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8单元)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植树造林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乘坐公交出行 D. 推广光伏发电
2. 下列科学家与所作出的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A. 拉瓦锡——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 闵恩泽——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C. 徐寿——与他人合译《化学鉴原》 D.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3. 2024龙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下列新年活动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敲钟迎新 B. 张贴对联 C. 燃放礼花 D. 制作果盘
4.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量筒读数
C. 闻药品气味 D. 取用固体药品
5. 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CaWO4)的化合物,图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钨原子中的核电荷数为74
B. 钨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4
C. 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
D. CaWO4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
6.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 中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流动
D. 由图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 如图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丝上附着红色的铜 B. 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C. 金属活动性:Fe>Cu 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8. 冬季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对付流感的特效药物,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以下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B.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 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8:2:4
D. 奥司他韦是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9.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 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催化作用
D. 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0.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C. 电解水
D. 铁在充满O2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氢气作为一种高能燃料,已应用于航天、交通等领域。
(1)实验室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方法和实验室收集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可相同。
(2)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呼吸所需的氧气部分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王安石在《梅花》中写下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暗香来”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很小且______。
(2)早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文化时期,陶制品上便出现了彩绘。彩绘颜料种类多样,有红彩、黑彩和白彩等。白彩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3. 填空:
(1)某同学想要量取27mL液体,读数视线如图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27mL(填“<”或“>”或“=”)。
(2)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进行该操作时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可能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现象。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冷却后出现的是______;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最有可能出现的是______。
14. 中科院团队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可合成氨气(NH3)。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4)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______和______不变。
(5)由图可知,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5. CaCl2 2H2O(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CaCl2 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粉碎机中把石灰石进行粉碎、搅拌器进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4)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
16.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装置A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2)装置B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若用装置C检验二氧化碳,则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室制取CO2时,组装好仪器后,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收集气体并验满
③向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④向锥形瓶加入石灰石
17. 邯郸博物馆内许多铜制展品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铜在空气中长时间生锈而生成铜绿的缘故,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同学们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
(1)根据铜锈组成推测,铜生锈是铜与______、H2O和O2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并持续观察。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解释】
(2)实验②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③中现象最明显的位置是______(选填“a”或“b”)。
(4)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填序号)。
(5)对比实验①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为验证猜想,实验④广口瓶中除铜丝外,还应有的物质是______。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猜想正确。
【反思与应用】
(7)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_。
18.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列出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8单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氧气
(2)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热值高
(3)1:2
【12题答案】
【答案】(1)在不断运动
(2)+6 (3)
【13题答案】
【答案】(1)< (2) ①. 连接好导管,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用手握紧试管,如果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 a ③. b ④. c
【14题答案】
【答案】(1)原子 (2)
(3)置换 (4) ①. 化学性质 ②. 质量
(5)分子
【15题答案】
【答案】(1)CaCO3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 ①. 漏斗 ②. 玻璃棒
【16题答案】
【答案】(1)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逸出
(2)溶液变红色 (3) ①. 澄清石灰水 ②.
(4)①④③②
【17题答案】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且防止氧气再溶于水
(3)b (4)②③
(5)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
(6)CO2和O2 (7)置于干燥、隔绝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18题答案】
【答案】(1)3.2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x=6.8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6.8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