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物理 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加速度 ;v-t图像是一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s= 。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只受 作用由 开始下落; (2)重力加速度:g= m/s2,方向 ,地球上不同位置g值可能不同; (3)位移公式h=gt2,速度公式v= 。科学 思维 微元法 利用微元法推导v-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图像法 利用v-t图像分析并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有关实际问题,例如追及问题。推导并会应用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公式 (1)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 (2)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 (3)位移差公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s=aT2。科学 探究 1.能完成“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等物理实验; 2.能发现并提出物理问题;能根据已有实验方案,使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收集数据,会妥善保存原始信息; 3.能分析纸带记录的信息,形成初步的结论,能分析实验中的误差; 4.能参考教科书内容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能结合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知道学习物理需要实事求是,有与他人合作的意愿; 3.知道实验器材的改进能促进人们认知的发展。例1 如图所示,航母舰载机阻拦着舰与岸基飞机着陆不同。舰载机着舰时,一旦飞机尾钩未能挂住阻拦索,则必须快速拉升飞离。假设航母静止,舰载机着舰速度为30 m/s,钩住阻拦索后能匀减速滑行45 m停下;若没有钩住阻拦索,则必须加速到50 m/s才能安全飞离航母,且航母甲板上用于舰载机加速的长度仅有200 m。(1)求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滑行时间。(2)若没有钩住阻拦索,为保证安全飞离航母,舰载机在甲板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少 例2 (多选)(2023·莆田一中高一期中)将小球a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a球正上方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初速度为B.a、b两球从开始到相遇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两球同时落地D.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例3 (多选)(2023·厦门市高一期末)A、B两赛车在同一条平直赛道上展开追逐赛,t=0时,两车速度均为0,A车的a-t图像如图甲所示,B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3 s时,两车刚好并排行驶,则 ( )A.t=0时,A车在B车的前方B.t=0时,两车相距17.5 mC.t=4 s时,A车在B车的前方D.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6 s例4 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5 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 s缴费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 m处减速至5 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缴费前减速开始,到缴费后加速结束,总共通过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路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人工收费通道节约多长时间 例5 火车甲以v1=28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0.5 km处有一列火车乙正沿同方向以v2=144 km/h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紧急刹车,要使甲、乙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精析再现素养知识恒定 倾斜的直线 v0+at v0t+at2 重力 静止 9.8 竖直向下 gt 2as 提能综合训练例1 见解析解析 (1)由s1=(v0+vt)t且v0=30 m/s,vt=0,s1=45 m,代入得滑行时间t=3 s由vt=v0+at得a== m/s2=-10 m/s2,即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2)加速度最小时,滑行距离为s2=200 m,末速度v=50 m/s由v2-=2a's2,得a'== m/s2=4 m/s2,则舰载机在甲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4 m/s2。例2 AB [a、b两个球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都是,加速度大小也相等,说明在处相遇时a球的速度刚好为0,而b球的速度大小刚好为小球a的初速度大小,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gt2,得t=设a球的初速度为v0,a球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有=v0t-gt2,解得v0=,A正确,D错误;由题意可知,在处相遇,此时a球和b球的位移相等,时间相同,所以a、b两个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正确;a球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b球是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不可能同时落地,C错误。]例3 AB [由题图甲可知,A车在0~2 s内速度为0,在2 s后加速度为10 m/s2,B车加速度为aB== m/s2=5 m/s2,则作出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t=3 s时,两车刚好并排行驶,则sB=×5×32 m=22.5 msA=×10×12 m=5 m故t=0时,A车在B车的前方,且两车相距s1=sB-sA=17.5 m,故A、B正确;t=4 s时,两车位移sB'=×5×42 m=40 msA'=×10×22 m=20 m则两车相距s2=sB'-sA'=40 m-17.5 m-20 m=2.5 mB车在前面,故C错误;设两车并排行驶的时间为t,则两车位移sB″=aBt2=×5×t2=2.5t2sA″=aAt2=×10×(t-2)2=5(t-2)2由于sA″+17.5 m=sB″,则代入可得5(t-2)2+17.5=2.5t2解得t=3 s或t=5 s,故D错误。]例4 (1)225 m 50 s (2)23 s 27 s解析 (1)走人工收费通道减速到收费站中心线所需时间:t1==15 s,减速路程:s1==112.5 m缴费时间:t2=20 s加速时间:t3==15 s加速路程:s2=s1=112.5 m故总时间为t=15 s+20 s+15 s=50 s,总路程s=s1+s2=225 m(2)走ETC通道减速时间:t1'= s=10 s,减速位移:s1'=×10 m=100 m匀速时间:t2'= s=2 s,匀速位移:s2'=10 m加速时间:t3'=t1'=10 s,加速位移:s3'=100 m总位移:s'=100 m+10 m+100 m=210 m位移差:Δs=s-s'=225 m-210 m=15 m通过位移差所用时间:Δt==1 st总=t1'+t3'+t2'+Δt=23 s节约时间Δt'=50 s-23 s=27 s。例5 a>1.6 m/s2解析 方法一 物理分析法甲、乙不相撞的条件是当甲、乙速度相同时,甲、乙仍相距一段距离,即v1-at=v2 ①s1其中s1=v1t-at2 ③s2=v2t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a>1.6 m/s2即a>1.6 m/s2时,甲、乙不会相撞。方法二 数学分析法设甲减速t时间后,甲、乙相撞则有s1=s2+s,即v1t-at2=v2t+s整理得at2-2(v1-v2)t+2s=0若甲、乙不相撞,则以上方程无解即判别式应满足Δ=4(v1-v2)2-8as<0解得a>1.6 m/s2。方法三 图像法分别画出甲、乙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刚好不相撞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有(v1-v2)t1=s,=a故a=,且s=0.5 km若要使甲、乙不相撞,则a>=1.6 m/s2。(共23张PPT)DIERZHANG第2章章末素养提升再现素养知识物理 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加速度 ;v-t图像是一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s= 。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只受 作用由 开始下落;(2)重力加速度:g= m/s2,方向 ,地球上不同位置g值可能不同;(3)位移公式h=gt2,速度公式v= 。恒定倾斜的直线v0+atv0t+at2重力静止9.8竖直向下gt科学 思维 微元法 利用微元法推导v-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图像法 利用v-t图像分析并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有关实际问题,例如追及问题。推导并会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2)平均速度公式:= = ;(3)位移差公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s=aT2。2as科学 探究 1.能完成“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等物理实验;2.能发现并提出物理问题;能根据已有实验方案,使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收集数据,会妥善保存原始信息;3.能分析纸带记录的信息,形成初步的结论,能分析实验中的误差;4.能参考教科书内容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能结合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知道学习物理需要实事求是,有与他人合作的意愿;3.知道实验器材的改进能促进人们认知的发展。 如图所示,航母舰载机阻拦着舰与岸基飞机着陆不同。舰载机着舰时,一旦飞机尾钩未能挂住阻拦索,则必须快速拉升飞离。假设航母静止,舰载机着舰速度为30 m/s,钩住阻拦索后能匀减速滑行45 m停下;若没有钩住阻拦索,则必须加速到50 m/s才能安全飞离航母,且航母甲板上用于舰载机加速的长度仅有200 m。(1)求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滑行时间。例1提能综合训练答案 见解析由s1=(v0+vt)t且v0=30 m/s,vt=0,s1=45 m,代入得滑行时间t=3 s由vt=v0+at得a== m/s2=-10 m/s2,即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2)若没有钩住阻拦索,为保证安全飞离航母,舰载机在甲板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少 答案 见解析加速度最小时,滑行距离为s2=200 m,末速度v=50 m/s由v2-=2a's2,得a'== m/s2=4 m/s2,则舰载机在甲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4 m/s2。 (多选)(2023·莆田一中高一期中)将小球a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a球正上方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球的初速度为B.a、b两球从开始到相遇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两球同时落地D.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例2√√a、b两个球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都是,加速度大小也相等,说明在处相遇时a球的速度刚好为0,而b球的速度大小刚好为小球a的初速度大小,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gt2,得t=设a球的初速度为v0,a球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有=v0t-gt2,解得v0=,A正确,D错误;由题意可知,在处相遇,此时a球和b球的位移相等,时间相同,所以a、b两个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正确;a球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b球是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不可能同时落地,C错误。 (多选)(2023·厦门市高一期末)A、B两赛车在同一条平直赛道上展开追逐赛,t=0时,两车速度均为0,A车的a-t图像如图甲所示,B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3 s时,两车刚好并排行驶,则A.t=0时,A车在B车的前方B.t=0时,两车相距17.5 mC.t=4 s时,A车在B车的前方D.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6 s例3√√由题图甲可知,A车在0~2 s内速度为0,在2 s后加速度为10 m/s2,B车加速度为aB== m/s2=5 m/s2,则作出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t=3 s时,两车刚好并排行驶,则sB=×5×32 m=22.5 msA=×10×12 m=5 m故t=0时,A车在B车的前方,且两车相距s1=sB-sA=17.5 m,故A、B正确;t=4 s时,两车位移sB'=×5×42 m=40 msA'=×10×22 m=20 m则两车相距s2=sB'-sA'=40 m-17.5 m-20 m=2.5 mB车在前面,故C错误;设两车并排行驶的时间为t,则两车位移sB″=aBt2=×5×t2=2.5t2sA″=aAt2=×10×(t-2)2=5(t-2)2由于sA″+17.5 m=sB″,则代入可得5(t-2)2+17.5=2.5t2解得t=3 s或t=5 s,故D错误。 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5 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 s缴费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 m处减速至5 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例4(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缴费前减速开始,到缴费后加速结束,总共通过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 225 m 50 s走人工收费通道减速到收费站中心线所需时间:t1==15 s,减速路程:s1==112.5 m缴费时间:t2=20 s加速时间:t3==15 s加速路程:s2=s1=112.5 m故总时间为t=15 s+20 s+15 s=50 s,总路程s=s1+s2=225 m(2)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路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人工收费通道节约多长时间 答案 23 s 27 s走ETC通道减速时间:t1'= s=10 s,减速位移:s1'=×10 m=100 m匀速时间:t2'= s=2 s,匀速位移:s2'=10 m加速时间:t3'=t1'=10 s,加速位移:s3'=100 m总位移:s'=100 m+10 m+100 m=210 m位移差:Δs=s-s'=225 m-210 m=15 m通过位移差所用时间:Δt==1 st总=t1'+t3'+t2'+Δt=23 s节约时间Δt'=50 s-23 s=27 s。 火车甲以v1=28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0.5 km处有一列火车乙正沿同方向以v2=144 km/h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紧急刹车,要使甲、乙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例5答案 a>1.6 m/s2方法一 物理分析法甲、乙不相撞的条件是当甲、乙速度相同时,甲、乙仍相距一段距离,即v1-at=v2 ①s1其中s1=v1t-at2 ③s2=v2t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a>1.6 m/s2即a>1.6 m/s2时,甲、乙不会相撞。方法二 数学分析法设甲减速t时间后,甲、乙相撞则有s1=s2+s,即v1t-at2=v2t+s整理得at2-2(v1-v2)t+2s=0若甲、乙不相撞,则以上方程无解即判别式应满足Δ=4(v1-v2)2-8as<0解得a>1.6 m/s2。方法三 图像法分别画出甲、乙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刚好不相撞时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有(v1-v2)t1=s,=a故a=,且s=0.5 km若要使甲、乙不相撞,则a>=1.6 m/s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章末素养提升.docx 第2章 章末素养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