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稚子弄冰导入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人简介字廷秀, 号诚斎,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插秧歌》、《初入淮河四绝句》、《小池》、《竹枝词》等。杨万里(1127-1206)写作背景此诗大约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当时杨万里正在常州任职当官,见到孩童穿冰当铮玩耍的景象,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解题稚子弄冰指幼稚、天真的孩子。小孩子把冰当作玩具,用来取乐。玩冰。稚zhì稚子稚气晓xiǎo破晓春晓走进生字初读自由朗读划分节奏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初读反复朗读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解诗意金盆:一般指铜盆。脱:这里指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翻译一个稚气呆萌的小娃儿,早上起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结的冰块,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个不停。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解诗意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玻璃:古代常指一种玉石。翻译敲打发出的清脆响声,像敲击玉磬一般穿林而来,忽然冰块落在地上,传来如同玉石碎裂的声音。赏析视觉描写听觉描写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赏析“穿”和“脱”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取冰,穿冰的场景,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充满了乐趣。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赏析这两句诗以描绘了“声”为主,写出了孩子“敲”冰块发出清脆响声时的得意,“碎地”时的懊恼。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赏析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取冰:欣喜穿丝:小心碎地:懊恼敲冰:得意心情变化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思考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2.《稚子弄冰》中,“忽”字有何妙处?思考“忽”字准确地写出了冰块落地破碎的措手不及。3.《稚子弄冰》中,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稚子们玩冰?思考脱、穿、敲、碎。4.《稚子弄冰》中诗人主要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思考稚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主旨概括这首诗描绘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全诗突出一个“稚”字,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表现出小孩子的童稚可爱与活泼机灵,富有意趣,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拓展积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降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古诗中有乐器的诗句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收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