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红花岗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试卷总分:2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三沙市地处海南省南部,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陆海面积约200万km2。2024年11月10日,我国民政部、国家邮政局公布西沙区、南沙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和邮政编码。同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发行三沙市新版地图。下图示意南海部分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三沙市位于五带中的(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寒带 D. 暖温带
2. 三沙市所辖的海域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3. 曾母暗沙位于我国的( )
A. 最东端 B. 最南端 C. 最西端 D. 最北端
下表为我国2023年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部分数据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密度(人/km2) 汉族人口比重(%)
台湾省 647.00 98.00
四川省 172.18 93.20
贵州省 219.35 63.56
西藏自治区 3.03 8.00
4. 四省中汉族人口占比最大的是( )
A. 贵 B. 川 C. 台 D. 藏
5. 四省中人口最稀疏是( )
A. 台湾省 B. 四川省 C. 贵州省 D. 西藏自治区
6. 藏族同胞辛勤劳作,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牲畜有( )
①青稞 ②水稻 ③牦牛 ④滩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新疆绿色防护带工程是国家(如图所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长度达到了2761千米,并于2024年11月28日上午实现锁边“合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被防护带包围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热冬寒,全年少雨 B. 夏热冬寒,全年多雨
C. 夏热冬温,降水夏少冬多 D. 夏热冬温,降水夏多冬少
8. 图中防护带主要分布在( )
①山麓地带 ②河流沿岸 ③盆地边缘 ④沙漠边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防护带锁边“合龙”后显著作用是( )
A. 涵养水分 B. 固碳释氧 C. 防风阻沙 D. 保持水土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河流约有2.3万条,外流河占76.7%,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天然湖泊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以上2865个,其中淡水湖1594个,咸水湖945个,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公报中提到的长江,主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1. 公报中提到的外流河,主要位于我国的( )
①干旱、半干旱区②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季风区④非季风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公报中提到的咸水湖,多数位于( )
A. 华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内陆 D. 青藏地区
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一个区域的年径流量,降水是关键因素。下图示意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的山脉是( )
A. 秦岭 B. 南岭 C. 巫山 D. 阴山
14. 陕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东多西少 B. 北多南少 C. 南多北少 D. 西多东少
15. 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有( )
①兴修水库 ②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节约用水 ④跨流域调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4年6月18日,交通运输部在其网站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显示了我国2023年客、货运量总计相关数据。一组组数据描绘了一幅幅“流动中国”的美好画卷。下图示意我国2023年客运量总计和货运量总计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年客、货运量总计最多的运输方式( )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路 D. 民航
17. 该年民航货运总计量最少,主要原因( )
A. 运价高 B. 运量大 C. 速度快 D. 限制多
18.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缩短出行时间 ②改善生活质量
③加速资源消耗 ④提高生产效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4年11月15日至24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先后三次发布寒潮黄色、蓝色预警信号。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降温幅度大,并伴有平均风力5级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内蒙古自治区易发生寒潮的多数时间是( )
A. 春末 B. 夏季 C. 初秋 D. 冬季
20. 内蒙古自治区寒潮发生时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1. 有关寒潮的防范措施,你认为无效的是( )
A. 暴雨冲刷,防范水灾 B. 大风天气,防范倒塌
C. 低温凝冻,减少出行 D. 增添衣物,御寒保暖
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和众多的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地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盆地 B. 高原、山地 C. 山地、平原 D. 平原、丘陵
23. 图中信息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 地形类型多样,山脉纵横交错 B. 地形类型单一,山脉纵横交错
C.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 地形类型单一,平原面积狭小
24. 我国地形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有( )
①致多数河流向南入海 ②阶梯处形成丰富水能
③不利于东西交通修建 ④形成多样化交通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和水稻等,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分布地区不同。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部分粮食作物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图示意中国2023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排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
(1)分别说出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省区的主要温度带。
(2)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排位前三省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3)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省区,简述其发展水稻的有利条件。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主要原料,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和“白色石油”。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是现代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中国锂矿分布。
(1)写出我国锂矿主要分布的省区名称(至少写出4个省区)。
(2)列举发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储能设备的意义。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近年来,国家对黄河流经省区统筹推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图示意黄河主要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和2022、2023年含沙量统计。
(1)说出含沙量最大河段,并归纳该河段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
(2)说出2023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红花岗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地理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B
【4~6题答案】
【答案】4. C 5. D 6. B
【7~9题答案】
【答案】7 A 8. C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B 12. C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 C
【16~18题答案】
【答案】16. B 17. A 18. B
【19~21题答案】
【答案】19 D 20. D 21. A
【22~24题答案】
【答案】22. D 23. A 24.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题答案】
【答案】(1)玉米:(黑龙江省)中温带;小麦:(河南省)暖温带;水稻:(湖南省)亚热带
(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炎热)多雨/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地形:主要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广阔,利于机械化耕作;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河流分布稠密,灌溉水源充足;技术:培育了优良品种和育种技术等。
【26题答案】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浙江省等
(2)①清洁能源,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③新能源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④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等。
【27题答案】
【答案】(1)中游河段/河口—桃花峪段;原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并且多暴雨,对地表冲刷强;地形:平原向高原过渡,坡度起伏大;土壤:黄土疏松;植被:植被覆盖率较低。
(2)2023年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含沙低(少);原因:国家对黄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推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植被覆盖率提升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