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单元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单元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社会和谐安定,各个行业稳定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
A.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国家的工具,有了法律社会就可以安定和谐
B.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
C.法律规范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D.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保障公民的一切权益
2.2024年5月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立足国情需要和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实现有法可依
C.我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安全、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工作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列名句中蕴含的道理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有 (  )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②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市    判处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横线处应填 (  )
A.公安机关 B.中级人民法院
C.人民政府 D.人民检察院
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  )
A.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B.法律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矛盾
C.法不可违,违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我们要拥护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7.小张在与他人签订合同后,没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时交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张违反了民法典诚信的原则
B.小张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C.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
D.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后顾之忧
8.对下面妈妈言行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查看子女的邮件是合情合法的 ②侵犯了子女依法享有的隐私权 ③查看子女邮件应征得子女同意 ④妈妈依法行使对子女的管教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陈某与妻子共同育有二子一女,有财产80万元。妻子去世后,陈某的日常生活全部由其女儿一家负责照料,两个儿子虽然收入可观,但多年来对陈某不闻不问。陈某遂立下遗嘱,声明去世后自己一切财产全部留给女儿。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其儿子不能继承父亲遗产 ②其女儿获得遗产的方式是遗嘱继承 ③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其儿子拥有继承权 ④陈某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小张的爸爸因小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气之下,将小张毒打一顿,致使小张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小张爸爸的行为是  (  )
A.对小张负责任的合法行为
B.侵犯小张财产权的行为
C.侵犯小张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
D.家庭私事,别人无权过问
11.右侧漫画《我的财产我做主》中,体现了知名画家对自己财产的 (  )
A.处分权
B.收益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
12.下面是小华对生活中的一些“微行为”所作的“微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  )
①中学生小敏经常结伙斗殴——这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②中学生小张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去闹市酒吧喝酒消愁——这属于不良行为 ③卖方收款后只发了一半毒品——这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④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这是按照对社会危害程度来分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13.近年来,中小学生屡获警方表扬:继两名中学生发现有人非法种植罂粟向公安机关举报后,又有三名小学生发现“笑气”瓶果断报警。他们由于慧眼识毒立功,被授予“禁毒小卫士”称号。由此可知  (  )
A.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B.中小学生已成为我国禁毒工作的主力军
C.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青少年要不顾一切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4.某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以“关爱成长 法律护航”为主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校园行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学习环境。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
①增强法治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②分清是非,自觉做到遵章守法 ③加大执法力度,制止校园内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④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小红对看到的违法案件,按照案件性质进行分类。其判断正确的有  (  )
序号 案件 案件性质
① 张某用管制刀具暴力打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刑事违 法案件
② 某市居民赵某在闹市区占道经营,拒不服从城管人员的劝阻,并大骂城管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 民事违 法案件
③ 某网络博主因烹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判拘役5个月 刑事违 法案件
④ 小李因网购来的手机货不对版,向法院起诉。最终,法院判决销售公司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 行政违 法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16.(10分)美好社会 法律护航
材料一 2024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四周年纪念日。民之福祉,民法典之所系。民法法典化在全球有两千年的历史,因为它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每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到结婚生子,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几乎都被民法典的内容所涵盖,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民法。
(1)请你从“法律保障生活”的角度谈谈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6分)
材料二 未来,民法典的实施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其中,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民法典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
17.(20分)案例分析 明辨是非
【案例在线一】
家住某小区205户的甲先生发现停在自家车位的车被剐蹭,但一直找不到剐蹭的人。为了避免自己的车再受伤害,甲先生在自家车位内安装了几根防撞柱。但是防撞柱影响了乙先生上下车,引起乙先生的不满,乙先生建议甲先生拆除防撞柱,甲先生不予理睬,于是乙先生将甲先生起诉至法院。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1)请你依据“法律链接”说说法院会支持乙先生的主张吗。(2分)为什么?(4分)
【案例在线二】
赵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对门王大伯发现摄像头能拍摄到自家客厅,于是以自身权利受到侵犯为由,要求拆除。赵大爷却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伯无关,沟通无果后,王大伯多次将垃圾丢在赵大爷家门口,以示抗议。
(2)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你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伯进行劝解。(8分)
(3)如果你是该社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件,你打算在业主群里写一则群公告。(要求:请明确主题和内容)(6分)
18.(20分)学法守法 与法同行
【勤思考 懂法理】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养狗的权利,狗叫是正常现象。”于是邻居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1)小王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2分)
(2)你想对小王说些什么? (6分)
【学法律 提对策】
我市某校15周岁学生张某,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在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他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结果被行政拘留。他出来后不知悔改,经常与社会上的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交往,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张某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该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3)张某对路人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2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你的判断依据。(4分)
(4)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6分)
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社会和谐安定,各个行业稳定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 C )
A.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国家的工具,有了法律社会就可以安定和谐
B.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
C.法律规范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D.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保障公民的一切权益
2.2024年5月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我国立足国情需要和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实现有法可依
C.我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安全、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工作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列名句中蕴含的道理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有 ( B )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②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市    判处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横线处应填 ( B )
A.公安机关 B.中级人民法院
C.人民政府 D.人民检察院
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 B )
A.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B.法律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矛盾
C.法不可违,违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我们要拥护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7.小张在与他人签订合同后,没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时交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小张违反了民法典诚信的原则
B.小张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C.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
D.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后顾之忧
8.对下面妈妈言行评价正确的是 ( C )
①查看子女的邮件是合情合法的 ②侵犯了子女依法享有的隐私权 ③查看子女邮件应征得子女同意 ④妈妈依法行使对子女的管教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陈某与妻子共同育有二子一女,有财产80万元。妻子去世后,陈某的日常生活全部由其女儿一家负责照料,两个儿子虽然收入可观,但多年来对陈某不闻不问。陈某遂立下遗嘱,声明去世后自己一切财产全部留给女儿。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其儿子不能继承父亲遗产 ②其女儿获得遗产的方式是遗嘱继承 ③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其儿子拥有继承权 ④陈某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小张的爸爸因小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气之下,将小张毒打一顿,致使小张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小张爸爸的行为是  ( C )
A.对小张负责任的合法行为
B.侵犯小张财产权的行为
C.侵犯小张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
D.家庭私事,别人无权过问
11.右侧漫画《我的财产我做主》中,体现了知名画家对自己财产的 ( A )
A.处分权
B.收益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
12.下面是小华对生活中的一些“微行为”所作的“微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 B )
①中学生小敏经常结伙斗殴——这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②中学生小张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去闹市酒吧喝酒消愁——这属于不良行为 ③卖方收款后只发了一半毒品——这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④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这是按照对社会危害程度来分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13.近年来,中小学生屡获警方表扬:继两名中学生发现有人非法种植罂粟向公安机关举报后,又有三名小学生发现“笑气”瓶果断报警。他们由于慧眼识毒立功,被授予“禁毒小卫士”称号。由此可知  ( C )
A.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B.中小学生已成为我国禁毒工作的主力军
C.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青少年要不顾一切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4.某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以“关爱成长 法律护航”为主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校园行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学习环境。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D )
①增强法治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②分清是非,自觉做到遵章守法 ③加大执法力度,制止校园内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④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小红对看到的违法案件,按照案件性质进行分类。其判断正确的有  ( B )
序号 案件 案件性质
① 张某用管制刀具暴力打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刑事违 法案件
② 某市居民赵某在闹市区占道经营,拒不服从城管人员的劝阻,并大骂城管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 民事违 法案件
③ 某网络博主因烹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判拘役5个月 刑事违 法案件
④ 小李因网购来的手机货不对版,向法院起诉。最终,法院判决销售公司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 行政违 法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16.(10分)美好社会 法律护航
材料一 2024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四周年纪念日。民之福祉,民法典之所系。民法法典化在全球有两千年的历史,因为它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每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到结婚生子,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几乎都被民法典的内容所涵盖,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民法。
(1)请你从“法律保障生活”的角度谈谈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6分)
①民法典颁布实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②民法典颁布实施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③民法典颁布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有利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6分)
材料二 未来,民法典的实施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其中,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民法典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
①学习宣传民法典的内容,增强法治意识。②青少年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民法典,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等等。(4分)
17.(20分)案例分析 明辨是非
【案例在线一】
家住某小区205户的甲先生发现停在自家车位的车被剐蹭,但一直找不到剐蹭的人。为了避免自己的车再受伤害,甲先生在自家车位内安装了几根防撞柱。但是防撞柱影响了乙先生上下车,引起乙先生的不满,乙先生建议甲先生拆除防撞柱,甲先生不予理睬,于是乙先生将甲先生起诉至法院。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1)请你依据“法律链接”说说法院会支持乙先生的主张吗。(2分)为什么?(4分)
法院会支持乙先生的主张。(2分)法律保障财产权,安装防撞柱是甲先生的权利,但其安装的防撞柱损害了乙先生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超越了权利本身的界限。因此法院会支持乙先生的主张,让甲先生拆除防撞柱。(4分)
【案例在线二】
赵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对门王大伯发现摄像头能拍摄到自家客厅,于是以自身权利受到侵犯为由,要求拆除。赵大爷却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伯无关,沟通无果后,王大伯多次将垃圾丢在赵大爷家门口,以示抗议。
(2)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你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伯进行劝解。(8分)
赵大爷,您好!法律保护隐私权。您家的摄像头拍摄到了对门王大伯家的客厅,已侵犯了他的隐私权,所以建议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或者拆除。(4分)
王大伯,您好!您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自觉履行义务,您将垃圾丢在赵大爷家门口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建议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3)如果你是该社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件,你打算在业主群里写一则群公告。(要求:请明确主题和内容)(6分)
主题:遵守法律,睦邻友好。(2分)
内容:尊敬的各位业主,大家好,温馨的小区是我们共同的港湾,和谐的小区需要你我共建,遵守法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维护家园的必要守则;各位业主要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4分)
18.(20分)学法守法 与法同行
【勤思考 懂法理】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养狗的权利,狗叫是正常现象。”于是邻居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1)小王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 (2分)
小王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2分)
(2)你想对小王说些什么? (6分)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等等。(6分)
【学法律 提对策】
我市某校15周岁学生张某,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在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他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结果被行政拘留。他出来后不知悔改,经常与社会上的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交往,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张某多次对路人持刀抢劫。该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3)张某对路人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2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你的判断依据。(4分)
属于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2分)
依据:张某对路人持刀抢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说明其行为同时具备犯罪的三个特征,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由此推断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4分)
(4)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6分)
①家庭: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②学校: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法治教育。③社会:要为未成年人创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等等。(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