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本课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多样的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认识和理解。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法治观念: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贡献,初步形成对法治社会的认识。 健全人格: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激发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热情。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相关历史文献复印件或打印资料 学生收集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资料的作业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板: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师活动: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生活动:聆听讲述,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展示《新青年》杂志和李大钊的照片,介绍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事迹。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聆听讲述,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教师活动:组织活动园1,让学生分组讨论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并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理解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 教师活动:介绍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口号,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教师活动:组织活动园2和3,让学生分组查找五四运动的口号和讨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的原因,并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并分享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深刻意义。 教师活动: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聆听讲述,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历史背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背景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革命先辈精神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资料和讲述,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设计3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学生活动:聆听小结,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意义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有了共产党 一、历史背景 1.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革命先辈事迹 1. 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事迹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反思本课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多样的课堂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意义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同时,在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上,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练习05课堂小结06板书设计01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法治观念: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贡献,初步形成对法治社会的认识。健全人格: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激发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热情。观看视频,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02新知导入观看视频后,深思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更在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引发深远影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第一模板:开天辟地的大事变03新知讲解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 4月 6日,李大钊不幸被军阀逮捕。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 28日,李大钊在临刑前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和同学们议一议,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李大钊不惧死亡,因为他内心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革命终会胜利;他想用自己的死唤醒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而牺牲;他具有民族气节,坚贞不屈,不愿因反动军阀的迫害而背叛组织。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英、美、法、日等国的操纵下,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强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游行示威。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之后,上海等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北京学生,形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国力衰弱,政府腐败,国际地位不高。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其中包括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等。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后来,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一大会址1921年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他的举动引起大家警觉。会议被迫中断,大部分代表迅速撤离。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如今,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嘉兴南湖每天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者。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锤头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04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正确答案:B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个城市召开?A. 北京B. 上海C. 广州正确答案:B3.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是:A. 孙中山B. 毛泽东C. 李大钊正确答案:C(注:虽然毛泽东也是重要领导人,但在此题中侧重于“创始人之一”的表述,李大钊更符合此定义)04课堂练习判断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正确答案:对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正确答案:对(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06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课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它如启明星般照亮了中国的未来,带来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希望,影响深远,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08板书设计8.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有了共产党一、历史背景二、革命先辈事迹1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案含反思.docx 【核心素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课件.pptx 视频素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mp4 视频素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