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4《孙权劝学》知识清单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4《孙权劝学》知识清单 素材

资源简介

七下4《孙权劝学》知识清单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孙权劝学》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背景:《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其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实词:“当涂”意为当道,当权;“辞”是推托的意思;“治经”指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在文中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往事”指历史;“及”是到,等到的意思;“过”为经过;“更”意为重新。
2、重点虚词:“以”常见用法有“用”(以刀劈狼首)、“凭借”(可以为师矣)、“认为”(皆以美于徐公)等,在《孙权劝学》中“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是“用”的意思。“为”有“做”“担任”“是”等义项,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为”是“成为,做”的意思。
3、通假字:“邪”通“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4、古今异义:“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博士”,古义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位的一种。
三、文言句式
1、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这是状语后置,强调吕蒙推辞的原因是军中事务多。
2、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肃)遂(与蒙)别”,句子中省略了主语“肃”和“与蒙”,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以理解句子的完整意思。
四、朗读与断句
1、 朗读节奏: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来划分节奏,使朗读更流畅,也有助于理解文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语气语调: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是一种略带责备又有引导的语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则是一种平和、劝导的语气。
五、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六、内容理解:
1、理清结构:文章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孙权劝学,第二层是吕蒙就学,第三层是鲁肃赞学。
2、概括内容:主要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从劝告努力学习,之后鲁肃与吕蒙交谈,对吕蒙的才略大为赞赏的故事。
七、人物形象分析
1、孙权:从“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等话语能看出他作为领导者,对下属吕蒙要求严格,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知学习对将领的重要性;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又能体现他劝学方式的巧妙,既不苛责又能循循善诱,言辞恳切,关心下属成长。
2、吕蒙:起初以“军中多务”推辞学习,可见其有重武轻文、缺乏远见的一面。但“蒙乃始就学”又展现出他能听从劝告、知错能改,且学习勤奋刻苦,进步迅速,从鲁肃的惊叹中可看出他短时间内才略大增。
3、 鲁肃:“卿言多务,孰若孤?”侧面体现出他事务繁忙但仍重视学习,“大惊曰”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现出他为人真诚、爱才敬才,对吕蒙的进步由衷赞叹并主动与他结友。
八、写作手法赏析
1、对话描写:全文主要通过孙权与吕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如孙权的“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等话语,简洁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理,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侧面烘托:以鲁肃“大惊”“非复吴下阿蒙”等语言及“拜蒙母,结友而别”的行动,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后的巨大进步,比直接描写吕蒙的才略增长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对比手法: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学习前是“吴下阿蒙”,学习后让鲁肃刮目相待,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吕蒙的好学。
九、主题归纳
1、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吕蒙学习前后的巨大变化,强调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能增长才略,提升自身素养,无论身处何种职位、事务多么繁忙,都应重视学习。
2、 善于听取意见: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并取得进步,表明人要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3、发展的眼光看人:鲁肃对吕蒙态度的转变,说明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进步和成长的潜力。
十、拓展延伸
1、 与学习相关的名言警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引导学生积累并理解这些名言,进一步强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2、 历史上类似的人物故事: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等,让学生对比这些故事与《孙权劝学》的异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感受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