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标要求] 1.如何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热带草原广布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1-2题。1.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2.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位于南温带 B.地形以平原为主C.传统民居是冰屋 D.矿产资源丰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略图,据此完成3-5题。3.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颇具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图中标注的字母与其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A-热带草原气候 B.B-热带雨林气候C.C-温带大陆性气候 D.D-地中海气候4.图中涉及的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人种、民居、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域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平原为主B.本区域是黑种人的故乡C.本区域典型的民居是蒙古包D.本区域的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但在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差5.下列列举的每组动物,主要分布在图中E区域的是 ( )A.鸸鹋、猩猩 B.袋鼠、大象C.斑马、长颈鹿 D.企鹅、考拉 知识点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6.下列四张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A B C D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种类多,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主要动物有非洲象、狮子、斑马、长颈鹿、河马、犀牛、猎豹、鬣狗、非洲野水牛等。7.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粮食供应不足 B.气候干旱C.滥采矿产资源 D.人口增长过快8.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域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B.本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最低C.本区域粮食供应充足,区域内各国人民丰衣足食D.本区域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摆脱贫困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大力毁林开荒,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C.引进现代化机械,扩大初级产品出口D.大规模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知识点三 快速发展的经济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重工业发达B.经济结构单一,以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为主C.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D.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有利地位11.东非各国较为贫穷,近年来,部分国家为发展经济,正尝试利用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这些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是( )A.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B.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C.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 D.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12.中国、非洲贸易日益频繁,我国从该地区大量进口的商品有 ( )A.大豆、玉米、苹果等 B.咖啡、可可、石油等C.小麦、棉花、大米等 D.汽车、飞机、机器设备等1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摆脱贫困,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合理的措施是 ( )①开垦草原扩大耕地,解决食物短缺问题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③依托资源和劳动力,发展加工工业④加强区域内联合,寻求跨区域国际合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 能力拔高(陕西中考)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15.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1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C 思维拓展17.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众多称谓,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有 ( )①黑种人的故乡 ②工业文明的摇篮③“世界办公室” ④全球“原材料仓库”⑤东方“十字路口” ⑥高原大陆⑦“三洲五海之地” ⑧“世界石油宝库”A.①③⑥ B.②⑤⑧ C.①③⑦ D.①④⑥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标要求] 1.如何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热带草原广布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1-2题。1.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2.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绝大部分位于南温带 B.地形以平原为主C.传统民居是冰屋 D.矿产资源丰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略图,据此完成3-5题。3.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颇具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图中标注的字母与其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D )A.A-热带草原气候 B.B-热带雨林气候C.C-温带大陆性气候 D.D-地中海气候4.图中涉及的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人种、民居、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本区域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平原为主B.本区域是黑种人的故乡C.本区域典型的民居是蒙古包D.本区域的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但在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差5.下列列举的每组动物,主要分布在图中E区域的是 ( C )A.鸸鹋、猩猩 B.袋鼠、大象C.斑马、长颈鹿 D.企鹅、考拉 知识点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6.下列四张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C )A B C D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种类多,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之称。主要动物有非洲象、狮子、斑马、长颈鹿、河马、犀牛、猎豹、鬣狗、非洲野水牛等。7.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D )A.粮食供应不足 B.气候干旱C.滥采矿产资源 D.人口增长过快8.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本区域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B.本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最低C.本区域粮食供应充足,区域内各国人民丰衣足食D.本区域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摆脱贫困的措施是 ( A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大力毁林开荒,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C.引进现代化机械,扩大初级产品出口D.大规模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知识点三 快速发展的经济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重工业发达B.经济结构单一,以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为主C.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D.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有利地位11.东非各国较为贫穷,近年来,部分国家为发展经济,正尝试利用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这些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是( B )A.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B.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C.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 D.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12.中国、非洲贸易日益频繁,我国从该地区大量进口的商品有 ( B )A.大豆、玉米、苹果等 B.咖啡、可可、石油等C.小麦、棉花、大米等 D.汽车、飞机、机器设备等13.为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摆脱贫困,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合理的措施是 ( B )①开垦草原扩大耕地,解决食物短缺问题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③依托资源和劳动力,发展加工工业④加强区域内联合,寻求跨区域国际合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 能力拔高(陕西中考)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如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14.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 A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15.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C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16.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D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 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 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C 思维拓展17.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众多称谓,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有 ( D )①黑种人的故乡 ②工业文明的摇篮③“世界办公室” ④全球“原材料仓库”⑤东方“十字路口” ⑥高原大陆⑦“三洲五海之地” ⑧“世界石油宝库”A.①③⑥ B.②⑤⑧ C.①③⑦ D.①④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 学生版.docx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