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日 晷第4课第一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教科版)一年级下01学习目标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板书设计06作业布置学习目标01科学观念: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观察,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探究实践:能利用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简单日晷。态度责任: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便利。新知导入02能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推测出时间吗?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富有生活经验的人,还能推测出大体的具体时间,如上午九十点。新知导入02能根据物体影子长短判断一天中的时间吗?早晨中午傍晚这是怎么回事?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阳光下,能看到物体的影子;漆黑的夜晚,看不到物体的影子。这说明影子的形成离不开什么?光 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手电筒、激光笔、萤火虫等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我们在哪能看到影子?地面上墙壁上屏幕上影子所投到的地方叫屏。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遮挡物是不透明物体,要在其它两者之间。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一天内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它的长短和方向一样吗?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实验材料铅笔橡皮手电筒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实验演示:研究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当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源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也会越来越长。这说明影子的长短随光源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观察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继续实验:研究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活动1:影子长短与方向变化探究新知03观察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影子会消失吗?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光源消失,影子就不见了。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物体影子有什么影响?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演示实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来模拟天空,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自东向西移动。每移动一个位置,停下来观察铅笔影子的形状和方向,并把它画下来。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画出手电筒从不同方向和角度照射时小棒的影子。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通过实验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有什么影响?①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②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③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④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实地测量实验材料小棒、铅笔、橡皮、指南针、直尺、白纸、计时器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实验步骤(1)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 不要移动。(2)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3)每隔1 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动画演示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记录一天中阳光下小棒影子的长短。活动2: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探究新知03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改变着:(1)影子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早晨的影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正午它又重新变长。(2)影子的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正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阅读教材资料回答:什么是日晷?日晷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日晷是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的一种计时工具,西方称为太阳钟,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一分钟了解日晷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你认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牛顿钟立式日晷地平日晷赤道日晷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日晷工作原理(1)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太阳由东向西移动,于是投向晷盘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比现代钟表的指针,晷盘则好比钟表的表面,用来显示时刻。(2)早晨,针影投向晷盘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到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当地的午时;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各种日晷的不同(1)牛顿钟属于地平日晷,根据竖立在平坦地面的竿子在不同时刻的影子和线条的相对位置,直接读取时刻,是最原始的地平日晷。后来的地平日晷的晷针始终指向北极星,也就是晷针与晷盘的夹角是当地的纬度。(2)立式日晷的晷盘垂直于地平面,晷针的反向延长线指向北极星。(3)赤道日晷的晷盘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北极星。活动3:日晷制作与使用探究新知03怎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课堂练习041. 可以根据日影来计时的原因是( )A.日影一天中的方向不变 B.日影一天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C.日影不受天气限制2. 太阳的位置是在变化的,下列位置变化和物体影子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位置升高,物体影子变长B.太阳位置升高,物体影子变短C.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一致BB课堂练习043.冬季,同学们在操场上堆了一个雪人。小明记录了雪人的影子长度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8点时影子长度最可能为( )。A.20厘米 B.60厘米 C. 140厘米C课堂练习044. 下列是同一颗树在夏天某日不同时间拍的照片,拍哪张照片时最热( )。B课堂练习045.下图是不同的日晷,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是计时工具B.它们是测量温度的工具C.它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有规律制成B日晷影子方向:背光一面影子长短:长-短-长 日晷(晷针、晷面)影子位置:西-中-东板书设计05作业布置06利用硬卡纸、指南针等制作一个地平日晷。(1)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第23 页的活动记录标明刻度和方向。(2)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3)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就能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2.8《日晷》课时课件.pptx 一分钟了解日晷.mp4 制作日晷.mp4 研究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mp4 研究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mp4 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