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爸妈我爱您,孝敬在我心——孝亲敬老系列活动(项目式)学习【教学设想】《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此单元所学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也是基于单元主题所确定,同时也结合了学生现阶段的特点。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曾以“语文综合性课程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综合性学习定义。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可以与其他课程联系,但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具有“语文味”,以引导学生解决语文问题为导向。孝亲敬老这一主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及七年级上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已有接触,学生在初一下学期以“孝亲敬老”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除了要加深对“孝”的理解外,在课标中还强调对学生“组织活动”与“制作海报”这两项能力点的培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通过孝悌故事,尤其是当代人对“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增强对“孝”的理解。通过采访父母这一活动有助于密切学生与父母的联系,培养学生同理思维,尝试站在父母角度看待问题。同时,通过活动策划、海报制作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传承“孝亲敬老”文化。【教学目标】1.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开展“访摄通亲心”“诵辩明孝义”“彩绘传敬爱”活动,加深学生对“孝老敬亲”的体会,提高活动组织与合作探究能力2.设计和手绘以孝老敬亲为主题的校园海报【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2.设计和手绘简单的以孝老敬亲为主题的校园海报3.以孝老敬亲为主题,撰写简易活动策划并尝试实施、执行【问题提出】(一)现实依据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少了敬畏与传承之心。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孝亲敬老看似就在学生们的生活之中,但因为太过熟悉,反而容易视而不见,觉得遥远。老人,为社会奉献半生,为家庭继续付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也正逐步加快,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对老人的关注却越来越少。走近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二)课标依据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3.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三)教材依据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美德,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参定位教学目标为:孝亲敬老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活动中,深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体谅,关心父母,敬爱老人组织活动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制作海报懂得一些制作海报的基本知识,能够制作手绘校园海报,尝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公益海报【项目描述】《孝经》有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自古以来,孝亲敬老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材要求,通过《爸妈我爱您,孝敬在我心》项目,加深学生对孝亲敬老文化的认识,在“孝亲敬老宣传月”中,分工合作完成组织策划,并通过采访拍摄、吟诵辩论等形式深入学习,通过设计宣传标语、宣传海报活动的形式,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营造孝亲敬老文明校园分为。活动结束后,把活动剪影制作成微视频,向学校和社会推广,在活动中,既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世纪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策划能力、合作能力、审美能力。【问题提出】驱动问题:如何策划完成一期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公益微视频,为弘扬中华美德做出我们的贡献?核心任务:为弘扬“孝”“敬”文化,学校计划以“孝亲敬老”作为本月教育主题,并在校园内外开展相关活动,“孝亲敬老”主题下,计划将活动分为“践行”“明辨”和“传承”三部分,最后把活动的成果制作成微视频,面向班级、学校、社区等宣传平台进行展示。【项目实施】(一)整体实施过程围绕驱动问题,学生们精心策划,选择了采访父母、撰写情诗、吟诵名句、明辨“孝敬”,设计海报五个操作性强的活动形式,并用图片、视频的方式予以记录,学生们进行分组实践活动,完成不同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完成公益微视频的拍摄,在多平台上进行进一步宣传。确定项目步骤商定评价机制“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评价表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情感态度 能够认真阅读活动要求语言表达 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条理清晰小组合作 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成员协同合作,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综合运用能力 自主查找、搜集整理资料在活动时能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问运用语文和其他知识解决问题成果形式 成果符合活动要求新颖,能吸引人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A:完全符合 B:大多符合 C:部分符合 D:不符合(二)成立项目小组小队名称 成员名单 任务选择 成果形式访亲创诗团 任务一 做采访、写情诗吟诵明辨团 任务二 诵名句、写内涵彩绘剪辑团 任务三 绘海报、剪视频(三)具体实施过程1.策划方案项目提出后,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微视频三部分的展现形式,围绕“孝亲敬老”,学生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并用什么形式加以记录并展现加以讨论。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形成微视频拍摄策划案。策划案如下:《爸妈我爱您,孝敬在我心》策划案任务一:访诗通亲心采访父母列出对最感兴趣的关于父母的4个问题,并进行采访,进行记录。________,我想问问你:问题示例:例1: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发生过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例2:人生中哪些事件的发生对你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为什么呢?采访提纲:①作为孩子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妈妈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为孩子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妈妈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作为孩子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妈妈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作为孩子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妈妈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情诗试着用三行情诗的形式表达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诵辩明孝义(一)吟诵名句查阅资料,进行选择,吟诵名句,理解含义,了解中国古代孝亲敬老传统文化①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小雅·蓼莪》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陈情表》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二)撰写辨析查阅资料,结合材料,联系古今,对“孝”与“敬”进行辩证思考材料一: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明确:“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二十四孝》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艺文类聚》老莱娱亲的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年过七十岁。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于是,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明确:“孝”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朝花夕拾》③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志。——《礼记》“孝”更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①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论语》明确:“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明确:“敬”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译文: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敬”更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近老传敬爱(一)走近老人尝试走近身边的老人,可以是家中的爷爷奶奶,也可以是路上偶遇的老人,追忆似水年华,和他/她们多聊聊天,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吧!我想走近__________________他/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享故事尝试将这位老人的故事在小组乃至班级内分享,今天是和________交朋友的一天,我想分享他/她的故事给你听,他/她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展现形式均为公益微视频或公益海报形式二选一公益微视频要求如下:①标题:自拟标题②内容:每组结合自己所做任务进行拍摄并剪辑成短视频任务一需涵盖采访父母的过程及写给父母的情诗照片任务二需涵盖诵读名句过程及对“孝”与“敬”思考的呈现照片任务三需涵盖了解老人的过程及故事分享会照片③清晰度:最低480P的清晰度,越清晰越好公益海报要求如下:请联系活动进行后带给你的思考与收获,设计宣传海报,并于校内外张贴。海报主题:孝亲敬老(孝亲主题或敬老主题二选一)孝亲内容:采访完你的爸爸/妈妈后,你对他/她有何更深入的了解?尝试推荐你的“星父母”,勾勒他们的点滴故事吧!敬老内容:父母会老去,每一个人也都会老去,你对敬老有何理解?尝试走近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吧!海报尺寸:A4大小设计要求:手绘为主,主题突出鲜明,颜色搭配和谐2.兴趣分组结合学生们的兴趣和特长,学生们进行了自由分组。根据微视频的拍摄策划案,将学生分为访亲创诗团、吟诵明辨团和近老故事团,各团进行小组讨论、指定活动计划,同时团长给每个人分工布置任务,同时每个团分头进行项目前期培训。各团队成员分工表如下:团队名称 采访父母 创作情诗 制作海报 剪辑视频访亲创诗团团队名称 吟诵名句 辨析内涵 拍摄视频 制作海报 剪辑视频吟诵明辨团团队名称 采访老人 拍摄视频 制作海报 剪辑视频近老故事团3.前期培训《爸妈我爱您,孝敬在我心》项目前期培训授课对象 课程内容 指导形式访亲创诗团成员 写三行情诗 给出参考资料,适当指导吟诵明辨团成员 写孝敬内涵 给出参考资料,适当指导制作海报成员 手绘校园海报 个别指导内容、色彩搭配等制作视频成员 图像视频剪辑 电脑实操示范4.任务实践学生分组开展不同的任务,并用拍照、拍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5.评价优化各团团长及团员结合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6.完成视频彩绘剪辑团团员进行最后的视频剪辑,完成后进行班级展示,并放至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项目反思】(一)家长反馈本次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和孩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沟通,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供和锻炼;以“孝亲敬老”为主题,通过采访父母等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加强亲自沟通,孩子们也能在活动中加深对孝亲敬老的认识,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孩子在活动前需要讨论并分工,活动后还需要记录和汇总,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孩子们一起协作,让孩子明确了团的协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活动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孩子既需要与其他同学等进行交流,也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呈现出来,由此,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表达与交际能力。老师反思“孝亲敬老”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们是无比熟悉但又十分陌生,甚至显得遥远的主题,尤其,如果仅仅是单纯地知识讲授,容易变成说教,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因此,采取项目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不同任务,将课堂延伸至家庭、校园乃至社会,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亲恩敬义的认知,也能培养学生们各方面的素养及能力: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需要相应的阅读等资料及技能上的培训,他们除了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取外,也需要通过多途径地查阅资料,由此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锻炼他们多渠道获取、收集同时进一步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辩证思考,面对不合理的文化现象,学会了质疑,也掌握了辨析这一重要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养成。活动中,彩绘海报、制作视频等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相应技能,学生们在每个环节中,遇到问题,都会及时通过询问老师或者查阅资料的途径求助,并在相应指导下,克服困难,由此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第一次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微视频制作的技术性难题、活动视频、照片拍摄质量不高等,这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都需要给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及指导,才能将项目开展得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