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卿(  )  涉猎( )
岂(  ) 邪(  )  
遂(  )  孰若(  )
更( )
qīnɡ


suì
shè liè
shú
读准字音
ɡēnɡ
第一步
读准节奏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第二步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博士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过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是有很多好处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国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疏通文意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称谓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时王后的自称
对朋友辈的敬称
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常用的称谓语吗?
自称:愚、臣、卑
女子自谦:妾
敬称:令堂、令尊、
疏通文意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吗”
语气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限止语气,可译“罢了”
表反问语气 ,可译“呢”
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吗?
也、矣、者……
古今词义
往事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博士 治经为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
今义:最高的学位。

当涂掌事。 掌管
但当涉猎。 应当
一词多义
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认为

见往事耳。 知道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识别

1、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 。
通假字
2、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道的意思。
当途,就是当权,当道之意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你是用什么语气朗读对话的?语气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体现孙对吕的严格,同时也见其关心和厚望。
深入探究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反问句。对吕蒙不听劝诫流露出不悦和责备之意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脱的理由。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深入探究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就学的?
劝学
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①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不可不学!”
②指出让吕蒙学习的原因及目的。
③以自身为例,强调学习的好处。
深入探究
2.读对话,想象鲁肃但是会有怎样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这说明了什么?
3.吕蒙所说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神态:十分惊奇而又情不自 禁的赞叹。
描写:侧面描写,说明吕蒙才 略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长 进。
反问句。自己今非昔比的自豪。突出进步很大。
深入探究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3.结尾鲁肃为什么要和吕蒙“结友”?
居住在偏远之地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也作刮目相看。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人或事物。
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他深交,这也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人物形象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勤奋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
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