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分值:71分](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2023·安徽亳州期末)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站在C地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20时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该同学再次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的时间是( )A.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 D.8时3分56秒2.关于图中各点自转速度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角速度A=B=C=D B.角速度AC.线速度A=B=C=D D.线速度A(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5题。3.造成图示区域相邻线速度等值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海拔4.R、T两地线速度出现显著差异,关键在于( )A.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C.地球公转 D.海拔高低5.T地最可能是( )A.山脉 B.海沟 C.平原 D.盆地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圆圈为赤道,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6~7题。6.ANB两侧昼夜不断更替,其原因是(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图中A地的地方时为( )A.12点 B.18点 C.0点 D.6点下图中O为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8~9题。8.若O点为北极点,则晨线是( )A.AD B.ACC.BC D.OC9.若图中BC为昏线,则图中地球的运动方向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C.自上而下 D.自下而上(2023·陕西汉中期中)下图为“全球不同日期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据此完成10~11题。10.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晨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图中( )A.①地自转线速度最大B.②地自转角速度最大C.③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①地D.④地自转角速度大于①地(选择题12~17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丁四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丁两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完成12~13题。12.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弧BC为昏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丁图中的CD为晨线13.赤道上晨线与昼半球中央经线间隔( )A.360° B.180° C.90° D.45°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4~15题。14.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15.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完成16~17题。16.在下列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B.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员17.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那么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1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分)(1)在图1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2)图2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分)(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____。(4分)(4)图3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在图3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半球的极点。(2分)(5)判断图3中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4分)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1.A 2.D [第1题,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某地上中天所需的时间应为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所以该同学可在今天19时56分4秒再次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A正确。第2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方均相同,大约为每小时15°,A为极点角速度最小,B、C、D角速度相等,A、B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方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线速度A3.C 4.D 5.A [第3题,图示区域相邻线速度等值线南、北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C正确。第4题,R、T两地纬度相同,但线速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不同导致自转线速度出现差异,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D正确。第5题,T地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东、西两侧,说明该地海拔高于东、西两侧,最可能为山脉,A正确。]6.D 7.D [第6题,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使得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就不断地更替,使地球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①④叙述正确。故选D。第7题,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因此判断AN为晨线,BN为昏线。图中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的地方时为6点,故选D。]8.C 9.A [第8题,若图中O点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顺地球自转方向BC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因此BC是晨线,AC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因此AC是昏线,AD和OC不是昼夜分界线,因此C正确。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图中O为极点,则地球自转方向只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不可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排除C、D;若图中BC为昏线,则BC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根据图中昼夜分布及变化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A正确,排除B。]10.C 11.C [第10题,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晨线是由夜入昼的界线,据此判断位于晨线的是③,①②④都位于昏线上。故选C。第11题,据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都不在极点,自转角速度是相同的,B、D不选;按纬度数值排序④<②<③<①,故四地自转线速度④>②>③>①。故选C]12.A 13.C [第12题,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是昏线,由夜进入昼是晨线。甲图中的弧BC为昏线,A正确;乙图中的弧AO为晨线,B错误;丙图中的AB为晨线,C错误;丁图中的CD为昏线,D错误。第13题,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赤道上始终6时日出,18时日落,晨线和昏线相距180°,故晨线与昼半球中央经线间隔是90°。故选C。]14.A 15.B [第14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拍摄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15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50°,说明地球自转了约50°,地球上除极点以外的地区自转的角速度都约是15°/h,所以连续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16.D 17.B [第16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h,如果航天器的运行方向为自东向西,且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一致,航天员将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故选D。第17题,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昏线,B正确。]18.(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 (3)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4)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即可。 (5)晨线。自东向西。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及相关材料分析,总结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并理解其主要表现和影响。(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影响,说明晨昏线的特点并学会判断晨线、昏线。(综合思维)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地球围绕着 作自西向东的自转。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2)俯视(3)请在下图中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拓展延伸(1)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仰视,北极星周围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观察地点的纬度。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2)经度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如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3.周期:1恒星日,约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4.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大约每小时转动______线速度 ①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极点的线速度均为 ,赤道最大为 , 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海拔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核心归纳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增大的为北半球,线速度减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中A、B位于北半球。(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如上图中A、B位于中纬度。(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2023·甘肃武威开学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1~3题。1.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丙、丁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B.如果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C.a、b、d三地均位于东半球D.图中四地在晴朗的夜晚都能望见北极星3.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d-c-b-aC.a-b-d-c D.c-d-b-a知识点二 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1)成因(2)昼、夜半球下图中, 所在半球为夜半球, 所在半球为昼半球。(3)昼夜界线:上图中AB线为 。2.昼夜交替(1)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2)周期: 小时,称为1太阳日。(3)意义: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球白天升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太低,____________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生命诞生、繁衍、生活、发展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人们的作息规律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核心归纳1.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地方时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首先必须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如图1中BC为晨线,AB为昏线,图2中EF为晨线。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5)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6)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即下图中∠α=∠β。下图是某高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某软件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阳照射地球的截图,阴影处于黑夜,亮面处于白昼。1.[综合思维]说明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思维]指出甲、乙两图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实践力]在下图画出12月22日前后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梳理教材新知1.地轴2.(2)逆时针 顺时针(3)3.23时56分4秒4.15° 0 1 670千米/小时 60° 大于落实思维方法1.B 2.C 3.C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甲图中箭头方向为自西向东,甲图正确; 乙图中箭头方向为自东向西,乙图错误;丙图中箭头方向为自西向东,丙图正确; 丁图中箭头方向为自东向西,丁图错误。故选B。第2题,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其他任一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h,a、b、c、d四地中a、b、d三地在南北极点之外,c地在极点上,故四地自转角速度不相同,A错误;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B错误;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至160°E,a地经度为30°E、b地经度为0°、d地经度为90°E,三地都在东半球经度范围内,C正确;只有北半球的地点在晴朗夜晚可以看见北极星,a地在北半球,b地在南半球,c地在南半球,d地在北半球,故b、c两地看不见北极星,D错误。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地纬度为20°N,b地纬度为30°S,c地纬度为90°S,d地纬度为70°N,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d-c,故选C。]知识点二 产生昼夜交替梳理教材新知1.(1)不发光 (2)甲 乙 (3)晨昏线2.(2)24 (3)昼夜温差 昼夜交替探究核心知识1.地球是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2.图甲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理由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昼半球。图乙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昏线,理由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夜半球。3.示意图如下:落实思维方法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②③④四点分别位于晨线、昏线、晨线、晨线上。第2题,晨昏线所在平面各点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共54张PPT)地球自转的意义第一节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课时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及相关材料分析,总结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并理解其主要表现和影响。(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影响,说明晨昏线的特点并学会判断晨线、昏线。(综合思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知识点二 产生昼夜交替内容索引课时对点练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知识点一梳理1.定义:地球围绕着 作自西向东的自转。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教材新知(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作 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作 旋转地轴逆时针顺时针(3)请在下图中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梳理教材新知答案 拓展延伸(1)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仰视,北极星周围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观察地点的纬度。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2)经度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如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梳理教材新知3.周期:1恒星日,约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4.速度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梳理教材新知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大约每小时转动____线速度 ①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极点的线速度均为 ,赤道最大为 ,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②纬度相同的两点,海拔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15°01 670千米/小时60°大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核心归纳(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增大的为北半球,线速度减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中A、B位于北半球。(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0 ~837 km/h→高纬度837~1 447 km/h→中纬度1 447~1 670 km/h→低纬度如上图中A、B位于中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核心归纳(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2023·甘肃武威开学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1~3题。落实思维方法1.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落实思维方法结合所学知识,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甲图中箭头方向为自西向东,甲图正确;乙图中箭头方向为自东向西,乙图错误;丙图中箭头方向为自西向东,丙图正确;丁图中箭头方向为自东向西,丁图错误。故选B。落实思维方法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B.如果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C.a、b、d三地均位于东半球D.图中四地在晴朗的夜晚都能望见北极星√落实思维方法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其他任一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h,a、b、c、d四地中a、b、d三地在南北极点之外,c地在极点上,故四地自转角速度不相同,A错误;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B错误;落实思维方法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至160°E,a地经度为30°E、b地经度为0°、d地经度为90°E,三地都在东半球经度范围内,C正确;只有北半球的地点在晴朗夜晚可以看见北极星,a地在北半球,b地在南半球,c地在南半球,d地在北半球,故b、c两地看不见北极星,D错误。落实思维方法(2023·甘肃武威开学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1~3题。3.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A.a-b-c-d B.d-c-b-aC.a-b-d-c D.c-d-b-a√落实思维方法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地纬度为20°N,b地纬度为30°S,c地纬度为90°S,d地纬度为70°N,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d-c,故选C。产生昼夜交替><知识点二梳理1.昼夜现象教材新知(1)成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2)昼、夜半球右图中, 所在半球为夜半球, 所在半球为昼半球。(3)昼夜界线:右图中AB线为 。不发光甲乙晨昏线2.昼夜交替(1)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2)周期: 小时,称为1太阳日。(3)意义: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球白天升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太低,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生命诞生、繁衍、生活、发展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人们的作息规律受 的影响。梳理教材新知24昼夜温差昼夜交替核心归纳1.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地方时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首先必须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如图1中BC为晨线,AB为昏线,图2中EF为晨线。核心归纳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5)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6)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即右图中∠α=∠β。下图是某高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某软件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阳照射地球的截图,阴影处于黑夜,亮面处于白昼。探究核心知识1.[综合思维]说明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的原因。答案 地球是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探究核心知识答案 图甲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理由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昼半球。图乙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昏线,理由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夜半球。下图是某高中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某软件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2日同一天8:00和20:00太阳照射地球的截图,阴影处于黑夜,亮面处于白昼。2.[综合思维]指出甲、乙两图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判断理由。3.[地理实践力]在右图画出12月22日前后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 ”表示夜半球。探究核心知识答案 示意图如下:读右面四幅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落实思维方法√从图中可知①②③④四点分别位于晨线、昏线、晨线、晨线上。读右面四幅图,完成1~2题。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落实思维方法√晨昏线所在平面各点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课时对点练(2023·安徽亳州期末)右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站在C地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20时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该同学再次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的时间是A.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 D.8时3分56秒√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某地上中天所需的时间应为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所以该同学可在今天19时56分4秒再次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3·安徽亳州期末)右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2.关于图中各点自转速度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角速度A=B=C=DB.角速度AC.线速度A=B=C=DD.线速度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方均相同,大约为每小时15°,A为极点角速度最小,B、C、D角速度相等,A、B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方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线速度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5题。3.造成图示区域相邻线速度等值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海拔√图示区域相邻线速度等值线南、北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5题。4.R、T两地线速度出现显著差异,关键在于A.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C.地球公转 D.海拔高低√R、T两地纬度相同,但线速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不同导致自转线速度出现差异,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4·山西大同期末)下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5题。5.T地最可能是A.山脉 B.海沟C.平原 D.盆地√T地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东、西两侧,说明该地海拔高于东、西两侧,最可能为山脉,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圆圈为赤道,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6~7题。6.ANB两侧昼夜不断更替,其原因是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使得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也就不断地更替,使地球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①④叙述正确。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圆圈为赤道,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6~7题。7.图中A地的地方时为A.12点 B.18点C.0点 D.6点√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因此判断AN为晨线,BN为昏线。图中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的地方时为6点,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右图中O为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8~9题。8.若O点为北极点,则晨线是A.AD B.ACC.BC D.OC√若图中O点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顺地球自转方向BC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因此BC是晨线,AC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因此AC是昏线,AD和OC不是昼夜分界线,因此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右图中O为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8~9题。9.若图中BC为昏线,则图中地球的运动方向为A.顺时针 B.逆时针C.自上而下 D.自下而上√材料信息表明,图中O为极点,则地球自转方向只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不可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排除C、D;若图中BC为昏线,则BC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根据图中昼夜分布及变化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A正确,排除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陕西汉中期中)右图为“全球不同日期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据此完成10~11题。10.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晨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基础过关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晨线是由夜入昼的界线,据此判断位于晨线的是③,①②④都位于昏线上。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陕西汉中期中)右图为“全球不同日期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据此完成10~11题。11.图中A.①地自转线速度最大B.②地自转角速度最大C.③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①地D.④地自转角速度大于①地√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据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都不在极点,自转角速度是相同的,B、D不选;按纬度数值排序④<②<③<①,故四地自转线速度④>②>③>①。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比较右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丁四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丁两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完成12~13题。12.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弧BC为昏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丁图中的CD为晨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是昏线,由夜进入昼是晨线。甲图中的弧BC为昏线,A正确;乙图中的弧AO为晨线,B错误;丙图中的AB为晨线,C错误;丁图中的CD为昏线,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比较右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丁四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丁两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完成12~13题。13.赤道上晨线与昼半球中央经线间隔A.360° B.180° C.90° D.45°√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赤道上始终6时日出,18时日落,晨线和昏线相距180°,故晨线与昼半球中央经线间隔是90°。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4~15题。14.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拍摄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4~15题。15.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50°,说明地球自转了约50°,地球上除极点以外的地区自转的角速度都约是15°/h,所以连续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完成16~17题。16.在下列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A.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B.站在地球上的人,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天器中的航天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h,如果航天器的运行方向为自东向西,且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一致,航天员将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完成16~17题。17.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那么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昏线,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图1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答案 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2)图2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答案 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4)图3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在图3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半球的极点。(5)判断图3中 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23时56分4秒恒星日答案 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即可。答案 晨线。自东向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分值:70分](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22:30,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读2008~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坐标,完成1~2题。城市 纬度 经度日本的东京 35.7°N 139.7°E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2.9°S 43.2°W英国的伦敦 51.5°N 0.1°W中国的北京 39.9°N 116.3°E1.东京奥运会直播开始的当地时间是( )A.7月23日19点 B.7月24日18点C.7月23日7点 D.7月23日20点2.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 )A.东京 B.里约热内卢C.伦敦 D.北京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上面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在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3~5题。3.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A.160°W B.160°E C.80°W D.40°E4.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 )A.1∶2 B.1∶1 C.2∶1 D.1∶35.下列关于国际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B.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C.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时间相同D.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同,时间不同(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该大会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6~7题。6.大会开幕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区时应为( )A.17日23时 B.16日23时C.15日23时 D.16日5时7.大会开幕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约等于5/12 B.约等于7/12C.约等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2024·湖北武汉月考)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判断左图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 )9.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 )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2023·河南南阳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从广州出发,经过约40个小时,到达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国海外天文观测基地(如下图),此时北京时间为22:00。据此完成10~11题。10.小明从广州出发时,智利当地的区时为( )A.13:00 B.15:00 C.17:00 D.19:0011.据图推断智利南部大多数河流河床较陡的岸为(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选择题12~17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满载木材的船只在我国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如下图),木材在江面上顺流而下。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打捞地,获得木材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适合建港口B.②和①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C.③和④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D.④地沙滩广阔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2 000多位嘉宾共同出席此次盛会,亚洲和世界进入“博鳌时间”。3月29日17时,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此完成14~15题。14.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召开时,再过几小时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 )A.3小时 B.5小时 C.7小时 D.9小时15.某嘉宾于荷兰(5°E)当地地方时3月25日7时15分出发,坐8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海口(110°E),此时海口的地方时为( )A.3月25日22时15分B.3月25日23时15分C.3月26日8时15分D.3月26日6时45分下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 )A.3月20日17时 B.3月20日23时C.3月21日5时 D.3月21日12时18.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时。(3分)(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2分)(3)MPN为________线,其中MP是________线,NP是________线。(3分)(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2分)(5)此时,一艘轮船从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2分)(6)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____(填“东”或“西”)侧。(1分)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1.D 2.A [第1题,东京奥运会开幕的北京时间为7月23日19点,而东京位于东九区,所以当北京时间7月23日19点时,东九区的区时为7月23日20点,东京奥运会直播开始时的当地时间是7月23日20点。故选D。第2题,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地方时更早。结合四城市的经度信息可知,与伦敦、北京、东京三城市相比而言,东京的地理位置相对偏东,地方时最早。东京与里约热内卢就经度位置相比而言,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里约热内卢的位置相对偏东,但自东京向东到里约热内卢,需要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所以综合分析可知,地方时最早的是东京。故选A。]3.B 4.B 5.C [第3题,题干中指出“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且该岛位于太平洋,因此该岛的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早3个小时,该岛应该位于东十一区,东十一区的范围为157.5°E~172.5°E,故该岛的经度可能为160°E,B正确。第4题,当北京时间为8时时,中时区的区时为0时,从0时所在经线到180°经线跨越12个时区,即新日期(今天)的范围为12个时区,旧日期(昨天)的范围也为12个时区,所以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1∶1,B正确。第5题,由东向西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故A错误;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故B错误;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时间相同,故C正确、D错误。]6.C 7.B [第6题,根据经度计算,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北京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6日10时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里约热内卢为16日10时-11=-1时,即15日的23时,C正确。第7题,由上题可知,120°E时间为10时,那么0时所在的经线为30°W,0时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相隔210°,与北京处于同一天,则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为西二区向东到东十二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约为7/12,B正确。]8.B 9.C [第8题,左图区域位于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断冲刷南岸,北岸泥沙不断淤积。第9题,港口建设应选择在水深且泥沙不易淤积的河岸,即河流流向偏转的一侧。]10.C 11.B [第10题,根据经度可计算智利地处西五区,当小明到达智利时,北京时间为22:00,此时智利时间为22:00-(5+8)=9:00,又由材料可知,小明在路途中花费了40个小时,故出发时间应在智利该日9:00前40个小时,即为17:00,C正确。第11题,结合图片可知,智利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因此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结合图中的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因此南岸受到侵蚀作用较强,河岸较陡,B正确。]12.D 13.C [第12题,船在甲处沉没,木材顺河而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量大,顺右岸而下的木材多,因此获得木材最多的是④地,D正确。第13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于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左岸受到堆积,据此进行判断,①地由于泥沙淤积,河道较浅,不适合建港口;②和①两地以淤积作用为主,两地的距离会逐渐减小;④地位于河流的右岸,河岸受侵蚀作用显著,泥沙淤积量小;由于④地河岸受到侵蚀,因此③和④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C正确。]14.A 15.A [第14题,若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则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召开时为北京时间3月29日17时,即此时120°E的地方时为17时,经计算可得,此时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21时,再过3小时,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即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故选A。第15题,该嘉宾于荷兰(5°E)地方时3月25日7时15分出发,坐8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海口时,荷兰(5°E)的地方时应为15:15,荷兰(5°E)与海口(110°E)的经度相差105°,地方时相差7小时,海口位于荷兰以东,地方时早7小时,因此海口的地方时为3月25日22:15,A正确。]16.C 17.C [第16题,由于该图是北半球极地投影图,故地球应呈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阴影部分为3月20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而日期的分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根据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减一天可算出,乙所对的经线为180°经线。根据阴影部分跨经度为105°,可算出75°W为0点,则105°E为12点,太阳应直射此经线上某一点,该经线与0时经线(75°W)相差180°,故箭头丙指向此经线,C正确。第17题,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0°经线的地方时,75°W为0点(西五区区时),0°经线在75°W以东75°,时间早5个小时,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3月21日5时。C正确。]18.(1)南 东南 0或24 (2)作图略。(太阳光线应水平从右侧照射过来) (3)晨昏 晨 昏 (4)12月22日17时 (5)12月21日21时10分 (6)东解析 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在N点的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间为0(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过来。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分布可知,过MP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MP为晨线;过NP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NP为昏线。第(4)题,根据0°经线和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图中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所以该日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7时。第(5)题,EF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过180°经线向东应减去一天,所以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12月21日21时10分。第(6)题,从E点向F点发射炮弹,将向左侧偏转,炮弹将落在EF线的东侧。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1.结合地球自转特点,解释产生时差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方法。(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理解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产生时差1.地方时(1)产生(2)规律核心归纳1.时间计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画轴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2)定点:即将已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例如:当120°E的地方时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解题: 已知点为120°E,所求点为35°W。图解如下:(3)定差确定两地的经度差 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时用减法,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时用加法(同减异加)。如上图中A、B两地的经度差为35°+120°=155°确定时间差 即155°×4分钟/1°=620分钟,即10时20分(4)定值所求点位于已知点的西边,取“-”用减法;所求点位于已知点的东边,取“+”用加法。如上图中所求的35°W的地方时=6月9日20时-10时20分=6月9日9时40分。(5)结果处理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2.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可以用公式计算:TB=TA±时差+行程时间(“±”仍遵循“向东加、向西减”的原则)3.图中隐含时间信息的获取经线位置 图示 确定地方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ND 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NB 0时(24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C 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A 18时2.时区与区时(1)时区划分由图可知,全球共划为____个时区。中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西各跨____;东西十二区以______经线为中央经线。由中时区向东为东时区,向西为西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2)区时①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②规律: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______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____1小时。核心归纳(1)时区数=某地经度数÷15°(若所得余数小于7.5,则所得整数即为所求时区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求时区数为所得整数加1)。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W~7.5°E为中时区,172.5°E~172.5°W为东西十二区。(2)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3)时区差=时区同减异加(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相减取其差;两地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时区相加取其和)。(4)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相同)。3.日界线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人为界线) 0时经线(自然界线)界线 大体沿 经线穿行的折线,固定不变; 为了方便该经线附近国家居民的生活,国际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国际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线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日期变化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_____1日;自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_____1日 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____1日;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____1日核心归纳 日界线的应用(1)确定日期范围①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②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2)计算日期比值新一天范围大小的计算方法:180°经线地方时是X时,新一天的范围就占X个时区。则:①新的一天占全球面积的比值=X/24。②旧的一天占全球面积的比值=1-X/24。③新旧两天范围的比值=X/(24-X)。一位德国小伙子海格米尔,为了延长自己的生日进行了一次计划周密的跨时区旅行,这场旅行让他的26岁生日整整持续了46小时,并由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生日”的称号。他从新西兰的奥克兰(37°S,175°E)开始这趟创纪录之旅,第一个目的地是比奥克兰晚2小时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从布里斯班搭乘飞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时间比布里斯班晚20个小时。1.[区域认知]判断奥克兰所在的时区,并推测布里斯班位于哪个时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思维]德国小伙海格米尔乘坐从布里斯班飞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航班,飞行途中越过180°经线后,机组人员会把飞机上的日历显示减去一天,还是加上一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福建泉州开学考试)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信息报平安。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信息是4时收到的。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据此完成1~2题。1.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 )A.4小时 B.8小时C.9小时 D.10小时2.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 )A.东三区 B.东一区C.西二区 D.西六区下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3~4题。3.甲地的地方时为( )A.15时 B.9时C.8时 D.16时4.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A.2∶1 B.1∶2 C.1∶1 D.3∶1知识点二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因: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除在赤道外,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____________。2.偏转规律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物体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____侧偏转;在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____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表现: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2)应用①气流: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的气流往往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的气流往往呈顺时针方向旋转。②水流: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____岸易被侵蚀,____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河流____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____岸。(如下图)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都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是( )2.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知识点一 产生时差梳理教材新知1.(1)先 早 (2)1 同一经线2.(1)24 7.5° 180° 15° (2)①中央经线 ②早 晚3.180° 减去 加上 加 减探究核心知识1.奥克兰所在时区为东十二区。布里斯班比奥克兰晚2个小时,所以布里斯班应在奥克兰的西边,位于东十区。2.会减去1天。因为飞机由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须将日期减去一天。落实思维方法1.C 2.A [第1题,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飞机到达时约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左右,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1日19时,所以飞机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C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到达时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多哈时间为6月21日23时,所以北京时间比多哈地方时早五个小时,多哈所在时区应为东三区,A正确。]3.B 4.A [第3题,由图示中心点为地球北极判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阴影区为黑夜,非阴影区为白昼,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由地球自转方向确定OB为晨线,OA为昏线,OB地方时为6时,OA地方时为18时,而甲在晨线以东45°,则甲地地方时为9时。第4题,已知北京时间为12时,可知180°经线地方时为16时,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即今天的范围,为16小时,昨天的范围为8小时,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为2∶1。]知识点二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梳理教材新知1.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2.右 左3.(2)①逆 ②右 左 右 左落实思维方法1.A 2.B [第1题,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是A。第2题,根据图示纬度,判断①②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产生侵蚀,在另外一侧产生堆积,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①;③④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左偏,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④,B正确。](共62张PPT)地球自转的意义第一节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课时2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地球自转特点,解释产生时差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方法。(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理解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产生时差知识点二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内容索引课时对点练产生时差><知识点一梳理1.地方时(1)产生教材新知(2)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先早同一经线1核心归纳1.时间计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画轴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2)定点:即将已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例如:当120°E的地方时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解题: 已知点为120°E,所求点为35°W。图解如下:核心归纳(3)定差确定两地的经度差 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时用减法,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时用加法(同减异加)。如上图中A、B两地的经度差为35°+120°=155°确定时间差 即155°×4分钟/1°=620分钟,即10时20分核心归纳(4)定值所求点位于已知点的西边,取“-”用减法;所求点位于已知点的东边,取“+”用加法。如上图中所求的35°W的地方时=6月9日20时-10时20分=6月9日9时40分。(5)结果处理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核心归纳2.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可以用公式计算:TB=TA±时差+行程时间(“±”仍遵循“向东加、向西减”的原则)核心归纳3.图中隐含时间信息的获取经线位置 图示 确定地方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ND 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NB 0时(24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C 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NA 18时梳理教材新知2.时区与区时(1)时区划分由图可知,全球共划为 个时区。中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西各跨 ;东西十二区以 经线为中央经线。由中时区向东为东时区,向西为西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247.5°180°15°梳理教材新知(2)区时①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 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②规律: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 1小时。中央经线晚核心归纳(1)时区数=某地经度数÷15°(若所得余数小于7.5,则所得整数即为所求时区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求时区数为所得整数加1)。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W~7.5°E为中时区,172.5°E~172.5°W为东西十二区。(2)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3)时区差=时区同减异加(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相减取其差;两地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时区相加取其和)。(4)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相同)。梳理教材新知3.日界线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人为界线) 0时经线(自然界线)界线 大体沿 经线穿行的折线,固定不变; 为了方便该经线附近国家居民的生活,国际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国际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线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日期变化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_____ 1日;自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 1日 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 1日;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 1日180°减去加上加减梳理教材新知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人为界线) 0时经线(自然界线)日期变化 日界线的应用核心归纳(1)确定日期范围①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②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2)计算日期比值新一天范围大小的计算方法:180°经线地方时是X时,新一天的范围就占X个时区。则:①新的一天占全球面积的比值=X/24。②旧的一天占全球面积的比值=1-X/24。③新旧两天范围的比值=X/(24-X)。一位德国小伙子海格米尔,为了延长自己的生日进行了一次计划周密的跨时区旅行,这场旅行让他的26岁生日整整持续了46小时,并由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生日”的称号。他从新西兰的奥克兰(37°S,175°E)开始这趟创纪录之旅,第一个目的地是比奥克兰晚2小时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从布里斯班搭乘飞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时间比布里斯班晚20个小时。1.[区域认知]判断奥克兰所在的时区,并推测布里斯班位于哪个时区。探究核心知识答案 奥克兰所在时区为东十二区。布里斯班比奥克兰晚2个小时,所以布里斯班应在奥克兰的西边,位于东十区。一位德国小伙子海格米尔,为了延长自己的生日进行了一次计划周密的跨时区旅行,这场旅行让他的26岁生日整整持续了46小时,并由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生日”的称号。他从新西兰的奥克兰(37°S,175°E)开始这趟创纪录之旅,第一个目的地是比奥克兰晚2小时的布里斯班,然后他再从布里斯班搭乘飞往夏威夷首府檀香山的航班,那里的时间比布里斯班晚20个小时。2.[综合思维]德国小伙海格米尔乘坐从布里斯班飞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航班,飞行途中越过180°经线后,机组人员会把飞机上的日历显示减去一天,还是加上一天?为什么?探究核心知识答案 会减去1天。因为飞机由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须将日期减去一天。(2023·福建泉州开学考试)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信息报平安。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信息是4时收到的。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据此完成1~2题。1.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A.4小时 B.8小时C.9小时 D.10小时落实思维方法√落实思维方法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飞机到达时约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左右,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1日19时,所以飞机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C正确。落实思维方法(2023·福建泉州开学考试)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信息报平安。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信息是4时收到的。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据此完成1~2题。2.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A.东三区 B.东一区C.西二区 D.西六区√落实思维方法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到达时为北京时间6月22日4时,多哈时间为6月21日23时,所以北京时间比多哈地方时早五个小时,多哈所在时区应为东三区,A正确。落实思维方法右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3~4题。3.甲地的地方时为A.15时 B.9时 C.8时 D.16时√由图示中心点为地球北极判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阴影区为黑夜,非阴影区为白昼,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由地球自转方向确定OB为晨线,OA为昏线,OB地方时为6时,OA地方时为18时,而甲在晨线以东45°,则甲地地方时为9时。落实思维方法右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3~4题。4.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A.2∶1 B.1∶2 C.1∶1 D.3∶1√已知北京时间为12时,可知180°经线地方时为16时,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即今天的范围,为16小时,昨天的范围为8小时,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为2∶1。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知识点二梳理1.产生原因:受 的影响,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除在赤道外,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2.偏转规律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物体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 侧偏转;在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 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教材新知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右左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表现:地转偏向力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2)应用①气流: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的气流往往呈 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台风中心附近的气流往往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梳理教材新知②水流: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 岸易被侵蚀, 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河流 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 岸。(如右图)逆右左右左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都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是落实思维方法√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是A。落实思维方法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都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2.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落实思维方法根据图示纬度,判断①②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产生侵蚀,在另外一侧产生堆积,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①;③④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左偏,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④,B正确。课时对点练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22:30,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读2008~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坐标,完成1~2题。1.东京奥运会直播开始的当地时间是A.7月23日19点B.7月24日18点C.7月23日7点D.7月23日20点基础过关城市 纬度 经度日本的东京 35.7°N 139.7°E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2.9°S 43.2°W英国的伦敦 51.5°N 0.1°W中国的北京 39.9°N 116.3°E√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城市 纬度 经度日本的东京 35.7°N 139.7°E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2.9°S 43.2°W英国的伦敦 51.5°N 0.1°W中国的北京 39.9°N 116.3°E东京奥运会开幕的北京时间为7月23日19点,而东京位于东九区,所以当北京时间7月23日19点时,东九区的区时为7月23日20点,东京奥运会直播开始时的当地时间是7月23日20点。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22:30,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读2008~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坐标,完成1~2题。2.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A.东京 B.里约热内卢C.伦敦 D.北京城市 纬度 经度日本的东京 35.7°N 139.7°E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2.9°S 43.2°W英国的伦敦 51.5°N 0.1°W中国的北京 39.9°N 116.3°E√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城市 纬度 经度日本的东京 35.7°N 139.7°E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2.9°S 43.2°W英国的伦敦 51.5°N 0.1°W中国的北京 39.9°N 116.3°E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地方时更早。结合四城市的经度信息可知,与伦敦、北京、东京三城市相比而言,东京的地理位置相对偏东,地方时最早。东京与里约热内卢就经度位置相比而言,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里约热内卢的位置相对偏东,但自东京向东到里约热内卢,需要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所以综合分析可知,地方时最早的是东京。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上面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在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3~5题。3.该岛的经度可能为A.160°W B.160°E C.80°W D.40°E√题干中指出“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且该岛位于太平洋,因此该岛的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早3个小时,该岛应该位于东十一区,东十一区的范围为157.5°E~172.5°E,故该岛的经度可能为160°E,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上面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在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3~5题。4.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A.1∶2 B.1∶1 C.2∶1 D.1∶3√当北京时间为8时时,中时区的区时为0时,从0时所在经线到180°经线跨越12个时区,即新日期(今天)的范围为12个时区,旧日期(昨天)的范围也为12个时区,所以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1∶1,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上面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在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3~5题。5.下列关于国际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B.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C.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时间相同D.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同,时间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由东向西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故A错误;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故B错误;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时间相同,故C正确、D错误。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该大会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6~7题。6.大会开幕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区时应为A.17日23时 B.16日23时C.15日23时 D.16日5时√根据经度计算,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北京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6日10时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里约热内卢为16日10时-11=-1时,即15日的23时,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3·江西新余月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该大会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6~7题。7.大会开幕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约等于5/12 B.约等于7/12C.约等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由上题可知,120°E时间为10时,那么0时所在的经线为30°W,0时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相隔210°,与北京处于同一天,则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为西二区向东到东十二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约为7/12,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4·湖北武汉月考)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判断左图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左图区域位于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断冲刷南岸,北岸泥沙不断淤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4·湖北武汉月考)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9.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港口建设应选择在水深且泥沙不易淤积的河岸,即河流流向偏转的一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河南南阳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从广州出发,经过约40个小时,到达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国海外天文观测基地(如右图),此时北京时间为22:00。据此完成10~11题。10.小明从广州出发时,智利当地的区时为A.13:00 B.15:00C.17:00 D.19:00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根据经度可计算智利地处西五区,当小明到达智利时,北京时间为22:00,此时智利时间为22:00-(5+8)=9:00,又由材料可知,小明在路途中花费了40个小时,故出发时间应在智利该日9:00前40个小时,即为17:00,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2023·河南南阳月考)2023年8月10日,小明从广州出发,经过约40个小时,到达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国海外天文观测基地(如右图),此时北京时间为22:00。据此完成10~11题。11.据图推断智利南部大多数河流河床较陡的岸为A.东岸 B.南岸C.西岸 D.北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础过关结合图片可知,智利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因此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结合图中的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因此南岸受到侵蚀作用较强,河岸较陡,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满载木材的船只在我国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如右图),木材在江面上顺流而下。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打捞地,获得木材最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船在甲处沉没,木材顺河而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量大,顺右岸而下的木材多,因此获得木材最多的是④地,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2023·福建泉州月考)一艘满载木材的船只在我国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如右图),木材在江面上顺流而下。读图回答12~13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适合建港口B.②和①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C.③和④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D.④地沙滩广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于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左岸受到堆积,据此进行判断,①地由于泥沙淤积,河道较浅,不适合建港口;②和①两地以淤积作用为主,两地的距离会逐渐减小;④地位于河流的右岸,河岸受侵蚀作用显著,泥沙淤积量小;由于④地河岸受到侵蚀,因此③和④两地的距离在逐渐远离,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2 000多位嘉宾共同出席此次盛会,亚洲和世界进入“博鳌时间”。3月29日17时,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此完成14~15题。14.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召开时,再过几小时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A.3小时 B.5小时 C.7小时 D.9小时√若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则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召开时为北京时间3月29日17时,即此时120°E的地方时为17时,经计算可得,此时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21时,再过3小时,180°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即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2 000多位嘉宾共同出席此次盛会,亚洲和世界进入“博鳌时间”。3月29日17时,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闭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此完成14~15题。15.某嘉宾于荷兰(5°E)当地地方时3月25日7时15分出发,坐8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海口(110°E),此时海口的地方时为A.3月25日22时15分B.3月25日23时15分C.3月26日8时15分D.3月26日6时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该嘉宾于荷兰(5°E)地方时3月25日7时15分出发,坐8个小时的飞机到达海口时,荷兰(5°E)的地方时应为15:15,荷兰(5°E)与海口(110°E)的经度相差105°,地方时相差7小时,海口位于荷兰以东,地方时早7小时,因此海口的地方时为3月25日22:15,A正确。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右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A.甲 B.乙 C.丙 D.丁√由于该图是北半球极地投影图,故地球应呈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阴影部分为3月20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而日期的分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根据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减一天可算出,乙所对的经线为180°经线。根据阴影部分跨经度为105°,可算出75°W为0点,则105°E为12点,太阳应直射此经线上某一点,该经线与0时经线(75°W)相差180°,故箭头丙指向此经线,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右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完成16~17题。17.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A.3月20日17时 B.3月20日23时C.3月21日5时 D.3月21日12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0°经线的地方时,75°W为0点(西五区区时),0°经线在75°W以东75°,时间早5个小时,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3月21日5时。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18.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_时。南东南0或24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在N点的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间为0(24)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答案 作图略。(太阳光线应水平从右侧照射过来)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过来。(3)MPN为______线,其中MP是____线,NP是____线。晨昏晨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分布可知,过MP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MP为晨线;过NP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NP为昏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12月22日17时根据0°经线和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图中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所以该日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7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5)此时,一艘轮船从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12月21日21时10分EF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过180°经线向东应减去一天,所以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12月21日21时1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能力提升(6)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填“东”或“西”)侧。东从E点向F点发射炮弹,将向左侧偏转,炮弹将落在EF线的东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微专题1 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 同一纬度,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便于运输大吨位、大尺寸部件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等地广人稀处,隐蔽性强2.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区位3.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有以下优点:①便于航天测控网对航天器的监控、管理、回收;②我国有多艘“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可以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4.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4)地质条件好。(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核心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与我国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优势区位条件为( )A.位于亚热带沿海,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B.位于滨海,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C.靠近港口,便于大型发射设备的运输D.纬度低,公转线速度大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窗口窄的原因是( )A.热带雨林气候区,雨季长,阴雨天气较多B.夏季气温高,靠近海洋,雷电等天气频繁C.海拔高,大气稀薄,能见度高,利于监测D.春夏季节,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4.若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一颗定位于125°E的地球同步卫星,则卫星的发射方向应是(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2024·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为“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 )A.多位于西半球B.均位于中纬度C.①位于④的西北方向D.②③自转角速度相同6.图中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 )A.建设成本低,施工难度小B.气象条件较优越,利于发射C.在赤道附近,线速度大D.对海洋运输业不会产生影响7.(2023·河南周口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2014年10月,文昌航天发射场竣工,它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运载火箭表面涂有高反光率材料,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时,通常利用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器跟踪测量火箭的飞行轨迹,观察火箭飞行中的姿态和外部形象。一天中只有火箭箭体与天空背景亮度差异大时观察效果最好。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约(41°N,100°E)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目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圆满结束。灾害性的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着陆场。(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主要地理优势。(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分析东风着陆场具备的优势。(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专题1 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落实思维方法1.C 2.B [第1题,据图可知,海南文昌的纬度为20°N,位于热带沿海,A错误。滨海地区一般海拔较低,自转线速度较高海拔处小,B错误。大型发射设备体积大,文昌位于沿海地区,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发射设备,C正确。与我国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其他卫星发射中心,可以节省燃料,利于发射,D错误。第2题,文昌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阴天多,所以发射窗口窄,A错误。文昌夏季高温多雨,雷电、强降雨等天气较多,影响发射,B正确。临海地区,海拔低,受海洋影响,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不高,C错误。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大,D错误。]3.A 4.A [第3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期较长,A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B错误;该地地处内陆,海上交通不便,C错误;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同样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优势,D错误。第4题,一般地球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空定点,所以该地球同步卫星的地理坐标是(0°,125°E),文昌的地理坐标在(20°N,110°E)附近,所以卫星的发射方向为东南方向。故选A。]5.D 6.C [第5题,据图可知,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东半球数量较多;结合纬度可知,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主要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应位于④的东北方向;地球除了极点之外,其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D正确。第6题,海上发射场相对于陆地发射场建设成本较高;图中海上发射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线速度大,利于发射;海上降水较多,气象条件较复杂,不利于发射;海上发射场对海洋运输业会产生一定影响。]7.(1)角速度:均相等。线速度:文昌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增加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有海运优势,利于大型火箭等设备的运输;分离的火箭残骸坠入海洋,安全系数高。(3)邻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能力强大;面积更大,降落预留空间更大;位于戈壁沙漠地区,对环境的破坏更小。(共24张PPT)地球自转的意义第一节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微专题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拓展必备知识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地势因素 同一纬度,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便于运输大吨位、大尺寸部件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等地广人稀处,隐蔽性强拓展必备知识2.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区位拓展必备知识3.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有以下优点:①便于航天测控网对航天器的监控、管理、回收;②我国有多艘“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可以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拓展必备知识4.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4)地质条件好。(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核心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与我国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优势区位条件为A.位于亚热带沿海,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B.位于滨海,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C.靠近港口,便于大型发射设备的运输D.纬度低,公转线速度大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落实思维方法√落实思维方法据图可知,海南文昌的纬度为20°N,位于热带沿海,A错误。滨海地区一般海拔较低,自转线速度较高海拔处小,B错误。大型发射设备体积大,文昌位于沿海地区,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发射设备,C正确。与我国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其他卫星发射中心,可以节省燃料,利于发射,D错误。落实思维方法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核心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窗口窄的原因是A.热带雨林气候区,雨季长,阴雨天气较多B.夏季气温高,靠近海洋,雷电等天气频繁C.海拔高,大气稀薄,能见度高,利于监测D.春夏季节,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落实思维方法文昌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阴天多,所以发射窗口窄,A错误。文昌夏季高温多雨,雷电、强降雨等天气较多,影响发射,B正确。临海地区,海拔低,受海洋影响,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不高,C错误。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大,D错误。落实思维方法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3~4题。落实思维方法3.相对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落实思维方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期较长,A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B错误;该地地处内陆,海上交通不便,C错误;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同样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优势,D错误。落实思维方法4.若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一颗定位于125°E的地球同步卫星,则卫星的发射方向应是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落实思维方法一般地球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空定点,所以该地球同步卫星的地理坐标是(0°,125°E),文昌的地理坐标在(20°N,110°E)附近,所以卫星的发射方向为东南方向。故选A。落实思维方法(2024·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为“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A.多位于西半球B.均位于中纬度C.①位于④的西北方向D.②③自转角速度相同√落实思维方法据图可知,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东半球数量较多;结合纬度可知,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主要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应位于④的东北方向;地球除了极点之外,其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D正确。落实思维方法(2024·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图为“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6.图中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A.建设成本低,施工难度小B.气象条件较优越,利于发射C.在赤道附近,线速度大D.对海洋运输业不会产生影响√落实思维方法海上发射场相对于陆地发射场建设成本较高;图中海上发射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线速度大,利于发射;海上降水较多,气象条件较复杂,不利于发射;海上发射场对海洋运输业会产生一定影响。落实思维方法材料一 2014年10月,文昌航天发射场竣工,它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运载火箭表面涂有高反光率材料,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时,通常利用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器跟踪测量火箭的飞行轨迹,观察火箭飞行中的姿态和外部形象。一天中只有火箭箭体与天空背景亮度差异大时观察效果最好。右图示意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7.(2023·河南周口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落实思维方法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约(41°N,100°E)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目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圆满结束。灾害性的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右图示意我国主要着陆场。落实思维方法(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答案 角速度:均相等。线速度:文昌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落实思维方法(2)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主要地理优势。答案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增加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有海运优势,利于大型火箭等设备的运输;分离的火箭残骸坠入海洋,安全系数高。落实思维方法(3)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分析东风着陆场具备的优势。答案 邻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能力强大;面积更大,降落预留空间更大;位于戈壁沙漠地区,对环境的破坏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1 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1 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ppt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1 地球自转特征 产生昼夜交替.ppt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练习(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docx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产生时差 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