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评估(二)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质量评估(二)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新疆中考)如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据此完成1-2题。
类别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6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C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A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连云港中考)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如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 D )
A.晋、陕、甘三省交界处
B.宁、陕、甘三省交界处
C.陕、宁、豫三省交界处
D.陕、晋、豫三省交界处
4.该地区发展炼铝业的主要能源优势有( C )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该地区发展炼铝业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C )
A.土地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盐碱化
(云南中考)2023年12月5日,2 150吨丹江口水库水装入100个专业集装箱液袋后,首次搭乘“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往内蒙古,据此完成6-7题。
6.与南水北调的露天输水渠相比,铁路集装箱液袋运输水的优势是( B )
A.运量大 B.损耗小 C.成本低 D.耗能少
7.推测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A )
A.生活用水 B.金属冶炼 C.绿化用水 D.农业灌溉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8-10题。
8.大黄鱼属于海洋( C )
A.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 C.生物资源 D.能源资源
9.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10.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D )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山西中考)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如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 A )
A.环渤海集聚区 B.长江三角洲集聚区
C.中西部集聚区 D.珠江三角洲集聚区
12.珠江三角洲集聚区位于我国的( B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D )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人口数量 D.科学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工作备受关注,2024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如图示意我国一种灾害性天气,读图完成14-16题。
1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沿海多于内陆
B.农村多于城市
C.南方山区易发泥石流
D.北方高原多发台风
15.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C )
A.高温、干燥  B.暴雨、洪涝
C.降温、大风  D.狂风、暴雨
16.下列做法符合“防灾减灾”主题的是( D )
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
B.台风来临,站立在广告牌下躲避
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
D.洪水来袭,尽量往地势高处逃生
(河南中考)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天津市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宝坻”的合作模式。如图为宝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可重点发展( D )
A.金属冶炼 B.食品加工 C.纺织服装 D.生物医药
18.北京和宝坻间的高效联动得益于( B )
A.良好的生态环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
C.庞大的消费市场 D.充足的劳动人口
(乐山中考)乐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峨眉山、乐山大佛闻名于世,“十天半月不重样的小吃”吸引全国各地的“吃货”。小王从北京乘高铁(图1)到乐山旅游过程中航拍了“嘉州美景”照片(图2)。据此完成19-21题。
19.材料所示乐山的优势旅游资源是( A )
①自然风光 ②佛教文化 ③饮食文化 ④交通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小王选择的高铁路线最可能是( D )
A.北京-上海-长沙-贵阳-乐山
B.北京-徐州-郑州-成都-乐山
C.北京-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乐山
D.北京-郑州-西安-成都-乐山
21.小王对照片所示地形的描述,较准确的是( C )
A.河流广布,森林茂密 B.高楼林立,人口密集
C.远山横亘,近丘广布 D.持续降水,云雾漫布
(吉林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地之一,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D )
①工业发达,市场广阔 ②江海交汇,交通便利 ③城市稀少,地广人稀 ④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快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保留了周庄、乌镇等古朴、生态的水乡小镇。该地区生态小镇的特色是( B )
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
(新疆中考)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超级城市群,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位于珠江口西侧,紧邻珠海
B.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C.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
D.外向型经济,劳动力廉价
2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有( D )
①香港金融信息等服务水平高 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
③澳门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④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较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1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如图1为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图2为中国能源消费类型变化趋势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发展低碳清洁能源 布局美丽中国画卷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1)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 非可再生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25.9% ,图中所有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  煤炭 ;2016-2022年间,我国能源消费类型的变化趋势是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 。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等 。
建设能源运输“动脉” 牵动区域绿色互联
(3)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沿海 (沿海/内陆)地区,这里人口 稠密 ,经济 发达 ,能源需求 大 ,清洁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分布 不匹配 (匹配/不匹配)。
我国跨区域输电的主要方式是特高压输电,它具有功率大、输电距离远、能耗低、占地少、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中国的能源运输“主动脉”。
(4)输电通道建成会 BC (双项选择)。
A.占用土地资源并产生大气污染
B.促进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C.缓解东部沿海省区的能源紧张
D.让清洁能源完全替代其他能源
技术赋能美好生活 “风+核”点亮万家灯火
  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近年来选址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海,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得到批量化使用。
  核电属于高效率的能源,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释放巨大热量,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几乎是零,但建设成本、技术需求与养护成本高。
(5)我国在沿海地区发展了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结合资料说出在沿海地区发展风电、核电的优势。(任选其一作答)
在沿海地区发展风电的优势有: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
27.如图1为我国主要铁路线示意图,图2为西成(西安到成都)高速铁路,它是我国首条穿过秦岭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下列要求。(7分)
(1)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西部铁路网 稀疏 。
(2)西成高铁与我国东西向铁路大动脉 陇海 线相交于西安。
(3)成都位于 四川盆地 (地形区),西依青藏高原和 横断 山脉。
(4)在夏季,从甲到乙,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 ;在冬季,从丙到丁,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因素 。
(5)小明秋季某天乘坐西成高铁回家。在火车穿过隧道之前,小明看到“落叶金黄”的景象,当火车穿过几条隧道之后,小明的眼前“一片葱绿”,请问小明的家在 成都 (成都/西安)。
28.(云南中考)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部地区崛起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读“中部地区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作用,其中长江横贯东西,通航能力强,有“ 黄金水道 ”之称,连接北京和广州的  京广 铁路干线贯通南北。
(2)资源丰富是中部崛起的优势条件,该区主要能源资源是 煤炭 和 水能 。
(3)该区域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两点)
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4)武汉是长江中游产业带的核心,解析其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中具有的突出优势。
高等院校、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人员多,科技力量雄厚。
29.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9时50分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庄严举行,现场连线台湾遥祭视频连线点,同步举行公祭典礼。读图1和图2所示的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从图1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到西北递减 。
(2)黄土高原 煤炭 (填矿产名称)资源最为丰富,有着“乌金高原”之称。这种资源的过度开采给该地区带来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水土流失 。
(3)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建挡土坝、护坡坝;②营造灌木林;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针对以上措施,较为合理的安排是在缓坡地带 ③ ,在陡坡地带 ② ,在坡脚地带 ① 。(填序号)
(4)台湾岛位于我国 东南 沿海,东临A 太平 洋,西隔B 台湾 海峡与大陆相望,是我国第 一 大岛。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中南部,表明台湾岛地处北温带和 热 带地区,水热充足,物产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5)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西部沿海 (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地区。
(6)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岛上居民的祖籍地多为 福建 省和 广东 省,与大陆人民同宗同祖。两个地区同时举行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表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在 血缘 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新疆中考)如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据此完成1-2题。
类别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6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连云港中考)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如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  )
A.晋、陕、甘三省交界处
B.宁、陕、甘三省交界处
C.陕、宁、豫三省交界处
D.陕、晋、豫三省交界处
4.该地区发展炼铝业的主要能源优势有(  )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该地区发展炼铝业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盐碱化
(云南中考)2023年12月5日,2 150吨丹江口水库水装入100个专业集装箱液袋后,首次搭乘“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往内蒙古,据此完成6-7题。
6.与南水北调的露天输水渠相比,铁路集装箱液袋运输水的优势是(  )
A.运量大 B.损耗小 C.成本低 D.耗能少
7.推测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
A.生活用水 B.金属冶炼 C.绿化用水 D.农业灌溉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8-10题。
8.大黄鱼属于海洋(  )
A.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 C.生物资源 D.能源资源
9.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10.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山西中考)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如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  )
A.环渤海集聚区 B.长江三角洲集聚区
C.中西部集聚区 D.珠江三角洲集聚区
12.珠江三角洲集聚区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人口数量 D.科学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工作备受关注,2024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如图示意我国一种灾害性天气,读图完成14-16题。
1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多于内陆
B.农村多于城市
C.南方山区易发泥石流
D.北方高原多发台风
15.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高温、干燥  B.暴雨、洪涝
C.降温、大风  D.狂风、暴雨
16.下列做法符合“防灾减灾”主题的是(  )
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
B.台风来临,站立在广告牌下躲避
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
D.洪水来袭,尽量往地势高处逃生
(河南中考)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天津市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宝坻”的合作模式。如图为宝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可重点发展(  )
A.金属冶炼 B.食品加工 C.纺织服装 D.生物医药
18.北京和宝坻间的高效联动得益于(  )
A.良好的生态环境 B.便捷的交通通信
C.庞大的消费市场 D.充足的劳动人口
(乐山中考)乐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峨眉山、乐山大佛闻名于世,“十天半月不重样的小吃”吸引全国各地的“吃货”。小王从北京乘高铁(图1)到乐山旅游过程中航拍了“嘉州美景”照片(图2)。据此完成19-21题。
19.材料所示乐山的优势旅游资源是(  )
①自然风光 ②佛教文化 ③饮食文化 ④交通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小王选择的高铁路线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长沙-贵阳-乐山
B.北京-徐州-郑州-成都-乐山
C.北京-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乐山
D.北京-郑州-西安-成都-乐山
21.小王对照片所示地形的描述,较准确的是(  )
A.河流广布,森林茂密 B.高楼林立,人口密集
C.远山横亘,近丘广布 D.持续降水,云雾漫布
(吉林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地之一,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工业发达,市场广阔 ②江海交汇,交通便利 ③城市稀少,地广人稀 ④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快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保留了周庄、乌镇等古朴、生态的水乡小镇。该地区生态小镇的特色是(  )
A.毡房座座,牧歌悠扬 B.小桥流水,古韵悠悠
C.黄土窑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乡,白山黑水
(新疆中考)粤港澳大湾区是建设中的世界超级城市群,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侧,紧邻珠海
B.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C.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发达
D.外向型经济,劳动力廉价
2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有(  )
①香港金融信息等服务水平高 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
③澳门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④大湾区铁路和海洋运输较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1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如图1为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图2为中国能源消费类型变化趋势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发展低碳清洁能源 布局美丽中国画卷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1)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2)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图中所有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 ;2016-2022年间,我国能源消费类型的变化趋势是 。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建设能源运输“动脉” 牵动区域绿色互联
(3)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沿海/内陆)地区,这里人口 ,经济 ,能源需求 ,清洁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分布 (匹配/不匹配)。
我国跨区域输电的主要方式是特高压输电,它具有功率大、输电距离远、能耗低、占地少、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中国的能源运输“主动脉”。
(4)输电通道建成会 (双项选择)。
A.占用土地资源并产生大气污染
B.促进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C.缓解东部沿海省区的能源紧张
D.让清洁能源完全替代其他能源
技术赋能美好生活 “风+核”点亮万家灯火
  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近年来选址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海,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得到批量化使用。
  核电属于高效率的能源,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释放巨大热量,需要大量的冷却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几乎是零,但建设成本、技术需求与养护成本高。
(5)我国在沿海地区发展了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结合资料说出在沿海地区发展风电、核电的优势。(任选其一作答)
27.如图1为我国主要铁路线示意图,图2为西成(西安到成都)高速铁路,它是我国首条穿过秦岭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下列要求。(7分)
(1)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西部铁路网 。
(2)西成高铁与我国东西向铁路大动脉 线相交于西安。
(3)成都位于 (地形区),西依青藏高原和 山脉。
(4)在夏季,从甲到乙,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在冬季,从丙到丁,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5)小明秋季某天乘坐西成高铁回家。在火车穿过隧道之前,小明看到“落叶金黄”的景象,当火车穿过几条隧道之后,小明的眼前“一片葱绿”,请问小明的家在 (成都/西安)。
28.(云南中考)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部地区崛起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读“中部地区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作用,其中长江横贯东西,通航能力强,有“ ”之称,连接北京和广州的 铁路干线贯通南北。
(2)资源丰富是中部崛起的优势条件,该区主要能源资源是 和 。
(3)该区域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两点)
(4)武汉是长江中游产业带的核心,解析其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中具有的突出优势。
29.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9时50分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庄严举行,现场连线台湾遥祭视频连线点,同步举行公祭典礼。读图1和图2所示的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从图1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2)黄土高原 (填矿产名称)资源最为丰富,有着“乌金高原”之称。这种资源的过度开采给该地区带来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3)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建挡土坝、护坡坝;②营造灌木林;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针对以上措施,较为合理的安排是在缓坡地带 ,在陡坡地带 ,在坡脚地带 。(填序号)
(4)台湾岛位于我国 沿海,东临A 洋,西隔B 海峡与大陆相望,是我国第 大岛。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中南部,表明台湾岛地处北温带和 带地区,水热充足,物产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5)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地区。
(6)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岛上居民的祖籍地多为 省和 省,与大陆人民同宗同祖。两个地区同时举行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表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在 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