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单元练--学情诊断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单元练--学情诊断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情诊断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4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中国的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重点围绕国际社会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下图为亚洲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按地理区域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2.图中各分区中,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的是 (  )
A.① B.③ C.④ D.⑤
3.“依靠石油出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典范。下图为埃及简图。据此完成4~6题。
4.埃及 (  )
A.人口稠密 B.沙漠广布 C.森林茂密 D.河湖众多
5.阿拉曼新城位于 (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6.阿拉曼新城建成后能够 (  )
①缓解首都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开发地中海沿岸优质资源
③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中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矿产 ②人口 ③纬度 ④河流 ⑤地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8.图中③地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9.适应③地气候的民居是 (  )
A B
C D
读下面四大洲轮廓图,完成10~11题。
10.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甲大洲国家与丁大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主要指标。读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的比重图,完成12~13题。
12.亚洲 (  )
A.经济快速发展
B.国内生产总值仅低于北美洲
C.经济均衡发展
D.大部分国家为发达国家
13.以下大洲中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和最低的是 (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读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图,完成14~17题。
14.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5.亚洲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
A.东亚、东南亚、南亚 B.东亚、南亚、西亚
C.东南亚、南亚、北亚 D.东亚、中亚、北亚
16.亚洲人口稠密区形成的原因有 (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气候严寒 D.空气稀薄
数据显示,2022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如下图)有14个,其人口总数超过全球的一半。据此完成18~20题。
18.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多分布在 (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19.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国家是 (  )
A.印度 B.中国 C.巴基斯坦 D.日本
20.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是 (  )
A.劳动力不足 B.资源紧张、环境污染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老龄化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读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北美洲主要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北美洲位于   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的纬度在11° S向北至81° N的范围内,南北跨度大,地跨   、北温带、北寒带,南北气候差异大;北美洲大陆主体位于   带。
(3)海陆位置:北美洲位于美洲大陆的北部,与南美洲以   为界。北美洲与亚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有   洋和   洋。
(4)相对位置:亚洲东北以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   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   运河、红海与非洲为界。
22.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 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主题一】地理位置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有   。(填序号)
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探究主题二】地形条件
(2)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填“平原”或“山地”)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探究主题三】气候条件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主要纬度原因是         ;从A→C→D,降水变化规律是      。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大都属于      气候,其共同的特点是         。北亚河流众多,地形平坦,却没有水稻种植是因为      。
【探究主题四】种植模式
(4)近年来,我国许多水稻产区采用了“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如图),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结合图写出一条“稻蟹共生”模式的优点。
23.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探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纬度位置:亚洲被   (特殊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多种温度带,南北温差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候显著,此类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   。
【探究维度二】地势与河流
(3)受地势特征的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   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有利于发展航运。
【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
(4)河流是否结冰、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填“乙”或“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填“乙”或“丙”)地区。
【探究维度四】自然要素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5)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但是人口密度差异大,   地人口稀疏,主要是因为这里   。
学情诊断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4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中国的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重点围绕国际社会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下图为亚洲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按地理区域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 C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2.图中各分区中,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的是 ( D )
A.① B.③ C.④ D.⑤
3.“依靠石油出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典范。下图为埃及简图。据此完成4~6题。
4.埃及 ( B )
A.人口稠密 B.沙漠广布 C.森林茂密 D.河湖众多
5.阿拉曼新城位于 ( C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6.阿拉曼新城建成后能够 ( C )
①缓解首都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开发地中海沿岸优质资源
③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中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C )
①矿产 ②人口 ③纬度 ④河流 ⑤地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8.图中③地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9.适应③地气候的民居是 ( A )
A B
C D
读下面四大洲轮廓图,完成10~11题。
10.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甲大洲国家与丁大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C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主要指标。读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的比重图,完成12~13题。
12.亚洲 ( A )
A.经济快速发展
B.国内生产总值仅低于北美洲
C.经济均衡发展
D.大部分国家为发达国家
13.以下大洲中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和最低的是 ( A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读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图,完成14~17题。
14.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5.亚洲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A )
A.东亚、东南亚、南亚 B.东亚、南亚、西亚
C.东南亚、南亚、北亚 D.东亚、中亚、北亚
16.亚洲人口稠密区形成的原因有 ( A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C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气候严寒 D.空气稀薄
数据显示,2022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如下图)有14个,其人口总数超过全球的一半。据此完成18~20题。
18.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多分布在 ( B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19.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国家是 ( D )
A.印度 B.中国 C.巴基斯坦 D.日本
20.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是 ( B )
A.劳动力不足 B.资源紧张、环境污染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老龄化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读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北美洲主要位于  西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北美洲位于  北 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的纬度在11° S向北至81° N的范围内,南北跨度大,地跨  热带 、北温带、北寒带,南北气候差异大;北美洲大陆主体位于  北温 带。
(3)海陆位置:北美洲位于美洲大陆的北部,与南美洲以  巴拿马运河 为界。北美洲与亚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有  太平 洋和  北冰 洋。
(4)相对位置:亚洲东北以  白令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  土耳其 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  苏伊士 运河、红海与非洲为界。
22.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 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主题一】地理位置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有  ①③④ 。(填序号)
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探究主题二】地形条件
(2)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 。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平原 (填“平原”或“山地”)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灌溉水源 ,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探究主题三】气候条件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主要纬度原因是  南北跨纬度广 ;从A→C→D,降水变化规律是  逐渐减少 。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大都属于  季风 气候,其共同的特点是  雨热同期(或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北亚河流众多,地形平坦,却没有水稻种植是因为  纬度高,气温低 。
【探究主题四】种植模式
(4)近年来,我国许多水稻产区采用了“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如图),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结合图写出一条“稻蟹共生”模式的优点。
丰富农产品的类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任选一条,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3.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探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纬度位置:亚洲被  赤道 (特殊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多种温度带,南北温差  大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季风 气候显著,此类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  南部 。
【探究维度二】地势与河流
(3)受地势特征的影响,亚洲河流呈  放射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经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  水能 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有利于发展航运。
【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
(4)河流是否结冰、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丁 (填“乙”或“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丙 (填“乙”或“丙”)地区。
【探究维度四】自然要素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5)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但是人口密度差异大,  乙 地人口稀疏,主要是因为这里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