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
P7D2+D3最后半句
3.新中国成立后创造的伟大成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意义 P9D1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对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P12D1H3
5.新时代伟大成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P14D2
6.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P14倒数第三行
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总
分
分
分
分
总
站
富
强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衡量标准: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到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P15前言
代表哪个阶级
为了谁
做了什么
如何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
观看视频:中国西藏地震 VS 美国加州山火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以人民为中心
政治角度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经济角度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哲学角度
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目
党的性质和宗旨
问题1: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出救援指令,展现出先锋队的引领作用。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共产党员们冲锋在前。某部党员突击队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徒步进入道路阻断的村庄,为被困群众送去急需的物资和救援。
救灾是社会主义的产物,政府不欠你们什么。不要老想着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不要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是要成为解决问题的那个人。
—— 德克萨斯州科罗拉多市市长蒂姆·伯伊德
思考问题:
结合材料,阅读课本16页,思考党的性质是什么?根本立场是什么?根本宗旨是什么?又是如何体现的?
党的性质
决 定
党的根本立场
党的根本宗旨
(2)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P16D2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P16D2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P16D1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性质
党的根本立场
党的根本宗旨
两个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立场
连一连
注意: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马克思
主义政党
我们党
区别于其他政党
显著标志
根本标志
政党
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
勇于自我革命、密切联系群众、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提出的要求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没有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已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3)【坚定理想信念】全体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两个不等于
①党≠党员(干部)
②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
对党员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最大危险——脱离群众
第二目
党的执政理念
学习探究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背诵+提问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2.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3.党的执政理念和原因
4.识别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根本标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立党为公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补充在P17D3H5右边空白处)
执政为民
党的执政理念
前提条件
本质要求
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
二、党的执政理念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P16D3
(2)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了谁),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P17D1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P17D2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点击】。P18H1
中国共产党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坚持执政理念的原因?
二、党的执政理念
A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P17D2
B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18D2
C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321)P18D2H3
D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人民的幸福线)P18D3
坚持执政理念的要求?
二、党的执政理念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基本方针),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奋斗目标
人民群众的期盼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党的执政理念
P17DD3H6
到21世纪中叶要达到的目标:
(1)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2)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4)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5)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党的执政理念
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建国一百周年的目标//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
P19
初心和使命
性质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发展思想
利益要求
执政地位的确立
执政理念
全部工作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
奋斗目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整合:中国共产党的固定搭配考点
灭绝的概念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识总结
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识总结
中国共产党
怎么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识总结
什么是
中国共产党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1.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16D1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P16D2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16D2
4.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P17D3
5.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18D1
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自身的角度
1.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16D1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P16D2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16D2
4.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P17D3
5.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18D1
(二)人民的角度:(why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2、3点)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P17D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P17D2
(三)国体的角度
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根本原因】
(一)党自身角度
1.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16D1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P16D2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16D2
4.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P17D3
5.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18D1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P16D2
(二)党的执政理念要求P18
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