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科学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科学
1.(2025八上·滨江期末)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 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B.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C.分布在陆地上的水不参与水循环
D.海洋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大气水
2.(2025八上·滨江期末)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3.(2025八上·滨江期末)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西南风3-4级,阵风4-5级,白天最高气温21℃,最低气温9℃,空气相对湿度6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人的心情通常比较舒畅
B.“西南风”说明风从东北方向吹来,放风筝最好向东北方向跑
C.“最低气温9℃”,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
D.“相对湿度69%”,当气温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
4.(2025八上·滨江期末)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表现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水稻茎的背地生长 B.菊花在日照变短时开放
C.葡萄茎缠绕在竹竿上向上生长 D.向日葵转向太阳一侧
5.(2025八上·滨江期末)豆腐营养丰富,有“植物肉”之称,内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汉朝时就通过黄豆磨浆、分离渣浆、煮沸豆浆、点卤凝固这四个步骤制作豆腐。传统的豆腐制作常用卤水(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钠)来点浆,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可以使卤水中氯化镁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与氯化钠相比,氯化镁更适合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
6.(2025八上·滨江期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正在炖制排骨的高压锅内
B.被大气压压在瓷砖上的塑料吸盘内
C.充满气后的汽车轮胎内
D.吹大后的气球内
7.(2025八上·滨江期末)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是
选项 x Y z
A 结晶 蒸馏 沉淀
B 悬浊物 乳浊液 溶液
C 湖泊淡水 冰川水 淡水资源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A B.B C.C D.D
8.(2025八上·滨江期末)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头狼争夺猎物,这个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雌、雄性企鹅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各种有趣的求偶行为,这个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外出“侦察”的工蜂通过舞蹈的方式将信息告诉同伴,这属于先天性行为
D.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9.(2025八上·滨江期末)中国科技馆内进行“模拟避雷针”的实验展示。当参观者按下“有避雷针”按钮时,从高压发生器尖端涌出的白色闪电,会径直劈向建筑物模型顶部的避雷针,模拟云层带正电,建筑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
B.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让云层带电方式属于摩擦起电
C.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其原理与雷电类似
D.图中闪电发生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避雷针
10.(2025八上·滨江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
B.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
C.图中包含的反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11.(2025八上·滨江期末)在杭州西湖,小滨和小江乘坐了电动船,已知该电动船的排水量约为 20 吨。乘坐过程中他们的船遇到了大黄鸭,如图所示,则
A.若大黄鸭的总体积大于船的总体积,则大黄鸭的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
B.若大黄鸭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则大黄鸭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
C.若大黄鸭的质量等于船的质量,则大黄鸭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船排开水的质量
D.若大黄鸭的质量大于船的质量,则大黄鸭的平均密度一定大于船的平均密度
12.(2025八上·滨江期末)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电路设计不合理的是
A.冰箱里的电路模型
B.楼梯间里光控声控电路图
C.食堂人脸或饭卡扣费
D.卧室灯的电路模型
13.(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滨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 内气体体积的2倍
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
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 中气体时会复燃
D.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组成的
14.(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江把两个小灯泡和电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电源电压恒定,先闭合S1,再闭合S2,两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15.(2025八上·滨江期末)某小组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L1、L2 按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Uab、Ubc、Uac三处电压。关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出 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就可以测出 Ubc
B.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可能是a、b之间发生了断路
C.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一定是 a、b间断路了
D.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一定是测 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
16.(2025八上·滨江期末) 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如图一所示,植物横放后,茎向上弯曲生长,这与   分布不均匀有关。 (填激素名称)
(2)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公园、广场上进行健身运动。若图二中的乙表示安静时皮肤血管口径,那么图二中的   可表示这些人在大汗淋漓状态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
17.(2025八上·滨江期末)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载人飞船升空时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   层,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   。
(2)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理发时会用到一种特殊的“理发神器”——吸尘式理发器。该工具集理发与吸尘功能于一体,可以将剪下的头发碎屑迅速收集到机器内部。吸尘式理发器工作时,机器内部的空气流速   周围空气流速,使头发碎屑在空间站内的气压作用下,向机器内部运动。
18.(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非遗工艺品漆扇制作时,匠人将不溶于水的彩色油漆滴在清水中并将之挥散,然后将空白扇子以一定角度放入油漆水中并缓缓捞出。
(1) 油漆水属于   (选填“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2)取出扇子后,可以观察到剩余油滴最后都缓缓地浮在了水上,原因是   。
19.(2025八上·滨江期末)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
20.(2025八上·滨江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如图1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③表示   。
(2)我国正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如图 2)作为海绵体,雨水能够被收集和过滤,汇入蓄水池,雨水可被再次利用。下列具体做法属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
①建立风力发电场 ②公路两侧设置植草沟和雨水沟
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绿道 ④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3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____(选填字母)。
A.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⑦
21.(2025八上·滨江期末) 电阻R1与R2的I-U图象如图所示。当R2上的电压为1.5V时, R2的阻值是   Ω; 若将它们并联连接到电压为2.5V的电源上,则干路的电流是   A。
22.(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参赛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大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迎风板与压敏电阻 Rx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压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变化而变化,其阻值 Rx与风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为4Ω。
(1)开关闭合后,无风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2)如果电压表的读数范围为0~8V,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为   N。
23.(2025八上·滨江期末) 科学创意无限。小江同学在学习了八年级科学知识后想到了科学小创意,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气温的装置。图a 气温为 20℃,一端封闭的里面放有沙子的玻璃管漂浮在溶液中,底部有未溶解的晶体,是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图b状态(不考虑烧杯中水的蒸发)。
表1: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8 110 138 169
(1)图a状态下,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当玻璃管从a 变成如图b 状态时,气温是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你结合表 1和浮力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
24.(2025八上·滨江期末)为测量人的反应快慢,A、B两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直尺保持竖直状态,0刻度端朝下且位于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A同学突然松开直尺,B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 B同学捏住尺的那个位置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求出平均值。再让 B 同学在听音乐时,进行上述实验。接着A、B同学交换角色,再重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试者 A 同学 B 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厘米) 20 22 18 20
(1)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人的反应快慢。
(3)听音乐对A、B同学反应快慢都有影响。若尺子下落的长度s与时间t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则请你判断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   。
25.(2025八上·滨江期末)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加碘盐的制作产生了兴趣并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从自然界中获得粗盐
【查阅资料】自然界中氯化钠主要存在于海水、盐湖、盐矿等。常用的晒盐方法是从盐湖中获得粗盐。
(1) 任务二: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
实验步骤 操作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①向粗盐样品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过滤 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后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滤纸上残留有固体 除去   
②将①中所得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恒温蒸发 有白色固体析出 析出固体是氯化钠
(2)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4)任务三:制取加碘盐
【信息检索】食盐加碘(碘酸钾)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以下过程:
【分析研讨】
加碘技术的不断优化,其目的是    (写一点)。
26.(2025八上·滨江期末) 同学们通常用“伏安法”测量并计算某导体的电阻。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电阻阻值的仪器。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为接线柱用于接待测电阻。当a、b接入电阻阻值不同时,电流表示数也随之改变,在电流表相应位置标上对应电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量程为0.6A。
(1)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使滑片P向右移时阻值变小。
(2)标零。用导线将a、b直接连起来,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正好偏转到满刻度0.6A处,在此刻度处标为“0Ω”,如图丙所示,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   Ω。
(3)标刻度。调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将一个阻值为 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接线柱后,计算此时电流表示数应为    A,在电流表该刻度处标上“30Ω”。据此原理,可把电流表改为测量电阻的仪器。
测量。使用制作的测电阻仪器测未知导体的电阻。
27.(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江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每节电池电压为1.5V,且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后,可以先用开关进行试触,若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 (选填“断路”或“短路”)
(2)检查好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6次实验,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1.0 1.6 2.2 2.8 3.4 4.0
电流I/A 0.10 0.16 0.22 0.28 0.34 0.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
(3)同桌的小滨分别用两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1和R2进行实验,得到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判断出R1   R2。 (选填“>” “<”或“=”)
28.(2025八上·滨江期末) 运动是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兴趣小组用某品种小鼠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只健康、生长发育迅速的45日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
②所有小鼠均自由饮食饮水,在跑台(小动物跑步运动训练)上做适应性运动2天。
③将跑台统一调至25m/min的速度,甲鼠保持安静、乙鼠运动15min、丙鼠运动30min、丁鼠运动60min。
④运动结束即刻给小鼠采血,测量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求每组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
组别 样本 运动形式 运动速度 (m/ min) 运动时间 (min) 血清中生长激素平均含量(ng/mL)
甲组 20 正常饮食饮水,不做跑台运动 5.3
乙组 20 跑台运动 25 15 15.75
丙组 20 跑台运动 25 30 25.17
丁组 20 跑台运动 25 60 21.23
(1)以上实验基于的实验目的是    。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基于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
29.(2025八上·滨江期末) 小滨观察金鱼时,对鱼类在水中上浮与下沉过程感兴趣,了解知识后,他用透明气球、蓝色气球、软管、注射器、溢水杯、烧杯、量筒、小钢珠、细线等器材进行模拟。
【制作模拟器】用透明气球模拟鱼体,内放少许小钢珠模拟鱼体质量;蓝色气球模拟鱼鳔,放入透明气球;将1 根软管的一端插入蓝色气球,用细线系上,作为进气管。
【模拟上浮】
①小滨按图甲所示方法测出模拟器浸在水中的体积,即透明气球的初始体积V1为45.0毫升。
②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气体,在透明气球离开瓶底的瞬间,测出此时透明气球的体积V2为65.8毫升。
③继续缓慢充气,在透明气球即将浮出水面时,停止充气,测出透明气球的体积V3为73.6毫升。
(1)用天平正确测出模拟器的质量,平衡时天平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模拟器总质量为   克。
(2)测量透明气球初始体积 V1时,小滨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溢水杯加水至溢水口,将模拟器浸没在水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2,则V1=   (用符号表示,水的密度表示为ρ*)。
(3)小滨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说明鱼类在水中上浮的原理。请你写出推理过程   。
(4)下列课本中的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   。
30.(2025八上·滨江期末)高压锅能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高压锅可避免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1)高压锅的设计运用了怎样的科学原理 与图1中的   原理相同(选填“b”或“c”)。
(2)图2是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图,某高压锅排气孔横截面积为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若其在1000m海拔的地区(当地大气压取 使用,其锅内温度可以达到多少℃
31.(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金在实验室里用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不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实验(整个电解水过程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如图所示。
(1)在用蒸馏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先   (选填“上升”或“下降”)后恢复到室温。
(2)通电一段时间后,小周用点燃的木条靠近a管中气体,若看到   (写活塞出实验现象),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实验进行,小金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待实验结束后,小金对剩余溶液质量进行测量,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39克,请计算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中无晶体析出) (结果精确0.1%)。
32.(2025八上·滨江期末)R1的电阻为5Ω, R2的电阻为10Ω。S1断开, 闭合开关S后,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求:
(1)电源电压;
(2)再闭合开关S1后,通过R1的电流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闭合开关S1后的电流表示数。
33.(2025八上·滨江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确保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指标如图甲是环保项目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气质量指数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用电压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气敏电阻 R 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 P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当空气质量指数P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当空气质量指数P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
(1)空气质量越好(即空气质量指数越小)时,电压表示数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求出电源电压与R0的阻值;
(3)请你判断电压表示数为6V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写出必要的过程与计算结果)。
34.(2025八上·滨江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滨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 A 是底面积为 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 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 (g取10N/kg)
(1)完全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   N。
(2)物体A的体积为多少
(3)小滨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 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时间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分布特点;分布在陆地上的水参与水循环;海洋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大气水。
故C错误符合题意,而A、B、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量筒不能用来溶解药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过滤操作时,应该用玻璃棒倒流,漏斗下口紧贴烧杯内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蒸发结晶时,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操作时,应该让冷凝水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睐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 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故A正确不合题意;
“西北风”,说明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
“最低气温9℃“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相对湿度69%”,当气温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二者都是局部运动,不同的是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而感性运动无方向性,据此区分。
【解答】 A.水稻茎的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菊花在日照变短时开放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因素的影响,属于感性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葡萄茎缠绕竹竿向上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转向太阳一侧属于植物的向光性,属于向性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A.根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搅拌不可以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只能改变溶解的速率,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B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则此温度下氯化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与氯化镁相比,氯化钠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镁更适合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分析各个选项中轮胎内外、飞机机舱内外、吸管内外、高压锅内外的气压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 “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
A.正在炖制排骨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A错误;
B.被大气压压在瓷砖上的塑料吸盘,内部小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充满气后的汽车轮胎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C错误;
D.吹大后的气球,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根据图丙可知,X、Y是并列关系,X和Y与Z是从属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结晶、蒸馏、沉淀是原理不同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结晶和蒸馏都不属于沉淀,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故A不合题意;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故B不合题意;
C.湖泊淡水、冰川水是不同形态的淡水,属于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淡水资源,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浓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与溶液的饱和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不是从属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A.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BC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A.两头狼争夺猎物的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为了食物而发生的行为,属攻击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故A错误;
B.雌、雄性企鹅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各种有趣的求偶行为,这个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B错误;
C. 外出“侦察”的工蜂可通过舞蹈的方式将有关蜜源的信息告诉同伴, 属于 先天性行为 ,故C正确;
D.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属于动物的节律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
C.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D.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让云层带电方式属于摩擦起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其原理与雷电类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闪电发生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到大地,因为云层带的是正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
【解答】 A.图中的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中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该反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故B正确不合题意;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小肠吸收了葡萄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ABC.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大黄鸭的质量和船的质量关系;
D.根据分析大黄鸭与船的平均密度关系。
【解答】 ABC.根据题意可知,图中大黄鸭的总体积大于船的总体积,且二者均漂浮,但不知道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关系,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二者所受浮力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由漂浮条件F浮=G可知,二者的重力关系无法确定,由G=mg可知,二者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A错误;
若大黄鸭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大黄鸭受到的浮力大于船受的浮力,根据漂浮条件F浮=G可知,大黄鸭受到的重力大于船受到的重力,由G=mg可知,大黄鸭的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故B正确;
若大黄鸭的质量等于船的质量,重力相等,漂浮时浮力相等,则二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则大黄鸭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船排开水的质量,故C错误;
D.若大黄鸭的质量大于船的质量,其体积也大,根据可知,大黄鸭的平均密度不一定大于船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根据每个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的特点分析。
【解答】 A.冰箱里的灯泡和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都有各自的控制开关,故A不合题意;
B.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同时符合光暗到一定程度,而且有一定的声音时电灯才发光,两个开关和灯泡应该是串联的,故B不合题意;
C.由题意知食堂人脸人脸信息开关或饭卡信息开关闭合都能使电动机工作,完成缴费,所以食堂人脸人脸信息开关和饭卡信息开关并联后再用电动机串联,故C不合题意;
D.生活中,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时,灯泡都亮,开关断开时灯泡都灭,而选项图片中的两个开关都是并联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 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一半,故A错误;
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水的组成,故B正确;
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A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不会复燃,故C错误;
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微观上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 先闭合S1,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再闭合S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根据电源电压恒定判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根据实物图可知,先闭合S1,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再闭合S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再闭合S2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 A.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B.实验中,若电压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断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之外的电路为通路,据此分析;
C.两灯串联,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分析;
D.用电器的规格不同,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
【解答】 A.测出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此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测量出电压,故A错误;
B.当a、b之间发生断路时,电压表接在ab间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电压表接在ac间时,电压表也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故B正确;
C.两灯串联,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可能是a、b间断路了,也可能是b、c间断路,故C错误;
D.若两个灯泡的规格是不同的,则两个灯泡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不一定是测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生长素
(2)丙
【知识点】植物激素;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发育中的种子、嫩叶、根尖、萌发的芽、胚芽鞘尖端等。
(2)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解答】 (1)植物横放后,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向下横向运输,茎的向地端生长素含量更高,故向地端生长更快,茎向上弯曲。
(2)大汗淋漓状态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类似于丙。
17.【答案】(1)对流;减小
(2)大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大气压强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 (1)由于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首先要穿过大气层中的对流层;随着神舟系列飞船的不断升空,海拔升高,外界的大气压强将不断减小;
(2)吸尘式理发器工作时,机器内部的空气流速大于周围空气流速,压强小于周围空气的压强,使头发碎屑在空间站内的气压作用下,向机器内部运动。
18.【答案】(1)乳浊液
(2)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有固体沉淀下来;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也是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2)对于油滴浮在水上的原因,需要从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解答】 (1)油漆不溶于水,且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所以油漆水属于乳浊液;
(2)油滴浮在水上,是因为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油滴排开一定体积的水,水对油滴产生向上的浮力,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得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上浮最终浮在水面上.
19.【答案】(1)②
(2)传导
(3)甲亢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 图中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
(3)根据激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
【解答】 (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②小脑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痛觉是大脑内形成的,脊髓无法将神经冲动上传给大脑,说明此人脊髓的传导功能已受损伤。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20.【答案】(1)水汽输送
(2)②③④
(3)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2)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3)根据科学研究中样本采集的要求解答。
【解答】( 1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是降水,②是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为降水,⑤为地表径流,⑥是地下径流。
(2)根据题意可知,②③④的措施属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开发的措施,建立风力发电场不属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开发的措施。
故选②③④。
(3)由分析可知,根据图中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应该在水未被污染之前①水样采集,在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流向经过②分支成③和④,因此在②处水样采集即可,再根据水的流经途径⑤和⑦进行水样采集,因为⑥和⑤处相同,没有必要,因此,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应该是①②⑤⑦,
故选B。
21.【答案】10;0.7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象可知,R2阻值是变化的,则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就不成正比。由欧姆定律计算R2的电阻值;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干路的电流可通过图象直接读出各自的电流,然后求和。
【解答】(1) 电阻R2的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所以通过的电流跟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
当U2=1.5V时,通过它的电流I2=0.15A,由欧姆定律可得:;
(2)电阻R1的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通过的电流跟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当U1=1V时,通过它的电流I1=0.2A,由欧姆定律可得:;
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2.5V的电路中时,由图象中可知:R2电流为0.2A,
通过R1的电流,
则通过干路的电流大约是:I总=I1'+I2'=0.2A+0.5A=0.7A。
22.【答案】(1)3
(2)50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甲电路图可知,R与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无风时Rx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2)当所测风力最大时,Rx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
【解答】 (1)由甲电路图可知,R与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由图象可知,当无风时,电阻Rx=12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压表的示数UR=IR=0.75A×4Ω=3V;
(2)当所测风力最大时,Rx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即UR=8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x两端的电压:Ux=U-UR=12V-8V=4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压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为500N。
23.【答案】(1)24%
(2)上升;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的密度增大,温度计在图(a)、(b)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ρgV排可知,故在(b)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温度计的截面积一定,所以h小于H。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表中数据硝酸钾溶液在20℃的溶解度已知,由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2)图(b)的温度高于图(a)的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增大,溶液的密度增大,在(a)和(b)中,温度计都处于漂浮状态,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说明。
【解答】 (1)由表中数据知,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时31.6g,
故此时溶液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2)当玻璃管从(a)变成如图(b)状态时,气温是上升,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的密度增大,温度计在图(a)、(b)中都处于漂浮状态,阿基米德原理F浮=G=ρgV排可知,在(b)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温度计的截面积一定,所以h小于H。
24.【答案】(1)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相同
(2)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
(3)B同学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
(2)根据题意可知,捏住尺子的刻度数越小,则说明反应越快;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解答】 (1)本实验中,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相同。
(2)结合分析可知,通过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来说明反应快慢,这是利用了转换法。
(3)由图乙知尺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由表格数据知,AB两同学听音乐和不听音乐时尺子下落的距离之差都是2cm,但越往下尺子落得越快,下落的时间越短,受“听音乐”影响小,由表格知B同学尺子下落的距离小,速度慢,同样下落2cmB同学的反应时间长,所以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B同学。
25.【答案】(1)难溶性杂质
(2)引流
(3)B
(4)让固体混合更加均匀,同时也让得到的加碘盐更加干燥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难溶性物质;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 根据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 根据加碘技术的优化可使食盐和碘酸钾混合更均匀来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b为过滤操作,它的目的是除去其中的难溶性物质;
(2) 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 C步骤是蒸发结晶,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已有的热量析出剩余的晶体。
故选B。
(4) 加碘技术的优化,是为了让固体混合更加均匀,同时也让得到的加碘盐更加干燥。
26.【答案】(1)
(2)15
(3)0.2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据此进行解答;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3)由电阻的串联求总电阻,由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 (1)电源电压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则变阻器右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3)保持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阻值不变,在a、b间接入被测电阻30Ω,此时两电阻串联,
则此时的总电阻:R总=15Ω+30Ω=45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27.【答案】(1)断路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表判断故障类型,再根据电压表判断故障位置;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根据进行分析。
【解答】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没有偏转,说明故障可能是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并联部分断路,即定值电阻断路;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相等,那么得到: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由图象可知,在电流相同时,R2两端的电压小于R1两端的电压,根据可知,R1<R2。
28.【答案】(1)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3)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不同,进而确定实验的探究目的;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运动时间长短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3)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答】 (1)根据表格可知,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运动时间长短不同,那么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由实验数据可知,运动的乙、丙、丁鼠比安静的甲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多,运动60分钟的丁鼠比运动30分钟的丙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少,说明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3)我的合理化建议为: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是青少年应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建议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29.【答案】(1)65.6
(2)
(3)模拟器的质量m=65.6g,则重力G=mg=65.6×10-3kg×10N/kg=0.656N,当模拟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F1=ρ水gV1=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故此时F1<G,模拟器沉底;冲入一定量气体后,模拟器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F2=ρ水gV2=1.0×103kg/m3×10N/kg×65.8×10-6m3=0.658牛>G,故模拟器上浮,当继续冲入气体后,模拟器排开液体的体积继续增大,浮力F3=ρ水gV3=1.0×103kg/m3×10N/kg×73.6×10-6m3=0.736牛>G,故模拟器继续上浮至浮出水面,故鱼类上浮主要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增大浮力,从而使浮力大于重力而实现上浮的。
(4)①③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原刻度值;
(2)测物体的体积通常采用转换法,测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
(3)鱼类在水中上浮时,自身重力不变,通常采吸气来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方法增大浮力实现上浮;
(4)模拟鱼类上浮,属于模拟实验方法,根据选项依次判断实验方法。
【解答】 (1)根据图乙可知,模拟器总质量为:m=50g+10g+5g+0.6g=65.6g;
(2)因为测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所以透明气球初始体积;
(4)模拟鱼类上浮,属于模拟实验方法,其中①和③属于模拟实验法,②和④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①③。
30.【答案】(1)c
(2)解:对限压阀作受力分析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
即:p内S=p0S+mg;
p内×10×10-6m2=1.0×105Pa×10×10-6m2+100×10-3kg×10N/kg,
即:p内=2×105Pa,
由图2可知,其锅内温度可以达到120℃。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据此计算出锅内气压,然后根据图2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即可。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高压锅内压强等于限压阀的压强加上大气压强,则锅内压强变大,液体的沸点升高,则液体停止沸腾,与c图原理一致。
31.【答案】(1)上升
(2)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3)
(4)解:原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8%=3.2g,
因为电解水过程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所以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仍为3.2g,
已知剩余溶液质量为39g,
则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溶液的温度上升。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若用点燃的木条靠近a管中气体,看到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对于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后,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溶液质量减少,这是因为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使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钠的质量并没有改变,因为氢氧化钠不参与电解水的反应,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来得到答案。
【解答】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先上升,随着热量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溶液温度又会恢复到室温;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当用点燃的木条靠近氢气时,氢气会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若看到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32.【答案】(1)解:由图可知,S1断开,闭合开关S后,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已知电流表示数为0.6A,即通过R1的电流为I1=0.6A,
则电源电压为U=U1=I1R1=0.6A×5Ω=3V。
(2)不变
(3)解: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2两端的电压为U2=U=3V,
通过R2的电流为,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即干路电流为I=I1+I2=0.6A+0.3A=0.9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S1断开,闭合开关S后,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电源电压;
(2)再闭合开关S1后,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化情况;
(3)再闭合开关S1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干路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2)解:再闭合开关S1,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6A。
33.【答案】(1)增大
(2)解: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1+I1R,即:-----------①;
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2+I2R',即:-----------②;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U=12V,R0=120Ω;
(3)解:电压表示数为6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12V-6V=6V,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知,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50。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知,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由图甲知,气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空气质量指数增加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及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2)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表达式;
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表达式;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的阻值;
(3)电压表示数为6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进而得出此时空气质量指数。
【解答】 (1)由图乙知,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由图甲知,气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空气质量指数增加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34.【答案】(1)2
(2)解: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A的体积为:

(3)解:由图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N,
物体A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N-1.4N=1.6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该液体密度为: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读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物体A的体积;
(3)根据图乙读出物体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A受到未知液体的浮力,且物体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之前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解答】 (1)由图乙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物体A的重力G=3N,
由图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则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为:F浮=G-F=3N-1N=2N。
1 / 1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科学
1.(2025八上·滨江期末)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 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B.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C.分布在陆地上的水不参与水循环
D.海洋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大气水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 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时间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分布特点;分布在陆地上的水参与水循环;海洋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大气水。
故C错误符合题意,而A、B、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5八上·滨江期末)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量筒不能用来溶解药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过滤操作时,应该用玻璃棒倒流,漏斗下口紧贴烧杯内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蒸发结晶时,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操作时,应该让冷凝水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2025八上·滨江期末)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西南风3-4级,阵风4-5级,白天最高气温21℃,最低气温9℃,空气相对湿度6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人的心情通常比较舒畅
B.“西南风”说明风从东北方向吹来,放风筝最好向东北方向跑
C.“最低气温9℃”,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
D.“相对湿度69%”,当气温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睐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 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故A正确不合题意;
“西北风”,说明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
“最低气温9℃“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相对湿度69%”,当气温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5八上·滨江期末)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表现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水稻茎的背地生长 B.菊花在日照变短时开放
C.葡萄茎缠绕在竹竿上向上生长 D.向日葵转向太阳一侧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二者都是局部运动,不同的是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而感性运动无方向性,据此区分。
【解答】 A.水稻茎的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菊花在日照变短时开放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因素的影响,属于感性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葡萄茎缠绕竹竿向上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转向太阳一侧属于植物的向光性,属于向性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5八上·滨江期末)豆腐营养丰富,有“植物肉”之称,内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汉朝时就通过黄豆磨浆、分离渣浆、煮沸豆浆、点卤凝固这四个步骤制作豆腐。传统的豆腐制作常用卤水(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钠)来点浆,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可以使卤水中氯化镁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与氯化钠相比,氯化镁更适合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A.根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搅拌不可以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只能改变溶解的速率,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B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则此温度下氯化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曲线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与氯化镁相比,氯化钠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镁更适合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6.(2025八上·滨江期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正在炖制排骨的高压锅内
B.被大气压压在瓷砖上的塑料吸盘内
C.充满气后的汽车轮胎内
D.吹大后的气球内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分析各个选项中轮胎内外、飞机机舱内外、吸管内外、高压锅内外的气压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 “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
A.正在炖制排骨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A错误;
B.被大气压压在瓷砖上的塑料吸盘,内部小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充满气后的汽车轮胎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C错误;
D.吹大后的气球,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
7.(2025八上·滨江期末)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是
选项 x Y z
A 结晶 蒸馏 沉淀
B 悬浊物 乳浊液 溶液
C 湖泊淡水 冰川水 淡水资源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根据图丙可知,X、Y是并列关系,X和Y与Z是从属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结晶、蒸馏、沉淀是原理不同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结晶和蒸馏都不属于沉淀,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故A不合题意;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故B不合题意;
C.湖泊淡水、冰川水是不同形态的淡水,属于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淡水资源,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浓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与溶液的饱和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不是从属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2025八上·滨江期末)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头狼争夺猎物,这个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雌、雄性企鹅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各种有趣的求偶行为,这个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外出“侦察”的工蜂通过舞蹈的方式将信息告诉同伴,这属于先天性行为
D.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A.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BC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A.两头狼争夺猎物的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为了食物而发生的行为,属攻击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故A错误;
B.雌、雄性企鹅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各种有趣的求偶行为,这个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B错误;
C. 外出“侦察”的工蜂可通过舞蹈的方式将有关蜜源的信息告诉同伴, 属于 先天性行为 ,故C正确;
D.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属于动物的节律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故D错误。
故选C。
9.(2025八上·滨江期末)中国科技馆内进行“模拟避雷针”的实验展示。当参观者按下“有避雷针”按钮时,从高压发生器尖端涌出的白色闪电,会径直劈向建筑物模型顶部的避雷针,模拟云层带正电,建筑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
B.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让云层带电方式属于摩擦起电
C.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其原理与雷电类似
D.图中闪电发生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避雷针
【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
C.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D.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让云层带电方式属于摩擦起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其原理与雷电类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闪电发生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到大地,因为云层带的是正电荷,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5八上·滨江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
B.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
C.图中包含的反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答案】D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
【解答】 A.图中的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中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该反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故B正确不合题意;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小肠吸收了葡萄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5八上·滨江期末)在杭州西湖,小滨和小江乘坐了电动船,已知该电动船的排水量约为 20 吨。乘坐过程中他们的船遇到了大黄鸭,如图所示,则
A.若大黄鸭的总体积大于船的总体积,则大黄鸭的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
B.若大黄鸭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则大黄鸭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
C.若大黄鸭的质量等于船的质量,则大黄鸭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船排开水的质量
D.若大黄鸭的质量大于船的质量,则大黄鸭的平均密度一定大于船的平均密度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ABC.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大黄鸭的质量和船的质量关系;
D.根据分析大黄鸭与船的平均密度关系。
【解答】 ABC.根据题意可知,图中大黄鸭的总体积大于船的总体积,且二者均漂浮,但不知道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关系,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二者所受浮力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由漂浮条件F浮=G可知,二者的重力关系无法确定,由G=mg可知,二者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A错误;
若大黄鸭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大黄鸭受到的浮力大于船受的浮力,根据漂浮条件F浮=G可知,大黄鸭受到的重力大于船受到的重力,由G=mg可知,大黄鸭的质量一定大于船的质量,故B正确;
若大黄鸭的质量等于船的质量,重力相等,漂浮时浮力相等,则二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则大黄鸭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船排开水的质量,故C错误;
D.若大黄鸭的质量大于船的质量,其体积也大,根据可知,大黄鸭的平均密度不一定大于船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12.(2025八上·滨江期末)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电路设计不合理的是
A.冰箱里的电路模型
B.楼梯间里光控声控电路图
C.食堂人脸或饭卡扣费
D.卧室灯的电路模型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根据每个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的特点分析。
【解答】 A.冰箱里的灯泡和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都有各自的控制开关,故A不合题意;
B.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同时符合光暗到一定程度,而且有一定的声音时电灯才发光,两个开关和灯泡应该是串联的,故B不合题意;
C.由题意知食堂人脸人脸信息开关或饭卡信息开关闭合都能使电动机工作,完成缴费,所以食堂人脸人脸信息开关和饭卡信息开关并联后再用电动机串联,故C不合题意;
D.生活中,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时,灯泡都亮,开关断开时灯泡都灭,而选项图片中的两个开关都是并联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滨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 内气体体积的2倍
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
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 中气体时会复燃
D.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组成的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 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则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一半,故A错误;
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水的组成,故B正确;
C.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A中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不会复燃,故C错误;
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微观上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4.(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江把两个小灯泡和电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电源电压恒定,先闭合S1,再闭合S2,两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 先闭合S1,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再闭合S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根据电源电压恒定判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根据实物图可知,先闭合S1,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再闭合S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再闭合S2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2025八上·滨江期末)某小组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L1、L2 按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Uab、Ubc、Uac三处电压。关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出 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就可以测出 Ubc
B.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可能是a、b之间发生了断路
C.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一定是 a、b间断路了
D.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一定是测 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
【答案】B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 A.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B.实验中,若电压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断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之外的电路为通路,据此分析;
C.两灯串联,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分析;
D.用电器的规格不同,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
【解答】 A.测出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此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测量出电压,故A错误;
B.当a、b之间发生断路时,电压表接在ab间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电压表接在ac间时,电压表也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故B正确;
C.两灯串联,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可能是a、b间断路了,也可能是b、c间断路,故C错误;
D.若两个灯泡的规格是不同的,则两个灯泡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不一定是测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16.(2025八上·滨江期末) 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如图一所示,植物横放后,茎向上弯曲生长,这与   分布不均匀有关。 (填激素名称)
(2)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公园、广场上进行健身运动。若图二中的乙表示安静时皮肤血管口径,那么图二中的   可表示这些人在大汗淋漓状态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
【答案】(1)生长素
(2)丙
【知识点】植物激素;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发育中的种子、嫩叶、根尖、萌发的芽、胚芽鞘尖端等。
(2)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解答】 (1)植物横放后,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向下横向运输,茎的向地端生长素含量更高,故向地端生长更快,茎向上弯曲。
(2)大汗淋漓状态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类似于丙。
17.(2025八上·滨江期末)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载人飞船升空时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   层,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   。
(2)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理发时会用到一种特殊的“理发神器”——吸尘式理发器。该工具集理发与吸尘功能于一体,可以将剪下的头发碎屑迅速收集到机器内部。吸尘式理发器工作时,机器内部的空气流速   周围空气流速,使头发碎屑在空间站内的气压作用下,向机器内部运动。
【答案】(1)对流;减小
(2)大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大气压强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 (1)由于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首先要穿过大气层中的对流层;随着神舟系列飞船的不断升空,海拔升高,外界的大气压强将不断减小;
(2)吸尘式理发器工作时,机器内部的空气流速大于周围空气流速,压强小于周围空气的压强,使头发碎屑在空间站内的气压作用下,向机器内部运动。
18.(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非遗工艺品漆扇制作时,匠人将不溶于水的彩色油漆滴在清水中并将之挥散,然后将空白扇子以一定角度放入油漆水中并缓缓捞出。
(1) 油漆水属于   (选填“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2)取出扇子后,可以观察到剩余油滴最后都缓缓地浮在了水上,原因是   。
【答案】(1)乳浊液
(2)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有固体沉淀下来;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也是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2)对于油滴浮在水上的原因,需要从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解答】 (1)油漆不溶于水,且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所以油漆水属于乳浊液;
(2)油滴浮在水上,是因为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油滴排开一定体积的水,水对油滴产生向上的浮力,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得油滴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上浮最终浮在水面上.
19.(2025八上·滨江期末)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如图是人神经系统中脑的结构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   (填数字)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说明此人脊髓的   功能已受损伤。
(3)科学研究表明,酒精不仅会损害人体的消化、神经等系统,还会损伤甲状腺、睾丸、垂体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当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会引起   疾病。
【答案】(1)②
(2)传导
(3)甲亢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 图中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
(3)根据激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
【解答】 (1)酒精对图中人脑中的②小脑有麻痹效果,从而使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协调性变差。
(2)某人酒后驾驶发生车祸受伤,医生检查发现,针刺其下肢感觉不到疼痛,但膝跳反射正常,痛觉是大脑内形成的,脊髓无法将神经冲动上传给大脑,说明此人脊髓的传导功能已受损伤。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20.(2025八上·滨江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如图1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③表示   。
(2)我国正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如图 2)作为海绵体,雨水能够被收集和过滤,汇入蓄水池,雨水可被再次利用。下列具体做法属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
①建立风力发电场 ②公路两侧设置植草沟和雨水沟
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绿道 ④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3)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进行对照比较,如图3所示的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____(选填字母)。
A.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⑦
【答案】(1)水汽输送
(2)②③④
(3)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2)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3)根据科学研究中样本采集的要求解答。
【解答】( 1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是降水,②是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为降水,⑤为地表径流,⑥是地下径流。
(2)根据题意可知,②③④的措施属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开发的措施,建立风力发电场不属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开发的措施。
故选②③④。
(3)由分析可知,根据图中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应该在水未被污染之前①水样采集,在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流向经过②分支成③和④,因此在②处水样采集即可,再根据水的流经途径⑤和⑦进行水样采集,因为⑥和⑤处相同,没有必要,因此,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应该是①②⑤⑦,
故选B。
21.(2025八上·滨江期末) 电阻R1与R2的I-U图象如图所示。当R2上的电压为1.5V时, R2的阻值是   Ω; 若将它们并联连接到电压为2.5V的电源上,则干路的电流是   A。
【答案】10;0.7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象可知,R2阻值是变化的,则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就不成正比。由欧姆定律计算R2的电阻值;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干路的电流可通过图象直接读出各自的电流,然后求和。
【解答】(1) 电阻R2的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所以通过的电流跟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
当U2=1.5V时,通过它的电流I2=0.15A,由欧姆定律可得:;
(2)电阻R1的函数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通过的电流跟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
当U1=1V时,通过它的电流I1=0.2A,由欧姆定律可得:;
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2.5V的电路中时,由图象中可知:R2电流为0.2A,
通过R1的电流,
则通过干路的电流大约是:I总=I1'+I2'=0.2A+0.5A=0.7A。
22.(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参赛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大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迎风板与压敏电阻 Rx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压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变化而变化,其阻值 Rx与风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为4Ω。
(1)开关闭合后,无风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2)如果电压表的读数范围为0~8V,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为   N。
【答案】(1)3
(2)500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甲电路图可知,R与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无风时Rx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2)当所测风力最大时,Rx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
【解答】 (1)由甲电路图可知,R与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由图象可知,当无风时,电阻Rx=12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压表的示数UR=IR=0.75A×4Ω=3V;
(2)当所测风力最大时,Rx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即UR=8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x两端的电压:Ux=U-UR=12V-8V=4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压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为500N。
23.(2025八上·滨江期末) 科学创意无限。小江同学在学习了八年级科学知识后想到了科学小创意,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气温的装置。图a 气温为 20℃,一端封闭的里面放有沙子的玻璃管漂浮在溶液中,底部有未溶解的晶体,是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图b状态(不考虑烧杯中水的蒸发)。
表1: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8 110 138 169
(1)图a状态下,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当玻璃管从a 变成如图b 状态时,气温是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你结合表 1和浮力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
【答案】(1)24%
(2)上升;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的密度增大,温度计在图(a)、(b)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ρgV排可知,故在(b)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温度计的截面积一定,所以h小于H。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表中数据硝酸钾溶液在20℃的溶解度已知,由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2)图(b)的温度高于图(a)的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增大,溶液的密度增大,在(a)和(b)中,温度计都处于漂浮状态,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说明。
【解答】 (1)由表中数据知,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时31.6g,
故此时溶液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2)当玻璃管从(a)变成如图(b)状态时,气温是上升,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的密度增大,温度计在图(a)、(b)中都处于漂浮状态,阿基米德原理F浮=G=ρgV排可知,在(b)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温度计的截面积一定,所以h小于H。
24.(2025八上·滨江期末)为测量人的反应快慢,A、B两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直尺保持竖直状态,0刻度端朝下且位于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A同学突然松开直尺,B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 B同学捏住尺的那个位置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求出平均值。再让 B 同学在听音乐时,进行上述实验。接着A、B同学交换角色,再重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试者 A 同学 B 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厘米) 20 22 18 20
(1)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相同的量有    。 (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人的反应快慢。
(3)听音乐对A、B同学反应快慢都有影响。若尺子下落的长度s与时间t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则请你判断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   。
【答案】(1)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相同
(2)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
(3)B同学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一组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这就是控制单一变量。
(2)根据题意可知,捏住尺子的刻度数越小,则说明反应越快;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解答】 (1)本实验中,为准确比较A、B两同学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或拇指对准零刻度线)相同。
(2)结合分析可知,通过比较捏住尺子的刻度数(或刻度距离)来说明反应快慢,这是利用了转换法。
(3)由图乙知尺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由表格数据知,AB两同学听音乐和不听音乐时尺子下落的距离之差都是2cm,但越往下尺子落得越快,下落的时间越短,受“听音乐”影响小,由表格知B同学尺子下落的距离小,速度慢,同样下落2cmB同学的反应时间长,所以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B同学。
25.(2025八上·滨江期末)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加碘盐的制作产生了兴趣并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从自然界中获得粗盐
【查阅资料】自然界中氯化钠主要存在于海水、盐湖、盐矿等。常用的晒盐方法是从盐湖中获得粗盐。
(1) 任务二: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
实验步骤 操作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①向粗盐样品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过滤 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后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滤纸上残留有固体 除去   
②将①中所得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恒温蒸发 有白色固体析出 析出固体是氯化钠
(2)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4)任务三:制取加碘盐
【信息检索】食盐加碘(碘酸钾)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以下过程:
【分析研讨】
加碘技术的不断优化,其目的是    (写一点)。
【答案】(1)难溶性杂质
(2)引流
(3)B
(4)让固体混合更加均匀,同时也让得到的加碘盐更加干燥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难溶性物质;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3) 根据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 根据加碘技术的优化可使食盐和碘酸钾混合更均匀来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b为过滤操作,它的目的是除去其中的难溶性物质;
(2) 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 C步骤是蒸发结晶,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已有的热量析出剩余的晶体。
故选B。
(4) 加碘技术的优化,是为了让固体混合更加均匀,同时也让得到的加碘盐更加干燥。
26.(2025八上·滨江期末) 同学们通常用“伏安法”测量并计算某导体的电阻。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电阻阻值的仪器。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为接线柱用于接待测电阻。当a、b接入电阻阻值不同时,电流表示数也随之改变,在电流表相应位置标上对应电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量程为0.6A。
(1)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使滑片P向右移时阻值变小。
(2)标零。用导线将a、b直接连起来,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正好偏转到满刻度0.6A处,在此刻度处标为“0Ω”,如图丙所示,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   Ω。
(3)标刻度。调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将一个阻值为 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接线柱后,计算此时电流表示数应为    A,在电流表该刻度处标上“30Ω”。据此原理,可把电流表改为测量电阻的仪器。
测量。使用制作的测电阻仪器测未知导体的电阻。
【答案】(1)
(2)15
(3)0.2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据此进行解答;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3)由电阻的串联求总电阻,由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 (1)电源电压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则变阻器右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3)保持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阻值不变,在a、b间接入被测电阻30Ω,此时两电阻串联,
则此时的总电阻:R总=15Ω+30Ω=45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27.(2025八上·滨江期末)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江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每节电池电压为1.5V,且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后,可以先用开关进行试触,若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 (选填“断路”或“短路”)
(2)检查好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6次实验,并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1.0 1.6 2.2 2.8 3.4 4.0
电流I/A 0.10 0.16 0.22 0.28 0.34 0.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
(3)同桌的小滨分别用两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1和R2进行实验,得到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判断出R1   R2。 (选填“>” “<”或“=”)
【答案】(1)断路
(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电流表判断故障类型,再根据电压表判断故障位置;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根据进行分析。
【解答】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没有偏转,说明故障可能是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并联部分断路,即定值电阻断路;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相等,那么得到: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由图象可知,在电流相同时,R2两端的电压小于R1两端的电压,根据可知,R1<R2。
28.(2025八上·滨江期末) 运动是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兴趣小组用某品种小鼠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只健康、生长发育迅速的45日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
②所有小鼠均自由饮食饮水,在跑台(小动物跑步运动训练)上做适应性运动2天。
③将跑台统一调至25m/min的速度,甲鼠保持安静、乙鼠运动15min、丙鼠运动30min、丁鼠运动60min。
④运动结束即刻给小鼠采血,测量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求每组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
组别 样本 运动形式 运动速度 (m/ min) 运动时间 (min) 血清中生长激素平均含量(ng/mL)
甲组 20 正常饮食饮水,不做跑台运动 5.3
乙组 20 跑台运动 25 15 15.75
丙组 20 跑台运动 25 30 25.17
丁组 20 跑台运动 25 60 21.23
(1)以上实验基于的实验目的是    。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基于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
【答案】(1)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3)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不同,进而确定实验的探究目的;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运动时间长短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3)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答】 (1)根据表格可知,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运动时间长短不同,那么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运动时间对小鼠血清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2)由实验数据可知,运动的乙、丙、丁鼠比安静的甲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多,运动60分钟的丁鼠比运动30分钟的丙鼠分泌的生长激素少,说明运动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最佳。
(3)我的合理化建议为: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对青少年的运动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是青少年应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建议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29.(2025八上·滨江期末) 小滨观察金鱼时,对鱼类在水中上浮与下沉过程感兴趣,了解知识后,他用透明气球、蓝色气球、软管、注射器、溢水杯、烧杯、量筒、小钢珠、细线等器材进行模拟。
【制作模拟器】用透明气球模拟鱼体,内放少许小钢珠模拟鱼体质量;蓝色气球模拟鱼鳔,放入透明气球;将1 根软管的一端插入蓝色气球,用细线系上,作为进气管。
【模拟上浮】
①小滨按图甲所示方法测出模拟器浸在水中的体积,即透明气球的初始体积V1为45.0毫升。
②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气体,在透明气球离开瓶底的瞬间,测出此时透明气球的体积V2为65.8毫升。
③继续缓慢充气,在透明气球即将浮出水面时,停止充气,测出透明气球的体积V3为73.6毫升。
(1)用天平正确测出模拟器的质量,平衡时天平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模拟器总质量为   克。
(2)测量透明气球初始体积 V1时,小滨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溢水杯加水至溢水口,将模拟器浸没在水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2,则V1=   (用符号表示,水的密度表示为ρ*)。
(3)小滨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说明鱼类在水中上浮的原理。请你写出推理过程   。
(4)下列课本中的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是   。
【答案】(1)65.6
(2)
(3)模拟器的质量m=65.6g,则重力G=mg=65.6×10-3kg×10N/kg=0.656N,当模拟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F1=ρ水gV1=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故此时F1<G,模拟器沉底;冲入一定量气体后,模拟器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F2=ρ水gV2=1.0×103kg/m3×10N/kg×65.8×10-6m3=0.658牛>G,故模拟器上浮,当继续冲入气体后,模拟器排开液体的体积继续增大,浮力F3=ρ水gV3=1.0×103kg/m3×10N/kg×73.6×10-6m3=0.736牛>G,故模拟器继续上浮至浮出水面,故鱼类上浮主要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增大浮力,从而使浮力大于重力而实现上浮的。
(4)①③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原刻度值;
(2)测物体的体积通常采用转换法,测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
(3)鱼类在水中上浮时,自身重力不变,通常采吸气来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方法增大浮力实现上浮;
(4)模拟鱼类上浮,属于模拟实验方法,根据选项依次判断实验方法。
【解答】 (1)根据图乙可知,模拟器总质量为:m=50g+10g+5g+0.6g=65.6g;
(2)因为测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所以透明气球初始体积;
(4)模拟鱼类上浮,属于模拟实验方法,其中①和③属于模拟实验法,②和④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①③。
30.(2025八上·滨江期末)高压锅能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高压锅可避免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1)高压锅的设计运用了怎样的科学原理 与图1中的   原理相同(选填“b”或“c”)。
(2)图2是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图,某高压锅排气孔横截面积为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若其在1000m海拔的地区(当地大气压取 使用,其锅内温度可以达到多少℃
【答案】(1)c
(2)解:对限压阀作受力分析可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
即:p内S=p0S+mg;
p内×10×10-6m2=1.0×105Pa×10×10-6m2+100×10-3kg×10N/kg,
即:p内=2×105Pa,
由图2可知,其锅内温度可以达到120℃。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据此计算出锅内气压,然后根据图2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即可。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高压锅内压强等于限压阀的压强加上大气压强,则锅内压强变大,液体的沸点升高,则液体停止沸腾,与c图原理一致。
31.(2025八上·滨江期末)小金在实验室里用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不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实验(整个电解水过程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如图所示。
(1)在用蒸馏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先   (选填“上升”或“下降”)后恢复到室温。
(2)通电一段时间后,小周用点燃的木条靠近a管中气体,若看到   (写活塞出实验现象),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实验进行,小金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待实验结束后,小金对剩余溶液质量进行测量,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39克,请计算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中无晶体析出) (结果精确0.1%)。
【答案】(1)上升
(2)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3)
(4)解:原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8%=3.2g,
因为电解水过程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所以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仍为3.2g,
已知剩余溶液质量为39g,
则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溶液的温度上升。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若用点燃的木条靠近a管中气体,看到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对于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后,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溶液质量减少,这是因为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使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钠的质量并没有改变,因为氢氧化钠不参与电解水的反应,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来得到答案。
【解答】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先上升,随着热量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溶液温度又会恢复到室温;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当用点燃的木条靠近氢气时,氢气会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若看到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说明a管中气体为氢气;
(3)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32.(2025八上·滨江期末)R1的电阻为5Ω, R2的电阻为10Ω。S1断开, 闭合开关S后,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求:
(1)电源电压;
(2)再闭合开关S1后,通过R1的电流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闭合开关S1后的电流表示数。
【答案】(1)解:由图可知,S1断开,闭合开关S后,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已知电流表示数为0.6A,即通过R1的电流为I1=0.6A,
则电源电压为U=U1=I1R1=0.6A×5Ω=3V。
(2)不变
(3)解: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2两端的电压为U2=U=3V,
通过R2的电流为,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即干路电流为I=I1+I2=0.6A+0.3A=0.9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S1断开,闭合开关S后,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电源电压;
(2)再闭合开关S1后,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化情况;
(3)再闭合开关S1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干路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2)解:再闭合开关S1,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6A。
33.(2025八上·滨江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确保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指标如图甲是环保项目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气质量指数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用电压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气敏电阻 R 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 P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当空气质量指数P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当空气质量指数P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
(1)空气质量越好(即空气质量指数越小)时,电压表示数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求出电源电压与R0的阻值;
(3)请你判断电压表示数为6V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写出必要的过程与计算结果)。
【答案】(1)增大
(2)解: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1+I1R,即:-----------①;
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2+I2R',即:-----------②;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U=12V,R0=120Ω;
(3)解:电压表示数为6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12V-6V=6V,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知,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50。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知,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由图甲知,气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空气质量指数增加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及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2)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00时,电压表示数为8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表达式;
当空气质量指数A为150时,电压表示数为9V,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表达式;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的阻值;
(3)电压表示数为6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进而得出此时空气质量指数。
【解答】 (1)由图乙知,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由图甲知,气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空气质量指数增加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34.(2025八上·滨江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滨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 A 是底面积为 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 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 (g取10N/kg)
(1)完全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   N。
(2)物体A的体积为多少
(3)小滨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答案】(1)2
(2)解: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A的体积为:

(3)解:由图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N,
物体A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N-1.4N=1.6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该液体密度为: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读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物体A的体积;
(3)根据图乙读出物体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A受到未知液体的浮力,且物体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之前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解答】 (1)由图乙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物体A的重力G=3N,
由图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则物体A受到水的浮力为:F浮=G-F=3N-1N=2N。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