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专题复习1:诗词分类笔记汇总(一)借景抒情诗景物特点与情感特点相对应: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景物与情感的反衬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鉴赏:1、这首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3、诗人传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羁旅思乡诗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特点:标题B.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C.旅、次、泊、客、宿等动词。意象:月、杜鹃鸟、鹧鸪、鸿雁 笛、长亭、折柳、书信,船、浮萍、飞蓬、孤雁、沙鸥 、飘蓬、双鲤 桑梓 阳关 西楼 关山 天涯、他乡、孤灯 声音(笛声 芦管声 鸦鸣声 角声等)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相生、对比、衬托、想象情感: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鉴赏: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三)山水田园意象:1景物 2.人3.农具4.植物5.动物 其他:1.采薇 2.式微 3.道家语 4.严子陵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观察角度高、低、俯、仰变化与远近高低顺序;②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用;③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④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5.写禅意、禅趣,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鉴赏:1.把握意象:(1)找准、找全典型意象;(2)观察物象组合(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3)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4)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2.分析意境:(1)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景象(意境) 特点。.3体会情感: 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4鉴赏手法: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并结合诗作分析。5.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四)怀古咏史意象:A.前代的都城B.地点C.故居、陵墓、祠庙D.朝代E.常怀古人类型:第一种类型(人):怀人伤己第二种类型(景、事):怀古伤今1. 昔盛今衰型2.物是人非型 第三种类型(景、事):借古讽今第四种类型:理性反思手法:1、典故2、对比3、借古讽今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5、直抒胸臆6、即事议论 7虚实结合情感:1、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2、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3、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感,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4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一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鉴赏1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古今相似点)2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这个古迹,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情感态度;33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五)边塞战争诗意象:景物、地名、、乐器、战具、人物意象、典故:意境:雄奇壮丽,寂寥落寞、辽阔、残破荒凉,沧桑悲怆、肃杀凄凉、苍凉情感:1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2戍边将士思乡怀人之愁,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讴歌边关将士愿意戍守边关的奉献精神、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报效祖国、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4厌恶连年战事,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任意征伐:讽刺、批判将帅、当朝者腐败无能,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揭露军中苦乐不均,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5描写山川景物奇丽壮阔 、苍劲寥廓的边塞风光、风土人情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6对异族入侵的强烈愤慨手法: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2正衬/ 反衬 3对比:突出和强调。4.虚实结合: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5用典故: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六)惜别送别诗意象:地点(长亭、南浦、古道、渡口 )时间(傍晚、月夜)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类别: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手法: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结合情感: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4、前途艰险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6、积极奋发的勉励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鉴赏1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2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3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七)咏物言志诗标志: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意象:植物类、动物类: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既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也要写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力求达到“形似”和“神似”。情感1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2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坚贞不屈、保持个性、清白的高尚情操。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4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5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手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虚实结合。(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鉴赏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八)人生哲理诗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字面解读(由表及里)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