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1.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 )A.白垩纪 B.1997年1月13日C.14:54 D.0042.该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时代( )A.地球是一片广阔的海洋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荣D.人类出现(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展开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3.关于神舟飞船升空过程中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③层大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C.②层气流稳定,适宜航空飞行D.①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4.神舟飞船经过大气层②,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C.臭氧 D.太阳辐射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56 km的轨道运行。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其所在的大气层( )A.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B.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步下降C.吸收大量短波辐射温度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约为-60 ℃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据此完成6~8题。6.关于该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左侧积水多,右侧积水少B.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C.左侧与右侧积水一样多D.左侧与右侧都没有积水7.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C.下渗 D.水汽输送8.结合该实验原理,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增加城市空气湿度C.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D.缓解城市内涝问题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完成9~11题9.“夸父一号”卫星监测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光球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 D.色球层和日冕层10.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 )A.2022或2023年 B.2024或2025年C.2028或2029年 D.2030或2031年11.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对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C.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2024·陕西咸阳质检)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学家Pilkey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 )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远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图中所示障壁岛属于( )A.沿海常见的峡湾地貌B.泥沙堆积而成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D.海水侵蚀而成(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反之,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河流稀少,大面积无流区B.气温变化显著,冬冷夏热C.降水稀少,风力强劲D.土层深厚,土壤贫瘠15.图中植物的生态习性是( )A.从地下深广处寻找水源B.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C.生长期短促D.开花时间长(2023·陕西西安期末)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16~17题。16.观察地貌状态,判断骑手现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向( )A.北 B.南 C.西 D.东17.站在丁地能看见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都看不见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下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18.贵州冰雹的高发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9.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恰好位于贵州黔南冰雹带上。守护国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措施包括( )①完善预警系统 ②增设防护网 ③加强人工消雹作业 ④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以下哪些技术(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每年的4~5月,白天9时至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天气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减小。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4分)(3)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分)(4)绘制“地气上升”时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2分)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4分)(2)指出该地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3分)(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4分)23.(2024·福建宁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面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3分)(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河水量丰富的原因。(6分)(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分)24.(2024·贵州贵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地形、松散堆积物、流水等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泥石流破坏性大,常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泥石流高发省份之一。下面图1为辽宁省简图,图2为海拔高度与泥石流发生频次关系图。(1)据图1指出辽宁省泥石流的多发区,并分析原因。(6分)(2)分析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泥石流发生频率不同的可能原因。(4分)(3)泥石流发生时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请为交通管理部门的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精析1.A 2.C [第1题,地质年代的单位为宙、代、纪,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白垩纪,A正确。第2题,白垩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荣,C正确。]3.C 4.C 5.A [第3题,读图可知,③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主要有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氮气和氧气只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A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①层,B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适宜航空飞行,C正确;①层为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大气并不复杂多变,D错误。故选C。第4题,②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选C。第5题,四舱(船)组合体的运行高度为356 km,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可知,四舱(船)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A正确;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C错误;由图可知,高层大气最低气温约为-60 ℃,D错误。]6.B 7.C 8.D [第6题,海绵和草皮利于水下渗,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渗,因此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B正确。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C正确。第8题,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增加水流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正确。]9.D 10.B 11.C [第9题,结合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D正确。第10题,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根据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下一个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是2030年,则介于两个低峰之间的高值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应是2024或2025年,B正确。第11题,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导致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不能击毁卫星,A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卫星被太阳吞噬,B错误;太阳活动和流星雨无关,D错误。故选C。]12.A 13.B [第12题,由材料可知,障壁岛是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由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沿海大湖湖口,湖底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积,②正确。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堆积,③错误。障壁岛在海岸附近,④错误。故选A。第13题,根据材料信息“任何地方……就有障壁岛的存在”可知,障壁岛是沿海常见的海岸地貌,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堆积而成,属于泥沙堆积而成,B正确,C、D错误。]14.C 15.A [第1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区域降水稀少的表现,也是适应风速过大的表现。C正确。第15题,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植物比较矮小,但能够存活,说明该植物以庞大的根系,在更广泛、更深的地下空间寻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确。该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子质地坚硬,蒸腾作用极弱,并不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B错误。该植物生存能力强,生长期较长,C错误。该植物无开花期,D错误。]16.C 17.A [第16题,读图2可知,沙丘的凸坡向北延伸,图1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与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骑手的右侧,即右侧大致为北,由此推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向西,C正确。第17题,读图2可知,丁与甲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属于较平的斜坡,没有地形阻挡视线,站在丁地可看见甲地;图中丁地与乙地、丙地之间有沙丘顶部阻挡视线,站在丁地看不见乙地和丙地。故选A。]18.A 19.B 20.A [第18题,根据材料,冰雹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影响较强,据此推断贵州冰雹高发季节为春季, A正确。第19题,完善预警系统,加强人工消雹作业,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对;冰雹大小不一,增设防护网很难控制其网格大小,且影响天眼信号接收工作,②错;读图可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说明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对“防雹”影响较小,④错。故选B。第20题,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与之无关,B、C、D错。遥感技术可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便于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因此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21.(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2)“地气上升”引起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3)白天近地面平均气温开垦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开垦地多为裸地,土壤和空气中所含水分少,升温更快,所以白天开垦地近地面平均气温更高。(4)22.(1)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2)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3)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23.(1)喀斯特地貌。山体广泛分布着石灰岩;洞内发育石钟乳、石笋等。(2)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3)向右 原因:溶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气温比洞外低,洞内出现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洞外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风从洞内吹向洞外。24.(1)东南部山区。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2)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带,松散物质易堆积;低海拔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3)加强交通路线规划、设计、管理;危险区域道路设立警示标志或实行交通管制等;加强已发生泥石流地区的监测;当发生泥石流时,及时发布预警。(共53张PPT)期末检测试卷一(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1.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A.白垩纪 B.1997年1月13日C.14:54 D.00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选择题24√地质年代的单位为宙、代、纪,标签中代表地质年代的是白垩纪,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湖北十堰期末)不同年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帮人们推测某一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某科技馆中古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及介绍标签(部分)。据此完成1~2题。2.该化石中生物生活的时代A.地球是一片广阔的海洋B.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荣D.人类出现√白垩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荣,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展开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3.关于神舟飞船升空过程中穿过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A.③层大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影响无线电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②层C.②层气流稳定,适宜航空飞行D.①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24读图可知,③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主要有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氮气和氧气只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A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①层,B错误;②层为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适宜航空飞行,C正确;①层为高层大气,空气稀薄,大气并不复杂多变,D错误。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展开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4.神舟飞船经过大气层②,影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二氧化碳 B.地面辐射C.臭氧 D.太阳辐射√②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云南大理期中)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的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进入天宫空间站展开工作。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56 km的轨道运行。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其所在的大气层A.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B.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步下降C.吸收大量短波辐射温度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约为-60 ℃√四舱(船)组合体的运行高度为356 km,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可知,四舱(船)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极其稀薄,空气易散逸,A正确;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B、C错误;由图可知,高层大气最低气温约为-60 ℃,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据此完成6~8题。6.关于该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左侧积水多,右侧积水少B.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C.左侧与右侧积水一样多D.左侧与右侧都没有积水√海绵和草皮利于水下渗,水泥板不利于水下渗,因此左侧积水少,右侧积水多,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据此完成6~8题。7.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蒸发C.下渗 D.水汽输送√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模拟实验探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时,某地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步骤:(1)在水箱中隔板左侧放置适量厚度的海绵和草皮,隔板右侧放置同等高度水泥板;(2)将等量的水分别装入两个矿泉水瓶中,放在水箱的上方,让水缓慢流下,观察水箱两侧积水状况。据此完成6~8题。8.结合该实验原理,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增加城市空气湿度C.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D.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在城市建设中铺设透水砖可以增加水流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完成9~11题9.“夸父一号”卫星监测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光球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 D.色球层和日冕层√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结合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D正确。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完成9~11题10.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A.2022或2023年 B.2024或2025年C.2028或2029年 D.2030或2031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根据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下一个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是2030年,则介于两个低峰之间的高值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应是2024或2025年,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完成9~11题11.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对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C.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导致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不能击毁卫星,A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卫星被太阳吞噬,B错误;太阳活动和流星雨无关,D错误。故选C。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陕西咸阳质检)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学家Pilkey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远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材料可知,障壁岛是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由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沿海大湖湖口,湖底较平坦,有利于泥沙的堆积,②正确。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堆积,③错误。障壁岛在海岸附近,④错误。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陕西咸阳质检)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海岸地理学家Pilkey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13.图中所示障壁岛属于A.沿海常见的峡湾地貌B.泥沙堆积而成C.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D.海水侵蚀而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根据材料信息“任何地方……就有障壁岛的存在”可知,障壁岛是沿海常见的海岸地貌,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障壁岛是沙子或底泥堆积而成,属于泥沙堆积而成,B正确,C、D错误。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反之,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植物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河流稀少,大面积无流区B.气温变化显著,冬冷夏热C.降水稀少,风力强劲D.土层深厚,土壤贫瘠√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植物矮小,分布稀疏,是区域降水稀少的表现,也是适应风速过大的表现。C正确。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反之,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15.图中植物的生态习性是A.从地下深广处寻找水源B.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C.生长期短促D.开花时间长√由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植物比较矮小,但能够存活,说明该植物以庞大的根系,在更广泛、更深的地下空间寻找水源,以抵抗干旱,A正确。该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子质地坚硬,蒸腾作用极弱,并不依靠蒸腾作用释放热量,B错误。该植物生存能力强,生长期较长,C错误。该植物无开花期,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陕西西安期末)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16~17题。16.观察地貌状态,判断骑手现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向A.北 B.南 C.西 D.东√读图2可知,沙丘的凸坡向北延伸,图1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与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骑手的右侧,即右侧大致为北,由此推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向西,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陕西西安期末)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16~17题。17.站在丁地能看见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都看不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读图2可知,丁与甲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属于较平的斜坡,没有地形阻挡视线,站在丁地可看见甲地;图中丁地与乙地、丙地之间有沙丘顶部阻挡视线,站在丁地看不见乙地和丙地。故选A。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下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18.贵州冰雹的高发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根据材料,冰雹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冷空气影响较强,据此推断贵州冰雹高发季节为春季, 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下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19.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恰好位于贵州黔南冰雹带上。守护国之重器,“防雹”最有效的措施包括①完善预警系统 ②增设防护网 ③加强人工消雹作业 ④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完善预警系统,加强人工消雹作业,是“防雹”最有效的措施,①③对;冰雹大小不一,增设防护网很难控制其网格大小,且影响天眼信号接收工作,②错;读图可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说明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对“防雹”影响较小,④错。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冰雹是由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暖空气势力快速增强的时期,特征是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巨大。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下图为“中国天眼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20.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以下哪些技术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与之无关,B、C、D错。遥感技术可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便于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因此要想快速准确预报冰雹并统计灾情,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的4~5月,白天9时至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天气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减小。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地气上升”引起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3)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白天近地面平均气温开垦地高于草地。理由: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开垦地多为裸地,土壤和空气中所含水分少,升温更快,所以白天开垦地近地面平均气温更高。(4)绘制“地气上升”时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22.下面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2)指出该地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答案 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2024·福建宁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面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24答案 喀斯特地貌。山体广泛分布着石灰岩;洞内发育石钟乳、石笋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河水量丰富的原因。24答案 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4答案 原因:溶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气温比洞外低,洞内出现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洞外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风从洞内吹向洞外。向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2024·贵州贵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地形、松散堆积物、流水等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也与人类活动有关。泥石流破坏性大,常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泥石流高发省份之一。下面图1为辽宁省简图,图2为海拔高度与泥石流发生频次关系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据图1指出辽宁省泥石流的多发区,并分析原因。答案 东南部山区。原因: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分析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泥石流发生频率不同的可能原因。答案 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山坡地带,松散物质易堆积;低海拔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3)泥石流发生时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请为交通管理部门的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 加强交通路线规划、设计、管理;危险区域道路设立警示标志或实行交通管制等;加强已发生泥石流地区的监测;当发生泥石流时,及时发布预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末检测试卷一.pptx 期末检测试卷一(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