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福建南平市高一期中)关于压力、摩擦力、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2024·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一期中)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提出的。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量其力,有三钧”做注解时写道:“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 ( )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3.(2023·福建永安市第九中学高一期中)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10 N的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 cm,现改用15 N的力,在弹簧的两端同时来拉伸它,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 )A.0 B.9 cmC.12 cm D.18 cm4.(2023·福州市高一期中)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可以是物体运动的动力C.物体间压力越大,静摩擦力就越大D.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5.(2023·福建漳州市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各图中静止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6.(2023·三明市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纸和一瓶矿泉水,矿泉水瓶静止在纸面上。如果突然向右快速将纸片拉出,矿泉水瓶将相对纸片滑动。则在抽纸片过程中 ( )A.纸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矿泉水瓶受到纸片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拉动纸片的力变大,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拉动纸片速度变快,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变小7.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c保持静止状态。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f1=0,f2=5 N B.f1=5 N,f2=10 NC.f2=5 N,f3=5 N D.f2=10 N,f3=08.(2023·上海交大附中高一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轮带动A轮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C轮带动D轮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C.皮带上M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D.皮带上N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9.(4分)(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重50 N的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大小为8 N、方向水平向左的水平恒力F作用,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此时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10.(4分)(2023·福建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物块A静止后弹簧长度为l1;若在物块A上端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静止后弹簧长度为l2,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弹簧的原长为 。 11.(6分)(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和长度L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并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处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1)(2分)当弹簧悬挂3个钩码时,指针对应刻度如图甲所示,此时的读数为 cm; (2)(4分)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12.(8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 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 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N/kg。(1)(2分)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2分)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 (3)(2分)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2分)增大水平拉力F对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填“有”或“无”)影响。 13.(12分)(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右端接有一根原长l0=10 cm的轻弹簧。现对弹簧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物体恰好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长度l=12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g取10 N/kg。求:(1)(6分)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6分)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4.(12分)(2024·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两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上提上面的木块A,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重力加速度为g,求:(1)(5分)A离开弹簧后,下面弹簧的压缩量;(2)(7分)这个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15.(1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力GA=2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1)(6分)为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应为多大 (2)(8分)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重力GB=10 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作用于木块A的水平拉力F应为多大 此时木块B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精析1.A [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压力,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因此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故A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错误;物体的重心受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影响,有可能不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心上,不在圆环上,D错误。]2.A [郑玄的观点中“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说明每增加一石物体的重力,弓的形变量改变一尺,故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故A正确,B、C、D错误。]3.B [根据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关系有=,解得Δx=9 cm,故选B。]4.B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静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时为动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时为阻力,故B正确;静摩擦力由物体运动状态来确定,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故C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故D错误。]5.AB [A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A正确;B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两球将向两边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B正确;C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C错误;D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D错误。]6.BC [纸片相对桌面向右运动,纸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纸片相对矿泉水瓶向右运动,故矿泉水瓶相对纸片向左运动,则纸片对矿泉水瓶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B正确;将纸片拉出过程中,纸片与矿泉水瓶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动摩擦因数、正压力有关,与纸片运动的快慢、受力大小无关,故C正确,D错误。]7.AC [为了研究a、b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得到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b与c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受力分析知b受c向右的静摩擦力f2与Fb二力平衡,故f2=5 N,如图乙所示;为了研究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b、c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知c受向左的静摩擦力f3与Fc-Fb平衡,故f3=5 N,如图丙所示,故A、C正确。]8.AC [在题图甲、乙中,若左侧轮为主动轮,当左侧轮顺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下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A带动B;当左侧轮逆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上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C带动D,故选项B错误。若右侧轮为主动轮,当右侧轮顺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上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D带动C;当右侧轮逆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下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B带动A,故选项A正确。对于题图甲中皮带上M点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也分两种情况讨论,若A带动B,则A带动皮带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M点相对B轮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若B带动A,B逆时针转动,则M点相对B轮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对于题图乙中的N点,同理可得,N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向下,故选项D错误。]9.10 水平向左解析 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10 N,方向水平向左。10. 2l1-l2解析 设弹簧的原长为l,由胡克定律和受力平衡可知题图甲中有mg=k(l-l1)题图乙中有2mg=k(l-l2)解得k=弹簧原长l=2l1-l2。11.(1)12.90 (2)10.00或10.0 50.0或50解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则测量的弹簧长度读数为12.90 cm;(2)由胡克定律可得F=k(L-L0)横轴截距为弹簧原长,即L0=10.00 cm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50.0 N/m。12.(1)3.52 (2)左 (3)0.18 (4)无解析 (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为0.1 N,应往下估读一位,故示数为3.52 N。(2)由于长木板B相对物块A向右运动,所以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8。(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快慢无关,增大水平拉力F,长木板B会加速运动,但不影响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无影响。13.(1)4 N (2)0.2解析 (1)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F根据胡克定律有F=k(l-l0)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f=4 N;(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mg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μ=0.2。14.(1) (2)解析 (1)A离开弹簧后,对B分析可知m2g=k2x2'即下面弹簧的压缩量x2'=;(2)系统处于原来状态时,下面弹簧的弹力F2=(m1+m2)g被压缩的长度x2==上面的弹簧的压缩量x1=当上面的木块离开上面弹簧时,下面弹簧被压缩的长度x2'=所以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s=x2-x2'+x1=。15.见解析解析 (1)木块A所受地面支持力大小N1=GA=20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AN1=μAGA=0.4×20 N=8 N为使木块A匀速运动,则拉力大小应为F1=f1=8 N;(2)加上木块B后,木块A所受地面支持力大小N2=GA+GB=20 N+10 N=30 N木块A所受桌面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μAN2=0.4×30 N=12 N对A、B整体,由二力平衡知,水平拉力大小应为F2=f2=12 N两者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A、B间没有摩擦力,即木块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共40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2023·福建南平市高一期中)关于压力、摩擦力、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压力,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因此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故A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错误;物体的重心受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影响,有可能不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心上,不在圆环上,D错误。1314152.(2024·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一期中)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提出的。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量其力,有三钧”做注解时写道:“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郑玄的观点中“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说明每增加一石物体的重力,弓的形变量改变一尺,故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故A正确,B、C、D错误。1314153.(2023·福建永安市第九中学高一期中)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10 N的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 cm,现改用15 N的力,在弹簧的两端同时来拉伸它,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0 B.9 cmC.12 cm D.18 cm√123456789101112131415根据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关系有=,解得Δx=9 cm,故选B。4.(2023·福州市高一期中)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可以是物体运动的动力C.物体间压力越大,静摩擦力就越大D.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物体运动的方向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静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时为动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时为阻力,故B正确;静摩擦力由物体运动状态来确定,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故C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故D错误。131415二、多项选择题5.(2023·福建漳州市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各图中静止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A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A正确;B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两球将向两边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B正确;C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C错误;D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D错误。14156.(2023·三明市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纸和一瓶矿泉水,矿泉水瓶静止在纸面上。如果突然向右快速将纸片拉出,矿泉水瓶将相对纸片滑动。则在抽纸片过程中A.纸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矿泉水瓶受到纸片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拉动纸片的力变大,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拉动纸片速度变快,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变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纸片相对桌面向右运动,纸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纸片相对矿泉水瓶向右运动,故矿泉水瓶相对纸片向左运动,则纸片对矿泉水瓶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B正确;将纸片拉出过程中,纸片与矿泉水瓶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动摩擦因数、正压力有关,与纸片运动的快慢、受力大小无关,故C正确,D错误。1314157.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c保持静止状态。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1=0,f2=5 N B.f1=5 N,f2=10 NC.f2=5 N,f3=5 N D.f2=10 N,f3=0√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为了研究a、b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得到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b与c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受力分析知b受c向右的静摩擦力f2与Fb二力平衡,故f2=5 N,如图乙所示;为了研究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以物体a、b、c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知c受向左的静摩擦力f3与Fc-Fb平衡,故f3=5 N,如图丙所示,故A、C正确。1314158.(2023·上海交大附中高一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轮带动A轮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C轮带动D轮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C.皮带上M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D.皮带上N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在题图甲、乙中,若左侧轮为主动轮,当左侧轮顺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下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A带动B;当左侧轮逆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上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C带动D,故选项B错误。若右侧轮为主动轮,当右侧轮顺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上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D带动C;当右侧轮逆时针转动时,会出现下面皮带绷紧的情况,则B带动A,故选项A正确。131415123456789101112对于题图甲中皮带上M点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也分两种情况讨论,若A带动B,则A带动皮带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M点相对B轮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若B带动A,B逆时针转动,则M点相对B轮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M点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对于题图乙中的N点,同理可得,N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向下,故选项D错误。131415三、非选择题9.(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重50 N的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大小为8 N、方向水平向左的水平恒力F作用,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此时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12345678910111213141510水平向左123456789101112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10 N,方向水平向左。13141510.(2023·福建南平市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物块A静止后弹簧长度为l1;若在物块A上端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静止后弹簧长度为l2,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弹簧的原长为 。 1234567891011121314152l1-l2123456789101112设弹簧的原长为l,由胡克定律和受力平衡可知题图甲中有mg=k(l-l1)题图乙中有2mg=k(l-l2)解得k=弹簧原长l=2l1-l2。13141511.(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和长度L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并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处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123456789101112131415(1)当弹簧悬挂3个钩码时,指针对应刻度如图甲所示,此时的读数为 cm; 12345678910111213141512.90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则测量的弹簧长度读数为12.90 cm;(2)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L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12345678910111213141510.00或10.050.0或50123456789101112由胡克定律可得F=k(L-L0)横轴截距为弹簧原长,即L0=10.00 cm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N/m=50.0 N/m。1314151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 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 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N/kg。123456789101112131415(1)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234567891011121314153.52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为0.1 N,应往下估读一位,故示数为3.52 N。(2)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 123456789101112131415左由于长木板B相对物块A向右运动,所以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34567891011121314150.18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8。(4)增大水平拉力F对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填“有”或“无”)影响。 123456789101112131415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快慢无关,增大水平拉力F,长木板B会加速运动,但不影响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无影响。13.(2023·宁德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右端接有一根原长l0=10 cm的轻弹簧。现对弹簧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物体恰好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长度l=12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g取10 N/kg。求:(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4 N123456789101112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F根据胡克定律有F=k(l-l0)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f=4 N;131415(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0.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mg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μ=0.2。14.(2024·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两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上提上面的木块A,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重力加速度为g,求:(1)A离开弹簧后,下面弹簧的压缩量;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A离开弹簧后,对B分析可知m2g=k2x2'即下面弹簧的压缩量x2'=;(2)这个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系统处于原来状态时,下面弹簧的弹力F2=(m1+m2)g被压缩的长度x2==上面的弹簧的压缩量x1=当上面的木块离开上面弹簧时,下面弹簧被压缩的长度x2'=所以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s=x2-x2'+x1=。1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力GA=2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1)为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应为多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见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木块A所受地面支持力大小N1=GA=20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AN1=μAGA=0.4×20 N=8 N为使木块A匀速运动,则拉力大小应为F1=f1=8 N;(2)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重力GB=10 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作用于木块A的水平拉力F应为多大 此时木块B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见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加上木块B后,木块A所受地面支持力大小N2=GA+GB=20 N+10 N=30 N木块A所受桌面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μAN2=0.4×30 N=12 N对A、B整体,由二力平衡知,水平拉力大小应为F2=f2=12 N两者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A、B间没有摩擦力,即木块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docx 第3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