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思想与文化等基本史事,知道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理解这是建立在隋唐时期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上的。(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意义。
2.僧一行、孙思邈在天文学和医药学领域的成就
3.唐诗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
4.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画家的艺术特点。
4.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5.体会唐朝思想家韩愈、柳宗元思想的内涵及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唐朝的科技有多厉害。
【新课讲授】
一、雕版印刷术
(一)出现
【教师活动】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日历等。目前已经发现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说明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
868年的雕版印刷术品《金刚经》
868年,一个叫王玠(jiè)的人为他父母祈福消灾,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刚经》。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
流程
【教师活动】观看视频,了解雕版印刷的制作流程。
大致流程:1.制版2.上墨3.压印4.排版与切割5.整理与存放
外传
【教师活动】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和欧洲,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教师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等过程。
意义
【教师活动】想一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
(1)文化保存与传承:雕版印刷术使得书籍和文献的复制变得容易和快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2)知识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
(3)文明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4)技术革新:雕版印刷术为后来的活字印刷术等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对世界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天文学与医药学
【教师活动】隋唐时期在天文学和医药学领域取得很多辉煌成就,最突出的人物是僧一行和孙思邈。
(一)天文学
【人物介绍】
僧一行(683-727年),高僧,著名天文学家。原名张遂,到嵩山会善寺出家为僧,后成为佛教密宗之祖。
开元年间应聘到长安主持修订新历法,他通过对北极高度和日影长短的测量,一行得出地面南北距离相差351里80步(合今129.22公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这为改进历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的科学家。727年编撰成《大衍历》,这是世界上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对科学解释天文现象、促进农业生产,都产生了重大作用。
因积劳成疾,僧一行于完成《大衍历》的当年在嵩山去世。1982年,国际上将月球划分为几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命名为“一行”,以纪念他对世界天文学的重大贡献。
(二)医学
1.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事件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他因为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人物介绍】
孙思邈自幼多病,故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开始行医于乡里,其提倡并践行以“大医精诚”之医德对待患者,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深为群众崇敬。605年-618年间,孙思邈游学四川,后隐于终南山炼丹。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673年时任承务郎,执掌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次年,因病辞退。682年,孙思邈卒。
【学史崇德】孙思邈天资聪明,少年时立志学医。他努力钻研前人医书,亲自采集草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热心为乡邻治病,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总结妇科、儿科成就,提出应独立设科。他曾多次拒绝高官厚禄,倡导医德,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撰医学著作特以“千金”命名。孙思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 得广泛赞扬。
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又称《新修本草》,是唐代苏敬等编撰的中医典籍。
三、唐朝的思想家
(一)背景
【教师活动】魏晋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流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同时,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代表
1.韩愈(唐中期)
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他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史料:
“投诸(佛骨)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韩愈
韩愈(唐中期)
【人物介绍】韩愈,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2.柳宗元(唐中期)
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1)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
(2)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3)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史料: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唐中期)
四、唐诗、书法与绘画
(一)唐诗
【教师活动】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上自朝廷,下至民间,无论官吏贵族,还是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诗歌有近五万首。
【教师活动】唐朝有哪些著名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诗歌风格有何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节选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材料研读】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教师活动】如何理解白居易所说的“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所说的“何为事而作”指的是文学创作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
书法
【教师活动】隋唐时期书法名家辈出。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绘画
【教师活动】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 有人物画、 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阎立本(601-673)人物画《步辇图》
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此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所绘人物衣袍宽大,线条起伏,似随风而动“吴带当风”
吴道子(680-759)落笔雄劲《送子天王图》
五、敦煌莫高窟
(一)概况
1.4世纪到13世纪,持续900多年,在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人们陆续开凿了千座洞窟,创作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雕塑和色彩绚丽的壁画。
【教师活动】观看视频。
1.唐朝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
莫高窟现存壁画近50000平方米,各种彩塑2400多身,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壁画与雕塑
【教师活动】图片欣赏
【知识拓展】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赵县的洨(xiáo)河上,是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石桥。桥身大拱由28道拱券拼成,形成弧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肩各开两个小桥洞,不仅减轻桥身和桥基的负重,而且河水暴涨时,便于排洪,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赵州桥建成后,桥上可通行车辆人马,桥下可通行船只,便利了河两岸的交通往来。1400多年来,赵州桥遭受了多次水灾、地震和战乱,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经历朝修缮,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是我国桥梁建筑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师活动】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唐朝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发展:唐朝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稳定:唐朝政治相对稳定,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重视教育:唐朝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科技文化人才。
(4)开明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包括吸收外来宗教和文化,促进了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丰富了科技文化的内容。
(5)民族融合: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具有更加浓烈的多民族色彩。
(6)继承与创新:唐朝在继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课后总结
隋唐时期,虽然在唐朝后期政权分立,国家分裂,但由于这一时期前期的统治推动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