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2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2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重力 (1)方向:       。 (2)大小:G=       ,作用点在       上。
弹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方向: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方向与       垂直,绳产生的弹力方向沿       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       成正比,即F=       ,这个规律称为       。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物体彼此       ,并发生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       的力。 ②方向:与接触面       ,并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③大小:f=μN。 (2)静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       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       的力。 ②方向:与接触面       ,并且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③大小:0科学 思维 等效思想 重心是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假设法和条件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假设法(结合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2.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或假设法(结合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科学 探究 1.能提出与“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探究方案有关的物理问题。 2.能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图像(F-x图像)。能对F-x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定量关系,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知道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通过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习生产生活中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具有将摩擦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
例1 (2023·福建福州市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B.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由μ=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D.人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自行车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例2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由于形变大小未知,故无法确定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例3 画出下图物块的受力情况(接触面均不光滑)。
图(1)(3)(4)中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中物块静止
图(5)中A、B均静止
图(6)中物块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如某个结点),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
3.按顺序分析受力:一般顺序为重力、已知力、弹力、摩擦力和其他力,按顺序分析力,可以防止漏力或重复分析。
4.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逐一画出,准确标出力的方向及各力的符号(若题目给出力的大小或角度,则还可以进一步标出力的大小和角度)(注:为了简化,一般某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将作用点都移至重心)。
5.检查:防止错画力、多画力或漏画力,每个力都应对应一个施力物体。
例4 (2023·泉州市高一期中)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0.2 k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0.002 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0.8 k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0.002 4 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N/kg)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例5 (多选)(2023·台州市高一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5~5.5 s时间内木板可能做加速运动
B.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9
C.2.5~3.5 s时间内细线的拉力小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
D.通过图乙数据就可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精析
再现素养知识
竖直向下 mg 重心 弹性 接触面
绳 伸长(或压缩)的长度x kx 胡克定律 接触和挤压 相对滑动
阻碍相对滑动 相切 相对运动 彼此接触、挤压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相切 相对运动趋势
提能综合训练
例1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
物体各部分均受重力,重心只是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
动摩擦因数与物质材料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滑动摩擦力及压力均无关,故C错误;
人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前后轮均相对地面向前运动,故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也向后,故D错误。]
例2 B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小球所受的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G=2 N,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
例3 
例4 (1)1 000 N/m (2)0.3
解析 (1)当砝码静止放在圆珠笔尾部时,根据二力平衡可得mg=kx
解得k== N/m=1 000 N/m;
(2)由于书恰好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得f=F=kx'=1 000 N/m×0.002 4 m=2.4 N
N=m'g=0.8×10 N=8 N
则有μ==0.3。
例5 AB [4.5~5.5 s时间内木板已经与物块发生了相对滑动,则木板可能做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10 N,滑动摩擦力约为9 N,则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9,选项B正确;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2.5~3.5 s时间内细线的拉力等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选项C错误;因物块的重力未知,则对木板的压力未知,通过题图乙数据不能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错误。](共17张PPT)
DISANZHANG
第3章
章末素养提升
再现
素养知识
物理 观念 重力 (1)方向:     。
(2)大小:G=  ,作用点在   上。
弹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方向: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方向与    垂直,绳产生的弹力方向沿  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________
      成正比,即F=  ,这个规律称为     。
竖直向下
mg
重心
弹性
接触面

伸长(或
压缩)的长度x
kx
胡克定律
物理 观念 摩 擦 力 (1)滑动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物体彼此     ,并发生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      的力。
②方向:与接触面  ,并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③大小:f=μN。
(2)静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        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
的力。
②方向:与接触面   ,并且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③大小:0接触和挤压
相对滑动
阻碍相对滑动
相切
相对运动
彼此接触、挤压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相切
相对运动趋势
科学 思维 等效思想 重心是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假设法和条件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假设法(结合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2.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或假设法(结合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科学 探究 1.能提出与“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探究方案有关的物理问题。
2.能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图像(F-x图像)。能对F-x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定量关系,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知道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科学 态度 与责任 1.通过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习生产生活中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具有将摩擦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
 (2023·福建福州市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B.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由μ=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D.人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自行车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例1

提能
综合训练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
物体各部分均受重力,重心只是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
动摩擦因数与物质材料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滑动摩擦力及压力均无关,故C错误;
人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前后轮均相对地面向前运动,故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也向后,故D错误。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由于形变大小未知,故无法确定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例2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小球所受的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G=2 N,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
 画出下图物块的受力情况(接触面均不光滑)。
例3
图(1)(3)(4)中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中物块静止
图(5)中A、B均静止
图(6)中物块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
答案 
总结提升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如某个结点),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
3.按顺序分析受力:一般顺序为重力、已知力、弹力、摩擦力和其他力,按顺序分析力,可以防止漏力或重复分析。
总结提升
4.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逐一画出,准确标出力的方向及各力的符号(若题目给出力的大小或角度,则还可以进一步标出力的大小和角度)(注:为了简化,一般某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将作用点都移至重心)。
5.检查:防止错画力、多画力或漏画力,每个力都应对应一个施力物体。
 (2023·泉州市高一期中)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0.2 k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0.002 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0.8 k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0.002 4 m(未超过
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N/kg)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例4
答案 1 000 N/m
当砝码静止放在圆珠笔尾部时,根据二力
平衡可得mg=kx
解得k== N/m=1 000 N/m;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答案 0.3
由于书恰好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得f=F=kx'=1 000 N/m×0.002 4 m
=2.4 N
N=m'g=0.8×10 N=8 N
则有μ==0.3。
 (多选)(2023·台州市高一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5.5 s时间内木板可能做加速
 运动
B.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9
C.2.5~3.5 s时间内细线的拉力小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
D.通过图乙数据就可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例5


4.5~5.5 s时间内木板已经与物块
发生了相对滑动,则木板可能做
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
由题图乙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10 N,滑动摩擦力约为9 N,则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9,选项B正确;
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2.5~3.5 s时间内细线的拉力等于长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选项C错误;
因物块的重力未知,则对木板的压力未知,通过题图乙数据不能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