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提升模型建构(含答案)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提升模型建构(含答案)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提升模型建构
考点1、名称、俗名、化学式
【典型例题】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类别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选项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盐
B 汞 水银 Ag 单质
C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氧化物
D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碱
考点2、酸碱指示剂及其pH.
【思维建构】
(1)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碱性溶液的显色变化
(2)常见酸碱盐溶液的酸碱性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典型例题】
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的盐酸
考点3、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思维建构】
(1)明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含有H+
(2)明确能与酸反应的物质类别:酸碱指示剂、活泼的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
【模型建构】
(3)盐酸的见用途:(1)金属除锈;(2)制造药物;(3)人体胃液主要成分。
(4)硫酸的常见用途:(1)生产化肥、农药;(2)精炼石油;(3)金属除锈;(4)铅蓄电池;(5)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典型例题】
1.下图是物质M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M一定是酸的是(  )
A. B. C. D.
考点4、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1)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含有OH-
(2)能与碱反应的物质类别: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模型建构】
【典型例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必需装备。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与二氧化碳反
考点5、中和反应及其应
【思维建构】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H++OH- = H2O的过程,则反应后溶液中水量增多,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典型例题】
(2021日照)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 右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D.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考点6、常见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思维建构】
(1)盐的定义。明确不是所有的盐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等。
(2)常见盐的酸碱性。不是所有的盐都成中性,如NaHSO4溶液呈酸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3)几种常见盐的特征化学反应
【模型建构】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生产:可从内陆盐湖提取或侯氏制碱法获得
考点7、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思维建构】
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发生的条件。
1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2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
3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4 熟记各种常见盐的溶解性
【典型例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Al + 3O2 = 2Al2O3 B、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C、H2CO3 = H2O + CO2 D、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考点8、化学肥料
【典型例题】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 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考点9、粗盐提纯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1、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12等)。
Ⅰ.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 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Ⅱ.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
(2)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B中的溶质是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考点10、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溶液中物质的共存
【思维建构】
共存的条件 在同一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即不生成沉淀、气体 和水)
常见不能共存离子对 (1)生成水 H+ + OH- = H2O
(2)生成气体 2H+ + CO32- = H2O + CO2↑H+ + HCO3- = H2O + CO2↑
(3)生成沉淀 Cl- + Ag+ = 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2+ + SO42- = 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2+ + CO32- = Ba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2+ + CO32- = Ca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u2+ + 2OH- = Cu(OH)2↓(含Cu2+的溶液为蓝色)Mg2+ + 2OH- = Mg(OH)2↓Fe3+ + 3OH- = Fe(OH)3↓(含Fe3+的溶液为黄色)Fe2+ + 2OH- = Fe(OH)2↓(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
注意事项 同一组溶液中,必须既有阴离子,也有阳离子注意题中隐含条件:① 酸性溶液,表示含有H+② 碱性溶液,表示含有OH-③ 无色溶液,表示不含(Cu2+、Fe2+、Fe3+、MnO4-)
【典型例题】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a+、NO3-、Cl- B.K+、H+、CO32-、SO42-
C.Ca2+、K+、CO32-、NO3- D.Fe3+、Na+、OH-、Cl-
考点11、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典型例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考点12、 碱变质的实验探究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小红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盖瓶盖,于是同学们对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甲同学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探究二】该瓶已变质氢氧化钠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1:部分变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2:全部变质,只有Na2CO3
【实验探究】
乙同学取适量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已知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1正确
②取①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交流讨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3、 流程图型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CaO、NaCl、NH4Cl、Na2CO3、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填“蓝色”、“红色”或“紫色”)。
(3)②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 。
(4)③中生成气体H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考点1、名称、俗名、化学式
【典型例题】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类别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选项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盐
B 汞 水银 Ag 单质
C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氧化物
D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碱
答案:C
考点2、酸碱指示剂及其pH.
【思维建构】
(4)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碱性溶液的显色变化
(5)常见酸碱盐溶液的酸碱性
(6)溶液的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典型例题】
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的盐酸
答案:A
考点3、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思维建构】
(3)明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含有H+
(4)明确能与酸反应的物质类别:酸碱指示剂、活泼的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
【模型建构】
(3)盐酸的见用途:(1)金属除锈;(2)制造药物;(3)人体胃液主要成分。
(4)硫酸的常见用途:(1)生产化肥、农药;(2)精炼石油;(3)金属除锈;(4)铅蓄电池;(5)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典型例题】
1.下图是物质M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M一定是酸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4、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1)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含有OH-
(2)能与碱反应的物质类别: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模型建构】
【典型例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必需装备。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E、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与二氧化碳反
答案:C
考点5、中和反应及其应
【思维建构】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H++OH- = H2O的过程,则反应后溶液中水量增多,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典型例题】
(2021日照)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 右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c点和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D.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答案:D
考点6、常见盐的性质及其用途
【思维建构】
(4)盐的定义。明确不是所有的盐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等。
(5)常见盐的酸碱性。不是所有的盐都成中性,如NaHSO4溶液呈酸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6)几种常见盐的特征化学反应
【模型建构】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生产:可从内陆盐湖提取或侯氏制碱法获得
答案:B
考点7、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思维建构】
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发生的条件。
5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6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
7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8 熟记各种常见盐的溶解性
【典型例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4Al + 3O2 = 2Al2O3 B、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F、H2CO3 = H2O + CO2 D、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答案: B
考点8、化学肥料
【典型例题】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 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答案:D
考点9、粗盐提纯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2、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12等)。
Ⅰ.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 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Ⅱ.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
(2)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B中的溶质是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答案:ABC 过滤 2NaOH+MgCl2=Mg(OH)2↓+2NaCl CaCl2 、NaCl、NaOH ① ②
考点10、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溶液中物质的共存
【思维建构】
共存的条件 在同一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即不生成沉淀、气体 和水)
常见不能共存离子对 (1)生成水 H+ + OH- = H2O
(2)生成气体 2H+ + CO32- = H2O + CO2↑H+ + HCO3- = H2O + CO2↑
(3)生成沉淀 Cl- + Ag+ = 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2+ + SO42- = 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2+ + CO32- = Ba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2+ + CO32- = Ca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u2+ + 2OH- = Cu(OH)2↓(含Cu2+的溶液为蓝色)Mg2+ + 2OH- = Mg(OH)2↓Fe3+ + 3OH- = Fe(OH)3↓(含Fe3+的溶液为黄色)Fe2+ + 2OH- = Fe(OH)2↓(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
注意事项 同一组溶液中,必须既有阴离子,也有阳离子注意题中隐含条件:① 酸性溶液,表示含有H+② 碱性溶液,表示含有OH-③ 无色溶液,表示不含(Cu2+、Fe2+、Fe3+、MnO4-)
【典型例题】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a+、NO3-、Cl- B.K+、H+、CO32-、SO42-
C.Ca2+、K+、CO32-、NO3- D.Fe3+、Na+、OH-、Cl-
答案:A
考点11、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典型例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答案:C
考点12、 碱变质的实验探究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小红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盖瓶盖,于是同学们对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甲同学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探究二】该瓶已变质氢氧化钠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1:部分变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2:全部变质,只有Na2CO3
【实验探究】
乙同学取适量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已知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1正确
②取①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交流讨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一】有气泡生成【探究二】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交流讨论】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
考点13、 流程图型
【思维建构】
【典型例题】
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CaO、NaCl、NH4Cl、Na2CO3、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填“蓝色”、“红色”或“紫色”)。
(3)②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 。
(4)③中生成气体H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NaCl(2)红色(3)Ba(NO3)2 + Na2SO4 =BaSO4 ↓+ 2NaNO3(4) 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
读流程,
分析对比
读问题,形成印象
审题干,
找关键字
弄清原理,理解操作(写出核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突出重点,帮助解题(整合信息,明白操作目的 )
提取信息,找出目的(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读流程,
分析对比
读问题,形成印象
审题干,
找关键字
弄清原理,理解操作(写出核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突出重点,帮助解题(整合信息,明白操作目的 )
提取信息,找出目的(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