分析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4分,各2分)
5.(1)“海权的未来取决于西方自由国家联盟的凝聚力”,这一观点基于地缘政治考量和狭隘民
族利益,并不客观公正。(2)“美国不是一个海权”,这一说法罔顾事实,美国既是海洋国家又
是陆地国家,完全符合海权国家的特征。(3)“海洋国家不会选择战争”,为控制海洋而选择战
争“并不是一种军事威胁”,混淆主动被动(自我粉饰,强行狡辩)。(4)美国“使海洋国家得以
繁荣发展并保护了全球的共同利益”,美国是唯一,西方等同全球,这是强者通吃的立场,无视
其他。(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6.B(兀斯这样做,是想让确罗自己走出来)
7.D(“我”并没有畏首畏尾,其他人也处在同样的状态中,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8.(1)为了抒写灭鼠队成员对金嘎的怀念,用来祭奠那些曾经在荒原上奋斗过并失去生命的理
想者。(2)表明这首诗贯穿于灭鼠队伍的日常生活中,照应前面的情节。(3)暗示“破楼兰”的
理想并未实现(鼠害不会消失),与荒原的博弈还会继续。(4)表现了荒原上的人们对外部世
界的向往(对玉门关的遥望),文明的种子在荒原艰难的环境中发芽。(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2分)》
9.不恰当,小说侧重于描述人物走出“荒凉”的成长过程。(1)确罗曾把死老鼠用棍子串起来玩
耍,捉弄金嘎直接导致他自杀,但他改正了,悔恨了。(2)“鼠疫事件”曾使大家陷入恐惧之中,
但终究还是“平常”(顺应)了,能够勇敢地面对荒原。(3)金嘎的死几乎让所有人崩溃,但是
“我“从一次死亡长大成人了”,有的人则最后一次流泪(感悟到生活的真相,变得坚强起来)。
(4)金嘎最初是被欺负的、软弱的,但最后他用过激的行为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总述2分,分
述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3分)
10.A、C、F。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
11.B(第二个“以为”省略结构,“以之为”)
12.A(受中原诸国军队的牵制)
13.(1)匈奴刚刚与汉和亲结好,亲近信任边境吏民,可用财利引诱前来从而击败他们。(4分,
后两句各2分)(2)相信他的甜言蜜语,死守一纸空文的盟约,而希冀匈奴之马不到长城窥
视,不是想入非非么(不也错得离谱吗)!(4分,一句1分)
14.材料一阐述的是原因与方式,先是包容天下还是让天下休息,后是深入敌境还是诱至边境: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金色阳光一2024一2025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
帝国时代晚期,中国的海上活动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有限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帝
国,更关心内部稳定,而不是对外关系,它担心对外贸易会带来不稳定,因为这会在世俗和精神


层面上引入外国思想,并使商人集聚起个人财富,而这些人是在儒家社会体系中居于最下层的
社会不稳定因素。
考生注意:
海权的未来取决于西方自由国家联盟的凝聚力。当美国还在继续提供高端作战能力的时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候,西方国家对海洋的控制的战略组成部分就是安全的,这使海洋国家得以繁荣发展并保护了
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全球的共同利益。这种情况不应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不是一个海权国家,而且已经露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出要恢复20世纪20年代孤立主义的迹象。然而,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取决于它在全球范围内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不依赖东道主国家的支持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使海军成了关键,不依靠它,美国是做不到这一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的。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最重要的是“西方”的海洋国家要把美国降低参与造成的能力缺口补
上,既要支持该体系,又要保护它所雏护的利益。虽然海洋国家不会选择战争,因为战争对商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不利,但它们可能会发现,就像它们的海权先驱一样,它们没有其他选择。它们必须共同地、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体地雏护无害通过大陆化的海洋空间的权利一以免被马汉称之为“大公的”海洋消失。这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西方应该作为一个集体行动来承担的使命,它与商业活动有关,并不是一种军事威胁。
材料一:
(摘编自[英]安德鲁·兰伯特《海洋与权力》)
近20年来,由于中国的宣传和哗众取宠的西方著作竞相改写事实,中国的海洋史已成为一
材料二:
个有争议的领域,这引发了一场有关中国海上议程的辩论,在这场辨论中,人们对修昔底德提出
郑和洲际远航实行的是互相尊重、公平贸易,秉持的是强不欺弱、众不欺寡。当然,遇到恃
的海权概念采取了毫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在提出针锋相对的主张时所使用的术语反映出了这
强凌弱,就会伸张正义。在28年的对外航海中,中国没有侵占别国的领土,表明世界和平是和
个最重要的事实,它们都把海洋大陆化了。事实上,与俄罗斯一样,中国也没有到它沿海地区以
平外交得来的,而不能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通过掠夺与杀戮或侵占领土来获得。郑和船队在
外的地方去争夺海洋控制权的野心。中国的舰船和言论都是为其国内议程服务的,它对海洋的
远航中给沿途各国送去了茶叶、丝绸和瓷器等,与当地政权和居民交换香料和其他特产甚至奇
态度一直是非常消极的,几千年来莫不如此。只要中国仍然是一个幅员辽阔、子民众多的陆地
珍异兽。虽然这种朝贡贸易还不是一种真正的市场贸易,但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后

帝国,它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海权,对它来说,天命的要旨就是养活人民,雏持国内秩序。在
欧洲国家的深险家从海上到达美洲、亚洲、大洋洲,是为了掠夺当地财产和建立殖民地。16世
18世纪,同样注重内部稳定的中华帝国政府把贸易限制在广州这一个港口里进行,这个港口离
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平均每年从美洲掠夺走5500千克白银、2900千克黄金。该两国通过在美洲

北京非常遥远,从而阻断了西方人和本地人之间的接触,还可以在必要时完全停止贸易。虽然
的掠夺,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这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虽然因为后来明清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有着同样漫长的海上活动历史,但它的陆地边界比这要长得多。从历
两潮由于沿海倭寇侵扰等实行一些海禁政策,中断了郑和船队洲际远航开启的中国式经济全球
史上看,这道边界是它与它不稳定和好斗的邻国共享的。尽管在19世纪,来自海上的侵略使中
化进程,明清两朝也再没有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但郑和船队的洲际航行为其后的全球
国政府蒙受了羞辱,但它没有被这些侵略者推翻,而从陆地上来的侵略者则屡次达成了这一
贸易积累了很多经验,打通了对外贸易的航线。欧洲国家之后在建立美洲等殖民地的基础上与
伟业。
明朝进行贸易时,也是通过这些航线来到中国。
几十年来,由于郑和率领的“宝船船队”所进行的惊人远航,人们一直认为中华帝国对海洋
(摘编自夏立平《论郑和洲际远航开启世界大航海时代和全球化进程》)
和中国以外的世界是感兴趣的。帝国所进行的这些为期短暂的冒险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明国家深刻地参与了海洋事务,目前还不清楚。幸运的是,学术研究推翻了这种假象。中国的
A.兰伯特觉得,人们在辩论中毫不关心修昔底德海权概念的态度,看似主张针锋相对,实际
皇家档案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郑和根本不是耸人听闻的文学作品中所说的中国哥伦布,他
都站在陆地权力的角度。
和他的舰队是被派去以致命的力量镇压移居外国的中国海上商人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中国
B.兰伯特认为,海军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不依赖东道主国家的支持采取行动的能力,
的“朝贡”体系以及由这一体系雏持的与外国的外交关系。本来就没有什么“失去的机会”:郑和
维护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的使命有着极为消极的意义。他的主人永乐皇帝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以接近首要的安全咸胁和
C.在兰伯特看来,明代晚期控制对外贸易,是担心商人引入外国思想,集聚个人财富,带来不
政策重点,也就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军队。因为成本超过了回报,“宝船船队”被取消了。在
稳定因素。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