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课标要求1.内容要求(1)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食物中的糖类等有机物。(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2.学业要求(1)通过分析,知道食物中贮存着能量。(2)通过观察和分析,明确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学习目标科学思维: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生命观念: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态度责任: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食物中贮存着能量(1)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平均为________,蛋白质为________,脂肪为_________。(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其次为 。2.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含量高于空气;______的含量低于空气。(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细胞内的_________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________的过程。(3)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二)达标测试1.下列哪种食物最适合作为“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实验材料( )A.土豆片 B.干燥的花生米 C.脱水芹菜 D.干燥的黄豆2.下列等量食品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米饭 B.花生仁 C.鱼肉 D.猕猴桃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C.将更多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B.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C. 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没有变化5.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花生种子中所含的能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和说明不正确的是( )A.选择干燥的花生种子并充分燃烧B.实验中温度计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实验测得的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D.实验要设置重复组6.在“双减”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七年级(3)班同学为了解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和大米中谁含有的能量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大米质量(克) 20 20 20 ①水(毫升) 50 50 50 50温度上升(℃) 30 20 14 13(1)表格中,①应该为 克,体现了对照实验 的原则。(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根据表格数据计算每克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为 焦。答案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自主学习】1.(1)17KJ 23KJ 38KJ(2)糖类 脂肪2.(1)二氧化碳 氧气(2)葡萄糖 能量(3)动力【达标测试】1.B 2.B 3.D 4.C 5.C6.(1) 20 单一变量(2) 核桃仁(3) 210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1.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3.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4.通过探究不同食物中贮存能量的差异,关注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与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关系,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5.尝试制作简单的热量测定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能。重点:1.活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难点:1.活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减少分析误差。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汽车开动并加油和学生运动,我们知道燃料为汽车的启动提供了能量,人的运动也同样需要能量,人所需要的能量由什么提供 (食物) 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通过观察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过渡: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的重要性。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且需要摄取能量。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61页的活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然后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简易的热量测定仪,并制定实验方案。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提出问题: (1)哪种食物贮存的能量多(热价高) 这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 (2)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与其他小组测量同类食品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你们小组活动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小组交流回答: (1)花生,脂肪含量较高。 (2)充足的氧气。 (3)燃烧很充分,热量测定仪能量散失较多。 教师补充:据测定,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平均为17kJ,蛋白质为23kJ,脂肪为38kJ。由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不同,所以贮存能量的多少也有所不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贮备能源的物质。 (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过渡:食物中贮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氧气。那么,人体细胞摄取的营养物质怎样释放出能量 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 演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并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A瓶和C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 请说出实验检测的依据。 (2)B瓶和D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 请说出实验检测的依据。 (3)与空气相比,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含有的氧气减少了而二氧化碳增多了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回答: (1)有;因为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的时间长。 (2)有;因为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B瓶和D瓶中,D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B瓶无变化。 (3)可能人体细胞消耗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的时间长,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肺部呼出的气体。D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说明肺部呼出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内容,并提出问题: (1)什么叫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有什么意义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 (1)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就是呼吸作用。 (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教师补充:说得很好,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现在知道人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其实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归纳,小组同学间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能力。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剧烈运动时,人的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快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2)若不吃早餐时,我们会感到全身乏力。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1)适应能量代谢的需求,确保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应。 (2)我们日常活动,比如学习,走路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不吃早餐身体所需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因而觉得浑身没有力。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食物中贮存着能量糖类:17 kJ/g 蛋白质:23 kJ/g 脂肪:38 kJ/g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概念: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见课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自我表述、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捕捉学习生物科学的“刺激点”(不同食物贮存能量差异的动手操作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意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学习目标科学思维: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生命观念: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态度责任: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我们知道燃料为汽车的启动提供了能量,人的运动也同样需要能量,人所需要的能量由什么提供?(食物)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情景导入食物热价=释放能量(KJ)食物质量(g)活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课堂探究请各小组依据食物热价计算公式和老师提供的实验设备,尝试设计一套可行的操作方法。材料用具:(1)制作热量测定仪提示:装置的材料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从功能上来说,制作装置需要注意什么。非易燃物,稳固保温,燃烧过程中尽量减少能量散失 方案1方案2(2)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样品A 样品B样品质量 (g) 燃烧前燃烧后燃烧质量水温变化 (℃) 受热前受热后升温值食物能量(KJ/g) (3)不同食物中,确实含有数量不等的能量,并且食物中的能量在特定条件下,能以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食物燃烧的本质是:食物中的 在 的条件下,被分解成 和 ,同时释放 的过程。有机物有氧气二氧化碳 水能量 (1)哪种食物贮存的能量多(热价高)?这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2)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3)与其他小组测量同类食品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你们小组活动的成功与不足。(4)思考与讨论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是脂肪,脂肪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蛋白质 23kJ/g糖类 17kJ/g脂肪 38kJ/g演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ABCD(1)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现象:燃烧的蜡烛放入( )瓶中更快地熄灭。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氧气含量( )。C少现象:( )瓶中石灰水出现浑浊。结论:人呼出气体和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 )。(2)分别向B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D多有机物(葡萄糖)+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线粒体酶(1)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3)意义: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1.剧烈运动时,人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各个部位都需要能量和氧气,而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和氧气是靠血液运输的,血液又是靠心脏的压力来流动的,所以剧烈运动就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拓展提升2 .若不吃早餐时,我们会感到全身乏力。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我们日常活动,比如学习,走路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不吃早餐身体内有机物减少,所需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因而觉得浑身没有力。食物中的 能量释放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意义盘点收获蛋白质 23kJ/g糖类 17kJ/g脂肪 38kJ/g食物中贮存着能量1.下列哪种食物最适合作为“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实验材料( )A.土豆片 B.干燥的花生米 C.脱水芹菜 D.干燥的黄豆2.下列等量食品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米饭 B.花生仁 C.鱼肉 D.猕猴桃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C.将更多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D课堂评价B4.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B.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D.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没有变化5.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花生种子中所含的能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和说明不正确的是( )A.选择干燥的花生种子并充分燃烧B.实验中温度计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实验测得的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D.实验要设置重复组CC6.在“双减”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七年级(3)班同学为了解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和大米中谁含有的能量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1)表格中,①应该为 克,体现了对照实验控制 的原则。(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根据表格数据计算每克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为 焦。 20210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大米质量(克) 20 20 20 ①水(毫升) 50 50 50 50温度上升(℃) 30 20 14 13单一变量核桃仁(共13张PPT)第8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课前预习·熟知教材层级演练·能力提升课前预习·熟知教材一、食物中贮存着能量据测定,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平均为 kJ(相当于4 kcal/g),蛋白质为 kJ(相当于5 kcal/g),脂肪为 kJ(相当于9 kcal/g)。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其次为 。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A、B瓶内为空气,C、D瓶内为呼出的气体。(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的时间 ,证明空气中的 含量高于肺部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 172338糖类脂肪长氧气(2)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B瓶和D瓶里,D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得 ,证明肺部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高于空气中的含量。 2.呼吸作用(1)概念:生物体细胞内 等有机物 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 ,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 。 (3)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 。 浑浊二氧化碳葡萄糖氧化分解体温的恒定生命活动动力(1)实验得出的能量小于种子实际释放的能量的原因:燃烧时部分热能在环境中散失;测量数据时出现称重和读数的误差;装置本身吸热;种子燃烧不够充分;种子点燃后未迅速放入装置中加热;燃烧过程中,未选择用外焰加热锥形瓶的底部等。(2)不管是吸入的气体还是呼出的气体,氧气始终多于二氧化碳。关于“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应选用容易燃烧的食物B.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C.食物燃烧时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D.实验过程中分别取10颗花生仁和10颗核桃仁思路分析:实验过程中应分别取质量相同的花生仁和核桃仁,而不是数量相同,这样有利于保持变量唯一,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答案:D层级演练·能力提升1.每克食物充分燃烧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 )A.玉米 B.花生C.黄豆 D.青椒2.跑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参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C.空气 D.氮气BB3.下列关于能量及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B.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D.1 g大米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1 g肥肉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A.肺泡 B.组织液C.血液 D.细胞DD5.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C1.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A.水蒸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2.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 )A.人体内糖的燃烧B.人体内脂肪的燃烧C.人体内糖的氧化分解D.人体内脂肪的氧化分解CC3.我们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叶绿体C.线粒体 D.染色体4.(生活场景)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其功效也很突出,有下气消食、清热生津的功效。但是人们发现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变得空心,质量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 )A.水分的蒸发散失 B.有机物间的转化C.呼吸作用的消耗 D.细胞分裂和生长停止CC5.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质量为5 g,切取一部分用作实验材料,称其质量为0.5 g,然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 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C(2)已知1 mL水每升高1 ℃,约需要吸收4.2 J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20 mL水的温度升高了10 ℃,则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为 J。(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 (3)从这粒核桃仁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 544 J、8 610 J。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的真实能量的数据是 J。 8 4008 5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8.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习题课件.pptx 4.8.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导学案.docx 4.8.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docx 4.8.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学.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