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科学试卷
1.(2025八上·杭州期末)新疆阿勒泰因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以下关于阿勒泰地区的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冬寒漫长 B.四季分明 C.晴空万里 D.春旱多风
2.(2025八上·杭州期末)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潮”,其潮水最后会汇入东海,潮水入海属于水循环中的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植物蒸腾 D.水汽输送
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窗边植物的茎、叶向窗外生长,下列与图中植物感应性表现形式相同的是
A.捕蝇草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B.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C.植物的根朝向湿润的地方生长
D.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4.(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开跑,很多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的现象。这主要是以下哪种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5.(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用洗脸水冲厕所 B.开着水龙头刷牙
C.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6.(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中学为庆祝科技节开幕,将宣传标语挂在气球下,并用绳子固定于地面,如图为风吹来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气球此时所受浮力方向的是
A. B.
C. D.
7.(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将一杯水、铅笔和电池连接成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铅笔芯是导体
B.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笔芯上出现更多的气泡
C.往水中加入稀硫酸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或事例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对应图中a、b、c的是
A.突起、细胞体、轴突
B.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C.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蜘蛛织网
D.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9.(2025八上·杭州期末)生活废水经下列操作后,其中得到的水最纯净的是
A.用净水装置处理
B.加明矾静置
C.蒸馏
D.过滤
1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带了负电,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除尘纸与地板带的是同种电荷
C.摩擦后,除尘纸得到了电子
D.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11.(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水,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固体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水,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则烧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2.(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自制了一把“乒乓球机关枪”如图所示,按下开关,鼓风机向A管内鼓风,B管中的乒乓球被“吸入” A管后发射出去。下列实例与该原理相同的是
A.吸饮料
B.高压锅
C.化油器
D.真空压缩袋
13.(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为共享电动车设计了一个智能戴头盔系统:手机扫码成功后,开关 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仍不能工作;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发出信号,车上接收器接收信号后开关S2闭合,电机才能正常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电机不能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14.(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自制了一个取酒器,如图所示,待酒从B孔进入塑料瓶后,接下去的过程是①将取酒器移到碗的上方②酒进入碗中。要完成上述①②过程,手指对A孔的操作分别是
A.①②都摁住 B.①摁住,②松开
C.①②都松开 D.①松开,②摁住
15.(2025八上·杭州期末)科学实验需要进行多次,目的是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B.“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换用不同种液体多次测量
C.“探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换用不同种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
16.(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帮助小科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选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骑行到路口时,他看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7.(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为12月份的杭州和哈尔滨的冬景图。
(1)造成杭州与哈尔滨气候差异如此之大的主要因素是   (选填“地形”、“纬度位置”或“海陆因素”)。
(2)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水立方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的析出量来判断温度的变化。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寒假从杭州到哈尔滨,随身携带的瓶内晶体的析出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2025八上·杭州期末)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图1表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体温调节过程。
(1)图1中立毛肌和血管属于反射弧中的   。
(2)图2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环境温度下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情况,其中表示低温环境下的是   (选填“甲”或“乙”)。
19.(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家用除湿盒,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小科查阅资料后得知氯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请根据氯化钙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59.5 65 74.5 100 116
(1)30℃时,收集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小科发现收集区的晶体,冬天明显比夏天多,请解释   。
2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为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乙为模拟空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飞机适宜在②层飞行的原因是____。
A.温度适宜
B.气流稳定,不易形成对流现象
C.空气中水汽少,能见度好
(2)图乙中玻璃管内的水流动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由此,小科猜想冬天在房间安装暖气,应该将暖气片装在房间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21.(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甲杯中物块沉底。甲杯中物块所受浮力为F甲,乙杯中物块所受浮力为 F乙,则F甲    F乙(选填“>”、 “<”或“=”); 向乙杯中缓慢加入食盐,物块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湿敏电阻R固定在叶片上,来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图中叶片未画出)。已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叶片含水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
(1)由乙图可知,随着湿度H变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闭合开关S,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为   。
23.(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杂质只含有泥沙),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甲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二】: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乙,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
(4)配制完成后,经检测发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精盐固体中仍有少量泥沙
B.称量精盐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
D.将称量好的精盐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24.(2025八上·杭州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 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30Ω。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阻R/Ω 5 10 15 30
电流 I/A 0.6 0.3 0.2 0.1
(1)请完成实物图的连接(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小科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是   ,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4)小科由小到大依次更换定值电阻继续探究,为了完成表中的4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至少为____(选填字母)。
A.15Ω B.25Ω C.30Ω D.40Ω
25.(2025八上·杭州期末)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其作用与生长素相似。科研人员以芹菜幼苗为材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一段时间,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F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0 0.1 0.2 0.3 0.4 0.5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
(2)本实验结果不能得出“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理由是   。
(3)若利用本实验数据进一步测定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配制浓度在   范围内浓度依次增加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5组;
第二步:选取   的芹菜幼苗,随机均分为5组,并用以上浓度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分别处理;
第三步:将以上5组芹菜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测量并计算每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26.(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科先后将该一长方体金属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系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如图甲所示,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小科上述操作是想验证猜想   ;
(2)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浮力为   N;
(3)观察实验①、③、④可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4)用图乙中数据可计算出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27.(2025八上·杭州期末)酱鸭是杭州的一道特色名吃,调查发现,酱鸭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卤水腌制,且卤水的盐度(溶质质量分数)保持在1.5%-1.6%,风味最佳。某项目小组制作了量程为0%-2%的盐度计,用于测量卤水盐度,项目实施如下:
【产品设计】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两个铜片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已知R0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烧杯内倒入卤水时,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1)此盐度计的设计运用了“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转换思维,以下测量工具体现转换思维的是____(选填字母)。
A.体温计 B.量筒 C.刻度尺
(2)【数据调试】20℃时,铜片间距离为10cm时,测得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质量分数(%) 0.25 0.5 0.75 1 1.25 1.5 1.75 2
电阻 (Ω) 280 220 180 130 100 80 60 40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   。
(3)【产品检验】20℃时,当盐度计中电压表示数为1V时,所测的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为   。
(4)【产品评价】该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量表,具体如下:
指标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评价指标 能测量盐度为 0%-2%的卤水 能测量卤水盐度,但无法满足0%-2%的卤水盐度测定 不能测量卤水盐度
根据表格中的调试数据,结合电压表的量程(0~3V),判断该盐度计的评价等级为   。
28.(2025八上·杭州期末)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显著的作用。某硝酸钾溶液的产品信息标签如图所示:
(1)该200mL 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果农欲配制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来给果园施肥,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9.(2025八上·杭州期末)科学学习小组开展“制作可调式电热水壶”的活动,一小组通过串联一个旋钮式变阻器(如图甲所示)实现了多档位加热功能。
(1)旋钮式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   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利用该变阻器可实现五档位调节,分别为Ⅰ、Ⅱ、Ⅲ、Ⅳ、Ⅴ档,其中Ⅰ档和Ⅴ档时滑片与接线柱a、c重合。
(2)图乙是可调式电热水壶的电路图,其中显示仪用来显示不同的加热档位,它是由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
(3)闭合开关后, 将变阻器的   (选填“a和b”、 “a和c”或“b和c”)接线柱分别与电路图中A、B接线柱相连,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显示仪示数增大。
(4)在220V的电压下检测该自制电热水壶,发现在五个档位调节过程中,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则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少
30.(2025八上·杭州期末)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时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是某潜水艇“掉深”过程的示意图。已知该潜水艇的体积约为: 高密度区海水密度约为
低密度区海水密度约为 不考虑深度对海水密度的影响。求:
(1)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需快速   (选填“进水”或“排水”),才能确保潜水艇不“掉深”。
31.(2025八上·杭州期末)(3分)如图是一种塑料“吸盘式”挂钩,将它紧压在平整的瓷砖墙壁上,可挂饭勺、锅铲等厨具。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吸盘能“吸附”在墙上且挂上厨具后不掉落的原因。
32.(2025八上·杭州期末)稳定与变化展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演变历程,表现为变化之中又有相对稳定的状态。
(1)如图甲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若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2)生物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如人体对血糖的调节需要   和激素的共同参与完成。图乙中的曲线1表示进食后人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则图乙中表示胰岛素分泌量变化的曲线是   (填“2”或“3”)。
(3)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说明在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丁所示,在夏季的白天,近海地区的风是   (选填“从海洋吹向陆地”或“从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 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冬寒漫长、四季分明、春旱多风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故ABD不合题意;
晴空万里描述的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
【解答】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潮”,其潮水最后会汇入东海,潮水入海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水性等。
植物的感性运动是指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生理机制的引起的运动,但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解答】 AD.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 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都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都属于感性运动,故AD不符合题意;
B. 浸在水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是种子的一种膨胀现象,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故B不合题意;
C. 植物的根朝向湿润的地方生长 ,为植物的向水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判断。
【解答】 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流加快,也会引起面部的血流量增加,因而显得面红耳赤,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严重,半数以上城市缺水。除了跨流域调水外,另外两个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解答】 用洗脸水冲马桶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A不合题意;
开着水龙头刷牙,造成水浪费,故B符合题意;
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可以节约水源,故C不合题意;
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属于节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 气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B.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
C.溶液中离子溶度越大,则导电能力越强;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
【解答】 A.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2 倍,所以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笔芯上出现更多的气泡,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纯水的导电性很弱,往水中加入稀硫酸等电解质可以增强其导电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和b是并列关系,a包含c,据此对各个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
【解答】 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故A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能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不同,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 A.该简易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以及微生物;
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所有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以及微生物;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由此可知,得到的水最纯净的是C。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A.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
BD.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C.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解答】 A.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叫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摩擦后,除尘纸与地板带的是异种电荷,故B错误;
C.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带了负电,除尘纸得到了电子,故C正确;
D.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 根据滴管中吸入水,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固体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水,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则瓶内的物质和水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烧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A不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烧瓶内压强减小,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烧瓶内压强增大,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烧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 按下开关,鼓风机向A管内鼓风,B管中的乒乓球被“吸入”A管后发射出去,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吸饮料、高压锅、真空压缩袋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化油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作用、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这说明灯泡与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则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与电动机在一条支路中,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 待酒从B孔进入塑料瓶后,应该摁住A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不会流出,将取酒器移到碗的上方,然后松开A孔,此时A孔和B孔的大气压相互平衡,酒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碗中,综上分析可知,要完成上述①②过程,手指对A孔的操作分别是①摁住,②松开。
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不同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对各个选项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A.“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为了减小误差,故A符合题意;
B.“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换用不同种液体多次测量,为寻找普遍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换用不同种植物进行多次实验,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小脑;条件反射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 (1)小脑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故小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帮助小科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2)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17.【答案】(1)纬度位置
(2)增加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 (1)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杭州与哈尔滨气候差异大是由于纬度位置导致的。
(2)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水立方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的析出量来判断温度的变化。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寒假从杭州到哈尔滨,随身携带的瓶内晶体的析出量将变大。在冬季,从我国南方到北方,温度降低,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增加,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大。
18.【答案】(1)效应器
(2)乙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 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高温环境下,血管膨胀,增大散热面积,加快血管流速,增强散热。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减小散热面积,减小散热。
【解答】 (1)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结构来看,皮肤内能接受刺激的结构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而皮肤立毛肌、血管则相当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2)在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慢,故乙表示低温环境下的血管。
19.【答案】(1)50%
(2)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30℃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100g,30℃时,收集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小科发现收集区的晶体,冬天明显比夏天多,是因为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冬天气温低,温度降低,氯化钙的溶解度减小。
20.【答案】(1)B
(2)逆时针;下方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图甲: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电离层;④热层,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特点解答;
(2)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密度小的上升,密度大的下降。
【解答】 (1)A.飞机适宜在平流层飞行并非因为温度适宜,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与地面温度差异大,不适宜人类常规生存意义上的温度适宜,故A错误;
B.②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不易形成对流现象,飞机飞行平稳安全,这是飞机适宜在该层飞行的重要原因,故B正确;
C.平流层空气中水汽少,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飞行时的视野清晰,但这不是飞机适宜在该层飞行的最主要原因,故C错误。
故选B。
(2)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冷空气密度大会下降,所以图乙中玻璃管内的水流动方向为逆时针。暖气片也应该装在房间的下方,能让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空气不断下降被加热,形成良好的对流,使房间更快更均匀地暖和起来。
21.【答案】<;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
(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解答】 (1)物体在甲中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即F甲<F乙;
(2)向乙杯中缓慢加盐,盐水的密度变大,物块漂浮在液面上,物块受到的浮力仍旧等于其重力,故物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22.【答案】(1)变小
(2)变小
(3)6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确定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变化规律;
(2)定值电阻R0和湿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和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化;
(2)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U=IR计算此时的湿敏电阻R的阻值,由图乙知植物叶片的含水量;
【解答】 (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空气湿度变大而变小;
(2)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和湿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3)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
则通过R0的电流:,
通过湿敏电阻的电流:,
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6V-4V=2V,
湿敏电阻此时的阻值:,
由图乙知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为60%。
23.【答案】(1)①③④②
(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向左盘添加精盐,直至天平平衡
(4)A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1)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操作②是蒸发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试剂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能得到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
(2)操作②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试剂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说明试剂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精盐,直至天平平衡。
(4)A.精盐固体中仍有少量泥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符合题意;
B.称量精盐时,用了生锈的砝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不合题意;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合题意;
D.将称量好的精盐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4.【答案】(1)
(2)定值电阻断路
(3)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4)C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电源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和电源接通;
(3)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分析得出答案;
(4)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解答】 (1)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电源的“-”接线柱相连,如图;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和电源接通,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过程中,小科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可让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4)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6A×5Ω=3V;
电源电压恒为6V,
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
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30Ω,
为了完成表中的4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至少为30Ω,
故选C。
25.【答案】(1)A
(2)各种浓度下平均株高都比对照组要高,说明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3)0.2-0.4mg/L;长度相等、叶片数量大体相等、生长状况相同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在对照实验中,对探究的因素没有改变的为对照组,探究的因素发生改变的为实验组;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加入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平均株高的变化即可;
(3)①根据表格数据确定最合适浓度所在的浓度范围即可;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A组中没有加入油菜素内酯溶液,应该为对照组;
(2)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各种浓度下平均株高都比对照组要高,说明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3)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C到D再到E,随着浓度的增大,平均株高先增大后减小,那么最适宜的浓度肯定在这个范围内,即配制浓度为0.2-0.4mg/L范围内的浓度;
②取长度相等、叶片数量大体相等、生长状况相同的芹菜幼苗,随机均分为5组,并用以上浓度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分别处理。
26.【答案】(1)猜想一
(2)1.4
(3)液体的密度
(4)200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1)图甲中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种类相同,改变长方体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2)在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的浮力由称重法求出;
(3)图①、③、④中金属在空气中的重力已知,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已知,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即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密度,观察浮力的大小;
(4)由①、③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水的密度可知,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解答】 (1)图甲中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种类相同,只改变长方体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由此可知探究的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有关,即猜想一;
(2)在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的浮力F浮=G-F=4.8N-3.4N=1.4N;
(3)图①、③、④中金属在空气中的重力已知,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已知,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即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同,由此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①、③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G-F1=4.8N-2.8N=2N,
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27.【答案】(1)A
(2)食盐溶液的质里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3)1.25%
(4)良好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分析各个选项中仪器的工作原理即可;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溶质分数的关系;
(3)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出溶液的电阻,再与表格数据对照即可;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判断评价指标的等级即可。
【解答】 (1)A.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体积→液柱高度)来测量体温的,与盐度计的转换思维相似,故A符合题意;
B.量筒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没有这种转换思维。故B、C不合题意。
故选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电阻值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那么可得出结论:食盐溶液的质里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3)已知电源电压U=6V,定值电阻R0=20Ω,电压表示数为1V,
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U总-U0=6V-1V=5V,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此时溶液的电阻;
对照表格,20℃时电阻为100Ω,所测的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25%。
(4)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U=1V一定的情况下,电阻R越小,电流I越大,导电能力越强。观察表格可知,质量分数为1%时,电阻为130Ω,此时导电能力适中;质量分数为1.2%时,电阻为100Ω,导电能力较强;质量分数为1.5%时,电阻为80Ω,导电能力更强。综合考虑电压表量程0-3V,该盐度计能测量一定范围内的盐度,所以该盐度计的评价等级为良好。
28.【答案】(1)220;22
(2)解:设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x,
20kg×2%=x×10%,
解得:x=4kg,
即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4k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来分析解答;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浓溶液中的溶质等于稀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 (1)200mL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m=ρV=200mL×1.1g/mL=220g,则硝酸钾的质量为:220g×10%=22g。
29.【答案】(1)电阻丝长度
(2)电压表
(3)b、c
(4)由题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
当电流最小为0.5A时,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与发热体串联,
由欧姆定律可知二者串联的总电阻:,
当电流最大为5A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为发热体的简单电路,
则发热体的电阻:,
由电阻串联的特点可知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变大=R总-R=440Ω-44Ω=396Ω。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旋钮式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
(2)电流表需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电压表并联在所测元件的两端。
(3)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据此分析;
(4)由题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当电流最小为0.5A时,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与发热体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二者串联的总电阻;当电流最大为5A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为发热体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发热体的电阻;最后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求出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 (1)旋钮式变阻器和普通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
(2)图乙是可调式电热水壶的电路图,显示仪与发热体并联,其中显示仪用来显示不同的加热挡位,所以它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3)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则由图可知应将变阻器的b、c接线柱分别与电路图中A、B接线柱相连。
30.【答案】(1)自身重力
(2)解: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7×103kg/m3×10N/kg×5×103m3=5.35×107N;
(3)排水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潜水艇的浮沉方法解答;
(2)根据F浮=ρ液gV排求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均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相同,由于高密度区海水密度大于低密度区海水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所受浮力的关系,从而可知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所受浮力的变化,结合潜水艇的原理可知应采取的措施。
【解答】 (1)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它所受的浮力不变,其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均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相同,由于高密度区海水密度大于低密度区海水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所受的浮力大于它在低密度海水区所受的浮力,即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所受浮力变小,此时应快速排水,减小潜艇重力,防止潜艇“掉深”。
31.【答案】吸盘之所以能紧紧贴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首先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厨具挂在挂钩上,对挂钩施加向下的拉力作用,只要这个拉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不会掉落,即厨具的重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掉落。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吸盘式挂钩利用大气压力把它压在竖直墙壁上,当挂上重物后,重物对挂钩的拉力和挂钩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将不掉落。
【解答】 吸盘之所以能紧紧贴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首先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厨具挂在挂钩上,对挂钩施加向下的拉力作用,只要这个拉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不会掉落,即厨具的重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掉落。
32.【答案】(1)加水
(2)神经系统;2
(3)减小
(4)从海洋吹向陆地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风
【解析】【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掌握胰岛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钙溶液若要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水,因为加水能增加溶剂的量,从而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人体对血糖的调节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参与完成,进食后人体内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来降低血糖,所以图乙中表示胰岛素分泌变化的曲线是2;
(3)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说明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即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在夏季的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在夏季的白天,近海地区的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科学试卷
1.(2025八上·杭州期末)新疆阿勒泰因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以下关于阿勒泰地区的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冬寒漫长 B.四季分明 C.晴空万里 D.春旱多风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 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冬寒漫长、四季分明、春旱多风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故ABD不合题意;
晴空万里描述的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八上·杭州期末)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潮”,其潮水最后会汇入东海,潮水入海属于水循环中的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植物蒸腾 D.水汽输送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
【解答】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潮”,其潮水最后会汇入东海,潮水入海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故选B。
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窗边植物的茎、叶向窗外生长,下列与图中植物感应性表现形式相同的是
A.捕蝇草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B.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C.植物的根朝向湿润的地方生长
D.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水性等。
植物的感性运动是指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生理机制的引起的运动,但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解答】 AD.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 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都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都属于感性运动,故AD不符合题意;
B. 浸在水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是种子的一种膨胀现象,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故B不合题意;
C. 植物的根朝向湿润的地方生长 ,为植物的向水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开跑,很多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的现象。这主要是以下哪种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答案】C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判断。
【解答】 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流加快,也会引起面部的血流量增加,因而显得面红耳赤,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用洗脸水冲厕所 B.开着水龙头刷牙
C.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严重,半数以上城市缺水。除了跨流域调水外,另外两个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解答】 用洗脸水冲马桶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A不合题意;
开着水龙头刷牙,造成水浪费,故B符合题意;
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可以节约水源,故C不合题意;
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属于节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中学为庆祝科技节开幕,将宣传标语挂在气球下,并用绳子固定于地面,如图为风吹来时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气球此时所受浮力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 气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将一杯水、铅笔和电池连接成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铅笔芯是导体
B.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笔芯上出现更多的气泡
C.往水中加入稀硫酸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B.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
C.溶液中离子溶度越大,则导电能力越强;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
【解答】 A.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2 倍,所以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笔芯上出现更多的气泡,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纯水的导电性很弱,往水中加入稀硫酸等电解质可以增强其导电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或事例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对应图中a、b、c的是
A.突起、细胞体、轴突
B.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C.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蜘蛛织网
D.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和b是并列关系,a包含c,据此对各个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
【解答】 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故A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能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不同,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5八上·杭州期末)生活废水经下列操作后,其中得到的水最纯净的是
A.用净水装置处理
B.加明矾静置
C.蒸馏
D.过滤
【答案】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 A.该简易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以及微生物;
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所有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以及微生物;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由此可知,得到的水最纯净的是C。
故选C。
1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带了负电,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除尘纸与地板带的是同种电荷
C.摩擦后,除尘纸得到了电子
D.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A.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
BD.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C.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解答】 A.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叫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摩擦后,除尘纸与地板带的是异种电荷,故B错误;
C.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带了负电,除尘纸得到了电子,故C正确;
D.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1.(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水,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固体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水,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则烧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 根据滴管中吸入水,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固体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水,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则瓶内的物质和水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烧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A不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烧瓶内压强减小,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烧瓶内压强增大,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烧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自制了一把“乒乓球机关枪”如图所示,按下开关,鼓风机向A管内鼓风,B管中的乒乓球被“吸入” A管后发射出去。下列实例与该原理相同的是
A.吸饮料
B.高压锅
C.化油器
D.真空压缩袋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 按下开关,鼓风机向A管内鼓风,B管中的乒乓球被“吸入”A管后发射出去,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吸饮料、高压锅、真空压缩袋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化油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为共享电动车设计了一个智能戴头盔系统:手机扫码成功后,开关 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仍不能工作;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发出信号,车上接收器接收信号后开关S2闭合,电机才能正常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电机不能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作用、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这说明灯泡与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则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与电动机在一条支路中,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自制了一个取酒器,如图所示,待酒从B孔进入塑料瓶后,接下去的过程是①将取酒器移到碗的上方②酒进入碗中。要完成上述①②过程,手指对A孔的操作分别是
A.①②都摁住 B.①摁住,②松开
C.①②都松开 D.①松开,②摁住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 待酒从B孔进入塑料瓶后,应该摁住A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不会流出,将取酒器移到碗的上方,然后松开A孔,此时A孔和B孔的大气压相互平衡,酒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碗中,综上分析可知,要完成上述①②过程,手指对A孔的操作分别是①摁住,②松开。
故选B。
15.(2025八上·杭州期末)科学实验需要进行多次,目的是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B.“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换用不同种液体多次测量
C.“探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换用不同种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不同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对各个选项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A.“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为了减小误差,故A符合题意;
B.“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换用不同种液体多次测量,为寻找普遍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换用不同种植物进行多次实验,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帮助小科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选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骑行到路口时,他看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答案】小脑;条件反射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 (1)小脑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故小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帮助小科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2)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17.(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为12月份的杭州和哈尔滨的冬景图。
(1)造成杭州与哈尔滨气候差异如此之大的主要因素是   (选填“地形”、“纬度位置”或“海陆因素”)。
(2)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水立方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的析出量来判断温度的变化。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寒假从杭州到哈尔滨,随身携带的瓶内晶体的析出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1)纬度位置
(2)增加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 (1)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杭州与哈尔滨气候差异大是由于纬度位置导致的。
(2)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水立方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硝酸钾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的析出量来判断温度的变化。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寒假从杭州到哈尔滨,随身携带的瓶内晶体的析出量将变大。在冬季,从我国南方到北方,温度降低,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增加,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大。
18.(2025八上·杭州期末)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对外界刺激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图1表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体温调节过程。
(1)图1中立毛肌和血管属于反射弧中的   。
(2)图2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环境温度下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情况,其中表示低温环境下的是   (选填“甲”或“乙”)。
【答案】(1)效应器
(2)乙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 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高温环境下,血管膨胀,增大散热面积,加快血管流速,增强散热。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减小散热面积,减小散热。
【解答】 (1)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结构来看,皮肤内能接受刺激的结构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而皮肤立毛肌、血管则相当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2)在低温环境下,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慢,故乙表示低温环境下的血管。
19.(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家用除湿盒,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小科查阅资料后得知氯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请根据氯化钙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59.5 65 74.5 100 116
(1)30℃时,收集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小科发现收集区的晶体,冬天明显比夏天多,请解释   。
【答案】(1)50%
(2)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30℃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100g,30℃时,收集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小科发现收集区的晶体,冬天明显比夏天多,是因为氯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冬天气温低,温度降低,氯化钙的溶解度减小。
2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为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乙为模拟空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飞机适宜在②层飞行的原因是____。
A.温度适宜
B.气流稳定,不易形成对流现象
C.空气中水汽少,能见度好
(2)图乙中玻璃管内的水流动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由此,小科猜想冬天在房间安装暖气,应该将暖气片装在房间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答案】(1)B
(2)逆时针;下方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1)图甲: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电离层;④热层,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特点解答;
(2)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特有方式,密度小的上升,密度大的下降。
【解答】 (1)A.飞机适宜在平流层飞行并非因为温度适宜,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与地面温度差异大,不适宜人类常规生存意义上的温度适宜,故A错误;
B.②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不易形成对流现象,飞机飞行平稳安全,这是飞机适宜在该层飞行的重要原因,故B正确;
C.平流层空气中水汽少,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飞行时的视野清晰,但这不是飞机适宜在该层飞行的最主要原因,故C错误。
故选B。
(2)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冷空气密度大会下降,所以图乙中玻璃管内的水流动方向为逆时针。暖气片也应该装在房间的下方,能让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空气不断下降被加热,形成良好的对流,使房间更快更均匀地暖和起来。
21.(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甲杯中物块沉底。甲杯中物块所受浮力为F甲,乙杯中物块所受浮力为 F乙,则F甲    F乙(选填“>”、 “<”或“=”); 向乙杯中缓慢加入食盐,物块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
(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解答】 (1)物体在甲中沉底,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即F甲<F乙;
(2)向乙杯中缓慢加盐,盐水的密度变大,物块漂浮在液面上,物块受到的浮力仍旧等于其重力,故物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22.(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湿敏电阻R固定在叶片上,来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图中叶片未画出)。已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叶片含水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
(1)由乙图可知,随着湿度H变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闭合开关S,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为   。
【答案】(1)变小
(2)变小
(3)6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确定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变化规律;
(2)定值电阻R0和湿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和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化;
(2)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U=IR计算此时的湿敏电阻R的阻值,由图乙知植物叶片的含水量;
【解答】 (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空气湿度变大而变小;
(2)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和湿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当植物叶片含水量变低时,湿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知湿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3)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
则通过R0的电流:,
通过湿敏电阻的电流:,
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6V-4V=2V,
湿敏电阻此时的阻值:,
由图乙知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为60%。
23.(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杂质只含有泥沙),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甲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二】: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乙,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
(4)配制完成后,经检测发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精盐固体中仍有少量泥沙
B.称量精盐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
D.将称量好的精盐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答案】(1)①③④②
(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向左盘添加精盐,直至天平平衡
(4)A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1)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操作②是蒸发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试剂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能得到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
(2)操作②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称量精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试剂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说明试剂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精盐,直至天平平衡。
(4)A.精盐固体中仍有少量泥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符合题意;
B.称量精盐时,用了生锈的砝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不合题意;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合题意;
D.将称量好的精盐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4.(2025八上·杭州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 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30Ω。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阻R/Ω 5 10 15 30
电流 I/A 0.6 0.3 0.2 0.1
(1)请完成实物图的连接(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小科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是   ,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4)小科由小到大依次更换定值电阻继续探究,为了完成表中的4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至少为____(选填字母)。
A.15Ω B.25Ω C.30Ω D.40Ω
【答案】(1)
(2)定值电阻断路
(3)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4)C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电源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和电源接通;
(3)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分析得出答案;
(4)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解答】 (1)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可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和电源的“-”接线柱相连,如图;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和电源接通,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过程中,小科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可让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应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
(4)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6A×5Ω=3V;
电源电压恒为6V,
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
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30Ω,
为了完成表中的4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至少为30Ω,
故选C。
25.(2025八上·杭州期末)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其作用与生长素相似。科研人员以芹菜幼苗为材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一段时间,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F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0 0.1 0.2 0.3 0.4 0.5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
(2)本实验结果不能得出“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理由是   。
(3)若利用本实验数据进一步测定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生长作用的最适浓度,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配制浓度在   范围内浓度依次增加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5组;
第二步:选取   的芹菜幼苗,随机均分为5组,并用以上浓度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分别处理;
第三步:将以上5组芹菜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测量并计算每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答案】(1)A
(2)各种浓度下平均株高都比对照组要高,说明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3)0.2-0.4mg/L;长度相等、叶片数量大体相等、生长状况相同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在对照实验中,对探究的因素没有改变的为对照组,探究的因素发生改变的为实验组;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加入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平均株高的变化即可;
(3)①根据表格数据确定最合适浓度所在的浓度范围即可;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A组中没有加入油菜素内酯溶液,应该为对照组;
(2)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各种浓度下平均株高都比对照组要高,说明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3)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C到D再到E,随着浓度的增大,平均株高先增大后减小,那么最适宜的浓度肯定在这个范围内,即配制浓度为0.2-0.4mg/L范围内的浓度;
②取长度相等、叶片数量大体相等、生长状况相同的芹菜幼苗,随机均分为5组,并用以上浓度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分别处理。
26.(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科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科先后将该一长方体金属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系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如图甲所示,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小科上述操作是想验证猜想   ;
(2)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浮力为   N;
(3)观察实验①、③、④可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4)用图乙中数据可计算出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答案】(1)猜想一
(2)1.4
(3)液体的密度
(4)200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1)图甲中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种类相同,改变长方体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2)在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的浮力由称重法求出;
(3)图①、③、④中金属在空气中的重力已知,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已知,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即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密度,观察浮力的大小;
(4)由①、③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水的密度可知,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解答】 (1)图甲中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种类相同,只改变长方体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由此可知探究的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有关,即猜想一;
(2)在图乙中金属块在步骤②中所受的浮力F浮=G-F=4.8N-3.4N=1.4N;
(3)图①、③、④中金属在空气中的重力已知,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已知,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即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同,由此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①、③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G-F1=4.8N-2.8N=2N,
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27.(2025八上·杭州期末)酱鸭是杭州的一道特色名吃,调查发现,酱鸭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卤水腌制,且卤水的盐度(溶质质量分数)保持在1.5%-1.6%,风味最佳。某项目小组制作了量程为0%-2%的盐度计,用于测量卤水盐度,项目实施如下:
【产品设计】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两个铜片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已知R0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烧杯内倒入卤水时,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1)此盐度计的设计运用了“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导电能力→电阻大小→电压大小”的转换思维,以下测量工具体现转换思维的是____(选填字母)。
A.体温计 B.量筒 C.刻度尺
(2)【数据调试】20℃时,铜片间距离为10cm时,测得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质量分数(%) 0.25 0.5 0.75 1 1.25 1.5 1.75 2
电阻 (Ω) 280 220 180 130 100 80 60 40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   。
(3)【产品检验】20℃时,当盐度计中电压表示数为1V时,所测的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为   。
(4)【产品评价】该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量表,具体如下:
指标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评价指标 能测量盐度为 0%-2%的卤水 能测量卤水盐度,但无法满足0%-2%的卤水盐度测定 不能测量卤水盐度
根据表格中的调试数据,结合电压表的量程(0~3V),判断该盐度计的评价等级为   。
【答案】(1)A
(2)食盐溶液的质里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3)1.25%
(4)良好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分析各个选项中仪器的工作原理即可;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溶质分数的关系;
(3)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出溶液的电阻,再与表格数据对照即可;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判断评价指标的等级即可。
【解答】 (1)A.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体积→液柱高度)来测量体温的,与盐度计的转换思维相似,故A符合题意;
B.量筒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没有这种转换思维。故B、C不合题意。
故选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电阻值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那么可得出结论:食盐溶液的质里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3)已知电源电压U=6V,定值电阻R0=20Ω,电压表示数为1V,
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U总-U0=6V-1V=5V,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此时溶液的电阻;
对照表格,20℃时电阻为100Ω,所测的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25%。
(4)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U=1V一定的情况下,电阻R越小,电流I越大,导电能力越强。观察表格可知,质量分数为1%时,电阻为130Ω,此时导电能力适中;质量分数为1.2%时,电阻为100Ω,导电能力较强;质量分数为1.5%时,电阻为80Ω,导电能力更强。综合考虑电压表量程0-3V,该盐度计能测量一定范围内的盐度,所以该盐度计的评价等级为良好。
28.(2025八上·杭州期末)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有显著的作用。某硝酸钾溶液的产品信息标签如图所示:
(1)该200mL 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果农欲配制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来给果园施肥,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1)220;22
(2)解:设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x,
20kg×2%=x×10%,
解得:x=4kg,
即需要图中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4k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来分析解答;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浓溶液中的溶质等于稀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 (1)200mL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m=ρV=200mL×1.1g/mL=220g,则硝酸钾的质量为:220g×10%=22g。
29.(2025八上·杭州期末)科学学习小组开展“制作可调式电热水壶”的活动,一小组通过串联一个旋钮式变阻器(如图甲所示)实现了多档位加热功能。
(1)旋钮式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   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利用该变阻器可实现五档位调节,分别为Ⅰ、Ⅱ、Ⅲ、Ⅳ、Ⅴ档,其中Ⅰ档和Ⅴ档时滑片与接线柱a、c重合。
(2)图乙是可调式电热水壶的电路图,其中显示仪用来显示不同的加热档位,它是由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
(3)闭合开关后, 将变阻器的   (选填“a和b”、 “a和c”或“b和c”)接线柱分别与电路图中A、B接线柱相连,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显示仪示数增大。
(4)在220V的电压下检测该自制电热水壶,发现在五个档位调节过程中,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则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少
【答案】(1)电阻丝长度
(2)电压表
(3)b、c
(4)由题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
当电流最小为0.5A时,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与发热体串联,
由欧姆定律可知二者串联的总电阻:,
当电流最大为5A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为发热体的简单电路,
则发热体的电阻:,
由电阻串联的特点可知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变大=R总-R=440Ω-44Ω=396Ω。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旋钮式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
(2)电流表需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电压表并联在所测元件的两端。
(3)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据此分析;
(4)由题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5A~5A;当电流最小为0.5A时,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与发热体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二者串联的总电阻;当电流最大为5A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为发热体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发热体的电阻;最后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求出旋钮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 (1)旋钮式变阻器和普通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其电阻大小的。
(2)图乙是可调式电热水壶的电路图,显示仪与发热体并联,其中显示仪用来显示不同的加热挡位,所以它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3)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增大,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小,则由图可知应将变阻器的b、c接线柱分别与电路图中A、B接线柱相连。
30.(2025八上·杭州期末)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时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是某潜水艇“掉深”过程的示意图。已知该潜水艇的体积约为: 高密度区海水密度约为
低密度区海水密度约为 不考虑深度对海水密度的影响。求:
(1)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需快速   (选填“进水”或“排水”),才能确保潜水艇不“掉深”。
【答案】(1)自身重力
(2)解: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7×103kg/m3×10N/kg×5×103m3=5.35×107N;
(3)排水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潜水艇的浮沉方法解答;
(2)根据F浮=ρ液gV排求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海面下某一深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均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相同,由于高密度区海水密度大于低密度区海水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所受浮力的关系,从而可知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所受浮力的变化,结合潜水艇的原理可知应采取的措施。
【解答】 (1)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它所受的浮力不变,其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和低密度海水区,均浸没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相同,由于高密度区海水密度大于低密度区海水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艇在高密度海水区所受的浮力大于它在低密度海水区所受的浮力,即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进入低密度海水区时所受浮力变小,此时应快速排水,减小潜艇重力,防止潜艇“掉深”。
31.(2025八上·杭州期末)(3分)如图是一种塑料“吸盘式”挂钩,将它紧压在平整的瓷砖墙壁上,可挂饭勺、锅铲等厨具。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吸盘能“吸附”在墙上且挂上厨具后不掉落的原因。
【答案】吸盘之所以能紧紧贴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首先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厨具挂在挂钩上,对挂钩施加向下的拉力作用,只要这个拉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不会掉落,即厨具的重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掉落。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吸盘式挂钩利用大气压力把它压在竖直墙壁上,当挂上重物后,重物对挂钩的拉力和挂钩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将不掉落。
【解答】 吸盘之所以能紧紧贴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首先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厨具挂在挂钩上,对挂钩施加向下的拉力作用,只要这个拉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不会掉落,即厨具的重力不超过挂钩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掉落。
32.(2025八上·杭州期末)稳定与变化展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演变历程,表现为变化之中又有相对稳定的状态。
(1)如图甲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若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2)生物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如人体对血糖的调节需要   和激素的共同参与完成。图乙中的曲线1表示进食后人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则图乙中表示胰岛素分泌量变化的曲线是   (填“2”或“3”)。
(3)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说明在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丁所示,在夏季的白天,近海地区的风是   (选填“从海洋吹向陆地”或“从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1)加水
(2)神经系统;2
(3)减小
(4)从海洋吹向陆地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风
【解析】【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掌握胰岛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3)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 (1)氢氧化钙溶液若要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水,因为加水能增加溶剂的量,从而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人体对血糖的调节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参与完成,进食后人体内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来降低血糖,所以图乙中表示胰岛素分泌变化的曲线是2;
(3)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说明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即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在夏季的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在夏季的白天,近海地区的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