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微元法C.加速度的定义式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2.(2023·浙江衢州市高一期末)2026年浙江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落户衢州,目前衢州体育馆已建设完毕,图为运动场400 m标准跑道的平面图,所有径赛的终点线相同,下列关于各类径赛说法正确的是 ( )A.400 m比赛中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400 mB.4×100 m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00 mC.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最大D.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最大3.(2024·云南宣威市六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 m/s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已知测量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面2.09 m,当一学生站在台面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为0.003 s,则该学生的身高最接近 ( )A.148 cm B.154 cmC.158 cm D.164 cm4.(2023·四川成都市高一期末)如图,为测量水平导轨上小车的加速度,小车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小车先后通过A、B两个光电门,配套的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30 s和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的时间为4.00 s。规定小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车的加速度约为 ( )A.-0.05 m/s2 B.0.05 m/s2C.-1.66 m/s2 D.1.66 m/s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5.(2023·莆田市高一期末)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6.(2023·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月考)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位置坐标如下表,若物体从第2秒初到第3秒末发生位移的大小为s1,平均速度大小为v1;在第4秒内发生位移大小为s2,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 ( )t(s) 0 1 2 3 4x(m) 0 4 8 -1 -4A.s1>s2,方向相反 B.s1>s2,方向相同C.v1v2,方向相反7.(2023·福建南平市高一期末)手机导航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如图所示,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有两种方案,汽车在选择不同方案行驶到目的地的过程中 ( )A.两种方案汽车的位移不同B.方案二中“41分钟”是时间,“36公里”是路程C.选择方案二线路,汽车实际行驶了42分钟,据此可以求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可把汽车当作质点8.(2023·杭州市期中)一质点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 m/s,2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为2 m/sB.该质点的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C.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 m/s2D.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 m/s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9.(3分)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运动的速率 ,3 s内经过的路程 ,起点的位置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0.(4分)(2024·泉州市永春二中高一月考)乒乓球,中国称之为“国球”。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斩获数百次世界冠军,多次包揽世乒赛、奥运会的全部金牌,现假设一个乒乓球沿水平向东以速率v与竖直球拍发生碰撞,以v的速率沿水平向西反弹回来,球与球拍的作用时间为t,在这段作用时间内乒乓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11.(6分)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1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5 s,遮光板的宽度为2.0 cm。下列问题(2)、(3)中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 速度表示; (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 (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 12.(7分)如图所示,某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3 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和0.20 s,该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该物体 (选填“靠近”或“远离”)B盒。(声速取340 m/s) 13.(12分)某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由于快迟到了,该同学跑着去学校,一共花了6分钟,如图所示。求:(1)(6分)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2)(6分)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平均速率为多少 14.(12分)如图为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图像,求:(1)(3分)物体在0~4 s内的速度大小;(2)(2分)物体在6~10 s内做何种运动;(3)(3分)物体在第11 s内的速度大小;(4)(4分)画出物体在0~11 s内的v-t图像。15.(16分)(2023·江西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20 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那么:(1)(8分)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求子弹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2)(8分)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答案精析1.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A错误;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极限法,B错误;加速度的定义式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C正确;“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理想模型法,D错误。]2.C [400 m比赛中每位运动员运动路程为400 m,故A错误;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4×100 m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运动轨迹为曲线,路程为100 m,故B错误;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平均速度最大,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最大,故C正确,D错误。]3.C [由题意得,学生头顶到测量仪顶部的距离为h1=v×=340× m=0.51 m,故学生身高为h2=h-h1=(2.09-0.51) m=1.58 m,故选C。]4.B [小车通过A的速度为v1== m/s=0.1 m/s小车通过B的速度为v2== m/s=0.3 m/s故小车的加速度为a==0.05 m/s2,故选B。]5.BD [当物体的形状、体积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体积的大小不是评判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依据,A错误;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因为研究距离远大于卫星的尺寸,故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B正确;“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C错误;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D正确。]6.BC [由题意可知s1=|(-1 m)-4 m|=5 m,s2=|-4 m-(-1) m|=3 m,则s1>s2,由表分析可知,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大小v1== m/s=2.5 m/s,v2== m/s=3 m/s,则v17.BD [位移指的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两种方案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汽车的位移相同,A错误;方案二中“41分钟”是时间,“36公里”是路程,B正确;方案二中“36公里”是路程,汽车实际行驶了42分钟,据此可以求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不知道位移,无法得到平均速度,C错误;相对于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故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当作质点,D正确。]8.BD [题中只确定了初、末速度的大小,而没确定初、末速度的方向,考虑到速度和加速度均是矢量,所以求解时应先规定正方向,分两种情况考虑。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1=2 m/s,而末速度可能是v2=4 m/s,也可能是v2'=-4 m/s,故速度变化Δv可能为2 m/s或-6 m/s,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a=可得,加速度可能为1 m/s2或-3 m/s2,选项C错误,D正确。]9.相同 相同 不同解析 s-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则可求得速度分别为v1= m/s=1 m/s,v2= m/s=-1 m/s,v3= m/s=1 m/s,故运动的速率相同,则3 s内经过的路程一定相同。由题图可知,甲、乙图像的物体的起点相同,与丙图像的物体起点不同。10. 水平向西解析 设水平向东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西,即乒乓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1.(1)平均 (2)0.11 (3)0.40解析 (1)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1== m/s≈0.11 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2== m/s=0.40 m/s。12.56.7 远离解析 红外线的传播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当第1次发射脉冲时,物体距B盒的距离s1=340 m/s×0.15 s=51 m;当第2次发射脉冲时,物体距B盒的距离s2=340 m/s×0.20 s=68 m。又Δt=0.3 s,故== m/s≈56.7 m/s。又s2>s1,所以物体远离B盒。13.(1)1 000 m 1 400 m(2)2.8 m/s 3.9 m/s解析 (1)已知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s= m=1 000 m故位移大小为1 000 m;路程为l=400 m+600 m+400 m=1 400 m(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2.8 m/s平均速率为'== m/s≈3.9 m/s。14.(1)1.5 m/s (2)静止 (3)4 m/s (4)见解析图解析 (1)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得物体在0~4 s内的速度v1= m/s=1.5 m/s。(2)物体在6~10 s内静止不动。(3)物体在第11 s内的速度v2== m/s=-4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4)由题图可得物体在4~6 s内速度v3== m/s=-1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综上,0~11 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15.(1)12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28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 (1)设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20 m/s末速度为v1=8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a1== m/s2=-12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2)设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0=20 m/s末速度为v1'=-8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a2== m/s2=-28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共36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2023·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 现了物理学中的微元法C.加速度的定义式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A错误;当Δ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极限法,B错误;加速度的定义式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C正确;“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理想模型法,D错误。1314152.(2023·浙江衢州市高一期末)2026年浙江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落户衢州,目前衢州体育馆已建设完毕,图为运动场400 m标准跑道的平面图,所有径赛的终点线相同,下列关于各类径赛说法正确的是A.400 m比赛中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 小为400 mB.4×100 m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 的位移大小为100 mC.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最大D.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最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400 m比赛中每位运动员运动路程为400 m,故A错误;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4×100 m比赛中最后一棒运动员运动轨迹为曲线,路程为100 m,故B错误;100 m比赛时,冠军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平均速度最大,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最大,故C正确,D错误。1314153.(2024·云南宣威市六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 m/s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已知测量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面2.09 m,当一学生站在台面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为0.003 s,则该学生的身高最接近A.148 cm B.154 cmC.158 cm D.164 cm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由题意得,学生头顶到测量仪顶部的距离为h1=v×=340× m=0.51 m,故学生身高为h2=h-h1=(2.09-0.51) m=1.58 m,故选C。14154.(2023·四川成都市高一期末)如图,为测量水平导轨上小车的加速度,小车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小车先后通过A、B两个光电门,配套的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30 s和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的时间为4.00 s。规定小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车的加速度约为A.-0.05 m/s2 B.0.05 m/s2C.-1.66 m/s2 D.1.66 m/s2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小车通过A的速度为v1== m/s=0.1 m/s小车通过B的速度为v2== m/s=0.3 m/s故小车的加速度为a==0.05 m/s2,故选B。131415二、多项选择题5.(2023·莆田市高一期末)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当物体的形状、体积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体积的大小不是评判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依据,A错误;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因为研究距离远大于卫星的尺寸,故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B正确;“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C错误;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D正确。14156.(2023·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月考)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位置坐标如下表,若物体从第2秒初到第3秒末发生位移的大小为s1,平均速度大小为v1;在第4秒内发生位移大小为s2,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A.s1>s2,方向相反B.s1>s2,方向相同C.v1D.v1>v2,方向相反123456789101112√131415t(s) 0 1 2 3 4x(m) 0 4 8 -1 -4√123456789101112由题意可知s1=|(-1 m)-4 m|=5 m,s2=|-4 m-(-1) m|=3 m,则s1>s2,由表分析可知,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大小v1== m/s=2.5 m/s,v2== m/s=3 m/s,则v1131415t(s) 0 1 2 3 4x(m) 0 4 8 -1 -47.(2023·福建南平市高一期末)手机导航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如图所示,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有两种方案,汽车在选择不同方案行驶到目的地的过程中A.两种方案汽车的位移不同B.方案二中“41分钟”是时间,“36公里”是路程C.选择方案二线路,汽车实际行驶了42分钟,据此 可以求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可把汽车当作质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位移指的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两种方案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汽车的位移相同,A错误;方案二中“41分钟”是时间,“36公里”是路程,B正确;方案二中“36公里”是路程,汽车实际行驶了42分钟,据此可以求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不知道位移,无法得到平均速度,C错误;相对于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故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当作质点,D正确。1314158.(2023·杭州市期中)一质点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 m/s,2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质点的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为2 m/sB.该质点的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C.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 m/s2D.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 m/s2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题中只确定了初、末速度的大小,而没确定初、末速度的方向,考虑到速度和加速度均是矢量,所以求解时应先规定正方向,分两种情况考虑。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1=2 m/s,而末速度可能是v2=4 m/s,也可能是v2'=-4 m/s,故速度变化Δv可能为2 m/s或-6 m/s,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a=可得,加速度可能为1 m/s2或-3 m/s2,选项C错误,D正确。131415三、非选择题9.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运动的速率 ,3 s内经过的路程 ,起点的位置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相同相同不同123456789101112s-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则可求得速度分别为v1= m/s=1 m/s,v2= m/s=-1 m/s,v3= m/s=1 m/s,故运动的速率相同,则3 s内经过的路程一定相同。由题图可知,甲、乙图像的物体的起点相同,与丙图像的物体起点不同。13141510.(2024·泉州市永春二中高一月考)乒乓球,中国称之为“国球”。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斩获数百次世界冠军,多次包揽世乒赛、奥运会的全部金牌,现假设一个乒乓球沿水平向东以速率v与竖直球拍发生碰撞,以v的速率沿水平向西反弹回来,球与球拍的作用时间为t,在这段作用时间内乒乓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水平向西设水平向东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西,即乒乓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1.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1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5 s,遮光板的宽度为2.0 cm。下列问题(2)、(3)中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 速度表示; 平均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 1234567891011121314150.1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1== m/s≈0.11 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 1234567891011121314150.40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2== m/s=0.40 m/s。12.如图所示,某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3 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和0.20 s,该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该物体 (选填“靠近”或“远离”)B盒。(声速取340 m/s) 12345678910111213141556.7远离123456789101112红外线的传播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当第1次发射脉冲时,物体距B盒的距离s1=340 m/s×0.15 s=51 m;当第2次发射脉冲时,物体距B盒的距离s2=340 m/s×0.20 s=68 m。又Δt=0.3 s,故== m/s≈56.7 m/s。又s2>s1,所以物体远离B盒。13141513.某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由于快迟到了,该同学跑着去学校,一共花了6分钟,如图所示。求:(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 000 m 1 400 m123456789101112131415已知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s= m=1 000 m故位移大小为1 000 m;路程为l=400 m+600 m+400 m=1 400 m(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平均速率为多少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8 m/s 3.9 m/s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2.8 m/s平均速率为'== m/s≈3.9 m/s。14.如图为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图像,求:(1)物体在0~4 s内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5 m/s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得物体在0~4 s内的速度v1= m/s=1.5 m/s。(2)物体在6~10 s内做何种运动;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静止物体在6~10 s内静止不动。(3)物体在第11 s内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4 m/s物体在第11 s内的速度v2== m/s=-4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4)画出物体在0~11 s内的v-t图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见解析图由题图可得物体在4~6 s内速度v3== m/s=-1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综上,0~11 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15.(2023·江西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20 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那么:123456789101112131415(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求子弹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答案 12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3456789101112131415设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20 m/s末速度为v1=8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a1== m/s2=-12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28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23456789101112131415设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0=20 m/s末速度为v1'=-8 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a2== m/s2=-28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docx 第1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