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1.(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显微镜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显微镜编号 1 2 3目镜 10× 10× 15×物镜 5× 10× 5×A.1 B.2 C.32.(2025六上·博兴期末)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 ).A.腐乳 B.苏打水 C.酸奶3.(2025六上·博兴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体的所有活动C.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4.(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利用放大镜观察到了苍蝇的触角,它相当于“鼻子”,科学家根据它的结构特点,研制出( )。A.蝇眼照相机B.蝇眼雷达C.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5.(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爸爸的协助下,大华开展了对萃履虫的一系列研究,首先大华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最好选用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6.(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地球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绕地轴转B.自转周期为1年C.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7.(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所有植物都会落叶B.冬季,一些鸟类会迁徙C.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8.(2025六上·博兴期末)“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球形的B.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运动的9.(2025六上·博兴期末)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 )模型最好。A.地球结构模型 B.海陆分布模型 C.自转模型10.(2025六上·博兴期末)四季交替,正午时分同一物体的影长变化规律是 ( )。A.冬季短,夏季长 B.冬季长,夏季短 C.一年四季一样长11.(2025六上·博兴期末)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术发展史上根本性的改革,它的发明者是( ).A.鲁班 B.毕昇 C.蔡伦12.(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在网上看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新闻稿,他想把这个新闻稿印刷出来带到学校和同学分享,下列哪种方法最方便 ( )A.手工抄写 B.活字印刷 C.家用打印机打印13.(2025六上·博兴期末)15 世纪,制钉工人开始生产带螺纹的钉子。人们使用有螺纹的钉子固定物体时更牢固且节省力气。因为螺纹钉子(如图)具备和 ( )一样的省力特点。A.撬棍 B.盘山公路 C.筷子14.(2025六上·博兴期末)每学期开学时,老师都要搬运很多书本到教室,下列方法最省力的是( )。A. B. C.15.(2025六上·博兴期末)杠杆是否省力是由( )决定的。A.杠杆的长度 B.杠杆的形状 C.杠杆三个点的位置16.(2025六上·博兴期末)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 ( )。A.增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增加连接的电池节数C.改变导线缠绕的方向17.(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研究四驱车的小电动机,发现在( )上有一对永久磁铁。A.外壳 B.转子 C.后盖18.(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B.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就消失了C.我们用小电动机来发电,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19.(2025六上·博兴期末)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内的能量转化是( )。A.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0.(2025六上·博兴期末)2005年,美国探索频道播出了一期节目,摇滚歌手杰米·维德拉在节目中用12只玻璃酒杯做实验,结果他成功地用声音震碎了一只玻璃酒杯。这个实验说明( )。A.破碎的玻璃酒杯质量有问题B.声音具有能量C.声音没有能量,因为还有11 个杯子不能被震碎21.(2025六上·博兴期末)曾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22.(2025六上·博兴期末)蝴蝶的触角呈羽毛状。 ( )23.(2025六上·博兴期末)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 )24.(2025六上·博兴期末)动物能感知昼夜交替,植物不能感知昼夜交替。 ( )25.(2025六上·博兴期末)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6.(2025六上·博兴期末)所有剪刀都是省力杠杆。 ( )27.(2025六上·博兴期末)活字印刷术有省时、省力、字体工整等优点,没有缺点。 ( )28.(2025六上·博兴期末)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29.(2025六上·博兴期末)白炽灯只能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30.(2025六上·博兴期末)追溯能量的来源,我们会发现太阳是地球上绝大多数能量的源泉。( )31.(2025六上·博兴期末)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镜片的放大倍数跟镜片 有关.32.(2025六上·博兴期末)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 的人,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 .33.(2025六上·博兴期末)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表皮的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34.(2025六上·博兴期末)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共享单车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车闸利用了 原理,脚蹬利用了 原理。35.(2025六上·博兴期末)地球绕着 的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越是在 (填“东”或“西”)边的时区,越早迎来黎明.36.(2025六上·博兴期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动论》。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37.(2025六上·博兴期末)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 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 转动.38.(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地球仪上方用“”或“”符号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用“斜线 ”画出黑夜的地方,并在 A 和 B处分别填上“ 白天”和“黑夜 ”。 (铅笔直尺作图)39.(2025六上·博兴期末)学习完“微小世界”单元之后,大华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采集学校附近水域中的水样带回学校研究,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是为了( )A.控制微生物运动的速度B.固定微生物C.观察脱脂棉纤维(2)如图所示是水中的某种微生物的图片,它是 ( )A.眼虫 B.线虫 C.喇叭虫(3)大华发现喝过的牛奶如果不放进冰箱保存,半天就会产生臭味;而未开封的牛奶在冰箱外放几天也不会产生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可以隔绝冰箱外空气中有臭味的气体,使其不能溶解到牛奶中B.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一些细菌会进入到牛奶中C.牛奶在常温下会变成细菌,导致牛奶发臭(4)为了更好地观察微生物,大华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的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 水量 水样来源 添加物 放置地点1号 50毫升 纯净水 无 窗台上2号 50毫升 鱼塘水 无 窗台上3号 50毫升 纯净水 干稻草 窗台上4号 50 毫升 纯净水 干稻草 冰箱冷藏室一个星期后,大华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水,分别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你认为大华最可能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和 (填字母)A.1号B.2号C.3号D.4号(5)上述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40.(2025六上·博兴期末)学完《地球的运动》单元后,大华产生了一些问题。他想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模拟装置来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运动。(1)如图甲所示,大华将地球仪按箭头方向沿着虚线进行移动,这是想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和“公转”)运动。(2)关于四季形成的原因,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日地距离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3)地球处于图甲中的位置A时,若要在图乙中表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应将手电筒移至图乙中的位置 (填字母),此时影长在圭表上的刻度 处(填序号).(4)如图所示为大华所在的科学小组从今日20时开始,用固定的天文望远镜连续较长时间拍摄后合成的北极星附近星星运动轨迹图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看起来星星绕北极星按照固定方向转动B.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C.地球绕着北极星公转(5)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公转方向不变,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博兴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太阳东升西落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41.(2025六上·博兴期末)为了探索斜面坡度大小对斜面作用的影响,大华做了一些模拟测试。实验次数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牛)斜面A 斜面B 斜面C 斜面D第一次 2.0 1.8 1.5 1.3 1.1第二次 2.0 1.3 1.6 1.3 1.2第三次 2.1 1.8 1.6 1.3 1.2第四次 2.0 1.8 1.6 1.3 (1)观察表格,哪个数据可能有误 (写出斜面和实验次数)(2)斜面D的第四次数据最有可能是 .(3)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至少写出2个)。(4)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42.(2025六上·博兴期末)分析资料,联系实际,回答问题2023年7月,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正式公布。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并随后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进行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科研人员正在全力研制一系列关键装备,包括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以及载人月球车等。其中,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它将承担起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的重任。此外,载人登月火箭所使用的130吨级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也已展开多次试车实验,为火箭的顺利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系列工作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国投入登月工程正在稳步向前迈进。(1)登月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膏快速升空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D.以上都是(2)载人月球车着陆月球后,进行月球探测,它的能量最有可能来自(A.化学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3)为了方便航天员进出月球车实验室,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盛力门锁。对比图1、图2.磁力领开关断开,大门就可以打开,这利用了( )的原理.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B.电磁铁和磁铁一样,磁性强弱不变C.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4)如图3所示,在闭合开关后,用指南针靠近装置的λ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可推测B端是 极.(5)磁力锁的磁性很强,实验室门才可以紧锁,为了增强磁性,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至少写出2种)方法一: 。方法二: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观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显微镜编号1、2、3的观察倍数分别是50倍、100倍和75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即显微镜编号1。2.【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了霉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等微生物对牛奶进行发酵,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并产生酸味。因此腐乳和酸奶的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微生物,而苏打水的制作则没有。3.【答案】C【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A正确;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体的所有活动,B正确;C、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C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都是基于苍蝇的眼睛结构特点研制的;触角相当于苍蝇的“鼻子”,具有嗅觉功能,所以科学家可以根据它的结构特点来研制能够分析气味的仪器,即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5.【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为了让微生物繁殖得更快,大华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最好选用池塘水。因为池塘水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6.【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7.【答案】A【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 冬季不是所有植物都会落叶,如:常绿阔叶林等,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迁徙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8.【答案】A【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有地球是球体,“地心说”认为地处于宇由中心,且静止不动,目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一次:“日心说”认为地球绕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位于字由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园周运动,“地心说”、“日心说”的相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A是正确的选项。9.【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应该选择自转模型最好。10.【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11.【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12.【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家用打印机是现代家庭常见的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地将电子文档印刷成纸质文档。对于大华来说,只需要将新闻稿的电子版下载到电脑或手机上,然后使用家用打印机进行打印,就可以轻松地将新闻稿印刷出来。13.【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螺纹钉子和盘山公路一样都应用了斜面原理;撬棍和筷子都属于杠杆。14.【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将书本放在手推车上推最省力、省时,手推车是相对于木板变滑动为滚动,能够减小摩擦力。C正确。15.【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是否省力是由杠杆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杠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16.【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17.【答案】A【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电动机的转子由铁芯、线圈和换向器三部分组成。转子上面有三组线圈,也就是三个电磁铁,它们同时工作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18.【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A: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正确;B: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就消失了,错误;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会转化成其他能量,并不会消失;C:我们用小电动机来发电,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错误;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小灯泡坏了,并不是它没有发出电来。19.【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内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0.【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声音的能量由介质传递,而物体的振幅又决定了响度大小与能量大小,不难得出,响度越大,声所带的能量就越大,能量大了自然就能把杯子震碎。所以声音具有能量,用声音可以将玻璃杯震碎。21.【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疾病,病毒也属于微生物的一种。因此曾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22.【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呈棒状。23.【答案】正确【知识点】四季的特征【解析】【分析】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利用圭表,结合对太阳周年运动的精密观测而划分的,这一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对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4.【答案】错误【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白天开花,有的夜间开花。这就是植物感知昼夜交替而应对的方法。2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如果南半球是夏季的话,北半球就是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年月和日期是一样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有区别的。26.【答案】错误【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并不是所有剪刀都是省力杠杆,比如裁缝剪刀、理发剪刀等都属于费力杠杆。27.【答案】错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有省时、省力、字体工整等优点,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刻字比较麻烦是活字印刷的缺点。28.【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29.【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白炽灯能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0.【答案】正确【知识点】太阳能【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源泉,它每时每刻都向宇宙的四面八方均匀辐射出巨大的能量。31.【答案】凸透镜;中央凸度【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32.【答案】微生物;微生物【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1675年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蘑菇和木耳属于真菌,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生物。33.【答案】细胞;细胞【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34.【答案】杠杆;轮轴【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轮轴,轮带动轴省力,轴带动轮费力。35.【答案】自西向东;东【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越是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36.【答案】日心说;太阳【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提出一种全新的宇审理论“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动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37.【答案】电;转子【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即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38.【答案】【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39.【答案】(1)A(2)A(3)B(4)B;C(5)A【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1)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微生物的运动,使其更容易被观察。(2)根据题干可知,图中的是眼虫。眼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常见于淡水环境中,具有鞭毛,能够运动。它既有植物特征(如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有动物特征(如能吞噬食物),因此常被用来研究生物进化和分类。(3)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一些细菌会进入到牛奶中,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殖,导致牛奶发臭。而未开封的牛奶由于密封性较好,细菌不易进入,因此在冰箱外放几天也不会产生这种现象。(4)为了更好地观察微生物,大华设计了培养微生物的实验。根据实验设计,2号烧杯中含有鱼塘水,这是微生物的天然来源,因此很可能观察到微生物。3号烧杯中加入了干稻草,干稻草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也很可能观察到微生物。而1号烧杯中的纯净水不含微生物,4号烧杯虽然加入了干稻草,但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观察到微生物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大华最可能观察到微生物的是2号和3号。(5)在培养微生物的实验中,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来探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这种实验设计属于对比实验。40.【答案】(1)公转(2)B(3)a;③(4)C(5)A【知识点】地球自转;四季成因【解析】【分析】(1)地球仪沿着虚线移动,模拟的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这正是地球的公转运动。(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3)位置A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在图乙中,应将手电筒移至图乙中的位置a,模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情况。此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影长在圭表上的刻度为③。(4)地球并不是绕着北极星公转,而是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星星看起来绕北极星转动是因为地球自转。(5)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逆转,那么太阳将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公转方向和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仍然会有昼夜交替现象。41.【答案】(1)1.3(2)1.2(3)斜面坡度;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4)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大【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第二次实验中沿斜面 A 提升物体的力为1.3N可能有误,因为其他实验中沿斜面 A 提升物体的力都在1.8N左右。(2)根据题干可知,斜面D的第四次数据最有可能是1.2。(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斜面坡度大小对斜面作用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大小,其他条件比如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都要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斜面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大。42.【答案】(1)D(2)D(3)A(4)S(5)增加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箭快速升空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释放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首先转化为热能,随后热能驱动火箭的推进系统,使火箭获得机械能上升。同时,燃烧过程中也伴随光能的产生。因此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膏快速升空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不存在风能和水能。同时,月球车需要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来进行探测,没有化学能可以供其使用。一般都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稳定地转化为电能供月球车使用。(3)磁力门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的磁性来控制门的开关。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吸引铁质门锁,使门关闭;当电磁铁断电时,磁性消失,门就可以打开。(4)在闭合开关后,用指南针靠近装置的A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可以推测A端是N极,那么B端是S极。(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为了增强磁力锁的磁性,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或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1 / 1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1.(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显微镜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显微镜编号 1 2 3目镜 10× 10× 15×物镜 5× 10× 5×A.1 B.2 C.3【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观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显微镜编号1、2、3的观察倍数分别是50倍、100倍和75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即显微镜编号1。2.(2025六上·博兴期末)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 ).A.腐乳 B.苏打水 C.酸奶【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了霉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等微生物对牛奶进行发酵,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并产生酸味。因此腐乳和酸奶的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微生物,而苏打水的制作则没有。3.(2025六上·博兴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体的所有活动C.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答案】C【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A正确;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体的所有活动,B正确;C、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C错误;故答案为:C。4.(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利用放大镜观察到了苍蝇的触角,它相当于“鼻子”,科学家根据它的结构特点,研制出( )。A.蝇眼照相机B.蝇眼雷达C.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都是基于苍蝇的眼睛结构特点研制的;触角相当于苍蝇的“鼻子”,具有嗅觉功能,所以科学家可以根据它的结构特点来研制能够分析气味的仪器,即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5.(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爸爸的协助下,大华开展了对萃履虫的一系列研究,首先大华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最好选用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答案】C【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为了让微生物繁殖得更快,大华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最好选用池塘水。因为池塘水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6.(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地球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绕地轴转B.自转周期为1年C.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7.(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所有植物都会落叶B.冬季,一些鸟类会迁徙C.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答案】A【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 冬季不是所有植物都会落叶,如:常绿阔叶林等,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迁徙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8.(2025六上·博兴期末)“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球形的B.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运动的【答案】A【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有地球是球体,“地心说”认为地处于宇由中心,且静止不动,目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一次:“日心说”认为地球绕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位于字由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园周运动,“地心说”、“日心说”的相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A是正确的选项。9.(2025六上·博兴期末)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 )模型最好。A.地球结构模型 B.海陆分布模型 C.自转模型【答案】C【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应该选择自转模型最好。10.(2025六上·博兴期末)四季交替,正午时分同一物体的影长变化规律是 ( )。A.冬季短,夏季长 B.冬季长,夏季短 C.一年四季一样长【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11.(2025六上·博兴期末)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术发展史上根本性的改革,它的发明者是( ).A.鲁班 B.毕昇 C.蔡伦【答案】B【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12.(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在网上看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新闻稿,他想把这个新闻稿印刷出来带到学校和同学分享,下列哪种方法最方便 ( )A.手工抄写 B.活字印刷 C.家用打印机打印【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家用打印机是现代家庭常见的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地将电子文档印刷成纸质文档。对于大华来说,只需要将新闻稿的电子版下载到电脑或手机上,然后使用家用打印机进行打印,就可以轻松地将新闻稿印刷出来。13.(2025六上·博兴期末)15 世纪,制钉工人开始生产带螺纹的钉子。人们使用有螺纹的钉子固定物体时更牢固且节省力气。因为螺纹钉子(如图)具备和 ( )一样的省力特点。A.撬棍 B.盘山公路 C.筷子【答案】B【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螺纹钉子和盘山公路一样都应用了斜面原理;撬棍和筷子都属于杠杆。14.(2025六上·博兴期末)每学期开学时,老师都要搬运很多书本到教室,下列方法最省力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将书本放在手推车上推最省力、省时,手推车是相对于木板变滑动为滚动,能够减小摩擦力。C正确。15.(2025六上·博兴期末)杠杆是否省力是由( )决定的。A.杠杆的长度 B.杠杆的形状 C.杠杆三个点的位置【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是否省力是由杠杆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杠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16.(2025六上·博兴期末)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 ( )。A.增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增加连接的电池节数C.改变导线缠绕的方向【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17.(2025六上·博兴期末)大华研究四驱车的小电动机,发现在( )上有一对永久磁铁。A.外壳 B.转子 C.后盖【答案】A【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电动机的转子由铁芯、线圈和换向器三部分组成。转子上面有三组线圈,也就是三个电磁铁,它们同时工作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18.(2025六上·博兴期末)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B.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就消失了C.我们用小电动机来发电,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A: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正确;B: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就消失了,错误;开水冷却以后,开水中的能量会转化成其他能量,并不会消失;C:我们用小电动机来发电,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错误;快速转动小电机但不能点亮小灯泡,这说明小灯泡坏了,并不是它没有发出电来。19.(2025六上·博兴期末)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内的能量转化是( )。A.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内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0.(2025六上·博兴期末)2005年,美国探索频道播出了一期节目,摇滚歌手杰米·维德拉在节目中用12只玻璃酒杯做实验,结果他成功地用声音震碎了一只玻璃酒杯。这个实验说明( )。A.破碎的玻璃酒杯质量有问题B.声音具有能量C.声音没有能量,因为还有11 个杯子不能被震碎【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声音的能量由介质传递,而物体的振幅又决定了响度大小与能量大小,不难得出,响度越大,声所带的能量就越大,能量大了自然就能把杯子震碎。所以声音具有能量,用声音可以将玻璃杯震碎。21.(2025六上·博兴期末)曾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疾病,病毒也属于微生物的一种。因此曾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22.(2025六上·博兴期末)蝴蝶的触角呈羽毛状。 ( )【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呈棒状。23.(2025六上·博兴期末)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 )【答案】正确【知识点】四季的特征【解析】【分析】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利用圭表,结合对太阳周年运动的精密观测而划分的,这一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对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4.(2025六上·博兴期末)动物能感知昼夜交替,植物不能感知昼夜交替。 ( )【答案】错误【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白天开花,有的夜间开花。这就是植物感知昼夜交替而应对的方法。25.(2025六上·博兴期末)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如果南半球是夏季的话,北半球就是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年月和日期是一样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有区别的。26.(2025六上·博兴期末)所有剪刀都是省力杠杆。 ( )【答案】错误【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并不是所有剪刀都是省力杠杆,比如裁缝剪刀、理发剪刀等都属于费力杠杆。27.(2025六上·博兴期末)活字印刷术有省时、省力、字体工整等优点,没有缺点。 ( )【答案】错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有省时、省力、字体工整等优点,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刻字比较麻烦是活字印刷的缺点。28.(2025六上·博兴期末)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29.(2025六上·博兴期末)白炽灯只能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白炽灯能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30.(2025六上·博兴期末)追溯能量的来源,我们会发现太阳是地球上绝大多数能量的源泉。( )【答案】正确【知识点】太阳能【解析】【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源泉,它每时每刻都向宇宙的四面八方均匀辐射出巨大的能量。31.(2025六上·博兴期末)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镜片的放大倍数跟镜片 有关.【答案】凸透镜;中央凸度【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32.(2025六上·博兴期末)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 的人,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 .【答案】微生物;微生物【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1675年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蘑菇和木耳属于真菌,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生物。33.(2025六上·博兴期末)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表皮的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答案】细胞;细胞【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34.(2025六上·博兴期末)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便利,共享单车运用了多种简单的机械原理。车闸利用了 原理,脚蹬利用了 原理。【答案】杠杆;轮轴【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轮轴,轮带动轴省力,轴带动轮费力。35.(2025六上·博兴期末)地球绕着 的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越是在 (填“东”或“西”)边的时区,越早迎来黎明.【答案】自西向东;东【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越是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36.(2025六上·博兴期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动论》。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答案】日心说;太阳【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提出一种全新的宇审理论“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动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37.(2025六上·博兴期末)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 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 转动.【答案】电;转子【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即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38.(2025六上·博兴期末)在地球仪上方用“”或“”符号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用“斜线 ”画出黑夜的地方,并在 A 和 B处分别填上“ 白天”和“黑夜 ”。 (铅笔直尺作图)【答案】【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39.(2025六上·博兴期末)学习完“微小世界”单元之后,大华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采集学校附近水域中的水样带回学校研究,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是为了( )A.控制微生物运动的速度B.固定微生物C.观察脱脂棉纤维(2)如图所示是水中的某种微生物的图片,它是 ( )A.眼虫 B.线虫 C.喇叭虫(3)大华发现喝过的牛奶如果不放进冰箱保存,半天就会产生臭味;而未开封的牛奶在冰箱外放几天也不会产生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可以隔绝冰箱外空气中有臭味的气体,使其不能溶解到牛奶中B.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一些细菌会进入到牛奶中C.牛奶在常温下会变成细菌,导致牛奶发臭(4)为了更好地观察微生物,大华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的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 水量 水样来源 添加物 放置地点1号 50毫升 纯净水 无 窗台上2号 50毫升 鱼塘水 无 窗台上3号 50毫升 纯净水 干稻草 窗台上4号 50 毫升 纯净水 干稻草 冰箱冷藏室一个星期后,大华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水,分别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你认为大华最可能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和 (填字母)A.1号B.2号C.3号D.4号(5)上述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答案】(1)A(2)A(3)B(4)B;C(5)A【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1)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微生物的运动,使其更容易被观察。(2)根据题干可知,图中的是眼虫。眼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常见于淡水环境中,具有鞭毛,能够运动。它既有植物特征(如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有动物特征(如能吞噬食物),因此常被用来研究生物进化和分类。(3)在喝牛奶的过程中,一些细菌会进入到牛奶中,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殖,导致牛奶发臭。而未开封的牛奶由于密封性较好,细菌不易进入,因此在冰箱外放几天也不会产生这种现象。(4)为了更好地观察微生物,大华设计了培养微生物的实验。根据实验设计,2号烧杯中含有鱼塘水,这是微生物的天然来源,因此很可能观察到微生物。3号烧杯中加入了干稻草,干稻草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也很可能观察到微生物。而1号烧杯中的纯净水不含微生物,4号烧杯虽然加入了干稻草,但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观察到微生物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大华最可能观察到微生物的是2号和3号。(5)在培养微生物的实验中,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来探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影响因素。这种实验设计属于对比实验。40.(2025六上·博兴期末)学完《地球的运动》单元后,大华产生了一些问题。他想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模拟装置来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运动。(1)如图甲所示,大华将地球仪按箭头方向沿着虚线进行移动,这是想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和“公转”)运动。(2)关于四季形成的原因,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日地距离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3)地球处于图甲中的位置A时,若要在图乙中表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应将手电筒移至图乙中的位置 (填字母),此时影长在圭表上的刻度 处(填序号).(4)如图所示为大华所在的科学小组从今日20时开始,用固定的天文望远镜连续较长时间拍摄后合成的北极星附近星星运动轨迹图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看起来星星绕北极星按照固定方向转动B.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C.地球绕着北极星公转(5)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公转方向不变,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也不发生改变,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博兴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太阳东升西落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答案】(1)公转(2)B(3)a;③(4)C(5)A【知识点】地球自转;四季成因【解析】【分析】(1)地球仪沿着虚线移动,模拟的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这正是地球的公转运动。(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3)位置A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在图乙中,应将手电筒移至图乙中的位置a,模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情况。此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影长在圭表上的刻度为③。(4)地球并不是绕着北极星公转,而是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星星看起来绕北极星转动是因为地球自转。(5)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逆转,那么太阳将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公转方向和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仍然会有昼夜交替现象。41.(2025六上·博兴期末)为了探索斜面坡度大小对斜面作用的影响,大华做了一些模拟测试。实验次数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牛)斜面A 斜面B 斜面C 斜面D第一次 2.0 1.8 1.5 1.3 1.1第二次 2.0 1.3 1.6 1.3 1.2第三次 2.1 1.8 1.6 1.3 1.2第四次 2.0 1.8 1.6 1.3 (1)观察表格,哪个数据可能有误 (写出斜面和实验次数)(2)斜面D的第四次数据最有可能是 .(3)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至少写出2个)。(4)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答案】(1)1.3(2)1.2(3)斜面坡度;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4)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大【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第二次实验中沿斜面 A 提升物体的力为1.3N可能有误,因为其他实验中沿斜面 A 提升物体的力都在1.8N左右。(2)根据题干可知,斜面D的第四次数据最有可能是1.2。(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斜面坡度大小对斜面作用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大小,其他条件比如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都要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斜面能省力,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所需的力越大。42.(2025六上·博兴期末)分析资料,联系实际,回答问题2023年7月,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正式公布。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并随后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进行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科研人员正在全力研制一系列关键装备,包括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以及载人月球车等。其中,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它将承担起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的重任。此外,载人登月火箭所使用的130吨级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也已展开多次试车实验,为火箭的顺利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系列工作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国投入登月工程正在稳步向前迈进。(1)登月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膏快速升空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D.以上都是(2)载人月球车着陆月球后,进行月球探测,它的能量最有可能来自(A.化学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3)为了方便航天员进出月球车实验室,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盛力门锁。对比图1、图2.磁力领开关断开,大门就可以打开,这利用了( )的原理.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B.电磁铁和磁铁一样,磁性强弱不变C.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4)如图3所示,在闭合开关后,用指南针靠近装置的λ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可推测B端是 极.(5)磁力锁的磁性很强,实验室门才可以紧锁,为了增强磁性,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至少写出2种)方法一: 。方法二: 。【答案】(1)D(2)D(3)A(4)S(5)增加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箭快速升空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释放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首先转化为热能,随后热能驱动火箭的推进系统,使火箭获得机械能上升。同时,燃烧过程中也伴随光能的产生。因此液氧煤油燃烧使载人火膏快速升空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不存在风能和水能。同时,月球车需要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来进行探测,没有化学能可以供其使用。一般都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稳定地转化为电能供月球车使用。(3)磁力门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的磁性来控制门的开关。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吸引铁质门锁,使门关闭;当电磁铁断电时,磁性消失,门就可以打开。(4)在闭合开关后,用指南针靠近装置的A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可以推测A端是N极,那么B端是S极。(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为了增强磁力锁的磁性,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或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