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望 岳杜甫导入泰山诗人简介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代表作品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712——770)望岳解题指高大的山。本诗咏东岳泰山。远远地看。初读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初读想象画面。初读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朗读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泰山。如何:怎样。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翻译译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昏晓:黄昏和早晨。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翻译译文: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眦:眼角。入:收入眼底,即看到。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隐入了山林。翻译译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小:以······为小,认为······小。我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翻译译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思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总括泰山全貌,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请从字词角度简要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思考“钟”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简要赏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思考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简要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二字?思考“会当”二字写出了诗人要登上泰山俯视群山的决心,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尾联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蕴含丰富的哲理,你能体会到吗?“尽”字这句不仅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思考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两句诗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思考《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两句诗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思考《望岳》中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主题思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再次朗读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拓展积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板书设计望岳写景抒情远望——巍峨高大近望——神奇秀丽凝望——心胸震荡愿望——勇攀绝顶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望岳》。2.收集描写山峰的诗句。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