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选择题 变式练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1.“77-2”和“77-4”是广泛种植的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为研究雌配子(2n)产生的原因,对三倍体及其亲本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基因型GT1(母本) EePR107(父本) Ee77-2 EEe77-4 EEEA.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均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父本与母本杂交不会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橡胶树品种C.形成“77-2”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形成“77-4”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均分2.人类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的现象称为“单亲二体性”。其产生过程是亲本减数分裂时出错导致产生三体,而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又随机丢失其中一条染色体。“单亲二体性”多数会引起自然流产,存活胎儿也可能伴随严重的健康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亲二体性”造成的健康问题包括胎儿患隐性遗传病B.“单亲二体性”产生过程只经历一次染色体数目变异C.“单亲二体性”能诞生染色体组成为44+YY的正常后代D.“单亲二体性”的胎儿各继承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个完整染色体组3.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决定红色,基因a决定白色)。纯合红花雄株与白花雌株杂交,出现了一株基因型为AAa的子代红花植株。只考虑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下列关于此变异植株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 )A.雌性亲本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未分离B.雄性亲本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雄性亲本的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易位D.该变异植株在受精卵阶段有丝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变异4.金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观赏鱼品种,其祖先是野生鲫鱼,在人类文明史上,已知正常受精过程中,精子能激活处于减Ⅱ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 A.紫外线处理后的精子的染色体可能没有进入次级卵母细胞B.图中的金鱼二倍体新品种的培育主要应用了基因突变原理C.低温阻止第二极体排出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D.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所获得的金鱼二倍体新品种一般为纯合子5.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的智力低于常人,身体发育缓慢,并且表现出特殊的面容。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94条染色体B.若21-三体综合征患者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则其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均异常C.患病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21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患病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Ⅱ时2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6.人有46条染色体,其中两条是性染色体,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XYY三体是指细胞中多出一条Y染色体,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又称“超雄综合征”。超雄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时,任意两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另一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假设超雄综合征患者产生的各种精子受精能力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超雄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与其父亲减数分裂Ⅱ后期分裂异常有关B.超雄综合征患者可产生X、Y、XY和YY四种类型的精子C.正常女性与超雄综合征患者婚配生出染色体数正常的女孩的概率是1/3D.超雄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最多有94条染色体7.植物三体(2n+1)是遗传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非整倍体材料,常用于基因定位。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某黄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ee),为进行E/e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人员用该突变株作父本,分别与不同的三体(3号染色体三体和7号染色体三体)绿叶纯合植株杂交,再选择F 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F ,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不考虑致死情况):杂交一: 突变株(♂)×3-三体(♀)→F , F 中三体×黄叶→F 黄叶(21), 绿叶(110)杂交二: 突变株(♂)×7-三体(♀)→F , F 中三体×黄叶→F 黄叶(115), 绿叶(1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突变株基因e位于3号染色体上B.F 中出现三体的概率为1/2C.F 中的3-三体减数分裂能产生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例为1:1D.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E 或EE8.人类9号染色体三体(T9)分为嵌合型T9和完全型T9,前者部分细胞为9号染色体三体,后者所有体细胞为9号染色体三体。嵌合型T9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三体自救型,即完全型T9的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一种是分裂错误型,即由于早期胚胎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9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只含一条9号染色体的细胞和三体细胞,只有三体细胞存活,与正常细胞形成嵌合型。某嵌合型T9胎儿的父母表型均正常,基因型为Aa(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该胎儿为三体自救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aaa和Aa两种体细胞B.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AAa、Aaa和Aa三种体细胞C.该嵌合型T9胎儿的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基因型的体细胞D.检测该嵌合型T9胎儿的基因型并不能准确判断其形成嵌合体原因的类型9.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2n+1,配子育性及结实率与二倍体相同)。科学家利用人工构建的一系列增加了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纯合水稻三体,分别与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2n=24)杂交,获得F1,F1植株单独种植,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各自F2的表现型和比例,可以判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可能会导致子代中出现三体B.需构建12种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才能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C.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5:1,说明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D.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5:1,则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10.人工培育的三倍体雌鱼无繁殖能力,但三倍体雄鱼依然具备繁殖能力。人工培育的三倍体雄鱼能与野生型鱼进行基因交流导致基因污染。我国科学家为此研究出解决方案:采用外源激素诱导雌鱼发生性反转得到“伪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X),再人工激活“伪雄鱼”的精子,利用激活处理后的“伪雄鱼”与野生型雌鱼制备苗种。野生型雌鱼的卵细胞受精后,对其持续施加适宜时间的静水压力,从而抑制受精卵中的第二极体排出,即获得全雌三倍体鱼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伪雄鱼”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B.制备的苗种中,雌鱼:雄鱼=1:1C.全雌三倍体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中两条X来自野生型雌鱼,一条X来自“伪雄鱼”D.三倍体雌鱼不具备繁殖能力的原因是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参考答案1.BA、根据题意,“77-2”和“77-4”是三倍体橡胶树新品种,三倍体橡胶树由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雄配子(n)和异常形成的雌配子(2n)结合产生,说明该新品种三倍体与正常亲本二倍体相比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结合题干和表中信息可知,父本Ee产生雄配子为E和e,母本基因型为Ee,产生雌配子(2n),根据表中信息77-2基因型为EEe,说明母本产生雌配子为EE或Ee,由77-4基因型为EEE,说明母本产生雌配子为EE,那么母本在形成雌配子时可能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异常,也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异常,因此母本也可能产生ee的雌配子,故父本与母本杂交会产生基因型为eee的橡胶树品种,B错误;C、形成“77-2” EEe时的雌配子Ee(2n)可源自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都移向了一极,而减数分裂Ⅱ正常进行,C正确;D、形成“77-4”时的雌配子EE(2n),母本减数分裂Ⅰ正常,而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独立的染色体后,都移向了一极,D正确。故选B。2.AA、若亲本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均为隐性基因,可能导致“单亲二体性”胎儿患隐性遗传病,A正确;B、由题意可知,“单亲二体性”产生过程是亲本减数分裂时出错导致产生三体,而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又随机丢失其中一条染色体,共经历了两次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C、44+YY的后代不正常,C错误;D、“单亲二体性”的胎儿得到亲本其中之一的染色体组少一条,D错误。故选A。3.AA、AA(♂)×aa(♀)杂交,若是雌性亲本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未分离,则可以产生异常的雌配子aa,与正常的雄配子A结合,子代基因型为Aaa,A错误;B、AA(♂)×aa(♀)杂交,若雄性亲本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a结合,子代基因型为AAa,B正确;C、AA(♂)×aa(♀)杂交,若雄性亲本的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易位,含A基因的染色体和另一条含A基因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同一极,从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雄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a结合,子代基因型为AAa,C正确;D、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为Aa,若有丝分裂时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重复或A所在的染色体增加一条,即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则可能产生AAa的子代红花植株,D正确。故选A。4.BA、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方法有第一次卵裂阻止法和第二极体放出阻止法,结合图示可知,经紫外线处理的精子激活次级卵母发育所得到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条,所以其染色体可能没有进入次级卵母细胞,A正确;B、图中紫外线处理是为了使精子中的染色体失活,低温处理阻止第二极体的排出,进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应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原理,B错误;C、低温阻止第二极体排出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能分裂,C正确;D、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所获得的金鱼二倍体新品种一般为纯合子,D正确。5.BA、“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体内有47条染色体,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94条染色体,A正确;B、若21-三体综合征患者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则其产生的配子得到1条21号染色体的为正常配子,得到2条21号染色体的为染色体数目异常配子,B错误;C、患病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21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了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然后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就会导致受精卵内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产生21-三体综合征患者,C正确;D、患病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Ⅱ时2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了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然后与正常精子结合,就会导致受精卵内21号染色体多一条,而产生21-三体综合征患者,D正确。故选B。6.CA、XYY是由X型卵细胞和YY型精子结合形成的,YY型精子是父本减数分裂Ⅱ后期异常产生的,A正确;BC、超雄综合征患者(XYY)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X:Y:YY:XY=1:2:1:2,正常女性与超雄综合征患者婚配生出染色体数正常女孩(XX)的概率为1/6,B正确,C错误;D、超雄综合征患者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94条,D正确。故选C。7.CAB、假设突变株基因b位于3号染色体上,突变株(♂)×3-三体(♀),突变株的基因型为ee,三体绿叶纯合体植株的基因型为EEE,F1的基因型为EEe、Ee,F1中三体(EEe)与黄叶(ee)进行杂交,F1中三体产生的配子及种类为:E:Ee:EE:e=2:2:1:1,F2的基因型及种类为Ee、Eee、EEe、ee=2:2:1:1,表型及比例为黄叶:绿叶=5:1。突变株(♂)×7-三体(♀),突变株的基因型为ee,三体绿叶纯合体植株的基因型为EE,F1的基因型为Ee,F1中三体(Ee)与黄叶(ee)进行杂交,F1中三体产生的配子及种类为E:e=1:1,F2的基因型及种类为Ee:ee=1:1,表型及比例为黄叶:绿叶=1:1。与题意相符,故突变株基因e位于3号染色体上,F1中三体的概率是1/2,AB正确;C、F1中的3-三体(EEe)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例及概率为E:Ee:EE:e=2:2:1:1,C错误;D、突变株基因e位于3号染色体上,三体(3号染色体三体和7号染色体三体)绿叶纯合植株基因型为分别为EEE 或EE,D正确。故选C。8.AA、父母表型均正常,基因型为Aa,胎儿完全型T9基因型可能为AAA、AAa、Aaa,aaa,则三体自救型,即完全型T9的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则体内可能含有aaa和Aa,AAA三种体细胞,A错误;B、父母表型均正常,基因型为Aa,胎儿基因型可能为AA,Aa,aa,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依据题干信息,由于早期胚胎部分细胞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9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只含一条9号染色体的细胞和三体细胞,只有三体细胞存活,若胎儿的基因型为Aa,则发生分裂错误,则可以产生AAa、Aaa两种三体细胞,所以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则其体内可能存在AAa、Aaa和Aa三种体细胞,B正确;C、该嵌合型T9胎儿的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三种基因型的体细胞,如AAa,随机丢失一条染色体,则可会产生AA,Aa的基因型,所以会出现三种基因AAa、AA、Aa,C正确;D、依据A、B、C项可知,单一检测该嵌合型T9胎儿的基因型并不能准确判断其形成嵌合体原因的类型,D正确。故选A。9.DA、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一极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未分离并移向一极都可能会导致配子中多一条染色体,从而使子代中出现三体,A正确;B、水稻(2n=24)有12对同源染色体,要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需构建12种水稻野生型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B正确;C、若突变基因位于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隐性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相关野生型三体的基因型为AAA,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有两种,Aa和AAa,其中Aa植株自交后代比例为3:1,AAa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为AA:Aa:A:a=1:2:2:1,其中a=1/6,自交后代(即F1植株子代)中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为35:1,C正确;D、若突变基因不位于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则某隐性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相关野生型三体的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即F1植株子代)中比例为3:1,D错误。故选D。10.BA、采用外源激素诱导雌鱼发生性反转得到“伪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X),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B、利用激活处理后的“伪雄鱼”与野生型雌鱼制备苗种,制备的苗种中,全为雌鱼,B错误;C、三倍体鱼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中两条X来自野生型雌鱼,一条X来自“伪雄鱼”,C正确;D、三倍体雌鱼不具备繁殖能力的原因是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D正确。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