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分值:68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24·江苏南通期中)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世界某地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A.草原地区 B.荒漠地区C.寒漠地区 D.冻土地区2.该类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表现为( )A.茎部粗大 B.叶子宽大C.根系庞大 D.开花较迟我国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见下图)。据此完成3~4题。3.“榕不过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4.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是因为其适应的环境( )A.较酸 B.较干 C.较碱 D.较湿读“世界四地景观图”,完成5~6题。5.图甲和图乙对应的植被名称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B.温带草原、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6.图丙和图丁所在地区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①垂直结构复杂 ②旱生灌木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④具有长期耐旱的形态结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3·湖南长沙期末)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昆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时发现,昆明行道树以香樟、滇朴、梧桐、水杉四种树种为主(下图),滇朴、梧桐、水杉在秋冬季节树叶有变黄、落叶现象,香樟树则保持常绿。据此完成7~8题。7.图示四种树种中,属于常绿林的是( )A.香樟 B.滇朴 C.梧桐 D.水杉8.水杉叶片呈细长状的原因是( )A.利于吸收氧气 B.减少阳光灼伤C.减少蒸腾作用 D.利于吸收水分(2024·内蒙古通辽检测)浙江省推广未来社区建设,其建筑亮点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下图为“‘垂直森林’效果图”。完成9~10题。9.“垂直森林”营造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立体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A.提升住宅环境的舒适性B.增加建筑物对雨水的收集C.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D.提高植被对光照的利用率10.“垂直森林”中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乔木,其特征是( )A.树干高大,常有板状根B.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C.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D.夏绿冬枯,季相变化显著(选择题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024·江西南昌期末)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11~12题。11.属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关于图示四种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植被树干粗大—防大风、抗倒伏B.乙植被板状根系—防热量散失C.丙植被茎叶短小—防低温、抗严寒D.丁植被秋冬落叶—减轻水分蒸腾(2024·吉林辽源月考)布纹球(图1)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图2),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13~14题。13.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 )A.叶片更肥厚,有蜡质 B.叶片面积大,多肉质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14.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 )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D.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2024·湖北黄石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甲树种广泛分布于( )A.东南丘陵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C.藏北高原 D.华北平原16.乙树种的特点是( )A.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C.全年生长、开花,深绿,茎花、板状根D.针状树叶17.(2023·安徽阜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胡杨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叶片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一棵成年胡杨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额济纳旗(位置见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6分)(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4分)(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精析1.B 2.C [第1题,图示植物稀疏矮小,无高大乔木,且地表干燥,说明其生长的环境为气候干燥的荒漠地区,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该类植物茎部较短,并不粗大,A错误;叶子并不宽大,未见开花现象,B、D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因气候干旱,该类植物通过庞大的根系从土壤深层获得水源,C正确。]3.A 4.D [第3题,由材料可知,“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为北界,吉安以北不再种植榕树,吉安以北热量条件变差,所以“榕不过吉”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为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热量条件,故选A。第4题,由材料可知,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气温高,榕树生长快,为了更好地生长,榕树长出气生根来吸收水分,同时也能支撑自身庞大的躯干,D正确。]5.A 6.B [第5题,图甲是典型的稀树草原景观,对应的植被是热带草原,图乙中马群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对应的自然景观是草原,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草原,A正确。第6题,垂直结构复杂对应的是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图丙和图丁所在地区为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①错误;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以旱生灌木为主,植被具有长期耐旱的形态结构,同时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②③④正确。故选B。]7.A 8.C [第7题,根据材料“香樟树则保持常绿”可知,属于常绿林的是香樟,故选A。第8题,水杉属于针叶林,多生长于寒温带。寒温带的气温较低、空气干燥,水杉为了适应环境,叶片逐渐长成细长状,以减少蒸腾作用,故选C。]9.A 10.C [第9题,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立体植被,美观性增强,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能力增强,可以提升住宅环境的舒适性,A正确。第10题,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乔木属于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板状根是热带雨林的特征,A错误;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是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B错误;夏绿冬枯,季相变化显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D错误。故选C。]11.C 12.D [第11题,图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景观多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A错误。图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景观,B错误。图丙植被稀疏,荒漠广布,属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观,C正确。图丁以高大乔木为主,植被茂密,秋冬季节落叶,是落叶阔叶林景观,D错误。第12题,图甲中粗大的树干,体内储存大量水源,是为了适应干季缺水,不是为了防大风、抗倒伏,A错误。图乙中板状根系主要是为了适应多雨环境,防洪涝,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撑高大的树干,不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B错误。图丙中植被茎叶短小主要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防止水分散失,C错误。图丁中树木秋冬落叶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腾,减少水分和热量散失,D正确。]13.A 14.C [第13题,由材料可知,布纹球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是耐旱植物,为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其叶片通常面积小、多肉质、肥厚且具有蜡质,从而可以提高体内含水量且减少水分蒸腾,A对,B错。为获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发达,但孔隙少,C、D错。第14题,王莲原产于南美洲高温、高湿环境,即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错,C对。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季相变化不明显,B错。革质叶片是亚热带的植物叶片特征,D错。故选C。]15.A 16.A [第15题,根据图中甲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可知,甲树种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说明甲树种属于常绿林,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A正确。第16题,据图可知,乙树种的森林凋落物数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无森林凋落物,说明乙树种属于落叶阔叶林,叶片宽阔,春天发芽,秋冬季落叶。故选A。]17.(1)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价值: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碱化)。(2)适应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3)不赞成。广东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不适合胡杨的生长。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学习目标]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并能描述植被的特点及分布区域。(地理实践力)2.运用图文材料,分析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知识点一 植被类型1.认识生物圈(1)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_、岩石圈的上层和________。(2)作用作用 举例影响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并改变原始____的成分;各种生物通过________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着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 地球表层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使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的稳定,地面气温始终围绕____ ℃左右上下波动2.识别植被类型(1)植被概念:覆盖地表的________称为植被。(2)类型3.自然植被类型及其特征(1)森林植被类型 典型特征 分布 常见树种常绿阔叶林 四季____;树冠浑圆,叶面多呈____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________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樟树、椰子树落叶阔叶林 ____季葱绿,____季落叶;叶片多呈____质,宽而薄 湿润、半湿润的__________气候区 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针叶林 叶子呈____状 分布较广泛,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分布 ______针叶林:主要由落叶松组成;暗针叶林:主要由云杉、冷杉组成(2)草原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热带草原 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零星的树木,____季时郁郁葱葱,____季时一片凋萎。植被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为________ mm温带草原 群落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树木,仅有______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 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____ mm(3)荒漠植被分布 景观特征 植被特征 主要目的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植物覆盖________、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____状或无叶 减少水分____具肉质____或叶 贮存______茎叶覆盖______ 抵抗____________发达 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______(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某地植被图”,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植被是( )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2.该植被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 D.东非高原(2024·天津红桥区期末)2023年11月13日,小明和几名同学一起到家乡附近的山上郊游,带回来了几片叶子制成标本,并整理资料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3~4题。标本图片 名称 叶面特征编号① 冷杉叶 (喜冷湿) 叶面为绿色,叶扁呈条形,直或微弯,长1.5~3厘米,宽2~2.5毫米,边缘微反卷编号② 樟树叶 叶片为绿色,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编号③ 枫叶 叶片为红色,叶面呈纸质、宽而薄,有很多绒毛3.编号①②③所属树种的植被类型分别为(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4.推测小明采集标本的地方,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知识点二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自然要素 对植被的影响气候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不同的热量带,植被类型不同。热量充足的地区:植被常绿;热量不足的地区:植被多为落叶林或针叶林。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占据森林的上层。 ③降水:在热量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情况下,降水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______植被,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往往形成______植被,降少稀少的干旱地区往往形成______植被。 ④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土壤 同样处在亚热带气候区,____性土壤利于紫薇等植物生长,____性土壤利于马尾松、茶树等植物生长地形 海拔不同也会引起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一般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2)植物指示环境①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如苔藓植物的分布能反映______环境。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湿环境 水分充足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②指示土壤性质:如铁芒萁的分布指示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分布指示碱性土壤环境等。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植被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以下功能:功能 原因固碳释氧,净化______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涵养______,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积累营养物质,保护__________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__________,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2024·广东珠海期末)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图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肥力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形态特征是( )A.茎上开花 B.垫伏于地C.叶片细小 D.叶面宽大(2024·河北邯郸期中)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树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阳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腾旺盛,被誉为“抽水机”,当地人称之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3~5题。3.杏仁桉树叶的生长特点是为了( )A.增加地面光照 B.减少叶面水分蒸腾C.滞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阳辐射总量4.人们往往把杏仁桉种在沼泽地区,主要是可以( )A.保护湿地 B.净化沼泽水质C.获得耕地 D.减少土壤侵蚀5.当地人把杏仁桉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 )A.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 B.沼泽变成干地,减少蚊虫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质可治疗疟疾 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答案精析知识点一 植被类型梳理教材新知1.(1)下层 整个水圈 (2)光合作用 大气 新陈代谢 自我调节 152.(1)植物群落 (2)荒漠3.(1)常青 革 温暖湿润 夏 冬 纸 温带 针 明亮 (2)湿 干 500~1 000 草本 400 (3)稀疏 刺 蒸腾 茎 水分 茸毛 灼热 根系 水分落实思维方法1.B 2.D [第1题,图示植被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表现为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零星的树木,反映的植被是热带草原。第2题,东非高原的植被主要为热带草原,与图示植被相对应。]3.B 4.C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编号①为冷杉叶,叶片长1.5~3厘米,宽2~2.5毫米,属于针叶林;编号②为樟树叶,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为常绿阔叶林;编号③为枫叶,叶面呈纸质、宽而薄,有很多绒毛,属于落叶阔叶林,B正确。故选B。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编号①②③所属树种的植被类型分别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较好,海拔最低;针叶林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较差,海拔最高;落叶阔叶林位于中间,所以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为②③①,C正确。故选C。]知识点二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梳理教材新知1.(1)森林 草原 荒漠 碱 酸 (2)①阴湿2.物质循环 空气 水源 生物多样性 防风固沙落实思维方法1.D 2.C [第1题,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为减少干季水分蒸发,将水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形成图示外形特点;骆驼刺根系发达,主要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地下水埋藏较深;热带季雨林分布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植被群落结构复杂,附生植物较多,可独木成林,因此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D正确。第2题,骆驼刺根系发达,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较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骆驼刺为荒漠地区的典型植被,由于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所以植被叶片细小,C正确;茎花为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A错误;垫伏于地是荒石滩植被的特征,B错误;气候干旱,为保持植被体内水分,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叶面不可能宽大,D错误。故选C。]3.B 4.C 5.B [第3题,据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蒸腾旺盛,杏仁桉的树叶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树叶与阳光接触面减小,减少了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了叶面水分蒸腾,B正确,D错误;树叶侧面朝上,不利于树叶滞留更多降水,C错误;杏仁桉树叶朝向不是为了增加地面光照,A错误。故选B。第4题,据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种植杏仁桉,有助于排干沼泽,形成耕地或作为其他土地用途。故选C。第5题,据材料可知,由于杏仁桉的种植,沼泽变成了干地,蚊虫失去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虫滋生导致的疟疾的传播,所以当地人把杏仁桉称为“防疟树”,B正确。](共70张PPT)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并能描述植被的特点及分布区域。(地理实践力)2.运用图文材料,分析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植被类型知识点二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内容索引课时对点练植被类型><知识点一1.认识生物圈(1)范围:包括大气圈的 、岩石圈的上层和 。下层整个水圈(2)作用作用 举例影响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并改变原始_______的成分;各种生物通过__________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着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 地球表层系统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使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的稳定,地面气温始终围绕 ℃左右上下波动光合作用大气新陈代谢自我调节152.识别植被类型(1)植被概念:覆盖地表的 称为植被。植物群落(2)类型自然植被森林草原______荒漠人工植被果园、麦地、人工树林等3.自然植被类型及其特征(1)森林植被类型 典型特征 分布 常见树种常绿阔 叶林 四季_______;树冠浑圆,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____________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樟树、椰子树落叶阔 叶林 ____季葱绿,____季落叶;叶片多呈____质,宽而薄 湿润、半湿润的_____气候区 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常青温暖湿润夏冬纸温带类型 典型特征 分布 常见树种针叶林 叶子呈_____状 分布较广泛,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分布 ______针叶林:主要由落叶松组成;暗针叶林:主要由云杉、冷杉组成针明亮(2)草原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热带 草原 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零星的树木,_____季时郁郁葱葱,____季时一片凋萎。植被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为______________ mm温带 草原 群落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树木,仅有_______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 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______ mm湿500~1 000干草本400(3)荒漠植被分布 景观特征 植被特征 主要目的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植物覆盖_____、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____状或无叶 减少水分_____具肉质____或叶 贮存______茎叶覆盖_______ 抵抗_____________发达 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______稀疏刺蒸腾茎水分茸毛灼热根系水分(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某地植被图”,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植被是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图示植被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表现为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零星的树木,反映的植被是热带草原。(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某地植被图”,完成1~2题。2.该植被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 D.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植被主要为热带草原,与图示植被相对应。(2024·天津红桥区期末)2023年11月13日,小明和几名同学一起到家乡附近的山上郊游,带回来了几片叶子制成标本,并整理资料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3~4题。标本图片 名称 叶面特征 冷杉叶 (喜冷湿) 叶面为绿色,叶扁呈条形,直或微弯,长1.5~3厘米,宽2~2.5毫米,边缘微反卷编号①标本图片 名称 叶面特征 樟树叶 叶片为绿色,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枫叶 叶片为红色,叶面呈纸质、宽而薄,有很多绒毛编号②编号③3.编号①②③所属树种的植被类型分别为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编号①为冷杉叶,叶片长1.5~3厘米,宽2~2.5毫米,属于针叶林;编号②为樟树叶,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为常绿阔叶林;编号③为枫叶,叶面呈纸质、宽而薄,有很多绒毛,属于落叶阔叶林,B正确。故选B。4.推测小明采集标本的地方,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③① D.②①③√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编号①②③所属树种的植被类型分别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较好,海拔最低;针叶林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较差,海拔最高;落叶阔叶林位于中间,所以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为②③①,C正确。故选C。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二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自然 要素 对植被的影响气候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不同的热量带,植被类型不同。热量充足的地区:植被常绿;热量不足的地区:植被多为落叶林或针叶林。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占据森林的上层。③降水:在热量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情况下,降水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______植被,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往往形成_____植被,降少稀少的干旱地区往往形成_____植被。④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森林草原荒漠自然要素 对植被的影响土壤 同样处在亚热带气候区,____性土壤利于紫薇等植物生长,____性土壤利于马尾松、茶树等植物生长地形 海拔不同也会引起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一般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碱酸(2)植物指示环境①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如苔藓植物的分布能反映 环境。阴湿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湿环境 水分充足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②指示土壤性质:如铁芒萁的分布指示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分布指示碱性土壤环境等。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植被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 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以下功能:功能 原因固碳释氧,净化______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涵养_____,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物质循环空气水源功能 原因积累营养物质,保护____________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___________,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2024·广东珠海期末)读图,完成1~2题。1.造成图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肥力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为减少干季水分蒸发,将水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形成图示外形特点;骆驼刺根系发达,主要是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地下水埋藏较深;热带季雨林分布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植被群落结构复杂,附生植物较多,可独木成林,因此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D正确。(2024·广东珠海期末)读图,完成1~2题。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形态特征是A.茎上开花B.垫伏于地C.叶片细小D.叶面宽大√骆驼刺根系发达,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较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骆驼刺为荒漠地区的典型植被,由于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所以植被叶片细小,C正确;茎花为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A错误;垫伏于地是荒石滩植被的特征,B错误;气候干旱,为保持植被体内水分,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叶面不可能宽大,D错误。故选C。(2024·河北邯郸期中)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树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阳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腾旺盛,被誉为“抽水机”,当地人称之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3~5题。3.杏仁桉树叶的生长特点是为了A.增加地面光照 B.减少叶面水分蒸腾C.滞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阳辐射总量√据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蒸腾旺盛,杏仁桉的树叶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树叶与阳光接触面减小,减少了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了叶面水分蒸腾,B正确,D错误;树叶侧面朝上,不利于树叶滞留更多降水,C错误;杏仁桉树叶朝向不是为了增加地面光照,A错误。故选B。(2024·河北邯郸期中)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树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阳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腾旺盛,被誉为“抽水机”,当地人称之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3~5题。4.人们往往把杏仁桉种在沼泽地区,主要是可以A.保护湿地 B.净化沼泽水质C.获得耕地 D.减少土壤侵蚀√据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种植杏仁桉,有助于排干沼泽,形成耕地或作为其他土地用途。故选C。(2024·河北邯郸期中)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杏仁桉,它们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达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树下却几乎没有树影,因为它的树叶细长弯曲,而且侧面朝上,叶面与阳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蒸腾旺盛,被誉为“抽水机”,当地人称之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3~5题。5.当地人把杏仁桉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B.沼泽变成干地,减少蚊虫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质可治疗疟疾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据材料可知,由于杏仁桉的种植,沼泽变成了干地,蚊虫失去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虫滋生导致的疟疾的传播,所以当地人把杏仁桉称为“防疟树”,B正确。课时对点练(2024·江苏南通期中)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世界某地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是A.草原地区 B.荒漠地区C.寒漠地区 D.冻土地区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图示植物稀疏矮小,无高大乔木,且地表干燥,说明其生长的环境为气候干燥的荒漠地区,B正确。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苏南通期中)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世界某地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2.该类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表现为A.茎部粗大 B.叶子宽大C.根系庞大 D.开花较迟√由图可知,该类植物茎部较短,并不粗大,A错误;叶子并不宽大,未见开花现象,B、D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因气候干旱,该类植物通过庞大的根系从土壤深层获得水源,C正确。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我国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见右图)。据此完成3~4题。3.“榕不过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17基础过关由材料可知,“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为北界,吉安以北不再种植榕树,吉安以北热量条件变差,所以“榕不过吉”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为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热量条件,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我国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见右图)。据此完成3~4题。4.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是因为其适应的环境A.较酸 B.较干 C.较碱 D.较湿√基础过关由材料可知,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气温高,榕树生长快,为了更好地生长,榕树长出气生根来吸收水分,同时也能支撑自身庞大的躯干,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读“世界四地景观图”,完成5~6题。5.图甲和图乙对应的植被名称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草原B.温带草原、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图甲是典型的稀树草原景观,对应的植被是热带草原,图乙中马群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对应的自然景观是草原,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草原,A正确。1516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读“世界四地景观图”,完成5~6题。6.图丙和图丁所在地区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①垂直结构复杂 ②旱生灌木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④具有长期耐旱的形态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垂直结构复杂对应的是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图丙和图丁所在地区为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①错误;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以旱生灌木为主,植被具有长期耐旱的形态结构,同时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②③④正确。故选B。1516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3·湖南长沙期末)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昆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时发现,昆明行道树以香樟、滇朴、梧桐、水杉四种树种为主(下图),滇朴、梧桐、水杉在秋冬季节树叶有变黄、落叶现象,香樟树则保持常绿。据此完成7~8题。177.图示四种树种中,属于常绿林的是A.香樟 B.滇朴 C.梧桐 D.水杉√基础过关根据材料“香樟树则保持常绿”可知,属于常绿林的是香樟,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湖南长沙期末)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昆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时发现,昆明行道树以香樟、滇朴、梧桐、水杉四种树种为主(下图),滇朴、梧桐、水杉在秋冬季节树叶有变黄、落叶现象,香樟树则保持常绿。据此完成7~8题。8.水杉叶片呈细长状的原因是A.利于吸收氧气 B.减少阳光灼伤 C.减少蒸腾作用 D.利于吸收水分√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水杉属于针叶林,多生长于寒温带。寒温带的气温较低、空气干燥,水杉为了适应环境,叶片逐渐长成细长状,以减少蒸腾作用,故选C。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基础过关151617(2024·内蒙古通辽检测)浙江省推广未来社区建设,其建筑亮点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下图为“‘垂直森林’效果图”。完成9~10题。9.“垂直森林”营造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立体植被,其主要目的是A.提升住宅环境的舒适性B.增加建筑物对雨水的收集C.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D.提高植被对光照的利用率√1234567891011121314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立体植被,美观性增强,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能力增强,可以提升住宅环境的舒适性,A正确。基础过关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内蒙古通辽检测)浙江省推广未来社区建设,其建筑亮点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下图为“‘垂直森林’效果图”。完成9~10题。10.“垂直森林”中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乔木,其特征是A.树干高大,常有板状根B.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C.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D.夏绿冬枯,季相变化显著√1234567891011121314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乔木属于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板状根是热带雨林的特征,A错误;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是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B错误;夏绿冬枯,季相变化显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D错误。故选C。1516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151617(2024·江西南昌期末)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11~12题。11.属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观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1516图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景观多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A错误。图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景观,B错误。图丙植被稀疏,荒漠广布,属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观,C正确。图丁以高大乔木为主,植被茂密,秋冬季节落叶,是落叶阔叶林景观,D错误。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西南昌期末)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11~12题。12.关于图示四种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植被树干粗大—防大风、抗倒伏B.乙植被板状根系—防热量散失C.丙植被茎叶短小—防低温、抗严寒D.丁植被秋冬落叶—减轻水分蒸腾√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图甲中粗大的树干,体内储存大量水源,是为了适应干季缺水,不是为了防大风、抗倒伏,A错误。图乙中板状根系主要是为了适应多雨环境,防洪涝,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撑高大的树干,不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B错误。图丙中植被茎叶短小主要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防止水分散失,C错误。图丁中树木秋冬落叶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腾,减少水分和热量散失,D正确。1516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吉林辽源月考)布纹球(图1)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图2),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13~14题。13.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A.叶片更肥厚,有蜡质B.叶片面积大,多肉质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由材料可知,布纹球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是耐旱植物,为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其叶片通常面积小、多肉质、肥厚且具有蜡质,从而可以提高体内含水量且减少水分蒸腾,A对,B错。为获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发达,但孔隙少,C、D错。1516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吉林辽源月考)布纹球(图1)原产于南非的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图2),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13~14题。14.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D.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王莲原产于南美洲高温、高湿环境,即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错,C对。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季相变化不明显,B错。革质叶片是亚热带的植物叶片特征,D错。故选C。1516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湖北黄石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甲树种广泛分布于A.东南丘陵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C.藏北高原 D.华北平原√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图中甲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可知,甲树种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说明甲树种属于常绿林,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A正确。1516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湖北黄石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6.乙树种的特点是A.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常绿,花期集中,多革质叶片C.全年生长、开花,深绿,茎花、板状根D.针状树叶√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据图可知,乙树种的森林凋落物数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无森林凋落物,说明乙树种属于落叶阔叶林,叶片宽阔,春天发芽,秋冬季落叶。故选A。17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安徽阜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胡杨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唯一乔木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叶片都能吸纳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17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称“胡杨泪”,俗称“胡杨碱”。一棵成年胡杨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额济纳旗(位置见右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拥有38万亩胡杨林,是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每年入秋后,胡杨叶色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17答案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价值: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盐碱化)。(2)胡杨从根部萌生幼苗,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像心形,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答案 适应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强的气候特点。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3)来自广东省的游客在游览额济纳旗美丽秋色后,想在自己家乡引种胡杨。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17答案 不赞成。广东的热量、水分、土壤等条件不适合胡杨的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docx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