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1-2章)

资源简介

实验初中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 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 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 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2. 酒精容易燃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体积 D. 测量温度
4. 初中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已经适应,以下选项中不符合你的印象的是(  )
A. 小王的跳高成绩为1.4米 B. 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为200m3
C. 夏天空调温度25℃,人体会感觉较舒适 D.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 500dm3
5. 研究人员用凝胶材料制成了一朵“鲜花”(如图)。这朵几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约2 个小时完全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展示着变形能力。以下对凝胶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是生物,因为它有鲜艳的颜色
B. 是生物,因为它会开放
C. 是非生物,因为它不能快速运动
D. 是非生物,因为它不会呼吸,不会繁殖
6.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巨型稻平均高度2m,实验样株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巨型稻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 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 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中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7. 神秘的江南精灵——安吉小鲵(如图)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其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扬子鳄、中华鲟、朱鹮。该物种对栖息地环境和水的要求尤为严格,生活于沼泽地中的泥炭藓下腐殖质层中,产卵季节进入水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鲵和大熊猫体温都恒定,都是胎生哺乳
B. 小鲵和朱鹮都有脊椎骨,终生都用肺呼吸
C. 小鲵和中华鲟都是卵生,体外都没有羽毛
D. 小鲵和扬子鳄都体表有鳞,都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8. 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
A. 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B. 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C. 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
D. 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9. 下列同学对我国生物物种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说: 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B. 乙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尽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 丙说: 要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丁说: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
10.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到干果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发热丝加热,通过开关温控器可控制温度在35-70℃之间,同时配带一个风扇, 通过风扇将热风吹出, 将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机内。很快达到风干的效果。由于是通过热风循环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营养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科将水果切片时,发现水果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A. 液泡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11.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选择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正对着量筒的刻度线
B. 先向量筒内倾倒水,当水面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水
C.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可将量筒举起后读数
12. 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五种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代表分类依据是卵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和使用了显微镜,课后有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讨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越少
C. 显微镜观察的材料需要薄而透明 D. 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14. 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取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 小于5mL B. 等于5mL C. 大于5mL D. 无法确定
15. 如图表示狗、猫、虎、豹四种动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 B.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远 D. 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16. 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温度计 量筒、量杯
B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C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D 纲 科 目 种
A. A B. B C. C D. D
17. 因《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某中学也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种子的植物”的诗词。图中哪位选手会获胜?(  )
A B.
C. D.
18. 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表):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蛋壳与蛋的距离
(cm)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19. 如图是小明在科学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 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 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20. 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A. 20℃ B. 30℃ C. 40℃ D. 60℃
二.填空题(21-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21. 有物理单位的数据才有生命力,才能完整地表示某物体的多少和属性。完整而有效的物理数据应是数字与合理物理单位完美的有机结合体。请将下列物理数据补充完整:
(1)微米=_______米;
(2)50米=_______千米;
(3)800毫升=_______升;
(4)250升=_______立方厘米。
22. 下图是小明同学进行科学测量的一些示意图:
(1)甲中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____摄氏度;
(2)乙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毫升;
(3)丙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23. 石井水库位于上浦镇,如图甲为水库旁的水杉林,大片的水杉笔直挺拔,像一把把收拢好的巨伞插进水里,不时还有野鸭从树林中穿游而过,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请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并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注:在“[]”中填图乙中的数字,在“横线”上填与数字相应的结构名称)
(1)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体细胞的是图_______(选填“A”或“B”)。
(2)水杉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有关。
(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生出水面,或在陆地土壤中呼吸,故水杉耐水湿。决定这一性状的物质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内。
24. 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与火焰的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接触部分,实验结束后,用_______熄灭酒精灯。
25. 如图为某镇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1)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2)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鸭种间关系是_______,水稻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6. 卷耳(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竞争光、水和空间的能力极强。
(1)2021年11月,台州“华顶卷耳”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有利于_______(填细胞结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表乙中2b的信息是_______。
(2)图乙二歧式检索表中P、Q、R、S分别表示一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华顶卷耳,它是_______。
(3)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卷耳的下列结构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_______。
A. 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
B. 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
C. 种子多,繁殖能力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
(1)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如果要依次采用天文望远镜、光学显微镜、放大镜依次来观察以下物体,那么正确的观察顺序应该是_______。
小明同学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相关操作如下:
a.盖上盖玻片;b.用低倍镜观察;c.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e.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f.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2)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_______。
(3)为了能顺利完成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任务,上述操作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4)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5)小明在低倍镜下找到了物像但却模糊不清,接下来他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填显微镜结构图中序号)。
(6)使用下图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___。
A.1、3、5 B.2、4、6 C.2、3、5 D.2、4、5
28.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如图)。
②随意拉开椽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1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9. 为探究植物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物酸,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
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
烘干后储存。

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
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
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适量的 。

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去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
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问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0. 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如图是白蚁的成虫,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三对足,两对翅。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天
第三组 1℃ 20 14天
第四组 -1℃ 20 9天
第五组 -3℃ 20 7天
(1)实验过程中,除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运用了科学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2)实验中每组用20只白蚁而不是1只,目是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____(填序号)。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④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实验初中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21-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1.76 (2)0.05
(3)0.8 (4)2.5×105
【22题答案】
【答案】(1)-8 (2)44
(3)1.88
【23题答案】
【答案】 ①. A ②. 6 ③. 细胞壁 ④. 3 ⑤. 细胞核
【24题答案】
【答案】 ①. 外焰 ②. 灯帽
【25题答案】
【答案】(1)杂草→鸭##水稻→昆虫→鸭 (2)光照##土壤
(3) ①. 竞争 ②. 捕食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花梗短
(2)S (3)AB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题答案】
【答案】(1)丙→乙→甲
(2)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dfeacb (4)A
(5)⑦ (6)C
【28题答案】
【答案】 ①.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②.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③. 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29题答案】
【答案】(1)失去(或降低)酶的活性
(3)加酶饲料 植物酸酶能促进鲈鱼的生长
【30题答案】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