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春新教材】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假期生活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启。在这个学期里,我继续承担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继续发挥上学期的教学优势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教学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充分吸取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国家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指向,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落实《课程标准》以及系列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文件的要求。二、常规教学(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基础概念已有初步认知,可理解和分析能力还需大力培养。在能力发展上,自我管理、合作交流以及沟通表达等能力尚在起步阶段,需借由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在素质方面,虽初步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但在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塑造上,仍需要教师给予大量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浓厚,然而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他们的专注度。(二)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为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特殊性与时代性,在达成《课程标准》低段教育目标的同时,低段教材的修订特别关注了以下主题。1.增强国家意识教育,提升政治认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当代儿童增强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因此,结合低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奠基新时代儿童的国家意识,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成为低段教材修订的重要突破点。2.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筑牢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精神根脉,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独特的伦理思维和观念体系,构成中国人整体的为人处世原则和道德基因,传承这一文化基因,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任务。3.突出规则教育,培养法治素养依法治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治素养教育不等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不只是守法意识的培养。法治素养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是现代生活的关键能力,也是现代社会追求正义与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素养。在追求共同美好生活智慧的意义上,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凸显生态伦理教育,落实绿色发展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色现代化。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代责任。我们将生态伦理教育贯穿在教材中,在二年级下册专门设立了“大自然,谢谢您”这一生态伦理教育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产生感恩大自然的真实情感,能够与动植物和谐共处,珍惜自然界的资源。5.关注积极心理教育,助力健全人格养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涉及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培育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助力。心理健康构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维度,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涵。(三)教学理念1.注重活动教育实践性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本课程的重要特征,活动是实践性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体现。依据儿童发展理论,活动是小学低段儿童实现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方式,通过活动,儿童可以建构起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生活观和世界观。低段教材在修订中坚持以活动为儿童主要学习方式的设计思路。2.注重真实教育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是真实的。小学低段教材修订中聚焦儿童成长中普遍存在的真问题,如入学教育中认识校园、交新朋友、学会上课、过好课余生活等,引导儿童直面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困惑,通过帮助儿童解决成长中的真问题,实现儿童真实成长。3.注重兴趣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真实发生的前提。小学低段教材尽量采用儿童语言、儿童叙事视角,通过绘本式教材设计、多元教育活动呈现,激发儿童感受生活、思考选择、辨析价值、采取行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教材,引导儿童走进真实的生活世界,实现真实的心灵成长。4.注重正面教育小学低段教材在课题立意、语言表达和范例选取等方面,都以正向引导为叙事基调,尽减少负面表达和范例可能产生的消极暗示。同时,从形式到内容、从设计思路到具体事例的择都以正面教育为基本立场,力求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教材文化。(四)教学资源分析一年级下册教材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整体框架内,围绕儿童“健全人格养成”“同伴交往指导”“家庭伦理奠基”“组织身份认同”四个主题展开,沿着我一我们一家庭一国家四个逐级向外扩展的伦理实体的生活展开,同时也体现了儿童心理形成由近及远、价值秩序由低阶到高阶的安排顺序。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聚焦“健全人格养成”,融合了春季新学期开始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新学期新面貌的视角提升自我要求与期待;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视角从关注“自我”到关注身边的同伴,聚焦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观念,帮助他们养成“我们一起生活”的伦理意识;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第一次正式引导儿童认识家庭关系、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奠基儿童的家庭伦理;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综合“过儿童节”和“人队教育”两个生活事件,通过对“少先队员”这一组织身份的认同,开展本册的国家意识主题教育。(五)教学方法设计围绕《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设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标准》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通过对《课程标准》内容目标进行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程要求中出现频率最高、概念性最强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附: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一年级教学进度表单 元 题 目 课 时 自 至 备 注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 8 2.24.1—3.211.有个新目标 2 2.24—2.282.做事要仔细 2 3.3—3.73.错了就要改 2 3.10—3.144.我们有精神 2 3.17—3.21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长大 8 3.24—4.185.和大家在一起 2 3.24—3.286.请帮我一下 2 3.31—4.47.我们爱分享 2 4.7—4.118.大家来合作 2 4.14—4.18第三单元 幸福一家人 8 4.21—5.169.这是我的家 2 4.21—4.2510.相亲相爱一家人 2 4.28—5.211.让我自己来整理 2 5.5—5.912.学做家务活 2 5.12—5.16第四单元 争做中国好儿童 8 5.19—6.1313.快乐儿童节 2 5.19—5.2314.光荣的少先队 2 5.26—5.3015.戴上红领巾 2 6.2—6.616.学先锋 做先锋 2 6.9—6.13期末复习 2 6.16—6.20期末复习 2 5.23—6.27总复习 2 6.30—7.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