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流体的力现象 综合评价(有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章流体的力现象 综合评价(有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10章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共32分)
1.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 D.在深海里潜游的鲸
2.将橙子和小苹果放入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橙子漂浮,小苹果沉底,已知G橙>G小苹果,由此判断(  )
A.橙子受到的浮力小
B.小苹果受到的浮力小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受到的浮力大小
3.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A.2 N B.4 N C.6 N D.10 N
4.下列事例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无关的是(  )
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C.并列行驶的军舰不能靠得太近
D.在地铁站等候地铁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5.中国南极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  )
6.将一个体积不随温度变化的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当杯中的水为5 ℃时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静止,当在烧杯周围放一些碎冰,使水缓慢地冷却到0 ℃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直向上 B.一直向下
C.先向上后向下 D.先向下后向上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杯子甲、乙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两容器液面相平,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两杯盐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
D.往乙杯中加入清水鸡蛋会下沉
8.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
A.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 N
B.石料的体积是0.05 m3
C.石料的密度是2.8×103 kg/m3
D.石料的重力是14 000 N
9.“太空教师”在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乒乓球不受浮力
B.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
C.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停留在水中任意位置
10.物体A、B叠放时于水中漂浮,水面在烧杯的a位置(如图甲);若将A用细绳悬挂在B的下方,放入该烧杯中仍漂浮,水面在烧杯的b位置(如图乙,忽略绳子的影响).若烧杯放于水平桌面上,则可知(  )
第10题图
A.水面位置a低b高
B.物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C.水平桌面受到烧杯的压强将变小
D.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一艘轮船从海洋驶入江河,该轮船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浮沉的.
12.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写道:“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自然现象:如图所示,当小船系在岸边时,由于河流中央水流速度 ,压强 ,小船会受到一个指向河流中央的横向力,导致小船自动横在水面.
1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2 N、6 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N.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后,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将变为18 N,则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 N.
1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两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A FB,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或“=”).
第14题图
15.如图所示某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气囊)充满气后体积为9 000 m3,内部充有密度为0.2 kg/m3的混合气体,表皮气囊和仪器舱的总质量为2×103 kg,浮空艇用缆绳系在一辆锚泊车上,该艇外空气的密度为1.2 kg/m3,g取10 N/kg,缆绳质量及仪器舱体积忽略不计.充满气后浮空艇所受的浮力为 N,缆绳所受拉力为 N,若要求锚泊车的重力是缆绳拉力的3倍,则锚泊车的质量是 t.
第15题图
16.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则该物体的重力为 N.现将该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N,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请画出正在上浮的小球受到的浮力.
18.如图是飞机前进时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情形,在机翼上画出上表面的压力F1、下表面的压力F2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9.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块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该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块的重力为 N,密度为 kg/m3(g取10 N/kg,ρ盐水=1.2×103 kg/m3).
20.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N;在图B情景中存在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如图C情景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N;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3)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21.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用一根长约20 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制作时,小明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图甲),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取出吸管,量出液面至封口端的距离H,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 g/cm3、0.9 g/cm3、1.0 g/cm3、1.1 g/cm3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1)O位置处的刻度值为 g/cm3.
(2)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图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 (用ρ水、ρ液、H表示).
(3)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小明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他没有变化(图丙),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变化”).
(5)若增加塞入吸管中铁丝的质量,则制作的密度计精确程度将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大规模的强降雨袭击,冲锋舟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某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5 m3,自重为0.6×104 N,假设每个人的平均质量为60 kg.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该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2)为保证安全,该冲锋舟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3)冲锋舟底部0.5 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23.如图所示,将一个棱长为10 cm,重6 N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在容器中缓慢倒入足够量的水.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木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细线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当木块处于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第10章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共32分)
1.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C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C.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 D.在深海里潜游的鲸
2.将橙子和小苹果放入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橙子漂浮,小苹果沉底,已知G橙>G小苹果,由此判断( B )
A.橙子受到的浮力小
B.小苹果受到的浮力小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受到的浮力大小
3.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B )
A.2 N B.4 N C.6 N D.10 N
4.下列事例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无关的是( A )
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C.并列行驶的军舰不能靠得太近
D.在地铁站等候地铁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5.中国南极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 A )
6.将一个体积不随温度变化的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当杯中的水为5 ℃时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静止,当在烧杯周围放一些碎冰,使水缓慢地冷却到0 ℃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C )
A.一直向上 B.一直向下
C.先向上后向下 D.先向下后向上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杯子甲、乙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两容器液面相平,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两杯盐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
D.往乙杯中加入清水鸡蛋会下沉
8.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D )
A.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 N
B.石料的体积是0.05 m3
C.石料的密度是2.8×103 kg/m3
D.石料的重力是14 000 N
9.“太空教师”在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第9题图
A.乒乓球不受浮力
B.乒乓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
C.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D.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停留在水中任意位置
10.物体A、B叠放时于水中漂浮,水面在烧杯的a位置(如图甲);若将A用细绳悬挂在B的下方,放入该烧杯中仍漂浮,水面在烧杯的b位置(如图乙,忽略绳子的影响).若烧杯放于水平桌面上,则可知( BD )
第10题图
A.水面位置a低b高
B.物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C.水平桌面受到烧杯的压强将变小
D.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一艘轮船从海洋驶入江河,该轮船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重力 来实现浮沉的.
12.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写道:“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自然现象:如图所示,当小船系在岸边时,由于河流中央水流速度 大 ,压强 小 ,小船会受到一个指向河流中央的横向力,导致小船自动横在水面.
1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2 N、6 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6 N.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后,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将变为18 N,则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 12 N.
1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两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A = FB,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 p乙.(均选填“>”“<”或“=”).
第14题图
15.如图所示某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气囊)充满气后体积为9 000 m3,内部充有密度为0.2 kg/m3的混合气体,表皮气囊和仪器舱的总质量为2×103 kg,浮空艇用缆绳系在一辆锚泊车上,该艇外空气的密度为1.2 kg/m3,g取10 N/kg,缆绳质量及仪器舱体积忽略不计.充满气后浮空艇所受的浮力为 1.08×105 N,缆绳所受拉力为 7×104 N,若要求锚泊车的重力是缆绳拉力的3倍,则锚泊车的质量是 21 t.
第15题图
16.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当物体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则该物体的重力为 9 N.现将该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9 N,该物体的密度为 0.75×103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请画出正在上浮的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案】如图所示.
18.如图是飞机前进时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情形,在机翼上画出上表面的压力F1、下表面的压力F2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9.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块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乙实验中物块受到容器底给的向上的支持力,导致测力计示数变小 .
(2)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
(3)该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块的重力为 2 N,密度为 4×103 kg/m3(g取10 N/kg,ρ盐水=1.2×103 kg/m3).
20.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4 N;在图B情景中存在的错误是 溢水杯未注满水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如图C情景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1 N;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1 N.
(3)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等于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21.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用一根长约20 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制作时,小明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图甲),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取出吸管,量出液面至封口端的距离H,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 g/cm3、0.9 g/cm3、1.0 g/cm3、1.1 g/cm3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1)O位置处的刻度值为 1.0 g/cm3.
(2)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图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  (用ρ水、ρ液、H表示).
(3)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 不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小明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他没有变化(图丙),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变化”).
(5)若增加塞入吸管中铁丝的质量,则制作的密度计精确程度将 提高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大规模的强降雨袭击,冲锋舟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某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5 m3,自重为0.6×104 N,假设每个人的平均质量为60 kg.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该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2)为保证安全,该冲锋舟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3)冲锋舟底部0.5 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解:(1)该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5 m3=1.5×104 N;
(2)一个人的重力:G=mg=60 kg×10 N/kg=600 N;
由于冲锋舟满载时所受浮力与冲锋舟和人的总重力相等,即F浮=G舟+nG,
所以,最多承载的人数:
n===15;
(3)冲锋舟底部0.5 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23.如图所示,将一个棱长为10 cm,重6 N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在容器中缓慢倒入足够量的水.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木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细线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当木块处于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解:(1)木块的体积:V木=10 cm×10 cm×10 cm=1 000 cm3=1×10-3 m3,
则木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5×10-4 m3,
木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5×10-4 m3=5 N;
(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F浮=2×5 N=10 N,
根据力的平衡可得,细线的拉力:F拉=F浮'-G=10 N-6 N=4 N;
(3)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则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6 N,
由F浮=ρ水gV排得,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6×10-4 m3,
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V露=V-V'排=1×10-3 m3-6×10-4 m3=4×10-4 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