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3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以及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认识到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他们需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具体的数字和直观的地图等教学手段,来增强对长征历程的感知和理解。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革命精神。 道德素养:学习红军将士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理解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纪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长征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长征精神对后世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军长征地图、长征故事视频、相关历史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简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创设历史情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板: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师活动:展示红军长征地图,介绍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强调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红军的英勇反“围剿”。 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学生活动: 活动1:在地图上找出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思考红军当时面临的困难。 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择几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小组内讨论并分享研究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排除万难,挥师北上。 学生活动: 阅读角:阅读百岁红军老战士杜宏鉴的回忆故事,感受长征的艰苦卓绝。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活动园2:通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故事,探寻长征“难”的原因和红军“不怕”的秘密。 学生分组选择故事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 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介绍彝海结盟的历史事件,强调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指出彝海结盟实现了民族团结,帮助红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 学生活动: 活动园3:讨论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写下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分享并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将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和资料的查阅,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的艰难历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地理空间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阅读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英勇无畏,培养他们的历史情感和道德认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长征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设计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和长征精神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加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板书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背景与原因 1.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2. 红军的英勇反“围剿” 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二、长征历程与困难 1. 战略转移与长征开始 2. 遵义会议与红军北上 3. 自然环境与敌人围追堵截 三、长征意义与精神 1. 彝海结盟与民族团结 2. 长征胜利与战略大转移 3.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 四、新时代传承长征精神 1. 学习长征精神的重要性 2. 将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较好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意义和长征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故事、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此外,还可以将长征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3课时 红军不怕远征难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革命精神。
道德素养:学习红军将士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理解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纪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历程。
02
新知导入
观看这段视频,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壮阔背景和非凡历程!从艰苦卓绝的征程到伟大的胜利,每一步都凝聚着红军战士的英勇与智慧。不容错过,快来一起感受这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吧!
第三模板:红军不怕远征难
03
新知讲解
国民党军队一次次“围剿”革命根据地,红军官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反“围剿”。 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在地图上找一找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查一查资料,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想一想红军当时面临怎样的困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共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而八一建军节正是源于这次起义,用来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和艰辛历程。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开始走上胜利之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后,红军排除万难,挥师北上。
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 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以顽强意志一次次突破人类生存极限。
回忆伟大征程
百岁红军老战士杜宏鉴讲起了长征时期的
事情。说到动情处,他双手撑膝站了起来,声
音高昂洪亮,就像一名年轻的战士。当年,20
岁的杜宏鉴身着单衣,披着一块生羊皮,冻得
瑟瑟发抖,嘴里的一截皮带嚼了一天,实在难
以下咽,但对于胜利的信心却从未动摇过。如
今,他依然能流利地背诵毛泽东的《七律·长
征》。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征程已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里,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山——夹金山
红军长征时通过的泸定桥
彝海结盟
长征途中,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和帮助。1935 年 5 月,中央红军进入川西彝族聚居区。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在彝海按照彝族风俗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成兄弟。彝海结盟,实现了民族团结,帮助红军顺利通过这一地区,成为红军长征中的一段佳话。
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一代代薪火相传。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和同学讨论,写下你的想法。
在新的时代,我们应以史为鉴,铭记长征精神。通过研读长征史料、参观红色遗址,深刻体会先辈们的不屈意志。同时,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勇于挑战,不懈奋斗,传承红色基因,共创美好未来。
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卓绝奋斗的坚定信念,凝聚着人民军队不断走向胜利的坚强意志,凝聚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
04
课堂练习
填空题:
1.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是______山。
2. 长征途中,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展现了红军的______精神。
选择题:
1.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B. 为了旅游观光
C.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
D. A和C
04
课堂练习
2. 下列哪项不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 )
A. 恶劣的自然环境
B. 敌人的围追堵截
C. 充足的粮食供应
D. 内部的思想分歧
简答题:
1. 请简述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长征故事,并说明它给你的启示。
2. 红军长征途中展现了哪些宝贵的精神品质?请至少列举两种并解释。
06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课我们深入学习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更铸就了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让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勇往直前!
08
板书设计
9.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背景与原因
二、长征历程与困难
三、长征意义与精神
1四、新时代传承长征精神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