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繁殖(第1课时)同步作业——细菌和真菌一.选择题:1.细菌是比植物更古老的生命形态。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2.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构成的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 D.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可形成菌落3.下列属于细菌的是( )A.木耳 B.香菇 C.根霉 D.大肠杆菌4.人皮肤若感染手足癣会奇痒难忍。取感染区样本,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菌丝,细胞中有细胞壁和细胞核,菌丝经培养后会进行孢子繁殖。由此推测引发手足癣的生物属于( )A.细菌 B.真菌 C.藻类 D.苔藓类5.下列应用实例与生物技术原理搭配正确的是( )A.泡菜的制作——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B.食品的冷藏——利用低温可以杀死微生物C.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D.白酒的酿造——利用了青霉菌的发酵作用6.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A.B. C.D.7.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了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它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华丽硫珠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又属于真菌B.形如一根细绳,是一类螺旋菌C.细胞内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依赖有机物生存8.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在8000多年前就开始酿酒了,是世界上较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酿造酒、醋等都离不开微生物。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用孢子进行繁殖C.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菌有细胞核9.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复杂之处在于真菌()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10.酸奶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夏天,在家中自制的酸奶,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A.煮沸杀菌 B.冰箱冷藏 C.脱水干燥 D.高盐防腐11.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二、填空题12.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13.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被广泛应用于发面、酿酒等。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获知,酵母菌在营养丰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会发酵产生某种气体,从而使面团变得膨胀松软,如图甲所示。(1)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 细胞。(2)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并按图示进行了A、B、C三组实验,除水浴温度外其余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气球膨胀程度。该小组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3)实验后观察到A组气球膨胀程度小于B组,C组气球几乎不膨胀。将A组水温逐渐升高至35℃,观察到A组气球继续膨胀:将C组水温逐渐降低至35℃,C组气球仍几乎不膨胀。请分析C组气球降温后仍不膨胀的原因 。14.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和图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图乙、丁所示生物通过产生a (写名称)来繁殖后代。(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 所示生物。15.夏天(“梅雨季节”),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 (选填“细菌”、“真菌”或“病毒”),“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 和 。三.实验探究题16.小虞在学校美食节上购买了一袋面包,因忘记食用,一星期后发现发霉了。为探究“面包上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小虞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让霉菌孢子进入),再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组别 实验处理 放置时间 实验现象甲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6﹣7天 发霉乙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6﹣7天 不发霉丙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6﹣7天 不发霉(1)霉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2)甲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选择乙、丙两组进行研究,能否得出霉菌生长与温度有关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4)若要探究霉菌生长与空气的关系,还需增加一组实验,该实验处理方法是 。17.为检验洗手能否有效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某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为什么要将培养皿放在28℃的环境中? 。(3)在培养48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四.解答题18.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机制作了酸奶,步骤如下:①将1 000 mL纯牛奶倒入奶锅,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 。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 。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置于酸奶机8~10小时取出,放凉或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 。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请勿食用”的提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抑菌效果,直径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① ,② 。 研究还发现,与抗生素相比,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因此,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繁殖(第1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细菌和真菌一.选择题:1.细菌是比植物更古老的生命形态。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答案】A 【解析】细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部分细胞还有叶绿体。由此可见,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2.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构成的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 D.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可形成菌落【答案】C 【解析】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可见,一个菌落是由同种的许多细菌或许多真菌构成的,A、B错误。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C正确。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可形成悬液,但不能形成菌落,D错误。3.下列属于细菌的是( )A.木耳 B.香菇 C.根霉 D.大肠杆菌【答案】D【解析】木耳、香菇、根霉,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是多细胞的真菌;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单细胞的细菌。4.人皮肤若感染手足癣会奇痒难忍。取感染区样本,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菌丝,细胞中有细胞壁和细胞核,菌丝经培养后会进行孢子繁殖。由此推测引发手足癣的生物属于( )A.细菌 B.真菌 C.藻类 D.苔藓类【答案】B【解析】取感染区的样本,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菌丝,细胞中有细胞壁和细胞核,菌丝经培养后会进行孢子繁殖。由此可推测引发手足癣的生物属于真菌;因为细菌没有细胞核,藻类和苔藓类没有菌丝;故答案为:B5.下列应用实例与生物技术原理搭配正确的是( )A.泡菜的制作——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B.食品的冷藏——利用低温可以杀死微生物C.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D.白酒的酿造——利用了青霉菌的发酵作用【答案】A【解析】A. 泡菜的制作——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A正确;B. 食品的冷藏——利用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错误;C.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 ,属于无性生殖;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D. 白酒的酿造——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D错误;6.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A.B. C.D.【答案】B【解析】该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计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抗生素的有无或抗生素的种类。B组方案中包含三组实验,一组空白对照实验(用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两个实验组分别是在培养有细菌的培养基中加a抗生素和b抗生素,故B组方案更合理。7.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了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它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华丽硫珠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又属于真菌B.形如一根细绳,是一类螺旋菌C.细胞内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依赖有机物生存【答案】D【解析】科学家发现了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它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可见华丽硫珠菌是细菌中的杆菌。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寄生或腐生生活。8.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在8000多年前就开始酿酒了,是世界上较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酿造酒、醋等都离不开微生物。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用孢子进行繁殖C.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菌有细胞核【答案】D【解析】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B、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B错误;C、细菌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有害的一面,如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有益的一面如:利用甲烷菌净化污水等,C错误;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D正确。9.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复杂之处在于真菌()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都由多细胞构成【答案】C【解析】A、细菌的细胞结构中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故A错误;B、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C正确;D、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故D说法错误;故选C。10.酸奶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夏天,在家中自制的酸奶,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 )A.煮沸杀菌 B.冰箱冷藏 C.脱水干燥 D.高盐防腐【答案】B【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故煮沸杀菌、脱水干燥、高盐防腐都不利于乳酸菌的存活,冰箱冷藏有利于保持酸奶中的乳酸菌活性,B符合题意。11.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 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答案】D【解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由此可见:细菌的分裂过程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二、填空题12.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答案】(1)酵母菌(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3)孢子【解析】(1)①酵母菌用做面包和馒头以及酿酒,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2) 双歧杆菌属于细菌,它和上图中③属于同类, 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②青霉和④蘑菇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12.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被广泛应用于发面、酿酒等。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获知,酵母菌在营养丰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会发酵产生某种气体,从而使面团变得膨胀松软,如图甲所示。(1)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 细胞。(2)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并按图示进行了A、B、C三组实验,除水浴温度外其余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气球膨胀程度。该小组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3)实验后观察到A组气球膨胀程度小于B组,C组气球几乎不膨胀。将A组水温逐渐升高至35℃,观察到A组气球继续膨胀:将C组水温逐渐降低至35℃,C组气球仍几乎不膨胀。请分析C组气球降温后仍不膨胀的原因 。【答案】(1)真核(2)温度对酵母菌的发酵影响(3)高温已把酵母菌杀死【解析】(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 A、B、C三组实验,除水浴温度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 因此,该小组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的发酵影响。(3)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但温度过高会把酵母菌杀死,使其失去活性。13.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和图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图乙、丁所示生物通过产生a (写名称)来繁殖后代。(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 所示生物。【答案】(1)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3)丙。【解析】(1)甲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是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甲细菌与青霉、酵母菌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2)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甲细菌通过分裂繁殖。(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丙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热能。14.夏天(“梅雨季节”),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 (选填“细菌”、“真菌”或“病毒”),“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 和 。【答案】真菌;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水分)【解答】解: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真菌,真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水分。三.实验探究题15.小虞在学校美食节上购买了一袋面包,因忘记食用,一星期后发现发霉了。为探究“面包上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小虞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让霉菌孢子进入),再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组别 实验处理 放置时间 实验现象甲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6﹣7天 发霉乙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6﹣7天 不发霉丙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6﹣7天 不发霉(1)霉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2)甲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选择乙、丙两组进行研究,能否得出霉菌生长与温度有关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4)若要探究霉菌生长与空气的关系,还需增加一组实验,该实验处理方法是 。【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作为对照(3)不能,因为变量不唯一(4)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解析】(1)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域。因此霉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2)甲组的处理方式是将面包不烘烤并加盖后在室温下放置,这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可以作为对照组,来比较其他组别处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3)乙组的处理是烘烤后在室温下放置,丙组是未烘烤直接放入冰箱。两组的实验有两个变量,一是烘烤与否,二是温度,因为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4)要探究霉菌生长与空气的关系,需要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中面包不烘烤以保持水分,加盖不允许空气接触,然后在室温下放置。这样设置的实验组可以与甲组加盖不抽真空形成对比,从而观察空气接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16.为检验洗手能否有效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某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注:细菌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会形成菌落。)(1)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为什么要将培养皿放在28℃的环境中? 。(3)在培养48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答案】(1)是否洗手;(2)28°C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3)洗手前按指印的甲培养皿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乙培养皿中有较少细菌繁殖。【解析】(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除甲培养皿洗手前按指印,乙培养皿洗手后按指印,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洗手。(2)微生物的生存所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28°C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此要将培养皿放在28℃的环境中。(3)培养48小时后,若观察到洗手前按指印的甲培养皿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乙培养皿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则能得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四.解答题17.乳酸菌能将葡萄糖或乳糖进行发酵产生乳酸。(1)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小刚利用家里的酸奶机制作了酸奶,步骤如下:①将1 000 mL纯牛奶倒入奶锅,煮至沸腾。煮沸的目的是 。 ②待牛奶放凉后加入适量酸奶,用筷子搅拌至充分混合。这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煮沸的牛奶放凉的原因是 。 ③将混合物倒入玻璃瓶并盖好盖子,置于酸奶机8~10小时取出,放凉或冷藏后食用。盖盖子的原因是 。 (2)小刚在超市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若发生胀袋或破损,请勿食用”的提示。酸奶胀袋大多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造成的。酵母菌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 (3)乳酸菌除了产生乳酸,还会产生乳酸菌素。研究人员选取了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两种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分别是BSN4和BCN4,测定两种乳酸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图。注:抑菌圈代表抑菌效果,直径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曲线得出结论:① ,② 。 研究还发现,与抗生素相比,乳酸菌素进入消化道时可被降解而不会有残留或耐药性等影响。因此,BSN4和BCN4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答案】(1)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 接种 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 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防止其他微生物进入玻璃瓶(2)二氧化碳(CO2)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3)①24小时内,两种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先随时间不断增强,然后达到稳定期 ②与乳酸菌素BCN4相比,BSN4抑菌效果较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殖(第1课时)——细菌和真菌 / 让教学更有效引言: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街,保存着骇人听闻的原日军731细菌部队遗址。是二战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研究和生产的秘密军事机构,以活人来进行各种细菌实验!如细菌注射、细菌传染、梅毒、鼠疫、毒气、冻伤、枪弹穿透、注射动物血液、烟注入肺等等。到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约有三、四千人被试验折磨致死。日军投降前夕,为毁灭罪证,下令炸毁区内一切设施,但匆忙之中仍有一些建筑残存下来。一、根据史实,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细菌、真菌它们是什么样的生物?结构如何?怎样繁殖后代的?与人类存在怎样的关系?人舌头表面的细菌人头发表面的细菌(一)细菌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1)细菌的大小: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几个微米。如图1.4-1为扫描电镜下的细菌。【视频】细菌1.细菌的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2.细菌的形态:(2)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如图所示:【过渡】细菌很微小,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细菌,但细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团,即菌落。一个菌落中通常有数百万个细菌。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探究实践】阅读P38相关内容,提前1-2天进行细菌培养。资料:琼脂作为一种固化剂,为微生物提供了稳定且适宜的生长表面,有利于观察菌落形态和进行微生物计数。【问题讨论】1.细菌培养为什么需要营养琼脂?提供细菌的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在烧怀内加入营养琼脂和蒸馏水,煮沸15分钟,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杀灭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3.消毒后的培养皿中,在空气中敞口放置1h,加盖后倒置,在室温环境中培养24h。这些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消毒”:消灭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让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基中,进行接种。“加盖后倒置”:方便取放,减少杂菌污染。4.用显微镜规察所培养细菌的形态结构。在目前的学校实验室配置的显微镜,大多难以观察细菌的显微结构。只能粗略进行观察,大致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3.细菌的结构:【阅读】图1.4-6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遗传物质。(2)细菌的其他结构:有的细菌长有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运动;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荚膜, 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思考与讨论】比较细菌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细菌与动物相比,在基本结构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与植物相比,除了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之外,细菌细胞没叶绿体,因此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4.细菌的营养方式: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5.细菌的繁殖:【阅读】图1.4-7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1)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的。(2)细菌的繁殖过程:(3)细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如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开始分裂时,细菌会复制它的遗传物质,然后细胞一分为二,两套一样的遗传物质随之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6.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阅读】教材P39相关内容,可以发现: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探索活动】制作酸奶建议学生在课后完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先将鲜牛奶煮沸?煮沸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微生物,减轻或防止食源性疾病,同时也使牛奶更加安全、卫生。2.为什么酸奶的味道和鲜奶不同?鲜奶是未经酸化的奶制品,口感清爽纯正,营养价值高;而酸奶则是经过发酵的奶制品,口感醇厚,含有丰富的乳酸和乳酸菌。(二)真菌【引入】电视广告语:“得了灰指甲,一个传了俩”。这是由细菌引起的吗?不是。这是由另一类微生物——真菌引起的。再如:面包、橘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长“毛”,在雨后的森林或草地上,常能看到各种蘑菇。面包和橘子上的“毛”,以及蘑菇,都属于真菌。【视频】真菌1.真菌的分布:分布广泛。2.真菌的形态:个体差异很大。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个体(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个体(如霉菌),还有大型的多细胞个体(如蘑菇)3.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及细胞核构成的。如图:酵母菌的结构。【思考与讨论】比较真菌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异同。(主要有二点:有无细胞核,都没有叶绿体)(1)酵母菌4.真菌的营养方式: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5.真菌的种类举例:酵母菌有很多种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人们饮用的葡萄酒、啤酒等,就是将果汁、麦子等经过酵母的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此外,馒头、面包等的制作也要利用酵母菌。【思考与讨论】发酵实验1.看到到的现象:瓶内的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原因:酵母菌发酵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搅拌的目的:使酵母菌与糖充分混合;3.加入温水、放温暖的地方的目的:给酵母菌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和水分。4.加入糖的目的:给酵母菌的生活提供营养(有机物)。(2)霉菌①细胞形态特点:呈分叉的细丝状,称为菌丝。许多菌丝缠绕在一起,组成绒毛状或絮状的各种霉菌。②霉菌的种类:霉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青霉、根霉和曲霉等。③霉菌的繁殖:霉菌主要依靠菌丝顶端产生的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多、体型小,随风飘散,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发育成新的霉菌,所以霉菌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江南地区在梅雨季节,不仅各种食物容易发霉变质,皮鞋、衣物等各种物品也会长“毛”发霉。(3)蘑菇:①形态特点:蘑菇也是由菌丝组成的,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地上部分的菌丝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菌柄和菌盖。【探索活动】观察磨菇孢子孢子通常较小;有黑色和白色,有的甚至是褐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②蘑菇的繁殖方式:孢子繁殖。凤尾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等都是可食用的真菌,称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有些蘑菇有毒,如毒蝇伞,误食后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所以不要随意采摘野外蘑菇食用。【思考与讨论】蘑菇有根、茎、叶吗?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蘑菇没有根、茎、叶结构;蘑菇也不属于植物:蘑菇与植物不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依靠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试比较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它们的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并说出它们的结构如何与营养方式相适应。2.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3.举例说明细菌真菌与人类和关系。(二)随堂任务:例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杆菌没有( )A.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膜【答案】A【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2)酵母菌属于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例2 杭州卷胶耳首次在萧山区被发现。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下列关于卷胶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卷胶耳没有细胞核 B.卷胶耳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C.卷胶耳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答案】A【解析】A.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故A错误。B.卷胶耳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C.卷胶耳属于真菌,没有叶绿体,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故C正确。D.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因此,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故D 正确。例3 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滋生了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Ⅰ.提出问题:为什么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Ⅱ.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Ⅲ.实验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Ⅳ.资料联系:费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这种抑菌物质,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1)用显微镜观察某种微生物,发现有细胞核,推测该微生物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2)关于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____。A.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B.青霉菌产生了利于人类的物质C.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基或者培养液中其他物质所引起的,所设计的对照方案是:将 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4)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会使食物变味或发臭。为避免这一现象,列举一种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答案】(1)真菌(2)D(3)不含青霉菌(4)冷冻(合理即可)【解析】(1) 用显微镜观察某种微生物,发现有细胞核,推测该微生物属于真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2) 实验结果中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关于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3) 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基或者培养液中其他物质所引起的,所设计的对照方案是:将不含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属于对照实验。(4) 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会使食物变味或发臭。为避免这一现象,列举一种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冷冻、晒干、真空保存等;【板书设计】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细菌和真菌 分布 形态 结构 种类 繁殖方式 营养方式 与人类关系 举例细菌 真菌 【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课外查阅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相关资料。3.P47练习与应用1、2、3、5./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4节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第1课时)教学设计——细菌和真菌【核心概念】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学习内容与要求】细菌、真菌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1.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描述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和繁殖方式;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区别;2.通过观察细菌菌落活动了解细菌的形态;3.能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细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4.能够根据微生物的繁殖特点说出保存食物的具体方法,感受生活处处有科学。【教学思路】从食物腐败变质的现象引入微生物的存在。观察细菌的存在,可借助于扫描电镜或细菌菌落培养的方法。通过细菌菌落培养与观察,让学生亲身实践与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细菌的种类、结构、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通过酸奶制作的探究活动加深对细菌的繁殖方式的理解。联系生活,认识真菌早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归纳已知的真菌的特点,然后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或探究活动,并与细菌比较,进一步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种类、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引言: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街,保存着骇人听闻的原日军731细菌部队遗址。是二战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研究和生产的秘密军事机构,以活人来进行各种细菌实验!如细菌注射、细菌传染、梅毒、鼠疫、毒气、冻伤、枪弹穿透、注射动物血液、烟注入肺等等。到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约有三、四千人被试验折磨致死。日军投降前夕,为毁灭罪证,下令炸毁区内一切设施,但匆忙之中仍有一些建筑残存下来。一、根据史实,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细菌、真菌它们是什么样的生物?结构如何?怎样繁殖后代的?与人类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一)细菌【视频】细菌1.细菌的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2.细菌的形态:(1)细菌的大小: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几个微米。如图1.4-1为扫描电镜下的细菌。(2)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如图所示:【过渡】细菌很微小,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细菌,但细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团,即菌落。一个菌落中通常有数百万个细菌。【探究实践】 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指导学生阅读P38相关内容,提前1-2天进行细菌培养。在课堂上,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资料:琼脂作为一种固化剂,为微生物提供了稳定且适宜的生长表面,有利于观察菌落形态和进行微生物计数。【问题讨论】1.细菌培养为什么需要营养琼脂?提供细菌的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在烧怀内加入营养琼脂和蒸馏水,煮沸15分钟,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杀灭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3.消毒后的培养皿中,在空气中敞口放置1h,加盖后倒置,在室温环境中培养24h。这些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消毒”:消灭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让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培养基中,进行接种。“加盖后倒置”:方便取放,减少杂菌污染。4.用显微镜规察所培养细菌的形态结构。在目前的学校实验室配置的显微镜,大多难以观察细菌的显微结构。只能粗略进行观察,大致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3.细菌的结构:【阅读】图1.4-6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遗传物质。(2)细菌的其他结构:有的细菌长有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运动;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荚膜,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思考与讨论】比较细菌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细菌与动物相比,在基本结构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与植物相比,除了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之外,细菌细胞没叶绿体,因此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4.细菌的营养方式: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5.细菌的繁殖:【阅读】图1.4-7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1)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的。(2)细菌的繁殖过程:开始分裂时,细菌会复制它的遗传物质,然后细胞一分为二,两套一样的遗传物质随之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3)细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如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6.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阅读】教材P39相关内容,可以发现:(1)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2)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探索活动】制作酸奶建议在课后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先将鲜牛奶煮沸?煮沸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微生物,减轻或防止食源性疾病,同时也使牛奶更加安全、卫生。2.为什么酸奶的味道和鲜奶不同?鲜奶是未经酸化的奶制品,口感清爽纯正,营养价值高;而酸奶则是经过发酵的奶制品,口感醇厚,含有丰富的乳酸和乳酸菌。(二)真菌【引入】电视广告语:“得了灰指甲,一个传了俩”。这是由细菌引起的吗?不是这是由另一类微生物——真菌引起的。再如:面包、橘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长“毛”,在雨后的森林或草地上,常能看到各种蘑菇。面包和橘子上的“毛”,以及蘑菇,都属于真菌。【视频】真菌1.真菌的分布:分布广泛。2.真菌的形态:个体差异很大。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个体(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个体(如霉菌),还有大型的多细胞个体(如蘑菇)3.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及细胞核构成的。如图:酵母菌的结构。【思考与讨论】比较真菌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异同。(主要有二点:有无细胞核,都没有叶绿体)4.真菌的营养方式: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5.真菌的种类举例:(1)酵母菌酵母菌有很多种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人们饮用的葡萄酒、啤酒等,就是将果汁、麦子等经过酵母的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此外,馒头、面包等的制作也要利用酵母菌。【思考与讨论】发酵实验1.看到到的现象:瓶内的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原因:酵母菌发酵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搅拌的目的:使酵母菌与糖充分混合;3.加入温水、放温暖的地方的目的:给酵母菌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和水分。4.加入糖的目的:给酵母菌的生活提供营养(有机物)。(2)霉菌①细胞形态特点:呈分叉的细丝状,称为菌丝。许多菌丝缠绕在一起,组成绒毛状或絮状的各种霉菌。②霉菌的种类:霉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青霉、根霉和曲霉等。③霉菌的繁殖:霉菌主要依靠菌丝顶端产生的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多、体型小,随风飘散,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发育成新的霉菌,所以霉菌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江南地区在梅雨季节,不仅各种食物容易发霉变质,皮鞋、衣物等各种物品也会长“毛”发霉。(3)蘑菇:①形态特点:蘑菇也是由菌丝组成的,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地上部分的菌丝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菌柄和菌盖。【探索活动】观察磨菇孢子孢子通常较小;有黑色和白色,有的甚至是褐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②蘑菇的繁殖方式:孢子繁殖。【思考与讨论】蘑菇有根、茎、叶吗?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蘑菇没有根、茎、叶结构;蘑菇也不属于植物:蘑菇与植物不同,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依靠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凤尾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等都是可食用的真菌,称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有些蘑菇有毒,如毒蝇伞,误食后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所以不要随意采摘野外蘑菇食用。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一)基础知识:1.试比较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它们的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并说出它们的结构如何与营养方式相适应。2.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3.举例说明细菌真菌与人类和关系。(二)随堂任务:例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杆菌没有( )A.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膜【答案】A【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2)酵母菌属于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例2 杭州卷胶耳首次在萧山区被发现。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下列关于卷胶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卷胶耳没有细胞核 B.卷胶耳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C.卷胶耳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答案】A【解析】A.卷胶耳是一种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卷胶耳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孢子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卷胶耳属于真菌,其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因此,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例3 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滋生了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Ⅰ.提出问题:为什么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Ⅱ.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Ⅲ.实验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Ⅳ.资料联系:费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这种抑菌物质,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1)用显微镜观察某种微生物,发现有细胞核,推测该微生物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2)关于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____。A.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B.青霉菌产生了利于人类的物质C.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基或者培养液中其他物质所引起的,所设计的对照方案是:将 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4)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会使食物变味或发臭。为避免这一现象,列举一种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答案】(1)真菌(2)D(3)不含青霉菌(4)冷冻(合理即可)【解析】(1) 用显微镜观察某种微生物,发现有细胞核,推测该微生物属于真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2) 实验结果中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关于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3) 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基或者培养液中其他物质所引起的,所设计的对照方案是:将不含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属于对照实验。(4) 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会使食物变味或发臭。为避免这一现象,列举一种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冷冻、晒干、真空保存等;【板书设计】分布 形态 结构 种类 繁殖方式 营养方式 与人类关系 举例细菌真菌【课后任务】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2.课外查阅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相关资料。3.P47练习与应用1、2、3、5.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任务学习设计】1.4.1 细菌和真菌 教学设计.docx 【任务学习设计】1.4.1 细菌和真菌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1.4.1 细菌和真菌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任务学习设计】1.4.1 细菌和真菌.pptx 真菌.mp4 细菌.mp4 细菌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