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情诊断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沿80°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1.此图反映出亚洲 ( )A.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B.地势中部高,南北低C.南北临海,气候湿润 D.温带面积广,无寒带2.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相比,甲地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优势是 ( )A.地势更平坦 B.面积更广阔C.热量更充足 D.洪涝灾害多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钻石矿——“米尔矿”,这里钻石虽多,但生活必需品(如水果、蔬菜)缺乏。读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米尔矿”周围生活必需品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C.沙漠区,干旱 D.雨林区,湿热4.据图可知,俄罗斯发展工业最有利的条件之一是 ( )A.环境优美宜人 B.矿产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 D.军事力量强大薄荷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植被茂密。该岛中部密集分布着上千座形似草堆的圆锥状小山丘,这些小山丘上只长草不长树,每年2~4月这些“草堆”变成褐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菲律宾气候类型及薄荷岛气候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5~6题。5.每年2~4月,这些“草堆”变成褐色,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强劲 B.降水稀少 C.气温偏低 D.草场破坏6.每年6~9月,菲律宾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旱灾 C.台风 D.沙尘暴读亚洲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7~8题。7.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区,不属于季风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8.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其优越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冷夏热 B.雨热同期 C.降水稳定 D.寒冷干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于2024年3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和泰国迈入“免签时代”。中国赴泰游客增长,带动泰国旅游业发展。下图示意泰国地理位置。读图,完成9~11题。9.泰国是我国游客境外游的热门目的地,其原因是该国 ( )①沙漠风光壮观 ②是东南亚的岛国 ③热带风光秀丽 ④地理上邻近我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去泰国旅游,最可能体验的旅游项目是 ( )A.水上购物 B.草原驰骋 C.高山滑雪 D.观金字塔11.小东在泰国旅游,带回的当地产品最可能是 ( )A.牦牛肉干 B.驼奶粉 C.榴莲冻干 D.苹果果汁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我国游客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读日本部分区域简图,完成12~14题。12.读图可知,日本 ( )A.资源匮乏 B.地广人稀 C.地壳活跃 D.经济发达13.日本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河流沿岸 B.山麓地带C.沿海地区 D.河口三角洲14.到日本旅行,不在愿望清单上的是 ( )A.赏樱花 B.吃海鲜 C.登富士山 D.游下龙湾北海道是日本地热能蕴藏量最丰富和应用最广泛的地区。近年来,北海道部分地区利用温泉热能和雪水在地热温室里成功种植了只能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芒果,这种地热温室内种植的芒果,喷洒农药少、果质好、收益高。图为日本北海道地热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5~17题。15.北海道 ( )A.位于南温带 B.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C.地势西高东低 D.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16.北海道地热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的内部C.四面都濒临海洋 D.地形以山地为主17.北海道冬季利用地热温室种植芒果的优势条件有 ( )①可利用地热调控温室温度 ②冬季降雪多③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④纬度低,热量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阶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高达数米的石阶将水源围在中央,成为当地人汲水与纳凉的场所。目前,阶梯井蓄水、纳凉的功能逐渐淡化,多处于废弃状态,政府正大力进行保护和修缮。左图为阶梯井景观图,右图为印度某阶梯井所在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8~20题。18.阶梯井井底通常留有闸门以蓄水和泄洪。据气候资料推测,每年闸门开闸泄洪的时间是 ( )A.1~3月份 B.4~6月份C.7~9月份 D.10~12月份19.印度阶梯井自下而上扩大空间,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蒸发 B.方便取水 C.便于储水 D.外观美丽20.阶梯井的蓄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别大,影响阶梯井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21.亚洲地域辽阔,有40多个国家,各个国家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均衡。读某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达到 美元,最低的是 ,只有516美元。由此可知,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 。(2)从自然条件来看,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基础。位于 亚的沙特阿拉伯等国就是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经济。(3)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水平,印度则较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 数量多。印度目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信息技术发展早等。(4)新加坡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扼守 海峡出口,是欧洲、非洲到东南亚、 亚各港口的必经之路。(5) 是亚洲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22.铁路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以俄罗斯铁路为例探究了环境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归纳铁路分布的特点(1)通过读图,同学们发现俄罗斯铁路分布很有特点。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 和 。(填方位)【探究二】铁路分布与环境的关系(2)小明认为,俄罗斯的铁路分布与 有关。例如 (地形区)地势平坦,易于通行,施工方便,所以铁路分布密集。(3)小刚发现,北冰洋沿岸有广阔的平原,却少有铁路分布,这与当地的气候比较 有关。(4)小芳认为,俄罗斯铁路分布与人口和城市分布有关。小红认为俄罗斯铁路分布与资源、物产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5)横跨亚欧大陆的 又称“亚欧大陆桥”,经过多年电气化改造,运速和运量大幅提升;我国的青藏铁路通过架高桥、穿隧道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由此可见 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探究三】结论(6)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地形平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B.温暖湿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C.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D.科学技术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23.继中缅输油管线、中泰铁路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又一贸易通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得泛亚铁路的构想迈出重要一步。下图为泛亚铁路构想图,以及新加坡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老铁路穿越崇山峻岭和众多水系,沿线地质地形复杂。这是因为中南半岛上的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点。中老铁路两次跨过湄公河,湄公河是发源于 (国家)的一条国际性河流。(2)泛亚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其东线方案主要位于 境内,西线则主要位于 境内。中线方案可以直达新加坡。读图可知,新加坡属于 气候。(3)从海陆位置来看,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国,对外联系不便,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得老挝的木材、矿产资源、农作物等可以源源不断输入中国。输入的农作物中,包括粮食作物 和 经济作物。(4)中老铁路是连心路,也是发展路,简述中老铁路的开通对老挝的意义: 。(答两条,4分)学情诊断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沿80°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1.此图反映出亚洲 ( B )A.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B.地势中部高,南北低C.南北临海,气候湿润 D.温带面积广,无寒带2.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相比,甲地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优势是 ( C )A.地势更平坦 B.面积更广阔C.热量更充足 D.洪涝灾害多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钻石矿——“米尔矿”,这里钻石虽多,但生活必需品(如水果、蔬菜)缺乏。读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米尔矿”周围生活必需品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 A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C.沙漠区,干旱 D.雨林区,湿热4.据图可知,俄罗斯发展工业最有利的条件之一是 ( B )A.环境优美宜人 B.矿产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 D.军事力量强大薄荷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植被茂密。该岛中部密集分布着上千座形似草堆的圆锥状小山丘,这些小山丘上只长草不长树,每年2~4月这些“草堆”变成褐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菲律宾气候类型及薄荷岛气候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5~6题。5.每年2~4月,这些“草堆”变成褐色,主要原因是 ( B )A.风力强劲 B.降水稀少 C.气温偏低 D.草场破坏6.每年6~9月,菲律宾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C )A.寒潮 B.旱灾 C.台风 D.沙尘暴读亚洲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7~8题。7.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区,不属于季风气候的是 ( D )A.① B.② C.③ D.④8.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其优越的气候条件是 ( B )A.冬冷夏热 B.雨热同期 C.降水稳定 D.寒冷干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于2024年3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和泰国迈入“免签时代”。中国赴泰游客增长,带动泰国旅游业发展。下图示意泰国地理位置。读图,完成9~11题。9.泰国是我国游客境外游的热门目的地,其原因是该国 ( C )①沙漠风光壮观 ②是东南亚的岛国 ③热带风光秀丽 ④地理上邻近我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去泰国旅游,最可能体验的旅游项目是 ( A )A.水上购物 B.草原驰骋 C.高山滑雪 D.观金字塔11.小东在泰国旅游,带回的当地产品最可能是 ( C )A.牦牛肉干 B.驼奶粉 C.榴莲冻干 D.苹果果汁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我国游客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读日本部分区域简图,完成12~14题。12.读图可知,日本 ( C )A.资源匮乏 B.地广人稀 C.地壳活跃 D.经济发达13.日本人口主要分布在 ( C )A.河流沿岸 B.山麓地带C.沿海地区 D.河口三角洲14.到日本旅行,不在愿望清单上的是 ( D )A.赏樱花 B.吃海鲜 C.登富士山 D.游下龙湾北海道是日本地热能蕴藏量最丰富和应用最广泛的地区。近年来,北海道部分地区利用温泉热能和雪水在地热温室里成功种植了只能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芒果,这种地热温室内种植的芒果,喷洒农药少、果质好、收益高。图为日本北海道地热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5~17题。15.北海道 ( B )A.位于南温带 B.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C.地势西高东低 D.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16.北海道地热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 ( A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的内部C.四面都濒临海洋 D.地形以山地为主17.北海道冬季利用地热温室种植芒果的优势条件有 ( A )①可利用地热调控温室温度 ②冬季降雪多③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④纬度低,热量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阶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高达数米的石阶将水源围在中央,成为当地人汲水与纳凉的场所。目前,阶梯井蓄水、纳凉的功能逐渐淡化,多处于废弃状态,政府正大力进行保护和修缮。左图为阶梯井景观图,右图为印度某阶梯井所在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8~20题。18.阶梯井井底通常留有闸门以蓄水和泄洪。据气候资料推测,每年闸门开闸泄洪的时间是 ( C )A.1~3月份 B.4~6月份C.7~9月份 D.10~12月份19.印度阶梯井自下而上扩大空间,主要是为了 ( B )A.减少蒸发 B.方便取水 C.便于储水 D.外观美丽20.阶梯井的蓄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别大,影响阶梯井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21.亚洲地域辽阔,有40多个国家,各个国家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均衡。读某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达到 60 729 美元,最低的是 阿富汗 ,只有516美元。由此可知,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大 。(2)从自然条件来看,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基础。位于 西 亚的沙特阿拉伯等国就是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经济。(3)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水平,印度则较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 人口 数量多。印度目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劳动力成本低 、 英语普及 、信息技术发展早等。(4)新加坡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扼守 马六甲 海峡出口,是欧洲、非洲到东南亚、 东 亚各港口的必经之路。(5) 日本、韩国 是亚洲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22.铁路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以俄罗斯铁路为例探究了环境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归纳铁路分布的特点(1)通过读图,同学们发现俄罗斯铁路分布很有特点。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 西部 和 南部 。(填方位)【探究二】铁路分布与环境的关系(2)小明认为,俄罗斯的铁路分布与 地形 有关。例如 东欧平原 (地形区)地势平坦,易于通行,施工方便,所以铁路分布密集。(3)小刚发现,北冰洋沿岸有广阔的平原,却少有铁路分布,这与当地的气候比较 寒冷 有关。(4)小芳认为,俄罗斯铁路分布与人口和城市分布有关。小红认为俄罗斯铁路分布与资源、物产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小芳(或小红)。俄罗斯西部和南部人口、城市密集,客货流量大,对交通的需求量大,所以铁路比较密集(或俄罗斯西部和南部资源、物产丰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运输需求量大,所以铁路比较密集)。(5)横跨亚欧大陆的 西伯利亚大铁路 又称“亚欧大陆桥”,经过多年电气化改造,运速和运量大幅提升;我国的青藏铁路通过架高桥、穿隧道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由此可见 科学技术 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探究三】结论(6)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CD 。A.地形平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B.温暖湿润的地区交通线路一定稠密C.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D.科学技术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23.继中缅输油管线、中泰铁路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又一贸易通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得泛亚铁路的构想迈出重要一步。下图为泛亚铁路构想图,以及新加坡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老铁路穿越崇山峻岭和众多水系,沿线地质地形复杂。这是因为中南半岛上的山河分布具有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的特点。中老铁路两次跨过湄公河,湄公河是发源于 中国 (国家)的一条国际性河流。(2)泛亚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其东线方案主要位于 越南 境内,西线则主要位于 缅甸 境内。中线方案可以直达新加坡。读图可知,新加坡属于 热带雨林 气候。(3)从海陆位置来看,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内陆 国,对外联系不便,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得老挝的木材、矿产资源、农作物等可以源源不断输入中国。输入的农作物中,包括粮食作物 水稻 和 热带 经济作物。(4)中老铁路是连心路,也是发展路,简述中老铁路的开通对老挝的意义: 促进老挝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其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联系;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任选两条,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答两条,4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