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清明》杜牧导入新课【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元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第二首——《清明》。清明介绍【贰】清明是24节气当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我们的祖先观察发现啊,清明前后总会下雨,而这场春雨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就会“吐故纳新”。正如《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就是清明的由来。清明除了万物更新,气清景明,我们知道清明节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这传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形成。清明作者简介【叁】杜牧,同学们并不陌生,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今陕西西安人。人们为了区别于诗圣杜甫,故称他为“小杜”,与唐代另外一个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我们学习过杜牧的诗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清明》这首诗是杜牧从家乡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到遥远的池州担任刺史途中,经过金陵一个小村庄时所作。杜牧诵读入诗【肆】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朗读古诗: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诗文读通顺,读好节奏。牧2.指导书写: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由两个独体字构成,当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合体字的时候,有时笔画就会发生变化,就是横画变提画,捺画变点画,这叫笔画的避让。这三个字中都存在笔画的穿插。欲魂3.重点字词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纷纷:形容多而杂乱。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4.通过看注释,再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翻译整首诗。品析诗句【伍】1.雨纷纷让你想到了怎样的雨?纷纷的雨让我想到了像牛毛一样的雨。纷纷的雨让我想到了像丝线一样的雨。雨纷纷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茫茫细雨。我想到了一个词语——烟雨蒙蒙。(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雨在诗人笔下就画成了一个叠词,那就是雨纷纷“纷纷”的意思是多而杂乱,这雨啊,下得又细又密,打湿了路上行人的衣衫。我们还可以纷纷来形容落叶纷纷、议论纷纷、思绪纷纷,这两字读起来就有哀愁之感。2.这纷纷的雨仅仅描述了当时的天气吗?还有什么作用呢?这纷纷的雨不仅描述了当时的天气,实际上它还烘托了诗人当时的心情。诗人独自一人走在他乡的雨中,细雨如泪,寄托了诗人多少愁绪啊。(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纷纷细雨中忧伤的可不仅仅是诗人,还有谁?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路上的行人,欲断魂。“欲”是想要,将要的意思。我们读过的古诗文中常常会有“欲”这个字,比如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人可能是扫墓的人。这些人可能是相约踏青的人。这些人可能是游玩观赏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回家祭祖的人。这些人可能是漂泊在外的人。4.谁能说一说你对欲断魂的理解?非常悲伤,仿佛灵魂从身体中飞出去一样。5.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清明节这天,天上下着牛毛细雨,路上的人都在想念着自己的亲人,感觉灵魂都要悲伤的分开了。(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为何要寻找酒家呢?因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时杜牧心中充满无限忧愁与孤独,他想借酒消愁。酒意象常常与愁有关,酒常常用来消愁。诗人此时失魂落魄也想借酒浇愁。(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作为一个行人,诗人找谁问路呢?牧童3.小酒馆又在何处呢?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杏花村。顺着牧童的手指就看到了杏花林中隐隐飘扬的酒旗,这时候,诗人苦闷的心情似乎也得到了些许安慰。(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诗人找到小酒馆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由想象。或许是酌酒以自宽,忧愁消散。或许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体悟诗情【陆】补充背景杜牧的处境:杜牧是晚唐诗人,出身名门望族,文武双全。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当他正是壮年,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他遭到了当朝宰相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杜牧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在池州做刺史的这年清明,他看到人们纷纷为祖先扫墓,别人家人团聚游玩观赏,自己却远离家乡,不能亲自为亲人扫墓,孤身在外的杜牧在雨中触景伤情,写下了《清明》这首诗。1.杜牧的忧愁从何而来呢?杜牧的忧愁来自:忧伤之节——清明节忧伤之景——雨纷纷远离家乡——思乡恋亲身世之感——怀才不遇体悟诗情2.杜牧抒发忧愁的艺术手法?清明时节雨纷纷——渲染氛围,触景生情。路上行人欲断魂——直抒胸臆借问酒家何处有——意象抒情牧童遥指杏花村——留白艺术手法课堂巩固【柒】______时节____________,(天气)路上行人______________。(心情) 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捌】1.背诵并且默写《清明》。2.作业课下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并用表格记录下来。板书设计【玖】 《清明》杜牧清明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节日之愁,思乡之愁,失意之愁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