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阶段练习二(课件 练习,共2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阶段练习二(课件 练习,共2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阶段练习二
(分值:66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输沙模数是指某一时段内流域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下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输沙模数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与甲、乙两小流域相比,丙小流域输沙模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根系增强了土壤水下渗
B.林冠茂密加剧了雨水冲刷能力
C.森林覆盖率低,流域面积小
D.地表枯落物多,地表径流增加
  (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流域(  )
A.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径流量小,输沙量大
4.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5.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小,河道泥沙淤积少
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
C.含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下图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
A.11~12月 B.7~8月
C.1~2月 D.5~6月
7.有关该地区盐分易在地表积聚形成土地盐碱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降水少,淋溶作用弱
B.气温升高时,蒸发旺盛
C.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盐分到地表聚集
D.咸水入侵,地下水变咸
  (2024·陕西宝鸡月考)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下图1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图2示意焦作市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8.焦作市目前处于(  )
A.开发期 B.稳定期
C.衰退期 D.再生期
9.焦作市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
①旅游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陆运便利 ④水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目前,促进焦作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
①推动工业多元化 ②大力发展旅游业 ③加快农业产业化 ④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符合图示时段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波动最大
D.主导产业已经发生变化
12.2013年后,伊春市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变化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基础设施的老化 D.新兴产业的冲击
13.依托优势资源,伊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
A.林下特色种植业 B.机械加工制造业
C.森林观光旅游业 D.绿色食品加工业
14.(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煤炭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TM集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2012~2018年我国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协同度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情况。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自2011年开始,TM集团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开始转型发展,截止到2018年,经过8年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TM集团的产业协同发展经验,将对我国科学布局西部地区煤炭产业和提前谋划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描述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的差异。
(2)分析T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
(3)说明TM集团转型对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
答案精析
1.B 2.C [第1题,由材料可知,输沙模数高,说明流域内输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多。该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属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集中,雨水冲刷能力强,流域输沙模数高。B正确。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为0%,森林覆盖率低,土壤抗侵蚀能力差,且其流域面积小,集水面积小,输沙模数较大,C正确。]
3.A 4.B 5.C [第3题,通过读图分析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大致相同,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故选A。第4题,读图可知,该河流中游汛期月平均输沙量可达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第5题,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和河道泥沙淤积。]
6.D 7.D [第6题,盐碱化最严重的时候是地下水位较高,蒸发量较大的时候,盐分易在地表聚集,图中5、6月时地下水位高,同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盐碱化最严重,D正确。第7题,“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气温升高时,蒸发旺盛”“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盐分到地表聚集”和该地区盐分易在地表积聚形成土地盐碱化有关,A、B、C不符合题意。河套平原深居内陆,附近没有咸水入侵,D符合题意。]
8.D 9.B 10.A [第8题,焦作市为资源型城市,其煤炭资源已经经过大规模的开采,不再处于开发期和稳定期;焦作市目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进入衰退期,正处于再生期,D正确。第9题,由图可知,焦作市境内有煤矿,并有多条铁路、公路穿过,故焦作市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的主要有利条件为煤炭资源丰富、陆运便利,②③正确;旅游资源是否丰富与发展为资源型城市无关,①错误;该区域河流径流量较小,泥沙含量大,水运条件差,④错误。故选B。第10题,推动工业多元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均可减小焦作市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促进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正确;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会加重焦作市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利于焦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会限制其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选A。]
11.D 12.B 13.D [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时段伊春市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波动下降,并不是持续上升或下降,A、B错;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不是最大,C错;伊春市前期以第二产业为主,后期以第一产业为主,主导产业发生了变化,D对。第12题,结合材料“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可知,2013年后,伊春市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B正确;材料中未提到2013年后国家政策的变化,也没有提到出现新兴产业,A、D错误;基础设施的老化并不会对GDP产生较大影响,C错误。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下特色种植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森林观光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均不属于工业的范畴,排除A、C;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伊春市没有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排除B;结合材料可知,伊春市调整产业结构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故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D正确。]
14.(1)总体而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环境与经济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度先降后升;2012~2013年,煤炭开发与利用的协同度最高;2013~2015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度上升幅度大,环境与经济、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度平稳发展;2015年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度最高。
(2)煤炭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共24张PPT)
阶段练习二
第二单元
输沙模数是指某一时段内流域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右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输沙模数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材料可知,输沙模数高,说明流域内输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多。该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属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集中,雨水冲刷能力强,流域输沙模数高。B正确。
输沙模数是指某一时段内流域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下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2.与甲、乙两小流域相比,丙小流域输沙模
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根系增强了土壤水下渗
B.林冠茂密加剧了雨水冲刷能力
C.森林覆盖率低,流域面积小
D.地表枯落物多,地表径流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为0%,森林覆盖率低,土壤抗侵蚀能力差,且其流域面积小,集水面积小,输沙模数较大,C正确。
(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流域
A.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径流量小,输沙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通过读图分析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大致相同,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故选A。
(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4.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图可知,该河流中游汛期月平均输沙量可达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
5.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小,河道泥沙淤积少
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
C.含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和河道泥沙淤积。
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右图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A.11~12月 B.7~8月
C.1~2月 D.5~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盐碱化最严重的时候是地下水位较高,蒸发量较大的时候,盐分易在地表聚集,图中5、6月时地下水位高,同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盐碱化最严重,D正确。
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下图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完成6~7题。
7.有关该地区盐分易在地表积聚形成土地
盐碱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降水少,淋溶作用弱
B.气温升高时,蒸发旺盛
C.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盐分到地表聚集
D.咸水入侵,地下水变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气温升高时,蒸发旺盛”“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盐分到地表聚集”和该地区盐分易在地表积聚形成土地盐碱化有关,A、B、C不符合题意。
河套平原深居内陆,附近没有咸水入侵,D符合题意。
(2024·陕西宝鸡月考)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右图1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图2示意焦作市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8.焦作市目前处于
A.开发期 B.稳定期
C.衰退期 D.再生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焦作市为资源型城市,其煤炭资源已经经过大规模的开采,不再处于开发期和稳定期;焦作市目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进入衰退期,正处于再生期,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陕西宝鸡月考)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右图1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图2示意焦作市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9.焦作市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①旅游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陆运便利
④水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可知,焦作市境内有煤矿,并有多条铁路、公路穿过,故焦作市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的主要有利条件为煤炭资源丰富、陆运便利,②③正确;
旅游资源是否丰富与发展为资源型城市无关,①错误;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较小,泥沙含量大,水运条件差,④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陕西宝鸡月考)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右图1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图2示意焦作市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10.目前,促进焦作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推动工业多元化 ②大力发展旅游业 ③加快农业产业化 ④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推动工业多元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均可减小焦作市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促进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正确;
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会加重焦作市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利于焦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会限制其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选A。
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符合图示时段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波动最大
D.主导产业已经发生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图可知,图示时段伊春市第一产业比重
波动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波动下降,并不
是持续上升或下降,A、B错;
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不是最大,
C错;
伊春市前期以第二产业为主,后期以第一产业为主,主导产业发生了变化,D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1~13题。
12.2013年后,伊春市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变化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基础设施的老化
D.新兴产业的冲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结合材料“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
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可知,2013年后,伊
春市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
整,B正确;
材料中未提到2013年后国家政策的变化,也没有提到出现新兴产业,A、D错误;基础设施的老化并不会对GDP产生较大影响,C错误。
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1~13题。
13.依托优势资源,伊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
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林下特色种植业
B.机械加工制造业
C.森林观光旅游业
D.绿色食品加工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下特色种植业属于
第一产业(农业),森林观光旅游业属于第
三产业(服务业),均不属于工业的范畴,
排除A、C;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伊春市没有
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排除B;
结合材料可知,伊春市调整产业结构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故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D正确。
14.(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煤炭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TM集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2012~2018年我国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协同度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情况。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
自2011年开始,TM集团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开始
转型发展,截止到2018年,经过8年多的转型发展,
创造了辉煌业绩。TM集团的产业协同发展经验,
将对我国科学布局西部地区煤炭产业和提前谋划
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描述T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的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总体而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环境与经济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度先降后升;2012~2013年,煤炭开发与利用的协同度最高;2013~2015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度上升幅度大,环境与经济、煤炭开发与利
用协同度平稳发展;2015年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度最高。
(2)分析T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
答案 煤炭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说明TM集团转型对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